男子為了照顧年邁父母,36年在家養蜂,一年能賺10多萬

2020-12-14 小胡一小時

男子為了照顧年邁父母,36年在家養蜂,一年能賺10多萬

本文素材來自網絡,內容完全原創,歡迎點讚、轉發和關注。

今年61歲的吳大爺是稷山縣的一名農民,他從16歲的時候就在村裡的生產隊裡養蜂,後來改革之後停了一段時間,但在92年就開始重新養蜂掙錢了,到現在他已經養蜂36年了。吳大爺對養蜂這件事情有獨鍾,他這一輩子就是喜歡蜜蜂,他在養蜂中能到快樂,還能夠掙錢養家,現在還給自己帶來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但是吳大爺和別的養蜂人不太一樣,別人都是帶著蜂箱到處活動追趕著花期,他就守在離家不遠的山溝裡,山溝裡有著泉水和槐花、板藍花、荊條花和酸棗花可供蜜源。比起這個,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家裡的父母都上了年紀,離不開自己的照顧,所以不能夠出去養蜂。

父母每天下午都會習慣性地在家門口等他回家,他也會每天準時地回家照顧父母,只要有一天看不到他父母就會給他打電話,所以他就算是在放蜂的季節也要每天騎著摩託車回家一趟和父母說說話做些事再回來。老吳還有個哥哥和弟弟,哥哥在外地生活,弟弟平常也會幫他一起照顧父母。

他有80多箱蜜蜂,一年能產4噸多的蜜,按照市場價每斤16元售賣的話,一年他的收入能達到10多萬元,他平常就和蜜蜂一起住在山溝裡,妻子在家顧家,兒子和女兒也都在外面發展,他一年的收入主要就是用來贍養老人和為孩子補貼家用,養蜂是他家庭裡的重要收入來源,他一般都是一周取一次蜜,取蜜的時候全家人都會過來幫忙。

老午的蜂蜜有槐花蜜、板藍蜜、荊條蜜、和他特產的酸棗蜜,一般的包裝都是幾斤的罐子,雖然平常一個人在山溝裡有些孤單,但是他覺得和蜜蜂在一起很快樂,而且自己的收入能夠給父母好的生活,還能在兒子需要用錢的時候出一份力,他覺得很開心,他去年還為自己和老伴交了12萬的養老保險金。父母在,不遠遊,老吳每天能夠照顧好自己的雙親,還能夠創造不少的經濟收入,為自己的兒女減輕負擔,這樣的生活狀態吳大爺很滿足。

讓我們來看看網友對這件事是怎麼說的吧。

@網友:父母在,不遠遊。老吳師傅用中華的傳統美德詮釋了孝敬父母,用蜜蜂的辛勤勞動闡述了幸福生活都是奮鬥來的!

@網友:父母恩深,兒女情長,看完淚奔[流淚]

@網友:快五十歲了,被社會淘汰是遲早的事,小編能否給個聯繫他的號碼給我,拜師學藝。

不知道各位讀者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和小編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雲南男子虎頭蜂發家致富一年能賺上百萬
    「三下蜇倒一頭牛」 雲南男子養殺人蜂年入百萬。親吻這隻神奇的殺人蜂:一隻毒蟲叮了牛三次,一年能賺上百萬。雲南有一種黃蜂,兇猛的連眼鏡蛇都吃了。當地人稱之為「殺手蜂」。但「殺手蜂」是一種稀有的高端食品,具有藥用價值。騰衝農民劉定茂看中了殺蜂的市場前景。
  • 照顧年邁的父母是我們的天職
    ●胡林    疫情期間,許多事都改變了日常軌跡,原來不引人注目的一些問題也浮出了水面,有的引人深思,有的卻讓人憤怒,其中一個就是個別人拒絕照顧年邁父母的問題。    克拉瑪依某社區就介紹了這樣一個案例:該社區有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在家孤居。她育有四個子女,都在克拉瑪依。老人年高體弱,身邊自然離不開照顧之人。
  • 50箱蜜蜂一年能賺多少錢?農村大爺說出數字,難怪年輕人不養蜂
    在很多農村都能看到不少擺在院子外面的蜂箱,這些都是野生的蜜蜂,然後被人工收集起來飼養,大多都是供自己家人食用,並不是靠養蜂來賺錢的。曾有人統計過,說我國有數億蜂蜜消費者,而養蜂人只有幾十萬,這麼大的市場應該很賺錢才對,那麼養蜂到底能賺多少錢呢?
  • 山陽農戶養蜂10年變身土專家,一年養蜂500多箱,收入超10萬
    養蜂走上脫貧致富路,在商洛已不是新鮮事。但是,一對年近花甲的夫妻,一年養蜂500多箱,收入10多萬元,這個數字,這種收益,讓一些老養蜂戶、養蜂專家都感到驚奇,都說這可能是創造了一戶群眾養蜂能力的極限。創造這一極限的人,就是山陽縣板巖鎮羅川灣村的潘春權、張世蓮夫婦。
  • 浙江單身男子路邊撿了個女兒,養了7年,花幾十萬都沒能留住她
    今年11月2日,攝影師以《浙江男子41歲未成家,路邊撿了個女兒,5年後發生的事讓人動容》為題,拍攝並關注了林在喜父女倆的故事,引發了400多萬網友的關注,並為其籌款用於治病,沒有想到孩子還是走了。圖為林在喜和養女。聽到消息後,攝影師有一種莫名的傷感,養父的濃濃大愛和數百萬網友的牽掛,依然未能挽留這個小女孩,甚至連新年都未能度過。
  • 養蜂前景如何?揭秘養30箱土蜂一年能賺多少錢
    養30箱土蜂一年能賺多少錢?現在土蜂養殖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尤其是山區的農民,沒有其他收入,在日常工作生活以外,依靠大山給予的自然資源,養殖土蜂。土蜂就是中華本土蜂種——中華蜂,又名中蜂。養30箱土蜂一年能賺多少錢?1、投資少:山區人民將山野中野生的中蜂誘捕飼養,不用花錢買種,只用投入成本購買養蜂工具,如:蜂箱、巢框、搖蜜機、防蜂服等。
  • 農村小夥放棄城市白領工作回鄉養蜜蜂,第一年就賺15萬
    1994年,覃仕永高中畢業後來到廣東打工,通過自己的奮鬥,他逐漸在城市中站穩腳跟成了一名企業管理人員,過上了當時大家都很羨慕的都市白領生活。雖然自己日子過好了,但總是回憶起以前的生活,小時候,父親覃國安一邊在大隊(村)當赤腳醫生,一邊用業餘時間在家養蜂賣蜂蜜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讓兄弟姐妹沒有餓到肚子,父親的養蜂技術在當地也是小有名氣。
  • 精準扶貧:養蜂賺4萬元,貧困戶一年甩掉「帽子」
    瀏陽日報記者李小雷     蜂箱免費提供,蜂蜜報價收購     貧困戶養蜂28箱一年賺了4萬元     進入爐煙村,村民屋前和田野裡隨處可見寫有不同標記的蜂箱,儘管已是深秋,但仍有蜜蜂進出蜂箱,辛勤地採著蜜。
  • 在農村,有人年賺10多萬,而且一點也不難
    現在農村人口也開始逐漸增多了,於是農村地區就會出現很多商機,如果抓住了這些機會,即使在農村一年也能賺個10多萬,這不僅要比城市中的白領賺得多,而且也能在家鄉輕鬆賺大錢,這又何樂而不為?現在的農村經濟正在快速崛起,賺錢的方式是越來越多,並不是像以前那樣只能靠種地、養豬來賺錢,現在農村中的好的創業項目有很多,不僅投資資金不多,而且如果做得好的話,還能賺到不少的錢。
  • 去美國打工一年能賺多少錢?怎麼去?
    一般華人到美國後,如果不是專業特長或者在美國考取了相關技能的執照,就只能在一些服務型行業從業,不過即使這樣,一年也賺個幾十萬人民幣,像有些行業比如「美甲、按摩店」也有百萬收入的。1、餐館後廚。洗碗工、雜工(蔬菜加工,削土豆、洋蔥什麼的)後廚一般不需要什麼技術,只要能吃苦,不要英語,包吃包住,開始較辛苦,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一個月工資2000美元,一年相當於人民幣15萬到20萬,沒有小費收入;2、餐館廚師。
  • 河南帥小夥養蜂,一箱蜜蜂一年變成30箱,厲害了,看小夥怎麼做
    蜜蜂是群集動物,是一個大家庭,家庭的壯大,和家庭數量直接影響蜂產品的收益,一箱蜜蜂有一個或2個王,幾千到幾萬工蜂,好幾百雄峰組成,蜜蜂生活在脾天加一脾上,一脾大概2200隻蜜蜂看看養蜂牛人怎麼操作的。養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蜜蜂經過了冬季休眠期,是最衰,因為荊條6月中旬大流蜜的時候,進入陽曆2月找一個陽光明媚的天上午,放大巢門翻開箱大蓋,促使蜜蜂飛翔排洩去除蜂箱溼氣,為開繁準備。 半月後繁殖脾子脾封蓋,蜜脾被吃了空一半,也產上子,現在蜂群弱蜂量不足的需要保溫,稻草,麥秸都可以。
  • 魯山縣磙子營鄉:六旬老人養蜂「釀」出幸福蜜
    「一箱能賣多少錢?」「一箱能賺800多元,每箱還享受獎補200元呢。」11月28日,在魯山縣磙子營鄉高莊村脫貧戶範大現的院子裡,他正掰著指頭給村黨支部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仔細盤算著收入。一說起自己靠養蜜蜂脫貧致富的事,60歲的範大現臉上便掛滿笑容,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範大現一家6口人,以前靠著夫婦倆勤勞能幹,四處趕花期養蜂,日子過得還算可以。
  • 七旬老人種地養蜂一年收入七萬元,20年沒有出過大山
    正在賣蘋果的老王。由於老王的家就住在山裡面,除了當地農民種的莊稼的花兒以外,一年的春季、夏季、秋季,山坡上,深溝裡都有各種野花盛開,所以在當地養蜂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多年來,老王就一直在家裡養蜂,一共有80多箱蜜蜂。靠著這些蜜蜂,他可以賣蜂蜜、賣花粉、賣蜂膠、賣蜂王漿。一年的養蜂收入也要將近30000元。
  • 為賺3000元幫辦車貸,公司不肯還銀行貸款,男子:倒欠10多萬
    事情是這樣的,在去年1月份的時候,男子的資金有點緊張,再加上已經臨近春節了,他就想著到哪裡弄筆錢過年,正好聽到有朋友介紹了個賺錢的事,只要把自己的身份證賣出一家公司,並拿著駕駛證配合籤字就能賺3000元。
  • 一個36歲的普通人,如何在一年之內賺到100萬?
    36歲,尷尬的年齡,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再負債纍纍的話,人生將會面對莫大的悲哀,此時此刻,錢就顯得格外重要了,想一年賺到100萬,成了無數人的夢想,其實這個想法也不是天方夜譚,因為社會上畢竟有很多年賺百萬的人。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下一個36歲的人,如何在一年之內賺到100萬?
  • 養蜂人獨居野外16年養蜂500萬 如今隱居一小島 做起自由電商
    這是他四處漂泊之處尋覓到的最理想的養蜂場所,從此就一年四季定居在島上。5月3日,我們來到趙德海養蜂地時,他正忙著打包剛剛收穫的蜂蜜,準備給微信上下單的顧客發快遞。趙德海今年48歲,是南漳縣長坪鎮人。他從小羨慕養蜂人自由自在的生活,30歲時開始自己學著養土蜂。一開始在家養了2年蜜蜂,但一滴蜂蜜都沒收到。
  • 男子為照顧父母40多歲才結婚,結果讓人匪夷所思
    方顯勝的父親叫方德美,母親叫羅從英,均生於1942年。方德美走路一瘸一拐,是殘疾人;羅從英一直有慢性腎炎。方顯勝在么爸家時,大哥跟一名聾啞女子結婚,但沒過幾年,不幸因病去世,大嫂帶著孩子另嫁他人。大哥死後,方顯勝不得不放棄優越條件,離開么爸回到親生父母身邊。「當時,我跟一名女子正在交好,但後來分手了,因為我要回到大山深處照顧親爹親媽。」
  •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脫貧後 生活甜如蜜丨盤州市柏果鎮銅廠溝村三...
    我叫敖成再,現年36歲。妻子蔣倩,現年31歲。我們是一對殘疾夫妻,家住盤州市柏果鎮銅廠溝村3組。  我9歲時被電擊傷,左手從手拐以下被截肢,右手2個手指不能正常屈伸,系三級殘疾。妻子蔣倩少年時患間歇性癲癇醫治未愈,也屬三級殘疾。
  • 68歲男子照顧中風父親12年
    李長保照顧父親多年。 陪父親「康復」12年 2004年,李延高突然中風了。從那時起,兒子李長保就開始悉心照顧父親。照顧一日三餐,給父親洗澡洗頭洗腳,帶著他下樓做康復訓練,一晃就過去了12年。 昨天,當記者走進李延高的家中,家裡很乾淨,房間的牆壁上還安裝了扶手。「家裡的房間和衛生間都安裝了無障礙設施,這樣他行動也舒服一些。」
  • 【脫貧人物】為了父親遺留的10桶老蜂 他從養蜂「青銅」修煉成...
    經過繁殖分群,一直保持在10桶左右。蜜蜂是他們家的吉祥物。自從養了蜜蜂,新居充滿生氣,六畜興旺,諸事順遂,賀如昌初中、高中學習成績一直不錯,並考入長春理工大學。對於一個在冊貧困戶家庭來說,他們充滿了即將擺脫貧困的美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