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激活社保卡,識別出淡薄的服務意識

2020-12-16 湘湘帶你看社會

近日,一段湖北廣水94歲高齡老人在銀行櫃機前被抱著辦理業務的視頻引發熱議。視頻中,老人被家人抱起後趴在櫃機上,膝蓋彎曲;隨後雙手撐在櫃機上,勉強完成人臉識別。11月21日,農行湖北省廣水市支行就此事道歉,稱「此事暴露了我行服務宣傳不到位、服務意識不濃的問題。」假如沒有視頻曝光,農行廣水市支行會認識到自己的服務意識不濃嗎?人心都是肉長的,看到94歲高齡的老奶奶以那種既難受又尷尬的姿勢辦業務,旁邊的服務人員能夠心安理得?農行官方客服曾表示,若戶主本人年事已高、身患重病、行動不便、無自理能力,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農行營業網點可採取上門服務的方式進行實名驗證等業務辦理。戶主也可委託配偶、父母或成年子女攜帶身份證、委託書等材料到營業網點辦理相關業務。既有這樣的人性化操作章程,基層怎麼就當作了耳旁風?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關愛現在的老人,就是幫助未來的自己。現在銀行颳起了追求「智慧銀行、智能服務」的風潮,很多網點都已經撤掉了櫃檯,改成智能一體機。看上去節約了人力成本,但因為很多客戶都不會使用,還是得有服務人員手把手教,實際上辦業務時反而更麻煩。而且這種機制高度依賴網絡和智慧型手機等渠道,強調「刷臉」認證,以技術壁壘天然地將一些特殊人群邊緣化,這些人包括但不限於不會使用智能產品的人,身體不便沒法親身前往或者無法作出眨眼搖頭動作的人、沒錢買智慧型手機的人……誠然這些人是少數,但銀行作為一個提供公眾服務的窗口單位,能傲慢地將他們拒之門外嗎?科技可以飛速發展,但應用到現實中的時候是不是不要一刀切、全覆蓋,而是給一些走得慢的人、不方便的人留下以傳統方式辦事的渠道?諸如銀行這樣服務群體覆蓋全社會的機構,在制定規則的時候除了風控,也該考慮到人文關懷,而且必須督促基層單位執行到位,不能把這些特殊條款當擺設。明知94歲老人不會操作,明知老人腿腳不利落,眼看著老人要被抱起才能人臉識別,非要以這種方式完成「人機對話」?老奶奶人臉識別完成了,也識別出了銀行淡薄的冰冷的服務意識。沒有人否定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好處。但為人服務的技術,某種程度上怎麼成了難為人的壁壘?這種不通人情的死板服務不僅出現在銀行,從沒有健康碼就進不了醫院,到花現金買不了東西,很多領域一邊熱忱地發展智能,一邊又無情地讓部分人「失能」。這不是技術的問題,因為所有先進機器的背後都是人;這是利用技術、制定規則的人出了問題。說到底,是服務誠心和社會良心的問題。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來源 北京晚報|記者 張麗

編輯:張麗

流程編輯 吳越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別讓「便利」折騰人
    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別讓「便利」折騰人 2020-11-23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94歲老人被抱起辦理激活社保卡,趴櫃機上人臉識別,媒體:高科技成了...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湖北廣水94歲的老奶奶行動不便,為了激活社保卡,被子女抱著在銀行櫃機前,進行人臉識別。視頻中,老人被家人抱起後趴在櫃機上,老人的兩名家人左右攙扶著,膝蓋彎曲,雙手撐在櫃機上,網點工作人員則站在一旁引導操作。
  • 半月談評「老人被抬進銀行進行人臉識別」:公共服務還需多點溫度
    來源:半月談原標題:94歲老人被抬進銀行進行人臉識別:公共服務還需多點溫度半月談評論員郝嫻宇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湖北廣水一位94歲的老奶奶為激活社保卡,被子女抬著在銀行櫃機前進行人臉識別在網友曝光的視頻中,老人雙膝彎曲被家人抱著,雙手撐在機器上,看起來十分吃力。這則視頻曝光後迅速引發網友熱議,老人所在的農行廣水市支行也在隨後發布情況說明,稱該行「宣傳不到位、服務意識不濃」,「已及時趕到老人家中道歉」。為辦理日常社保業務,已經94歲高齡的老人需要家人攙扶、自助辦理,一通折騰,這對老人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也讓很多網友都直言心疼。
  • 江東時評|別讓「人臉識別」吞噬「人的溫情」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湖北廣水94歲的老奶奶行動不便,為了社保卡激活,被人抬到銀行進行人臉識別。此事經輿論發酵後,涉事銀行迅速做出「以此為戒,舉一反三,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的致歉。 一位腰身佝僂、腿腳不便的九旬老人,顫顫巍巍地被人硬架到櫃檯上去做「視頻認證」,這個畫面看得讓人實在難受。
  • 九旬老人被抱起激活社保:如何平衡便利與安全的蹺蹺板|荔枝時評
    近日,網友爆料稱湖北隨州一位94歲的老人到銀行激活社保卡,因老人行動不便被抱起進行視頻認證。畫面中老人雙腿懸空,艱難地完成人臉識別等認證操作。事後銀行登門道歉,但仍然引起了廣大網民討論關注。目前不少地區已可以申領電子社保卡,但是社保卡中加載的金融功能還需要到合作商業銀行網點進行激活。
  • 長安劍評「94歲老人被抱起辦理激活社保卡」:太高冷,太死板,也太輕飄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湖北廣水94歲的老奶奶行動不便,為了激活社保卡,被子女抱著在銀行櫃機前,進行人臉識別。視頻中,老人被家人抱起後趴在櫃機上,老人的兩名家人左右攙扶著,膝蓋彎曲,雙手撐在櫃機上,網點工作人員則站在一旁引導操作。
  • 94歲奶奶人臉識別的艱辛,演繹現實版「楚門的世界」
    近日,「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一舉登上熱搜,引起了公眾對人臉識別系統的大討論。94歲的奶奶行動不便,只能由兒媳將其抱起,勉強進行人臉識別。11月22日,農行廣水市支行對此事件進行了致歉。網友對此的批判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人臉識別對老年人體驗感不好,有的老年人行動不便、有的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很不方便。人臉識別漸漸取代了指紋識別,拿東西的時候,戴口罩的時候,都不如指紋識別方便。
  • 94歲老奶奶,被告知如果要激活社保卡,必須親自去銀行驗證?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公布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 「時評」人臉識別使用,不能如此任性
    這個周末,以人臉識別為關鍵詞的兩個事件引起了公眾關注:被稱為「國內人臉識別第一案」的浙江一法學教授訴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案宣判;94歲行動不便的老人在銀行被抱起進行人臉識別激活社保卡。由此引發對人臉識別技術使用範圍、原則和安全保障等話題的討論。
  • 【盤點】人臉識別的2020年:諸事不宜
    雖然國際上人臉識別技術也在海關、機場等場景不斷的落地,但是相關禁令、判例接二連三的出現無疑給人臉識別後續的推廣蒙上了陰影。 這些禁令和判例雖然沒有直接針對人臉識別技術的商用推廣,但毫無疑問產生了影響,並且清楚明顯的表現出了對人臉識別技術的不信任,其後續發展不可小覷。
  • 老人被抱起激活社保卡,現金交醫保被拒,剛剛,國家終於...
    來源:中金在線網日前,湖北一位94歲老人被抱起激活社保卡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涉事銀行回應稱,服務意識不濃,已上門道歉。近日,又有一則消息登上微博熱搜,湖北宜昌一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圖片來源:新浪微博老年人面臨「數字鴻溝」時的無助引發無數人心酸。
  • 前沿|人臉識別技術走到了「十字路口」
    人臉識別從早前刷臉才能進小區引發抵制,到遊客狀告動物園未經同意採集人臉信息的勝訴,再到售樓處戴頭盔看房、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星級公廁人臉識別取廁紙等事件陷入輿論漩渦……作為人工智慧產業應用落地的「排頭兵」,人臉識別從備受推崇的技術「風口」到飽受爭議的輿論「浪尖」,反轉的速度似乎有點過快。
  • 北京醫保電子憑證明年正式上線,激活認證需人臉識別
    25個平臺均可使用醫保電子憑證 認證需人臉識別為確保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能夠在網際網路上高效、安全地享受醫療保障部門的各項公共服務,參保人將可通過電子憑證享受各類在線醫療保障服務,包括醫保業務辦理、自助查詢
  • 「人臉識別第一案」雖然勝訴,當事人還是不服。更多的人臉識別攻防戰,居民有權選擇不刷臉嗎?
    這兩天,還有網友爆料,湖北廣水一個94歲的老奶奶行動不便,為了社保卡激活視頻中,94歲的老奶奶年歲已高,行動不便,他的親人將佝僂著身軀的老人抱起來,膝蓋彎曲著,勉強進行人臉識別,看起來十分吃力。「當沒得選擇時,便利從何談起……」看過這段視頻後,郭兵辛酸又無奈地感慨道。
  • 「人臉識別第一案」:沒有勝訴的勝訴
    【以下是他的口述】  2019年10月17日晚,我看到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發來的簡訊,稱入園識別系統已更新,年卡用戶需要激活人臉識別系統,否則無法入園。我將這條簡訊截圖發了朋友圈,吐槽「這家公司強制收集個人敏感信息是越來越過分了」。
  • 「人臉識別第一案」:沒有勝訴的勝訴
    【以下是他的口述】2019年10月17日晚,我看到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發來的簡訊,稱入園識別系統已更新,年卡用戶需要激活人臉識別系統,否則無法入園。我將這條簡訊截圖發了朋友圈,吐槽「這家公司強制收集個人敏感信息是越來越過分了」。記得去年4月辦理年卡時,我就提出過異議,但因為周末年卡中心排隊的人很多,孩子在哭鬧,老婆催促著,我被迫同意指紋錄入。
  • 辨真假 | 關於人臉識別的這些傳說,真?假?
    近日,有關「人臉識別」系統的各種報導受到廣泛關注。前有國內「人臉識別第一案」宣判;後有「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為躲人臉識別戴頭盔看房」。一時間,圍繞「人臉識別」系統的法律問題、執法監管以及實踐應用等討論讓這項黑科技愈發可疑,「人臉識別系統想安就能安」「設置人臉識別會增加銀行卡盜刷風險」「人臉信息一旦洩露無法挽回」「戴口罩也能被人臉識別」……這些說法孰真孰假?「真真」為您查證事實,解惑「人臉識別」問題。
  • 人臉識別系統想裝就能裝?整容後無法識別?媒體解讀熱點傳言
    視覺中國 圖最近,隨著「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為躲人臉識別戴頭盔看房」等事件的發生,讓人臉識別頻上熱搜,技術濫用問題引發廣泛關注。隨之,一些傳言也「悄然出動」:人臉識別系統任何機構想裝就能裝?戴口罩就無法進行人臉識別?
  • 舉例說明:高齡老人人臉識別一事
    01.舉例說明近日,湖北隨州一位94歲的老人去銀行辦事,由於行走不便,又苦於銀行辦理流程的限制,無奈之下只能由子女抱著進行人臉識別,激活社保金融功能。比如不善於使用網際網路的人,比如行動不便的老人等。人人都應該享受到社會發展帶來的紅利,如何做到兼顧制度和人性、效率與公平呢?第一,遵章辦事是沒錯的。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規章制度。大的層面,如果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則,那麼大家就會自行其是,行事一團糟,最後只會大大影響效率和公平,更不用談便利了。
  • 「人臉識別第一案」:沒有勝訴的勝訴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以下是他的口述】2019年10月17日晚,我看到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發來的簡訊,稱入園識別系統已更新,年卡用戶需要激活人臉識別系統,否則無法入園。我將這條簡訊截圖發了朋友圈,吐槽「這家公司強制收集個人敏感信息是越來越過分了」。記得去年4月辦理年卡時,我就提出過異議,但因為周末年卡中心排隊的人很多,孩子在哭鬧,老婆催促著,我被迫同意指紋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