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筆記】 閱讀中的六種好習慣

2021-01-09 中國教育新聞網

  ■山東省蒙陰縣第三中學馮啟明

  《葉聖陶文集》中有這樣一句話:「必須使種種方法成為學生終身以之的習慣。因為閱讀與寫作都是習慣方面的事情,僅僅心知其故,而習慣沒有養成,還是不濟事的。」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的過程,實質也是形成良好習慣過程。

  隨著新課標的施行,課堂教學發生了重大變革。現在雖然有不少老師想把課堂還給學生,卻駕馭不了這樣的課堂,課堂上出現了這樣一些情況:布置默讀,學生或正襟危坐,或歪在桌子上,目光呆滯,腦子空空,神遊課外,過了大半天,也不知文章寫什麼;指名朗誦,學生或聲如蚊蠅,幾乎連自己也聽不清楚,或結結巴巴,讀不成句,隨意添字、漏字、換字,讀破句子,不該停頓的地方停頓,該停頓的地方不停頓……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這是因為學生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閱讀習慣不好,會直接影響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並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針對當前中小學生閱讀方面存在的問題,在語文課堂中應特別強調以下幾種習慣的培養:

  整體感知的習慣

  拿過一本書來,要先看目錄,明確全書的大致內容。拿過一篇文章,要先看題目,抓住關鍵詞,再速讀全文,對文章的思路、思想內容、寫作背景、寫作特點、作者的情感和語感等形成初步的認識。這種讀書法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人們看一個景物首先習慣於放眼看其全貌,獲得全局形象,進而以此為標準,作出評價。只有把握住全局,才能準確理解局部。

  局部研讀的習慣

  當整體感知之後,讀者會發現一本書中有他最感興趣的章節,一篇文章中有他最喜歡的段落,這時要對這些章節和段落進行認真的研讀、揣摩、探究,細細品味文章的寫作目的、思路、思想內容、層次結構、詞語運用和寫作特點,對於特別美的詞、句、段,可以抄下來,甚至背誦。久而久之,許多優秀作品的語言、甚至結構就可轉化成自己的東西。

  做符號和寫評語的習慣

  不動筆墨不讀書。每次讀書都將筆拿在手上,對重點、難點、文眼、題眼、警句、佳句、新意、創見、關鍵詞語以及有疑問之處,都用自己熟悉的符號標出來,或寫出首要的、有見地的評語。

  經過多次訓練,便能夠養成習慣。這樣做,不僅可以督促學生克服浮光掠影、毫無目的的讀書習慣,還可引導學生靜下心來,沉到文章中去作深入的探究。

  查工具書和參考書的習慣

  每一個中學生都應備有《新華字典》、《漢語成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及相關的參考書。教師要經常鼓勵他們在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時,必定查字典、辭典;看到不懂的內容,必定想方設法查參考書,決不輕易放過。這種習慣養成之後,就可以終身受用不盡。

  規範朗誦的習慣

  讀文章,特別是讀詩歌,要注意朗誦技巧,絕不能「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地亂讀一通。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培養朗誦習慣:(1)提出規範要求。讓學生根據標點文意,把握感情基調,表情自然得體;明確停頓長短,注意節奏的快慢、語調的頓挫抑揚;吐詞清楚,聲音宏亮。(2)樹立規範樣板。可播放錄音磁帶,讓學生依據「規範要求」去聽、去評,也可由教師範讀給學生聽。(3)朗誦能力強者範讀。教師讓那些敢舉手、朗誦能力強、又有好勝心的學生先行朗誦,並要求「聽眾」用「規範要求」對優缺點作出評價。(4)鼓勵朗誦能力弱者試讀。對那些一時不敢舉手、朗讀能力不強的同學,教師可先選擇難度小、意義明、感情色彩好把握的句段,或前面個別同學一時讀得不規範的句段,鼓勵他們朗誦。第一遍不成功,教師給予點撥,讓其根據點撥再次試讀,直到能讀好,要不失時機地尋找其「閃光點」給予肯定,以增強其信心。

  質疑問難的習慣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就道出了學與思之間的辯證關係。「疑」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可以提高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能力。這就要求學生讀書時仔細思索,腦海裡不斷出現問號,又不斷去消滅問號;碰到自己不能解決的疑難,則虛心地向別人請教,而決不輕易放過一個問號。一旦養成這種習慣,他們的思想怎麼也閒不下來,總是不停地、饒有興味地比較、歸納、揣摩、體會,讀書的過程也就充滿了思考和解決矛盾的樂趣。

  新課標要求把講堂變成學堂,要把時間放給學生,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而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是三天五天就可以養成的,必須長期訓練,持之以恆。尤其要強調的是,一定要引導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習慣,並在習慣中磨練自己的意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把講堂變成學堂,才能讓學生練就一身過硬的閱讀基本功。

 

  《中國教育報》2008年1月24日第8版



相關焦點

  • 一線教師的閱讀忠告:無筆記,不讀書
    朋友說得很有道理,而「無筆記,不讀書」六字尤佳。所以,今天專門說一下做讀書筆記的問題。02 其實我們都知道,讀書是分為精讀和泛讀的。而吾生也有涯,如果所有的書都精讀,只會讓自己的閱讀量變小。比如諸葛亮讀書,就「觀其大略」,和「務於精純」的朋友們不同。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則自況云:「好讀書,不求甚解」。泛讀可以增加閱讀的廣度,亦是對一本書要不要精讀的一種檢視和判斷,這是閱讀的基礎。
  • 孩子不會閱讀摘抄做筆記?做筆記到底多重要?好多家長沒意識到!
    閱讀為什麼要做筆記?我們有諺語「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筆記是世世代代人流傳下來的寶貴經驗,經得起推敲。這些經歷中包括在同學面前的尷尬經歷和受到侮辱以及遭遇不計其數的不得體待遇。如果這些教師被問到是否有過一次或更多次這樣的經歷,有多少教師會把手舉起來呢?這就是情緒記憶,一些觸發我們情緒波動或好或壞的情緒,影響範圍廣,影響程度深,並且幾乎影響終身。
  • (十堰)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小學語文開始,那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是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培養閱讀習慣要從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著手,注意培養學生自覺讀書的習慣、讀書動筆的習慣、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帶著工具書讀書的習慣和良好的閱讀基本素養,從而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為了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應把課外閱讀放在小學教育中所處的位置。
  • 學習筆記:閱讀圈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本期筆記分享: 閱讀圈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筆記來源於鯤翼學院專家直播間羅少茜老師的講座。直播回看地址:     閱讀圈活動(reading circles)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英語文學教學活動。1.使學生享受閱讀2.培養批判性思維3.促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4.培養學生的情感反應5.賦權學生:允許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自主提出問題等6.培養終生閱讀習慣、學習能力、合作能力7.培養課標所強調的核心素養將學生分為6人組: Discussion leader, summarizer, connector
  • 寒假這樣閱讀孩子才喜歡:內含70種獨家閱讀策略
    上海語文特級教師陸繼椿說:「閱讀作業不是教師一布置了事,也不是簡單地開個書單,而是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導讀。適合中國孩子的,才是好的閱讀策略好在,我們的學生現在也能通過一本閱讀筆記,學到百萬歐美孩子用了幾十年的閱讀策略了。騎象小學堂教研團隊深入研究中國、歐美等小學生閱讀體系,結合中國教育部課標要求和中國小學生閱讀習慣,2019年9月,聯合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小學整本書閱讀筆記》。
  • 筆記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與記筆記的方法
    記筆記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的良好習慣。它不僅在平時的研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複習階段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那麼,如果筆記學習風格,在英語學習中使用,會起到什麼作用呢?學生在做筆記時,應該注意什麼?接下來,我會詳細解釋給你聽。
  • 這六個小方法,助你輕鬆培養閱讀習慣
    閱讀讓我眼界更開闊,想得更深遠,寫作能讓我把心之所想交付筆端。要有輸出,就得先有輸入,讀書就是很好的輸入方法。但人們經常反映:堅持了幾天就懈怠了,不能做到每天都讀。我以前也是這樣,所以一直在摸索有什麼好的可以幫助我堅持下去的方法。最近,結合書裡面介紹的,再加上我的經驗,我總結出了六點培養閱讀習慣的小方法,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在閱讀中的使用
    閱讀是件讓人愉悅的事。今天讀了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對如何閱讀又有了新的認識。通過做筆記吸取書中營養,讓書中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智慧」,這才是讀書的真正的意義。這些書,是需要下功夫去讀的;第二種是娛樂性的書,就是讀起來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比如一些流行的小說、雞湯、消化、娛樂新聞等等。這些書我認為是讓人放鬆的,可以從中悟出點什麼,或者什麼都沒有。《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我認為是專門為了解決功能性閱讀的方法的書。書中談到做筆記,而且還強調是用紙質的筆記本。
  • 記筆記只是優秀孩子的一種習慣而已!
    記筆記只是優秀孩子的一種習慣而已! 來源:學而思培優(上海)      2014-12-05 17:32:01 上課記筆記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聽課的思路、抓住聽課的重點,並且為日後複習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我們在學習時高度集中注意力,深入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 森林小學開展「我的創意讀書筆記」閱讀活動
    語文老師們在線上開展了課外閱讀專題課程,指導學生進行年級共讀,孩子們以獨特的「創意讀書筆記」來展現自己對整本書的理解與思考。如何讓真正孩子理解一本書?創意讀書筆記來幫忙!在森林小學看來,不動筆墨不讀書,筆記本是讀書的助手,它展現了學生對一本書的獨特理解,也是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集中體現。
  • 學生記錄筆記的六個錯誤方法
    上課學習知識就應該學習如何記錄筆記。這是學習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學習環節。而如果你不會記錄筆記的話,那麼你的學習效果就不會太好。現在有很多記錄筆記的方法可以採用,不過不是每個記錄筆記的方法都適合你,你需要尋找屬於自己和適合自己的記錄筆記的方法。不過不管什麼樣的記錄筆記的方法都不要使用錯誤的記錄筆記的方法,以下就是六個錯誤記錄筆記的示範,請學生們不要出現這些錯誤。
  • 洞口縣竹市鎮中心小學:開展教師讀書筆記評比活動
    當代商報訊;(融媒體記者 譚宗佑 唐偉 陸紅東 通訊員 王潔 張雲豔)為充分調動全體教師熱愛讀書的積極性,促進教師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7月10日,洞口縣竹市鎮中心小學開展了教師讀書筆記評比活動。活動中,評委們發現老師們的讀書筆記精彩紛呈。
  • 全民閱讀月:讓讀書成為習慣,讓生活溢滿書香
    八月是全民閱讀月始興縣教育局自2016年開展朝陽讀書活動以來在中小學生和教師隊伍間廣泛開展閱讀通過用好課外160天讓讀書成為學生們的日常習慣讓生活溢滿書香~從初一開始就一直堅持的閱讀習慣也讓她收穫了驕人的成績,今年中考她以621分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績。
  • 【唐彩 · 智升教育】在閱讀中培養習慣 在書香中領略成長
    孟德斯鳩說:「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那麼,習慣將閱讀規劃到每一天的生活中,生活一定是多姿多彩的。在暑假中,二年級的同學們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下,詳細閱讀了《愛麗絲夢遊仙境》、《鵝媽媽的故事》兩本書,同學們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閱讀和娛樂時間,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開拓自己的視野,豐富暑假生活。
  • 好的閱讀方法,需要靠這六種方法培養1
    好的閱讀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介紹幾種方便有效的方法以期形成習慣。1.無聲默讀法。「此時無聲勝有聲」是對無聲默讀法的形象說明。無聲閱讀法能提高閱讀速度,是一種快速閱讀方法。很多同學有讀書好讀出聲的不良習慣,甚至做題時讀題目也好出聲。表面看來,這種方法有利於排除幹擾,集中精力閱讀。
  • 掌握六個步驟,做好讀書筆記
    怎樣記讀書筆記對自己幫助最大,最有實效,是值得每個人思考的問題。一般來說,記讀書筆記應該有以下六個步驟。一、標記我們在讀書時,要學會在書上做很多記號。這些記號可以是在重要內容下畫線、貼便利貼、用螢光筆標記、折頁等。在讀到一些重要內容時,可以用筆在這些內容下面畫出各種各樣的線,可以是直線、折線、波浪線,不同的線代表不同的感受。
  • 三十六字英語輔導教師研修筆記A11-A20
    因此,鼓勵學生養成「敢於動嘴巴練英語」的勇氣和習慣,非常重要。這就要求英語輔導教師懂得運用行之有效的鼓勵手段,鼓勵學生清除那些「害怕說錯被笑話,所以閉口不說話」的畏懼心理――英語學習者如果總是「害怕說錯被笑話」,那是很難取得快速的進步的,當然也很難在「權威的有難度的」考試中獲得英語高分。所以,英語輔導教師一定要經常地不厭其煩地鼓勵學生,「大膽去說,不要害怕說錯,而且其實說錯了也沒什麼」!
  • 【全民閱讀 書香花園】教育局讀書「六進」活動豐富精彩校園
    「讓閱讀成為習慣 讓書香飄逸校園」早在2011年讀書活動已在我區教育系統全面開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創辦特色學校、
  • 記筆記:你眼裡微不足道的小習慣,卻是高效工作的利器
    除了《筆記思考術》,黃鐘毅還著有《比別人快一步的Goole工作術》《Evernote100個做筆記的好方法:數位化重整你的工作和人生》等暢銷書,其關於工作方法、思考能力提升的文章被各大網媒和雜誌多次轉載。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做筆記?作者在書中分享了有效筆記的4個流程和步驟:思考、整理、選擇和反省。
  • 語文教師該如何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
    「孩子們喜歡讀書,在讀書中健康成長」是我們語文教師最大的心願。「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古訓,也是人們取得成功的經驗。它告訴我們讀書要動筆,隨時記下讀書的心得體會,也就是要寫讀書筆記。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