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觀、賞、品、戲、借、寄,中國古典園林雨景意境的體會

2020-12-20 白羊座只羊

聽,即是雨聲意境的體現。「水之為聲有四:有瀑布聲,有流泉聲,有灘聲,有溝澮聲。風之為聲有三:有松濤聲,有秋葉聲,有波浪聲。雨之為聲有二:有梧蕉荷葉上聲,有承簷溜竹筒中聲。」(清·張潮《幽夢影》)《園冶·園說》:「蕭寺可以卜鄰,梵音到耳:……紫氣青霞,鶴聲送來枕上。夜雨芭蕉,似雜嬌人之泣淚:曉風楊柳,若翻蠻女之纖腰。移竹當窗,分梨為園:溶溶月色,瑟瑟風聲,靜擾一榻琴書,動涵半輪秋水。」「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衰》);「溼侵團扇不能輕,冷逼孤燈分外明。蕉葉半黃荷葉碧,兩家秋雨一家聲。」(宋·楊萬裡《秋雨嘆》)

自然界的雨與風相似本身並沒有聲音,只不過是雨點落在環境中的物品上而伴發的美妙的聲音。雨聲隨雨的輕重緩急、雨點的大小而抑揚頓挫,從而讓聽者產生不同的心理情緒,以此達到雨景獨特的意境。因而,古典園林在營造的過程中,在亭閣樓臺旁以梧桐、荷花、芭蕉、竹、石、水池等造景手法,藉助自然的雨落入其中來創造獨特的雨景意境。

觀,即是雨趣意境的體現。是最直觀的雨景體現方式,觀雨可見雨滴似珠、似線、似瀑,雨花落入地面的水花的意境和落入水中的意境截然不同,獨有樂趣。觀雨是雨的形式直接引入人的主觀世界的最重要的一種方式,也是雨由客觀轉入主觀的主要形式之一,雨的自然形式、如何落入凡間,雨落入屋瓦、落入水系、落入梧桐樹、落入芭蕉、落入荷葉等等景觀的表現,只有雙眼所見最為直觀。觀雨者心境隨雨而變,隨雨而起伏,或憂愁、或開朗、或相思一目了然,觀雨的體會因雨而變。如拙政園雨天的小飛虹對雨的情感的表達。

觀,即是雨趣意境的體現。是最直觀的雨景體現方式,觀雨可見雨滴似珠、似線、似瀑,雨花落入地面的水花的意境和落入水中的意境截然不同,獨有樂趣。觀雨是雨的形式直接引入人的主觀世界的最重要的一種方式,也是雨由客觀轉入主觀的主要形式之一,雨的自然形式、如何落入凡間,雨落入屋瓦、落入水系、落入梧桐樹、落入芭蕉、落入荷葉等等景觀的表現,只有雙眼所見最為直觀。觀雨者心境隨雨而變,隨雨而起伏,或憂愁、或開朗、或相思一目了然,觀雨的體會因雨而變。如拙政園雨天的小飛虹對雨的情感的表達。

賞,即是雨的形式美意境的體現。賞雨是心境的,是完全主觀的,古典園林要求賞雨者有較高的文學素養和情懷,即可以將客觀的雨過濾為為己抒情的雨,重點賞雨的一個方面,而不是全部,忽略掉與自己所需要的意境無關的雨景,以表達賞雨者的情懷。

可成線、成點,有雨即有霧,雨遇大的水面會產生若隱若現的霧景,雨前的霧景迷茫,雨後的霧景清新。雨霧中的園林別有情趣,如承德避暑山莊的煙雨樓。

品,即是品評雨的意境的體現。不同時節、不同場合的雨有不同的韻律,特別是在文人和士大夫的筆下,雨中借園林一偶品評雨景也是古文人的一大樂趣,借雨吟詩,雨助酒興,酒助詩興,此乃雨景獨有的意境。品雨不可獨品,這是古人的一種交友方式或文匯方式,在這裡,雨成了一種借體,也就是借雨來交友,來集體創作,來鬥文或鬥酒。品雨更多的是在表明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借雨和雨景來彰顯自己的才智,借雨來結交知己的形式。

戲,即是人與雨的交流意境的體現。無論是聽、觀還是品,人均和雨保持了一定距離,那麼戲雨則是人和雨的最親密的接觸,人和雨混為一體,能最真實的感受雨的細膩或粗狂。這也可以是人的情感的宣洩,怒也可,悲也可,愁也可,這些經過雨水的澆透,將戲去憂愁和煩惱;喜也可,嬉也可,嬉戲出雨景獨特的意境。

借,天意的表達;淨身、靜心;雨在宗教中有其獨特的寓意,「上天之靈水」代表了一種超越自然的力量,賦予了雨水聖神的神秘的意境。雨在古代可以代表上天的心情,可以代表懲罰和褒揚。雨在這裡,特別是寺廟中的雨景,代表了一種天意、一種因果報應的關係;一種悔過自新的能力。雨中的梵音最能體現雨的這種意境。

寄,情感的寄託;這是一種心靈的震撼,將人的心情寄託於雨,借雨傳達一種情感,既可以是高興的,也可以是哀愁的、相思的。這時候的雨,就是個人情感的一種表達,同樣的地點、同樣的時間、同一場雨可以因為人的情感不一樣所表達的意境也儘可能不一樣。比如李清照的「愁詩」大多和雨有關。在情感的寄託裡,雨景多用來表達政治上的憂國憂民和情感上的相思。如前有「春雨貴如油」,後又有「一場秋雨一場愁」。

雨景意境有全方位的表達方式,無論從什麼角度體會雨景,均能體會到雨景獨特的美,這種美既是自然的,也是心靈的;既是知性的,也是理性的;心靈的美能直達人的心扉,知性的美直接接觸到人的皮膚。

相關焦點

  • 中國古典園林雨景意境營造博大精深
    意境美雨,在中國的古典園林裡具有自己獨特的生命與意境。本身,雨在中國的古詩詞中就具有了情緒化和詩意化;雨以自己的形、聲、霧,結合園林萬物,展現了雨景景觀的特有魅力的意境美。雨的意境美的體現,既是柔美的,如雨後煙雨,又是剛毅的,如亂雨如劍。
  • 淺談中國古典園林與現代西方園林的融合
    摘 要:中國古典園林與西方現代園林以風格時代服務對象的不同,都存在著各自不同的本源局限性,任何單獨的應用都已不能適應現代園林的發展,有必要研究兩種園林的優勢性和局限性。取兩種園林的優勢性,去其局限性,達到中國古典園林和西方現代園林適應現代園林的融合。
  • 昆明古老城中池上的水榭樓臺,建築悠久頗具古典美學,如皇家園林
    再有平西王吳三桂佔據此地,都為這座古老的城市建造各種建築和注入各種元素,而在昆明城中有一個城中池,各朝各代滇中的行政長官和權貴們都喜歡在這座湖上建造各種各樣的亭臺樓閣,從明朝初期朱元璋義子平西侯沐英將這個池劃到滇中城牆之內開始到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從一開始只是荒無人煙的稻田和蓮池,在數百年間經過不斷的建設和擴大,已在池上建造了各種亭臺樓閣和河堤楊柳,如今這個「翠湖」就像是歷史遺留下來的一個猶如宮廷古典園林
  • 透過詩詞看中國建築,看古詩詞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運用
    物象是達「意」的工具和手段,園林藝術的內涵不在物象,而在營造「意」的氛圍。唐代畫家張彥遠也提出「意存筆先」的主張。可見,中國古典藝術中的「意」是當代園林景觀設計的核心。那麼,詩詞藝術的「意象」該如何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運用呢?風景園林憑藉什麼來體現詩情與詩境呢?
  • 初冬時節,到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的古漪園,看丹楓銀杏分外豔麗
    丁酉冬月初到上海,聽寶山朋友說說古漪園的銀杏黃得甚是絢爛。午飯過後,我們就驅車前往古漪園賞葉。 古漪園位於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園林最早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佔地面積130餘畝,它以綠竹猗猗、靜曲水幽、建築典雅、楹聯詩詞以及花石小路等五大特色聞名。「猗園」的名字,取《詩衛風淇奧》「綠竹猗猗」為美盛貌,融嵇康《琴賦》「微風餘音,靡靡猗猗,餘音嫋嫋」為一爐而得「猗園」名。由明代嘉定竹刻名家朱三松精心設計,有「十畝之園,五畝之宅」的規模。《猗園》記:「據一園之形勝者,莫如山」。山,指園內竹枝山,它體現了竹葉青山,綠竹猗猗的意境。
  • 中國山水畫論對園林假山設計的影響分析
    中國園林網5月25日消息:中國傳統山水畫歷來對中國園林設計有著源遠的影響,景即是畫,畫即是景,景畫合一,意境深遠,方為中國傳統園林的精髓所在。中外園林建設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郭明闡釋中國山水畫論對園林假山設計的影響分析。
  • 淺談:傳統文化與中國園林的關係
    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頗深的中國古典園林,其獨特個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構圖精巧、小中見大。中國傳統園林講究「因勢利導」「宜山則山,宜水則水」「小中見大」,講究利用對景、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營造景觀的層次感,實現空間的拓展要求,如北京圓明園用地廣闊但不顯空乏;北海靜心齋用地扁闊卻不顯短淺,皆因構圖精巧所致。
  • 蘇州園林丨東方造夢空間
    >而剩下的筆畫則如石如木一個字就概括了構成中國古典園林的基本要素中國古典園林是一種宅園合一的建築形態「可賞、可遊、可居」在中國古典園林中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園林其造園精髓在於在有限的空間裡蘇州園林並非中國式公園它是古時中國文人的豪宅也是文人的一種生活方式「遊園」只是日常消遣的一部分臥榻聽曲
  • 細數揚州古典園林之美 揭秘隋煬帝修建「江都十宮」往事
    2人在畫圖中按地理位置和構建形式區分,揚州園林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沿湖構建的所謂「湖上園林」;一類是散落在城市中的住宅園林,通稱為「城市山林」。還有一種按園林的功能和隸屬關係進行分類,除建於城內的私家園林外,還有「皇家園林」「寺觀園林」「商業會館」等。
  • 【時文選粹】宋代文人園林的神韻:會心山水不在遠
    (開篇由歷史上著名的文人雅集的故事引出園林話題。)③讀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可知,那時「都城士大夫有園圃者,每歲花時必縱人遊觀」。每年元宵節過後,東京汴梁市民都有遊園探春的習慣:「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園圃,百裡之內,並無閒地,並縱遊人賞玩。」
  • 欣賞中國十大園林,領略古典園林藝術之美!
    現代人習慣了城市的喧囂,就會對那些有著悠久人文歷史、景色典雅秀麗的園林景觀格外喜愛。本文為大家盤點了中國十大園林,包括頤和園、蘇州園林、承德避暑山莊等。一起來欣賞,領略古典園林藝術之美吧!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截至2014年,仍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佔地78畝(約合5.2公頃)。
  • 中國古典園林造景常用手法
    中國古典園林構成要素有山(石)、水、建築、花、木等。要把這些物質在有限的空間內構成一幅幅畫面,需要採用一些手法來構造園景。造園常用的手法有隔景和障景。為使園林布局含蓄,在入口處總有假山或照壁以阻擋視線,這能起到先抑後揚的效果。造成「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這就是障景的手法。障景可起障遮與園景不協調的景物或建築的作用。此外,還可以處理園門、隱蔽圍牆等。
  • 計明浩:中國千年風骨的當代表達,蘇州古典園林精髓傳世傳心
    《重慶融創桃花源大師志》第三期:計明浩,蘇州園林設計院副院長、蘇州古城保護委員會特聘專家、重慶融創桃花源主創設計師計明浩先生,從事中國古典園林設計20多年,造詣頗深。 他曾主持國內外眾多工程設計,影響較大的主要有美國洛杉磯流芳園、蘇州桃花源、上海桃花源景觀設計等。
  • 中國古典園林文化:皇家園林與蘇州園林,在布局上有哪些講究?
    同樣的,中國古代石建築也非常有成就,唯一遺憾的是,建造時間太長,中國的朝代等不了這麼長時間。與此同時一些特別的園林也出現在世人面前。一:濃鬱的園林文化在中國的建築中,有一種建築,稱為園林,它是一種多元素組合的建築園林,裡面有各種花草與建築,造就了園林獨特的魅力。
  • 2020中國戲曲文化周開幕 精彩好「戲」紛至沓來
    中國網訊 賞園林美景,品中華戲韻。中國評劇院則會在閩園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沉浸式園林版評劇《花為媒》。該版《花為媒》突破了傳統戲曲的觀演關係,通過重新編排經典選段、經典場景的方式,將經典劇目全新解構,讓表演在移動之間與巧構的場景發生關連,觀眾以追隨的形式,融入劇情以及園林環境。舞臺版《花為媒》已是經典中的經典,張五可與賈俊英、王俊卿與李月娥兩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也是家喻戶曉。
  • 孔雀城柏悅府|九境園林之旅,重拾東方情懷
    山水之風姿卓越,庭院之景象萬千園與院,本就是國人千年居住的根本孔雀城柏悅府,溯源江南園林以九境園冶,納自然山水於庭院之間借網師園景融合九重意境打造穿越風景的歸家之旅常言道,「江南園林甲天下」,江南園林是最能代表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成就的一個類型
  • 孔雀城柏悅府·匠造|遊廊漫步,品一方山水韻
    長廊,是古典建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園林中的長廊構造與園林的整體建設息息相關。對於園林來說,長廊是脈絡般的存在,貫穿連接了園林中的建築與山水,遊廊漫步賞園景更是別有韻致。網師園作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園林以水為中心,四周建築跌宕起伏銜接自然,布局巧妙,這其中廊道的韻律迂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孔雀城柏悅府,以網師園為造園藍本,精研中國古典園林造園布局精髓,在永定河畔復現江南網師園景致。同網師園一樣,柏悅府中長廊不僅連接環繞彩霞池山水之景,其本身就是一處風景。
  • 置信府|四季風光各不同,江南園林中的詩意日常
    ,園林充分利用框景、障景、對景、借景、漏景、夾景等經典手法,打造出一步一景的四季景觀體系,精築巴城詩意棲居。江南園林夏季景觀意境圖秋有皓月 醉美風情詩意幾許秋天到來,園林中自有一番新景。這時樹木漸漸披上了一層外衣,有的金黃,有的火紅。
  • 葉嘉瑩編給孩子的古詩詞:中國古典詩詞絕不會滅亡
    葉嘉瑩編給孩子的古詩詞:中國古典詩詞絕不會滅亡 葉嘉瑩 2015-10-12 14:37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古典園林之構景手法—抑景
    下面我們要共同學習的是中國古典園林構景手法中的抑景。中國傳統藝術歷來講究含蓄,含蓄是咱們中國人的一個性格特點。所以園林造景一般也不會一進門,就看到最好的景色。好的景色一般會藏在後面,這叫先藏後露,欲揚先抑。抑景可以分為三類。第一是山抑,第二是樹抑,第三個是曲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