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古典園林與現代西方園林的融合

2020-12-17 建設工程教育網

  摘 要:中國古典園林與西方現代園林以風格時代服務對象的不同,都存在著各自不同的本源局限性,任何單獨的應用都已不能適應現代園林的發展,有必要研究兩種園林的優勢性和局限性。取兩種園林的優勢性,去其局限性,達到中國古典園林和西方現代園林適應現代園林的融合。

  關鍵字:古典園林;西方園林;人性化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園活動,由於各自文化傳統的不同由各具不同藝術風格,其中風格最具典型的兩種園林:中國園林與西方園林。他們都有光輝燦爛的藝術成就,對從古到今的造園活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兩種園林的典型還適合現代園林嗎?答案是否定的,它們都具有不同的局限性。

  中國古典園林的局限性

  在眾多形式和風格殊異的園林設計中,中國的園林以本與自然,高於自然,把人工美與自然美巧妙結合,從而做到「雖有人作,宛自天開」而獨闢蹊徑,先後對日本園林,歐洲園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堪稱園林之母。但近些年來,在中國大地產生了效仿西方園林的眾多實例,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中國古典園林無論是北方的皇家園林還是南方的私家園林,都是由高高的圍牆封閉,供少數人遊玩居住的。都是私人園子的範疇,一般的人是不能隨意進出的。這便決定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封閉性和私密性。而現代社會的園林的服務的主要人群便是普通的人民大眾,這便要求現代的園林具有開敞性和大眾性。古典園林與現實的大眾需求產生了矛盾,而這一需求恰能被開放幾何形劃分的西方園林所滿足,從而造成近現代營造西方園林的狂潮。中國古典園林的服務人群和內向性決定了它的歷史局限性。

  現代西方園林的局限性

  與追求自然美的中國園林不同,西方古典園林以整齊一律,均衡對稱,具有明確的軸線引導,講究幾何圖案的組織,甚至連花草樹木都修剪得方方正正,一切為人工創造為特點。現代西方園林雖不再有修剪整齊的樹木,但還是保持了古典園林中的以大幾何圖案劃分地域,重在人工創造的特點。現代的西方園林大的幾何圖形的廣場形式確實可以滿足普通人民的健身娛樂要求,但在中國很多地方以機械效仿,生搬硬套,這種沒有經過消化吸收的「文化大搬移」必定會產生一些沒有生命的景觀垃圾。而且西方園林設計過於平面化, 人們往往驚嘆於設計圖紙平面圖案的美妙絕倫,但事實上,親身置身於施工完的景觀現場,完全體會不到設計者的「獨具匠心」。在夏日的驕陽下,人們穿越廣場匆匆行走,根本無暇顧及滿目平整的花花草草。大尺度的平面布置,使景觀設計成為純粹的裝飾品,和人產生了很大的距離。設計思想過於蒼白,一味追求形式美,拋棄了實用功能和延承歷史文脈的本質要素,只能是蒼白而無生命的。

  人性化現代園林的融合

  中國古典園林與西方現代園林兩個不同源的園林在現代園林的需求中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局限性,這就要求我們把這兩種類型的園林 進行優化重組,最終達到人性化現代園林的融合。

  西方園林的過於人工雕琢且營地鋪裝佔有很大面積,而中國園林崇尚「自然」,從老莊崇尚自然到以表現自然美為主旨的山水詩、山水畫和山水園林的出現、發展,都貫穿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哲學觀念。這個觀念深刻影響了中國園林藝術的創作,強調「法天貴真」、「天趣自然」,反對成法和違背自然的人工雕鑿。這一點中國園林可以給與很好的修正和完善。可以把中國園林中師法自然,多以植物造景為主運用到現代的大廣場式的西方園林中去,應該切實地把人性需求落到實處,真正的做到使人可停,可賞,可遊,可憩的自然舒適環境。西方園林不僅要在設計中運用中國園林的自然手法,在實際工程的場地改造中也應注意因地制宜。

  景觀建設最理想的是利用自然界原有的地形,它是億萬年逐步形成的,具有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協調,利用起來既省工力又有豐富的自然情趣。事實上由於人們無限制地開墾、開採、修建工程,現在的城市及郊區已經很少保存著原有的自然地形了。所以西方園林還應注意向自然風景學習。自然界創造的風景,在宏觀方面要了解它的地質構造,了解地形和水系的依賴關係,了解它的形態表現。有一定的熟悉以後,再進一步紀錄自然風景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過程。如果是準備利用開發的自然風景,還要進一步詳細調查,要以土地的自然屬性來決定它的用途。如果不加調查就武斷的決定,它的利用就會遭到失敗。在環太湖十八彎景的設計中,設計者對每一個山坡都進行了土質和地形的分析,拿出相應的設計方案就非常的成功。

  對於西方園林的內涵蒼白這一點,在中國古典園林中卻表現得淋漓盡致,更是值得學習的。 中國園林區別於世界上其他園林體系的最大特點就在於它不以創造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具體園林形象為最終目的。它追求的是表現形外之意,象外之象,也就是所謂意境。意境,實質上是園主所嚮往的,從中寄託著情感、觀念和哲理的一種理想審美境界。它通過園主對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煉,賦予景象以某種精神情感的寄託,然後加以引導和深化,使觀賞者在遊覽觀賞這些具體的景象時,觸景生情,產生共鳴,激發聯想,對眼前景象進行不斷的補充與拓展,感悟到景象所蘊藏的情感、觀念,甚至直覺體驗到某種人生哲理,從而獲得精神上的一種超脫與自由,享受到審美的愉悅。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不可能象古人一般整日賞花飲酒,閒情雅致,也不會產生那麼多豐富的情感。但作為社會整體的一員,必定時刻與周圍的一切產生聯繫。好的景觀設計師能洞察人的情感,體會文化與哲理的審美,其作品必將與社會單體產生更多的共鳴。這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中國古典園林中也有很大的時代局限性,由封閉內向性向開敞大眾性轉變,必然離不開對西方園林的學習借鑑。借鑑西方園林中的大型的開放性的理念,建造成為大眾服務的公共園林 .

  在現代景觀設計發展的過程中,西方的園林風格盛行於現代中國大地,首先體現在房地產業中,開發商為了起到好的效果,他們往往啟用國外的設計機構,結果設計出來的效果許多是純粹的西方園林風格,到處是羅馬柱和歐式雕塑,在植物的配植上講究群植,花團錦繡,豪華氣派,中國傳統風格的園林藝術難覓其蹤。在其出現的初期,人們感嘆其氣派和豪華,同時,對其手法也倍感新奇,認同其開敞奔放的風格,使這種風格和款式在九十年代末達到了高峰。同樣,其他的園林綠化也受到很深的影響,如道路綠化,街頭小品,大型廣場等都有了很強的西方園林色彩,傳統園林風格受到嚴峻的挑戰,同時也受到一次很好的洗禮,不可避免地印上了時代的烙印。這充分讓我們意識到,借鑑西方園林不是僅僅借鑑西方園林的外在形式,而是借鑑西方園林中的大眾開放性的內在理念。如天津的中心花園於2000年仿西方的大廣場園林建成一圓形的旱式噴泉廣場,實用價值極低,其夏天日照強烈,無法使人停留,造成了資源和資金的大量浪費。

  同樣在中國大地上也未免有一些過份追求古典園林風格,一味生搬硬套,造成了景觀的濫用和浪費。古典園林所表現的人生哲理和審美情趣與今天新的時代有著很大的距離,它的一些創作思想和手法是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的,並有其適應的範圍。時代不同了,就不應該不分條件,到處套用傳統園林的做法。比如疊假山,這是傳統園林的主要造園手段,是表現山水這一主旨所必須的。它在私家園林面積有限而又封閉的空間中是自然山巒的典型化,雖然實際的尺度和體量都不大,卻仍然能體現其高峻與幽深的境界,宛若自然。可是,現在有一些城市,不分場合,堆疊假山成風,不論公園還是空曠的廣場都堆,結果是假山的體量很大,仍顯不出山巒的氣勢,像一堆亂石頭,花了錢,費了人力,效果並不好。當然,也有處理的好的,那是對傳統的假山技術進行改造,以現代化材料代替湖石和黃石等價格昂貴的天然石料,強調整體效果,恰當地處理好與周圍環境的關係,如廣州流花湖旁的山石景色,尚稱自然,是對傳統假山的繼承與創新。另外,古典造園強調景色入畫,往往曲橋無檻、徑必羊腸,廊必九回。這些也不能到處搬用。南京金陵飯店的外庭院,以黃石疊成池岸、假山,採用平頂的遊廊,與現代化的建築取得協調,是謂借鑑的好。所以設計師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無論西方園林還是中國園林的應用都要建立在適合適度的基礎上。

  綜上所述,現代的園林要開敞性與植物造景並重,永遠把人民大眾的需求放在首位,有機的結合中國古典園林與西方現代園林的優越性,創建更完善的人性化現代園林。

  參考書目:

  1. 彭一剛。 中國古典園林分析[M].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6

  2.周維權。 中國古典園林史[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3.針之谷鍾吉。 西方造園變遷史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相關焦點

  • 淺談:傳統文化與中國園林的關係
    這些構圖藝術原理和造園手法對現代園林的設計和建造皆有積極的借鑑作用。   2.追求意境美。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造就了具有深刻意境和內涵的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理念,追求「意境」成為中國園林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園林意境是文化素養的流露,也是情意的表達,中國古典園林致力於把自然環境與現實生活協調起來的美的境意的創造,這給中國現代園林的創造靈感提供了不竭源泉。
  • 西方古典園林你們更喜歡哪一種?
    因此有必要回顧一下西方的園林傳統,深圳別墅花園設計公司問問看看你們更喜歡哪一種?  現代園林  由於中產階級的興起,18世紀中葉後英國的部分皇家園林開始對公眾開放。隨即城市公園的概念出現了,德國慕尼黑的「英國公園」可以說是歐洲最早的城市公園。
  • 中國古典園林文化:皇家園林與蘇州園林,在布局上有哪些講究?
    在中國眾多文化中,建築文化是中國歷史上一大特色文化,和西方國家的建築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在中國複雜多樣的地理環境中,每個地方的建築文化也是不盡相同的。再加上各民族文化不同,造就不一樣的建築。而木建築是中國建設最多,也是最經典的建築,比如:故宮。故宮不僅是皇家宮殿,同時也是古代人們嚮往的地方。
  • 東方園林建築與西方園林建築的差異
    將以中國為代表的自然式園林稱為東方古典園林,將以法國為代表的規則式園林稱為西方古典園林。中國園林建築與西方園林建築相比,由於各自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形態、文化氛圍等方面的差異,造園中使用不同的建築材料和布局形式,表達各自不同的觀念情調和審美意識,產生了東西方園林建築的差異。   東西方古典園林的一個最大區別,就在於是突出自然風景還是突出建築。
  • 西方園林實則悅目 中國園林意在會心
    《東南園墅》是建築界一代宗師童寯,向世界介紹中國古典園林之美的經典著作,也是其晚年於病榻上用英文書寫的最後一部著作,初版於1997年;本次全新修訂版由童寯之孫、同濟大學教授童明執筆翻譯,以簡潔雅致的文筆,重新傳達出童寯先生英文原著的真意。
  • 欣賞中國十大園林,領略古典園林藝術之美!
    現代人習慣了城市的喧囂,就會對那些有著悠久人文歷史、景色典雅秀麗的園林景觀格外喜愛。本文為大家盤點了中國十大園林,包括頤和園、蘇州園林、承德避暑山莊等。一起來欣賞,領略古典園林藝術之美吧!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截至2014年,仍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佔地78畝(約合5.2公頃)。
  • 我國十大古典園林
    在筆者中學時代,每當聽起老師講起中國古典林園,心中會充滿神往,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喜歡古典園林這種建築風格和文化底蘊,而中國園林按地理分布可以分為江南園林和北方園林、嶺南園林;按所有者可以分為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
  • 藝術探討:西方園林景觀中雕塑的演變
    隨著西方園林的發展從傳統走向現代,現代雕塑逐漸擺脫了其裝飾物的特徵,與現代園林景觀融合在一起,共同構成景觀作品。迷人的銀灰色雕塑為園林裝飾出一種柔和的美感。雕塑的主題來源於古典人物和作品,主要表現的有維納斯、尼普頓、朱諾等。這些鉛制雕像有的還模仿石料的顏色做成彩色的作品。著名的例子有威爾頓府邸中的各種雕塑,以及梅爾伯恩大廳中的群雕。   在英國規則式園林中,雕塑繼續發展,運用了新的鉛制材料,雕刻和顏色也很精緻。
  • 計明浩:中國千年風骨的當代表達,蘇州古典園林精髓傳世傳心
    《重慶融創桃花源大師志》第三期:計明浩,蘇州園林設計院副院長、蘇州古城保護委員會特聘專家、重慶融創桃花源主創設計師計明浩先生,從事中國古典園林設計20多年,造詣頗深。 他曾主持國內外眾多工程設計,影響較大的主要有美國洛杉磯流芳園、蘇州桃花源、上海桃花源景觀設計等。
  • 廣東最美的古典建築群,唯一入選中國十大園林,外地遊客不了解
    提起中國古典園林,遊客最先想到的通常是蘇州園林和揚州的何園、個園,以及北京的圓明園、頤和園,相對來說,很多外省遊客一直視廣東這個曾經的「南蠻之地」為文化沙漠,並沒有多少值得遊玩的人文勝地,這個看法其實有失偏頗。
  • 庭院設計丨新中式庭院:以現代設計手法重拾古典園林精髓
    中國的古典園林在歷史上也曾輝煌過,是古人對藝術的追求以及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直觀表達,為後世也留下了不少寶貴的財富。蘇州的拙政園、留園、虎丘、獅子林,北京的頤和園,承德的避暑山莊等等都是古典園林的典型代表。
  • 淺析中西方園林藝術風格及其美學思想
    中國的園林藝術源於中國傳統繪畫,因而從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是傳統繪畫的又一表現形式,從審美主體來說,長期受深厚的哲學、美學的陶冶,而主體本身又是經過各種成熟的藝術詩詞、繪畫、工藝美術和建築交融滲透獨立發展起來的一個形態完善的藝術類別。「詩情畫意」是中國古典園林追求的審美境界。西方園林中的法國有「園林是陪襯,是背景,是建築的附屬物,確實不是獨立完備的藝術」(黑格爾語)。
  • 中國古典園林雨景意境營造博大精深
    聽覺美聽雨在中國的古詩詞裡非常常見,舉不勝舉。中國古詩詞裡聽雨的詩意描述即是中國古典園林雨景景觀的聽覺美。如「夜雨芭蕉」(明·計成《園冶》)「蕉葉半黃荷葉碧,兩家秋雨一家聲」(宋·楊萬裡《秋雨嘆》)。聽雨是雨景景觀的一個最重要的體現表達形式,古典園林對於聽雨的表達也最豐富。
  • 淺析中西園林景觀設計差異及合理應用西方景觀設計手法
    歐洲幾何圖案形式的園林風格正是這種「唯理」美學思想的影響下形成的。與西方不同,中國古典園林是滋生在中國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並深受繪畫、詩詞和文學的影響。由於詩人、畫家的直接參與和經營,中國園林從一開始便帶有詩情畫意的濃厚感情色彩。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對中國園林的影響最為直接、深刻。可以說中國園林一直是循著繪畫的脈絡發展起來的。
  • 「天人合一」思想對古典園林山水布局的影響
    園林設計中人們經常提到「天人合一」,我們將其稱為一個思想。可以說,「天人合一」思想已經滲透到社會上的各個方面,中國的建築、環境、文學、繪畫、園林等都與「天人合一」的相關理論有關。本文以「天人合一」思想與古典園林山水空間的構建為依託,分析了「天人合一」思想對皇家園林及私家園林山水布局的影響。
  • 蘇州「最大的」古典園林,佔地78畝,是中國四大園林之首
    說起中國古典園林,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江南園林,說到江南園林,很多人想到的是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哪座園林是甲江南?蘇州的四大庭園,其中蘇州拙政園是蘇州四大園林之首,同時也是中國四大園林之首,因此,中國的庭園被稱為「政園」,中國的古典庭園在國內外很有名,世界園林派主要有三個派別,其中以中國古典庭園為首,蘇州拙政園也被稱為「世界庭園之母」。
  • 新時代中國現代園林的變化
    當今社會,城市人口越來越多的情況下,用於園林建設的土地變得越來越少,這就要求現代園林設計去除繁冗曲折的部分,直接開門見山滿足人們的功能需求,因此,在園林設計中引進西方的極簡主義。
  • 日本園林源於中國,為什麼又和中國園林如此不同?
    童寯的《江南園林志》被學界公認為繼明朝計成《園冶》之後,在園林研究領域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也被認為是中國現代最早一部運用科學方法論述中國造園理論的專著。從1937年發表《江南園林志》到1983年臨終前在病榻上親手校訂完稿的《東南園墅》,終其一生,童寯都在通過研究園林來思考如何從傳統中吸取精華,發展出屬於中國自己的現代建築。與此同時,專門針對中日園林之間的傳承與差異,他也在多篇著作中探討相關問題。
  • 中式園林VS西式園林,不同文化背景的兩種不同風格
    世界園林可劃分為東方園林和西方園林兩大類,東方園林以自然山水為風格的中國古典園林為代表,西方園林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埃及古代園林、伊斯蘭古代園林,其典型代表是形成於17世紀以幾何風格著稱的法國古典園林。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品鑑東西方園林的差異之處。
  • 歐美現代園林概述
    西方現代園林的發展到底走的是什麼樣的道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風景園林事業也蒸蒸日上。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歐美的一些設計作品逐漸被介紹到國內,引起人們很大的興趣,但是,這種介紹大多是零散的,不夠全面和系統。西方現代園林的發展到底走的是什麼樣的道路,曾產生過哪些設計思想和流派,它發展到今天又是怎樣一種狀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