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傳統文化與中國園林的關係

2020-12-17 名人風範

中國園林從殷周時期的「囿」起源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它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受到了來自博大的華夏傳統文化多方面的影響。中國園林「崇尚自然,師法自然」,以「乘物以遊心」的方式,追求一種「天人合一」的意境。它將建築、山水、詩歌、繪畫、雕刻等多種表現形式融為一體,以其悠遠的意境,使人的心靈與自然相忘相化。它融合了時間空間因素,讓人在「咫尺之內,覺萬裡之遙」。這種獨特的創作風格,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與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一、中國傳統文化對傳統園林的影響

   園林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它的內容和形式跟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以及社會意識形態和文化藝術的發達程度有關,園林又具有獨特的民族性,世界各個民族都有具有獨特風格的園林。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頗深的中國古典園林,其獨特個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構圖精巧、小中見大。中國傳統園林講究「因勢利導」「宜山則山,宜水則水」「小中見大」,講究利用對景、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營造景觀的層次感,實現空間的拓展要求,如北京圓明園用地廣闊但不顯空乏;北海靜心齋用地扁闊卻不顯短淺,皆因構圖精巧所致。這些構圖藝術原理和造園手法對現代園林的設計和建造皆有積極的借鑑作用。

   2.追求意境美。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造就了具有深刻意境和內涵的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理念,追求「意境」成為中國園林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園林意境是文化素養的流露,也是情意的表達,中國古典園林致力於把自然環境與現實生活協調起來的美的境意的創造,這給中國現代園林的創造靈感提供了不竭源泉。   3.景觀元素的細節把握。傳統園林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些包括植物、動物、圖騰、典故等具有典型文化內涵的景觀元素,如古典園林中常用的蝙蝠紋樣就代表「福氣」的意思,而「牡丹海棠」則寓意「富貴滿堂」,這些富有民族文化特徵的元素如果能有機的組合到現代園林設計中,無疑將給現代園林設計注入一劑清新的空氣。   二、中國現代園林的發展

   時代在變遷,社會在發展,時代的變化推動著中國現代園林建築的發展,這是園林發展的客觀趨勢,更是時代的要求。在中國建造園林不能簡單的模仿,或是將各景點的精美元素拼湊、組裝在一起。一成不變、生搬硬套的造園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新條件下的創作應該既適應時代的需要,又具有典型的傳統風貌。中國現代風景園林的發展,既不能依賴於抄襲國際風景園林大師的作品,也不能生搬硬套中國傳統的園林形式,應深入研究西方風景園林和中國傳統園林傑作中所蘊含的本質特徵。遵從中國古典園林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鑑西方的表現形式,取西方園林之長,補中國園林之短,從而將中國文化思想與西方現代觀念完美融合,並把握好中西方古典園林設計的精髓。可以說,設計觀念的國際一體化和設計手法的中國本土化,是中國現代風景園林發展的方向和捷徑。中國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和卓越的園林文化遺產是現代風景園林師的寶貴財富。其中蘊合的自然文化理念和再現地域景觀的手法,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借鑑,並融匯貫通於實踐之中。就中國傳統園林而言,有許多極富現代意義的理念和手法值得現代風景園林師去繼承和發揚。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現代園林設計的靈感之源,其造園的思想精髓是現代園林設計的理論基礎。中國園林設計師應對中國傳統園林積極地進行探索研究,吸取她的造園精髓,同時挖掘古典園林的現實意義,將其造園手法、造園要素、空間布局形式以及文化特徵等應用到更廣闊的領域,繼承和發揚極富現代意義的理念和手法。設計出的現代園林作品應富有地域性景觀文化特徵,使中國園林文化得到延續和發展。

   三、人文思想對園林傳統審美觀的影響   1.通過園名、景名、楹聯表現意境。我國園林中常通過園名、景名等表現園林主題,把文化、思想、情感都自然融合,達到審美需求。如「滄浪亭」之名取自《楚辭·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表達造園者蘇舜欽當時被貶心情,園名因亭,亭名因水。園中滄浪亭內「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的詩句更是全園精華。文字在園中不是一種代號,而是起到點睛作用,表達人之情。景在這些文字的描述下上升到了情感境界。   2.賦植物以情,造景取意。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我們通常會把植物寓於人的精神。古人造園植木,善寓意造景,選用花木常與比擬、寓意聯繫在一起,如松的蒼勁、竹的瀟灑、海棠的嬌豔、楊柳的多姿、蠟梅的傲雪、芍藥的尊貴、牡丹的富華、蓮荷的如意、蘭草的典雅等。善於利用植物的形態和季相變化,表達人的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形容某一意境,如「歲寒而知松柏之後凋」,表示堅貞不渝;「留得殘荷聽雨聲」、「夜雨芭蕉」,表示寧靜的氣氛;海棠,為棠棣之華,象徵兄弟和睦之意;枇杷則產生「樹繁碧玉葉,柯疊黃金丸」;石榴花則「萬綠叢中紅一點,動人春色不宜多」。

   3.藉助文人和畫家造園,融合詩情畫意。中國園林滋生於東方文化的肥沃土壤中,並深受繪畫、詩詞和文學等其他藝術的影響,許多園林的建造請文人和畫家參與,在建造園林時,將自己獨特的理念融人到園林景觀的建造中,中國古典園林從一開始便帶有詩情畫意般的濃厚感情色彩。   中國現代園林是在中國古典園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國古典園林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同時由於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又會糅合一些時代的元素,園林人既要積極的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發揚民族特色,又要利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與國際接軌,以傳統文化作為精髓,從形式上尋求升華,使滲透了活的傳統文化的現代園林更加具有魅力。傳統文化的介入對現代設計文化具有推動作用,這或許就是傳統文化對現代園林設計的最大意義了。  

相關焦點

  • 淺談中國古典園林與現代西方園林的融合
    關鍵字:古典園林;西方園林;人性化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園活動,由於各自文化傳統的不同由各具不同藝術風格,其中風格最具典型的兩種園林:中國園林與西方園林。他們都有光輝燦爛的藝術成就,對從古到今的造園活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兩種園林的典型還適合現代園林嗎?答案是否定的,它們都具有不同的局限性。
  • 中國古典園林文化:皇家園林與蘇州園林,在布局上有哪些講究?
    在中國眾多文化中,建築文化是中國歷史上一大特色文化,和西方國家的建築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在中國複雜多樣的地理環境中,每個地方的建築文化也是不盡相同的。再加上各民族文化不同,造就不一樣的建築。而木建築是中國建設最多,也是最經典的建築,比如:故宮。故宮不僅是皇家宮殿,同時也是古代人們嚮往的地方。
  • 為何中國園林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從古代園林看文化內涵
    建築貫穿著整個人類發展史,從最早的山洞到現在的高樓大廈;從東方的黑瓦白牆到西方城堡殿堂;從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冰屋到熱帶雨林中的高腳樓……千變萬化,造型各異的建築成為了人類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一種創造。而我國歷來就是一個充滿著豐富而獨特文化的國家,中國最具有特色的建築文化——園林文化,一直歷來被人們津津樂道。而這種獨特的建築設計自然是離不開中國人骨子裡的氣性。
  • 談論藝術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
    關鍵詞:藝術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 師道 孝道 經典 內學      當代中國的藝術教育,應根植於本民族傳統文化這塊土壤中國傳統文化在這一方面可以發揮其積極作用。中國傳統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我們並非基於一種民族情結去讚美和宣揚自己的文化,也並非基於一種復古的情結而厚古薄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典集稱為經典,「經」是縱貫通達,「典」是典範、標準,古今一成不變之真理,可以超越過去、現在和未來。
  • 淺談度假酒店景觀設計的常用策略 建科園林景觀設計
    我國的度假酒店景觀設計,需要保證自然生態及可持續發展,通過營造度假酒店景觀的獨特性和主體性,形成具有我國特色和民族內涵的酒店景觀設計,而不是趨同國際潮流,迷失了傳統的景觀設計精髓。下面筆者從景觀設計的角度出發,淺談一下度假酒店景觀設計的策略,希望能對度假酒店景觀設計者有所幫助。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理論文化,書法與西學的關係
    日韓文化是一種特殊構造,自身沒有發育成熟成型,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在實用性方面進行消化改造,骨子裡依然是土著性。中國的文化是原創文化,日韓是模仿文化,有根本區別,不能無視自身的文化現實。書法的演進一定是從內部突破,而不是從外圍尋找出路。殘酷的市場組織了「現代派」的蔓延。
  • 淺談高職擴招林業類專業——園藝技術和園林工程技術
    上篇淺談了高職擴招農業類專業,今天小編繼續談談高職擴招林業類園藝技術和園林工程技術兩個專業。、園林景觀設計、園林植物栽培養護、園林經營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較強專業技能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發展前景明朗發展前景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畢業可在園林工程建設施工、園林設計企業和園林綠化行政部門從事園林工程設計
  • 匠心營造之瓷上園林 彩繪瓷盤畫 品味文化內涵
    陶瓷文化是華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陶瓷之上,我們依稀可尋古人的園居生活場景,感悟人們崇尚自然之德、探尋生活之美,建設美好家園的哲思意趣。 中國園林博物館推出系列研學活動,帶您走進山水園林美景,感受陶瓷藝術與園景的完美結合,體驗指尖上的園林畫境,開啟一場奇妙的陶瓷藝術之旅。
  • 2018中國戲曲文化周 在園林中演繹別樣中西文化結合
    央廣網北京9月30日消息(記者 方婧)10月1日——10月7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與北京市政府主辦的2018中國戲曲文化周將在北京園博園上演。本次活動將充分利用園博園歐洲園廣場的條件,上演戲曲及時尚音樂會,融戲曲、音樂、園林為一體,給市民帶來不一樣的視聽感受。
  • 訪園林勝地,品傳統文化!東明學校舉行親子研學活動
    為提高學生對地方文化特色的了解,增強家鄉認同感和自豪感,東明教育集團倡議家長自願帶學生到濰坊文化旅遊勝地 ——十笏園參觀研學,教師志願者參與組織和指導。十笏園,始建於明代,園中的硯香樓原是明朝嘉靖年間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
  • 淺談:怎樣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
    、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包括傳統曆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 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藝術精神-光明日報-光明網
    中國的戲曲就不是這樣的,中國的戲曲並不是沒有悲劇,但是中國的戲曲一定要有一個光明的結尾,或者稱為大團圓的結局,一定要讓「善」戰勝「惡」,這就是中國文化強調的美與善統一。     中國傳統美學強調的是表現、抒情、言志;而西方強調的是再現、模仿、寫實。這是一個很大的不同。中國的藝術注重表現藝術家的情感。
  • 日本園林源於中國,為什麼又和中國園林如此不同?
    《東南園墅》童寯著,童明譯浦睿文化/湖南美術出版社 2018年10月根據童明的介紹,童寯針對江南園林的研究最初是用英語寫就的,其目的是向外界介紹這一中國文化瑰寶。中國雖然有悠久燦爛的造園傳統,但長時間以來鮮有人系統性地進行園林研究。
  • 日本園林「枯山水」設計獨特?它從中國山水文化中偷學了什麼
    「枯山水」是日本園林的特殊設計表達,這並非日本獨創的。因為這種「山水」文化是從中國漢代傳入日本的。後來因為文化審美的不同,中國山水走入融合天地、和諧自然的境地。日本卻獨出機杼,堅持這種枯山水設計表達,以靜內心。這大約是因為日本酷愛禪宗的關係!
  • 傳承園林文化 講好上海故事
    本報訊 (記者 金旻矣) 中國古典園林是一幅「立體的畫」、一首「無聲的詩」,而長三角的古典園林更是山水相依
  • 自然與傳統文化的關係
    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   把儒釋道哲學變成中國的教育哲學,把中國的太極、養生、武術轉變為中國教育的體智能,把中國的養生學轉變為中國孩子的營養學。[2]   3.
  • 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傳統文化記錄者一行開展傳統文化遊學活動
    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河北訊(記錄者:張立國)2020年1月8日到13日。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傳統文化記錄者孟令娜和小記者吳卓潤以及陳彥妮,馬蘊韜,鄭佳琳,梁恩澤,孟鼎寒等一行以記錄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把握正確方向,弘揚民族精神為己任,走進四川成都杜甫草堂、三星堆遺址、武侯祠等地進行一系列的傳統文化遊學活動。據了解,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
  • 順德嶺南和園,集嶺南園林藝術之大成,還能欣賞中國傳統文化
    澄心堂定時會有木偶戲的表演,歸樸堂則舉辦著嶺南園林藝術展。灰塑,是嶺南建築常用的建築裝飾。歸樸堂中的嶺南園林藝術展,向參觀者科普了嶺南園林的主要建築風格和常用的工藝。上善若水榭。榭,是指建在水邊和水面上的木屋,上善若水,則取自老子《道德經》中的名句,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看起來很柔軟,但卻能穿石。
  • 淺談日本園林設計的特點
    日本園林設計的基本特徵是在有限的範圍裡再現大自然之美,並用象徵的方式來表現自然山水的無限意境。日本園林設計以其清純、自然的風格聞名於世,它著重體現和象徵自然界的景觀,避免人工斧鑿的痕跡,創造出一種簡樸、清寧的至美境界。
  • 2019中國園林博物館中秋傳統器樂展演演奏曲目+出行指南
    「月圓京城 情系中華」2019中秋傳統器樂展演    活動時間:2019年9月13日 18:00-20:00(17:30籤到)  活動地點:中國園林博物館多功能廳【>點擊查看活動詳情】  籤到地點:館前區門口  招募對象:熱愛傳統民樂文化的觀眾朋友  活動人數:180人  中秋演奏曲目:  古箏合奏《彩雲追月》  琵琶獨奏《明月幾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