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園林構成要素有山(石)、水、建築、花、木等。
要把這些物質在有限的空間內構成一幅幅畫面,
需要採用一些手法來構造園景。
造園常用的手法有隔景和障景。
隔景有實隔和虛隔之分。
用假山、實體牆壁、大建築等分隔景色叫實隔。
用漏窗、花牆、或植物等分隔,隱約可見對面景色,叫虛隔。
為使園林布局含蓄,在入口處總有假山或照壁以阻擋視線,這能起到先抑後揚的效果。造成「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這就是障景的手法。
障景可起障遮與園景不協調的景物或建築的作用。此外,還可以處理園門、隱蔽圍牆等。
如無錫寄暢園東邊以土石堆成小山,其勢與牆外的惠山南麓相接,並在小山遍常青喬木,以遮蔽圍牆,貌似與惠山渾為一體。
這樣起到拓展園林空間感的作用。
無錫寄暢園圖景
圖片來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