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網紅街區,探尋電影故事,策展人全程導覽,上海電影博物館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珍貴館藏走進街區啦!街道建築成為展區空間,整個街區化身為「移動博物館」。
上海電影博物館全新電影主題文旅品牌項目「移動博物館·Film Walker」在2020年歲末正式推出了。電影博物館在以展覽及文化空間打造為基礎的業務模式上,結合City Walker(城市行走者)的概念,在建築可閱讀的基礎上,以館藏精品為核心,融入特色文創,聯通電影內外,定製獨一無二的「移動博物館+文旅」的概念線路,探索電影主題的文旅新方式。
上海電影博物館策展總監王騰飛帶隊
12月19日、12月26日,上海電影博物館聯手湖南路街道率先打造兩條「梧桐沐影」電影主題文旅線,成為「移動博物館·Film Walker」項目的首次實踐。
藏品隨行,升級文旅體驗
歷史街區不僅見證了上海的城市化進程,也見證了百年上海電影風雲。阮玲玉、周璇、趙丹、上官雲珠、王丹鳳……一位位熟悉的電影人都曾在上海這座城市生活,在某個拐角的街道,或許就留下了他們的人生印記。
作為上海電影的守護者和傳承者,上海電影博物館人在主題文旅線中,堅持從電影博物的角度出發,圍繞影人舊居,精選出與之對應的電影生產檔案、歷史照片、影人實物等珍貴資料,實地講述建築背後的電影故事。這種精品特藏出鏡的方式,通過可觸摸的藏品這一獨特體驗,讓電影與建築直接對話,街道建築可以看成是展覽空間,整個街區就是一個「移動博物館」。
本次「梧桐沐影」從武康路、安福路、五原路、長樂路等網紅街區出發,探尋包含胡蝶、周璇、聶耳、趙丹等電影藝術工作者在內的人文故事。據悉,周璇、李香蘭合影,《我們夫婦之間》電影文學本,《喜盈門》氣氛圖等精品典藏將閃亮登場。
經典重映,品味電影時光
2020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2021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開局之年。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在時代的潮流中,逆流而上,為構建社會主義新生活不斷努力奮鬥。電影則像一面鏡子,反映著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十四五」規劃即將開啟的重要節點上,「移動博物館·Film Walker」在每條線路中都特別安排了一場「致敬美好生活」的電影主題導賞和專屬電影放映,進一步讓電影故事鮮活起來。「電影行走者」們可以在城市景觀漫步時,轉身走進影像本身,在文藝清新的環境中,伴著淡淡的咖啡香氣,和導覽人進行一場小而美的電影交流,繼而在光影交錯中,感受中國人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
特色文創,溫暖電影生活
漫步歷史街區可以遇見電影故事,坐在咖啡館中可以品味電影時光,電影早已融入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因此「移動博物館·Film Walker」還帶來了上海電影博物館的特色文創產品,它們都是電博設計團隊從電影中獲得靈感而自主設計、開發出的日常好物。
這次「梧桐沐影」電影主題文旅線,上海電影博物館帶來了 「電影萬歲」系列主題文創,這批文創產品是配合博物館今年「電影萬歲——吳貽弓紀念特展」而推出的,包含了帆布袋、胸針、檔案袋、印章、手搖八音盒等多樣產品,既有懷舊的溫情,也美觀實用,更傳遞了電影人的電影精神,配合移動博物的文旅概念發揮最大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萬歲」工作手冊,既是一本導演工作筆記復刻品,也是一個方便攜帶的筆記本。它凝固了踏實做事,激情創作的電影精神,在歷史的餘溫與現代的書寫中打通產品與用戶的故事,讓觀眾可以將文旅線中的人文餘韻帶回家,繼續書寫自己的電影生活。
未來,上海電影博物館將繼續攜手湖南路街道,以電影為中心,輻射音樂、戲曲、話劇、連環畫、建築、紅色記憶、文學等七大文化元素,強化電影創意、智慧技術、公共服務三大標籤,打造全國首個集博物展示、文旅體驗、藝術放映、文創衍生於一體的電影街區和開放式 「移動博物館」。(來源:上海電影博物館)
責編:sorrssq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網將迅速採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網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