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問題行為幹預策略|幼兒不配合學習,家長應如何應對?

2020-08-28 宜童自閉症研究中心


文|宜童黃河道校區 馬琳老師


經常有家長反映,幼兒在居家幹預、學習的時候,會出現不想學習、不配合的情況,有時還伴有哭鬧等不恰當行為。本期分享,將帶大家學習如何應對幼兒不配合的狀況~


01

問題原因


因為幼兒不想配合家長學習,所以會出現一些哭鬧行為。


根據初步的了解和分析,幼兒的行為屬於逃避行為。通常幼兒為了逃避某項任務或者活動會出現不恰當行為,家長為了讓幼兒停止哭鬧或其他不當行為會妥協,讓幼兒休息或者去玩玩具。


但是家長這樣的方式會在無形中強化幼兒逃避行為,以後再出現類似情況幼兒的不當行為會更加嚴重。



02

解決方式和方法


一日生活計劃表:


之前疫情期間很多家庭家長不上班、幼兒不需要去幼兒園,改變了作息時間,晚睡晚起,學習時間是很隨機的,並沒有計劃和固定時間,沒有給孩子提供一個有秩序、有安排、有計劃的學習環境。


這樣孩子就會認為昨天同樣的時間我在看電視,今天這個時間我就應該看電視,不應該做訓練的想法,即使迫於服從了家長也是不情願不配合帶走情緒的去做訓練。


針對以上情況,家長首先要調整作息時間,列一個一日生活計劃表,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幾點訓練,訓練什麼內容,這樣可以有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孩子適應了這個時間安排更有利於家庭開展訓練。(需注意的是:對於刻板的幼兒在訓練項目的時間上可以變換時間,預防孩子造成時間上的刻板)


提升訓練過程趣味性


訓練的過程中一味的注重結果,忽略了訓練過程中的方式方法,無論家庭訓練與機構訓練當中都應該注重幼兒的情緒。


父母特別希望幼兒在訓練過程中能夠注意力集中,能夠聽從指令,能夠很快的理解並做出正確的反應,當孩子的行為與自己期待的不一致時有些家長會表現的氣急敗壞,異常生氣,有時會控制不住情緒呵斥幼兒,長此以往幼兒不願意再做項目了,出現了牴觸心裡,只要做項目就哭鬧,找藉口不做。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要有耐心,多給予幼兒鼓勵,有時幼兒做不好我們需要分析,把不願做,做不到和不能持續做區別對待。


找準強化物,適時強化


家長要根據幼兒的喜好進行強化物的評估,並根據強化物的等級與要學習的項目相對應,不同難度的項目要有與之匹配的強化物。這樣幼兒學習的效果才會更配合、有效率,家長也不會因此苦惱。


家長要增加和幼兒的互動、交流,這樣可以提高幼兒與家長的親子關係,也會提升孩子與家長的配合能力。家長們配合教師給出的方法去做並多關注、多思考、多學習,相信我們的寶貝肯定會有進步~

相關焦點

  • 居家幹預|孩子逃避學習怎麼辦?
    除了在機構的幹預,居家幹預對於孩子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擔任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有研究顯示,家長的積極參與能夠讓孩子多方面的受益。居家幹預的過程中,家長經常反饋「孩子在家和我們特別不配合,總想著玩,總是會使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逃避和我們做練習」。對於孩子逃避學習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 科普|如何幹預星孩的重複刻板行為?
    幹預刻板行為有利於改善患兒及家庭的生活質量。按行為特徵可以將重複刻板行為分為兩組,即容易發現的低水平RRB和複雜的高水平RRB。前者包括刻板行為、自傷行為;後者包括強迫行為、儀式化行為、行為同一性、狹窄興趣。
  • 兒童問題行為的家庭幹預策略
    問題行為處理步驟1、選擇確定行為2、定義目標行為3、行為功能分析4、制定幹預策略5、進行行為幹預問題行為又被稱為不被期待的行為,挑戰性行為,不良適應行為,行為過度等。常見的問題行為有:不配合、尖叫、逃避、辱罵、霸凌、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攻擊行為、破壞物品、自傷行為、自我刺激等等。對於一個行為,我們看它究竟是不是問題行為,需要一個清晰的、客觀的、可觀察的、可測量的定義。問題行為的定義可以分為基於功能本位的定義和基於形態本位的定義。
  • 教師課題階段性成果分享:復學前幼兒園心理危機幹預策略的實踐研究
    二、復學前心理危機幹預的設計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危機事件給不同層面人員帶來的影響不一,歸納分類能高效的實施應對策略。我們將採用兩種模式雙線並進幹預,一種按心理危機等級劃分人員進行分層心理幹預,另一種以家庭單元劃分成員,即以幼兒家庭為單位進行心理危機幹預。
  • 微課預告|居家幹預,如何提升孩子的配合度?
    在家幹預時孩子配合度不好,孩子不願意跟隨家長做活動,甚至逃避和家長做活動,可能會影響幹預效果及孩子的能力進步。 親子配合度很重要,因為只有家長與孩子建立了良好的配合關係,我們才能和孩子開啟教育幹預。 良好的親子配合關係也是家長們接下來持續教育幹預的保障,如果沒有良好的親子配合度,我們就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有效、持續的教育幹預。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能力停止不前或退步。  孩子不願意配合我們怎麼辦?
  • 科普|如何幹預星孩的重複刻板行為?
    01提供個人視覺或語言提示有的自閉症兒童的刻板行為表現在上下學時一定要走固定的路線;每天飯後的娛樂活動順序要一致;戴的口罩必須是藍色的,白色的不戴......當臨時出現改變時,患兒往往會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家長先是安撫,安撫無用開始使用威脅「你再這樣就下次就不帶你出來了。」
  • 疫情宅家期間,幼兒園三類人員需開展心理危機幹預
    表 2  該結論顯示危機幹預過程中應增加幼兒園教師積極應對方式策略的培訓,扭轉個別教師的消極應對方式,全面提升教師的積極應對方式,這啟示幼兒園在評估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時應重點了解教師遇事的應對方式  (2)安撫教師情緒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後,教師普遍存在對家長的不支持、不理解、不配合的態度感到難受指數的現象,也十分缺乏應對行為偏差幼兒的經驗和有效策略。在這種情形下,全體幼兒教師被一種強大的焦慮情緒籠罩。結合第一階段的數據分析,幼兒園為緩解教師的焦慮情緒,採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引進了兒童心理教育方面的專家資源,為家長提供了一對一與專家交流探討教育問題的機會。
  • 如何定義幼兒心理健康問題?
    幼兒心理健康諮詢(ECMHC)正在成為一種基於證據的幹預措施,以支持幼兒的社會/情感發展並應對具有挑戰性的行為。在過去的十年中,以下研究和實踐指導的定義已初具規模:在具有精神衛生專業知識的專業顧問與一名或多名護理人員(通常是早期護理和教育提供者和/或家庭成員)之間的協作關係內實施的問題解決和能力建設幹預措施。幼兒期心理健康諮詢旨在增強員工,家庭,計劃和系統的能力(提高能力),以預防,識別,治療和減少從出生到6歲的兒童及其家庭中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
  • 看見|在幼兒的自主性發展中,我們需要「過多」幹預嗎?
    然而實際則是——每當孩子們瀕臨失敗的邊緣時,父母們總是迫不及待地以「正確」的規範來校正兒童的行為,甚至以「越俎代庖」的方式來幹預兒童的自主性發展。那麼在幼兒園中,老師們又是怎麼做的呢?隨著人們對幼兒活動本質的重新認識,我們該如何在自主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自主性呢?
  • 科學實踐中,對幼兒自主學習行為的調控的策略研究——中期報告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科學實踐中,對幼兒自主學習行為的調控的策略研究——中期報告   一、課題的提出:   讓幼兒自主學習,是幼兒發展的需要
  • 幼兒個案追蹤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幹預策略
    個案追蹤是成人對幼兒實施差異教育,實現個別化教育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我們研究以突出幼兒弱勢智能的關鍵能力點為切入口,通過將對幼兒的有意觀察,記錄與分析,實施有效的差異教育策略的研究過程,成為使孩子不斷獲得有差異的發展,使教師的自身專業素養,專業化水平不斷得到提高,促進教師師幼互動雙贏共同成長的過程。
  • 科普|康復師教你如何幹預星孩的自我刺激行為
    自閉症兒童發展中存在的典型問題行為,不僅在外人看來奇怪,而且會阻礙兒童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妨礙日常生活、學習,甚至有的自我刺激行為會對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造成影響。因此,家長和老師要對自閉症兒童的自我刺激行為予以重視,進行科學合理的幹預,從而減少自我刺激行為帶來的影響。
  • 幼兒情緒行為問題的成因與對策
    這往往會導致幼兒哭鬧、壓抑、攻擊他人等情緒行為。這嚴重影響到了幼兒的日常行為的學習。同時情緒也是幼兒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見情緒對幼兒心理健康、個性發展的培養的作用很重要。本文研究情緒行為問題,提出產生情緒行為的原因,並正確認識和處理情緒行為。
  • 2020福建教資幼兒結構化面試:幼兒告狀行為出現的原因及應對
    在教師招聘或者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中,幼兒「告狀」行為出現的原因及其應對策略會以結構化問題進行考查,需要大家對該現象進行分析,並指明解決策略。從幼兒的情感發展水平看,幼兒的高級情感開始形成。幼兒的高級情感是指由幼兒的社會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引起的社會性情感。兩歲左右,兒童的高級情感開始萌芽。
  • 幼兒教師應如何做到尊重幼兒
    現代幼兒教育觀要求幼兒教師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照顧幼兒的個體差異,為每一個幼兒提供發揮潛能的機會。在幼兒結構化面試中,考官會通過考查幼兒教師對一些案例的具體處理方法,來側面地了解幼兒教師是如何尊重幼兒,如何照顧幼兒的個體差異的。下面將為廣大考生進行總結整理,以提高考生應對此類問題的能力。第一,讓幼兒感受到師幼地位的平等一是言語的平等。
  • 教資幼兒結構化面試:幼兒告狀行為出現的原因及應對
    在教師招聘或者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中,幼兒「告狀」行為出現的原因及其應對策略會以結構化問題進行考查,需要大家對該現象進行分析,並指明解決策略。從幼兒的情感發展水平看,幼兒的高級情感開始形成。幼兒的高級情感是指由幼兒的社會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引起的社會性情感。兩歲左右,兒童的高級情感開始萌芽。
  • 成人該如何正確應對幼兒攻擊性行為
    凡帶過小班的教師都有同感,小班家長找老師告狀的最多,大多數是因為孩子被咬了手指、被人推了等等。如果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聽之任之,既會影響其個性的發展,又會影響其人際交往。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觀察。如發現孩子有攻擊性行為出現,應找出原因,有針對性地幫其糾正。
  • 超讚,媽媽在家為4歲自閉症女兒特別布置後,居家幹預效果翻倍
    說起居家幹預,真應了那句話:道理我都懂,然而並沒有什麼用。今年年初的一場疫情,孩子沒辦法去機構,家長居家幹預的任務尤其重,對上面那句話的體驗估計更加深刻。但你有沒有想過,居家幹預效率低不一定是家長教學水平不行,問題可能出在家裡的環境上……凌亂的房間無處下腳,在這樣的環境中,小朋友幹預的效果肯定要打折扣|圖源:Instagram01
  • 超讚,媽媽在家為4歲自閉症女兒特別布置後,居家幹預效果翻倍
    說起居家幹預,真應了那句話:道理我都懂,然而並沒有什麼用。但你有沒有想過,居家幹預效率低不一定是家長教學水平不行,問題可能出在家裡的環境上…… 居家幹預中,很多家長都思考過這個問題:為什麼我發的指令孩子不聽?肯定是哪裡做得不對!
  • 嬰幼兒睡眠問題行為幹預家長小組招募
    這些多與家長不恰當的養育方式有關,可以在專業指導下,通過系統的行為幹預得到有效改善。一站式解決寶寶睡眠問題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睡眠專家團隊將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免費為寶寶提供詳細的睡眠、氣質類型、認知發育及社會-情緒發展評估,並開展行為幹預的家長小組指導,一站式解決寶寶睡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