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睡眠問題行為幹預家長小組招募

2020-12-20 澎湃新聞

嬰幼兒睡眠問題行為幹預家長小組招募

2020-11-23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睡眠幹預家長小組

免費參與啦

寶寶睡不好

專家來指導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睡眠門診中,最常見的就是嬰幼兒行為性睡眠問題:晝夜顛倒,哄睡困難,夜醒哭吵,難以安撫.... 這些多與家長不恰當的養育方式有關,可以在專業指導下,通過系統的行為幹預得到有效改善。

睡不好對寶寶影響有多大?

說起寶寶睡眠,很多家長都是一把辛酸淚。寶寶晝夜顛倒,哄睡困難,頻繁夜醒,家長使盡渾身解數,抱睡,奶睡,搖睡...... 可無奈哄睡寶寶後剛要將ta放床上,寶寶就像落地雷一樣沾床就醒......

1. 睡不好影響寶寶體格發育!

生長激素主要在睡眠時分泌,睡不好的寶寶體格發育更容易不達標。

2. 睡不好影響寶寶腦智發育!

生命早期大腦發育極為迅速,每秒鐘有100萬個神經元建立聯接。科學研究表明,睡不好會干擾早期大腦正常發育。

3. 睡不好很可能會持續存在,影響孩子畢生健康!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現在睡不好也沒關係,等長大就睡好了。但是,科學研究表明,寶寶從小睡不好,長大了也更容易睡不好。睡不好的寶寶更可能輸在起跑線上。

福利來啦!

一站式解決寶寶睡眠問題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睡眠專家團隊將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免費為寶寶提供詳細的睡眠、氣質類型、認知發育及社會-情緒發展評估,並開展行為幹預的家長小組指導,一站式解決寶寶睡眠問題!

客觀系統的睡眠評估

酷似普通手錶,每次佩戴7天同時記錄睡眠日記,精準動態評估寶寶睡眠情況,專家解讀報告。

設備輕便安全,依據加速度感應器識別寶寶睡眠和清醒狀態,客觀評價睡眠-活動質量、生物鐘節律建立情況等。

睡眠行為幹預家長小組指導

睡眠專家面對面提供家長小組指導,通過講解、演示和家長分享多種形式的幹預策略。

課後一對一追蹤幹預效果,並及時給予方案指導,確保每位參與寶寶都能獲得優質睡眠,從「睡渣寶寶」變成「睡眠天使」。

認知及社會-情緒能力評估

採用國際標準化評估量表,從「自我調控、依從性、社會-溝通、適應功能、自主性、情感和人際互動」7個能區對寶寶發育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每位家長都會得到一份專家推薦的親子活動表。

家長陪同寶寶觀看動畫,客觀評估寶寶社會性腦區的活動情況,在友好輕鬆的環境中,探秘寶寶的腦智發育,成為「寶寶科學家」。

報名條件

寶寶5-10月齡,存在哄睡困難或頻繁夜醒等睡眠問題至少2周,每周至少出現5天;

居住在上海,家長和寶寶共同參與,能夠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完成評估和行為幹預指導;

寶寶無重大軀體及精神疾病(史)

基金支持

免費參與

本項目受國家基金(81773443)支持,您不需要為參與該項目支付任何費用!

團隊專家

江帆 主任醫師

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主任醫師。中國醫師協會睡眠專委會兒童睡眠學組組長,長期從事社會環境對兒童健康影響的研究,尤其以兒童睡眠健康為研究核心,有關調查和研究促使上海出臺「推遲上學時間、改善中小學生睡眠」的適宜舉措。

團隊專家

王廣海 博士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心理與睡眠諮詢師,特需睡眠聯合門診、國際特診部心理睡眠諮詢門診專家,兒科轉化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美國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睡眠醫學聯合培養博士。中國醫師協會睡眠專委會兒童睡眠學組委員兼秘書。擅長領域:兒童行為睡眠問題及兒童心理行為問題。

限額50個家庭

掃碼報名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兒童健康促進課題組

電話:195 1237 8929(微信同號)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嬰幼兒睡眠問題行為幹預家長小組招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嬰幼兒期睡眠或關聯青春期心理問題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伯明罕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嬰幼兒期睡眠狀況可能影響青春期心理,因此提醒家長及時介入,改善孩子睡眠。伯明罕大學心理學院研究人員分析一項關於英國上世紀90年代兒童的調查問卷數據後,得出上述結論。
  • 打頭,自傷,要挾大人,行為問題家長怎麼辦?ABA行為幹預個案
    最近幾天有好幾個家長在諮詢行為問題怎麼幹預,因為現在比較忙,沒有辦法一一當個案進行分析和制定幹預方案。但行為幹預都是採用ABA的行為幹預療法(ABC行為幹預原則),通過記錄行為,在分析前因,行為,後果,找出孩子出現行為問題的原因和規律,再通過阻斷,轉移,忽略的方法來幹預。所以我下面分享下之前的一個行為問題幹預個案,希望其他家長可以參考。
  • 嬰幼兒睡眠安全的九大認知盲區
    王石雲月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好睡寶嬰幼兒睡眠聯合創始人,嬰幼兒睡眠諮詢師。師從美國嬰幼兒睡眠界代表人物、哈佛大學的法伯教授學習和交流多年。曾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參考報、南方人物周刊、生命時報、上海電視臺等多家媒體採訪。
  • 兒童問題行為的家庭幹預策略
    當家長掌握了一定的幹預知識和手段後,可以第一時間識別孩子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行為,並能採用適合的方法進行幹預。問題行為處理步驟1、選擇確定行為2、定義目標行為3、行為功能分析4、制定幹預策略5、進行行為幹預問題行為又被稱為不被期待的行為,挑戰性行為,不良適應行為,行為過度等。
  • 用ABC來幹預「問題行為」
    相信很多家長的孤獨症孩子,年齡都不大,都在3到4歲居多吧?孤獨症兒童有著很多需要幹預的「問題行為」,而外人卻不清楚。例如有的孩子喜歡去抱別人,有的孩子喜歡拉著別人的手笑。小孩子這樣是「賣萌」,看起來挺可愛,但是,如果這種行為持續到孩子上學的年齡呢?
  • 寧和心理棗莊家長成長小組招募啦
    諮詢過程中要防止被家長帶偏,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庭多半有問題。諮詢師甲:明白!對,她的媽媽的確是高焦慮,也把這種感覺傳遞給了孩子。督導師:媽媽的強控制可能會導致來訪者出現退縮迴避等行為模式,時間長了可能會引發抑鬱恐懼情緒,另外孩子還在人格形成期,但也可能存在人格方面的問題傾向。和此類家長工作起來很艱難很費力,控制型父母只想改變孩子,當自己的策略失敗,會先去找機構輔導老師,不行再加諮詢師,不行再加醫生。
  • 孩子出現睡眠問題 該掛哪個科?
    (原標題:孩子出現睡眠問題 該掛哪個科?)看似睡足8小時後的背後,你的孩子可能正經歷易驚醒、磨牙、尿頻甚至夢遊等睡眠障礙。你以為遇到這些問題,去醫院掛個兒科就萬事大吉?大錯特錯!你可能錯過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期。
  • 嬰幼兒常見餵養問題-睡眠不踏實
    嬰幼兒餵養常見問題睡眠的重要性幫助成長發育睡眠會促進體內的生長激素大量分泌,有助於新生兒生長。研究證實在睡眠時的成長速率,比起清醒時足足多了3倍,生長激素不僅能促進神經系統及腦部發育外,也能夠強化寶寶肌肉各面向的發展,因此有充足睡眠的寶寶,無論是身高、體重及頭圍,他們的生長狀態都相對良好。
  • ABA行為幹預法:自閉症孩子的問題行為怎麼處理?
    面對問題行為不斷的特殊孩子,家長們時常是忙得焦頭爛額。解決孩子問題行為的突破口在哪裡呢?今天星空半步就和各位星爸星媽一起來探討下如何解決這個難題。一.什麼是問題行為?首先,我們要了解下什麼叫作問題行?什麼樣的行為才算是問題行為?
  • 嬰幼兒睡眠
    二.嬰幼兒的睡眠安全1. 防止嬰幼兒墜床(1) 嬰兒獨自在床上時,一定要圍上圍欄。(2) 當嬰兒在沒有圍欄的床上時,父母不能離開嬰兒,哪怕是很短暫的時間。(3) 嬰兒床邊可以鋪長毛絨地毯,一旦發生嬰兒墜床起到緩衝作用,以免嬰兒直接摔在地板和地磚上。
  • 超三成嬰幼兒4個月內就看電視,專家:過早屏幕暴露影響睡眠
    看電視、玩手機、用平板電腦都會影響孩子的睡眠。       3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了解到,該院兒童睡眠障礙診治中心主任、發育行為兒科主任醫師江帆教授主持的一項最新睡眠研究指出,中國嬰幼兒看電視的人數佔總數的70.3%。
  • 行為幹預五步走
    很多家長會用「孩子情緒不好「來形容孩子的行為問題,這樣的描述會給行為幹預帶來一定的麻煩。」情緒不好「是可以理解的。當孩子提出的要求被拒絕、當孩子被要求做他並不想做的事他有情緒上的波動是很正常的現象。問題在於,孩子通過不適當的行為來表達和發洩他的情緒,這個部分是我們需要幹預的,所以我們需要確切地知道,當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究竟做了些什麼。
  • 【周醫微語】第118本書:《嬰幼兒睡眠全書》
    :小土大橙子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7年3月推薦理由中國首位獲認證的嬰幼兒睡眠諮詢師首部力作。數百萬媽媽口口相傳的寶寶睡眠聖經。內容簡介常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睡覺不踏實,不但入睡困難,還容易夜間醒來,大人和小孩都苦不堪言。如果家長多了解一些睡眠知識,就比較容易防患於未然,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嬰兒睡眠很複雜也很特殊性,目前既權威又詳盡而接地氣的指導不多。
  • 新餘惠耳助聽器驗配中心:嬰幼兒輕-中度聽損早期幹預必要性
    早期幹預時間:在新生兒聽力普遍篩查(universal new born hearing screening ,UNHS)中 ,要求所有篩查未通過的嬰兒,應該在出生後3個月內接受全面的聽力學及醫學評估,被診斷為永久性聽力損失的聽障嬰幼兒均應在6個月內儘快接受幹預 ;在配戴助聽器前明確病因和進行病原學詢問,根據結果採取合適的治療手段和幹預措施。
  • 嬰幼兒期是孩子長個子最基礎的階段,家長要把握住機會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高個兒,可是由於很多因素,導致有的孩子就是長不高。這就讓家長們非常苦惱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大高個兒,自己的孩子卻長不高?那麼孩子長高的最佳階段是可以是嬰幼兒時期、兒童時期以及青春期這三個階段。嬰幼兒時期是孩子長高的最基礎的階段特別是孩子在三歲左右的時候,孩子的身體發育的最好的一個時期,同時也是孩子長個兒的最基礎的一個時段。在這個重要環節上,孩子的營養一定要跟上。
  • 入睡難、夜哭、夜醒,寶寶睡眠中常見問題及對策
    嬰幼兒有哪些常見的睡眠問題?家長又該如何應對? 一、入睡困難的原因1、身體不舒服,肚子痛或者感冒鼻子不通,會影響到入睡。三、夜醒 夜醒,是嬰幼兒最常見的一種睡眠問題,它指的是睡眠維持困難,不能連續的整夜睡眠。
  • 家長必知:0~3歲嬰幼兒時期,怎麼能讓孩子多長高一點
    下面我就分別根據孩子生長發育的五個不同階段,講一下我們家長在孩子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應該注意的問題,今天我們從0~3歲嬰幼兒期說起。(想複習關於孩子生長期的內容,請戳:家長必知:孩子一生中生長發育的五個時期 家長必知:孩子在一年中生長發育最快的兩個階段)第一個快速生長期0-3歲嬰幼兒期
  • 如何保證寶寶睡眠安全?什麼才是睡眠障礙?省醫院專家科普嬰幼兒...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鄧童童)日前,一則「嬰兒被訓練趴睡結果窒息而亡」的新聞被廣泛關注,4月30日,四川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陳麗娜、陽倩特別為家長們科普一下孩子睡覺那些事兒。先說寶寶的睡眠特點首先,不同年齡階段的嬰幼兒,睡眠時間也不同。
  • 正向行為支持介入孤獨症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幹預研究
    學生在課堂上出現打人、哭鬧、尖叫、自傷等行為不僅對學生自身造成傷害和影響,還嚴重幹擾教師正常的教學活動。正向行為支持法旨在利用一系列「能有效地改變不良行為,維護人的尊嚴,成功促進個體能力,擴展個體的機會,增進個體生活質量」的方法幫助有障礙和嚴重問題行為的個體。它基於行為主義心理學原理,包含了強化、消退、區分強化等一系列策略,強調通過正向的行為幹預而非負性的懲罰方法,來對個體的行為進行幹預。
  • 睡眠問題上常見的15個誤操作
    有時候寶寶睡眠中發出鬧吵聲,只是睡眠周期轉換中的正常表現,很短時間又會接著睡下去,這時候適當的觀察等待,不要立即幹預是需要的,但這並不等同於「法伯法」。另外任何一種方法的應用,都是要持續一段時間,而且要有系統的進行,偶然的執行一般不會有效果反而可能加重問題。我們要注意不打無準備的仗,更不要搞突然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