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公共場合很會發脾氣;
孩子在學校很喜歡咬人打人;
孩子到8歲了還在用手抓飯吃;
.....
面對問題行為不斷的特殊孩子,家長們時常是忙得焦頭爛額。
解決孩子問題行為的突破口在哪裡呢?
今天星空半步就和各位星爸星媽一起來探討下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一.什麼是問題行為?
首先,我們要了解下什麼叫作問題行?什麼樣的行為才算是問題行為?
定義一個問題行為時,我們需要去看這個行為發生的頻率、強度、持續時間,以及會不會對自閉症孩子本身或者其他人造成嚴重的影響或傷害。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二.問題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孩子問題行為的產生一定會有原因的,比如孩子想要獲得身邊人的關注,可是他因為不能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所以會做出一些問題行為來吸引人的注意,或者是因為孩子提出要求被拒絕了,所以他會通過問題行為來讓人滿足他的要求,又或者是由於孩子做了一些讓他行為得到強化的感官刺激,所以他就會時常做某件事某個動作。
三.家長該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行為?
針對自閉症孩子的一些行為,是需要進行堅持的行為幹預的。在ABA的行為幹預中,始終強調當行為發生時要忽略或堅持指令。這些原則,在實施的過程裡,首先看到的變化是行為的加劇並非減少。
1.當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孩子會通過問題行為來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比如哭鬧。此時,建議家長忽略孩子不正確的行為,當孩子平靜下來之後,再引導孩子去玩遊戲或者是做他平時喜歡做的事情,從而轉而孩子的注意力。同時,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儘量不要讓孩子看到他之前哭著要的東西。
2.當孩子試圖通過問題行為來獲取家長的注意力的時候,建議家長同樣是忽略孩子不正確的行為,不要和孩子對話,也不要有目光對視。然後等待大約30秒至1分鐘後,如果孩子沒有繼續之前不正確的行為,家長再給孩子注意力,和孩子進行互動,誇孩子任何他做的好的或無錯的行為。
3.當孩子不喜歡做某些任務的時候,他就會通過問題行為來逃避被要求做的任務,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孩子覺得任務很難,此時,家長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降低任務的難度,提高輔助的幅度。這時候,建議家長同樣是先忽略孩子不正確的行為,也不要給任何語言指令。當孩子開始冷靜下來的時候,繼續給同樣的指令,並且提供輔助,幫助孩子開始執行任務。當孩子完成任務時,哪怕是在輔助下完成的,家長也要稱讚孩子,並且獎勵孩子他喜歡的東西。
4.當孩子的問題行為是由於身體內在的某種刺激需求得到滿足而被強化時,家長可以用肢體輔助阻止孩子的行為,然後引導孩子玩其他的活動,可以是同一類型刺激的活動,也可以是孩子其他感興趣的活動。比如孩子一直在床上跳來跳去,你就可以引導孩子去蹦床上跳。
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行為,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