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字從平面二維空間結構來看是一個上下型結構的漢字。「慕」字的上部是一個「莫」字,在這裡充當「慕」字的聲符,提示「慕」字的發音字「莫」字的聲音相同或者相近。
「莫」字是一個會意字,其本義為太陽西落其影落入草莽之中。而「莫」字從「日」、從「茻」,所表示的時間為晚上。當然了,古代沒有系統而發達的計時工具系統,這裡的晚上是一個相對的時間概念。後來「莫」字被假借為否定性不定代詞,意為:沒有誰。當然了在「莫」字之前會有一個表示否定的範圍,比如:「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這裡「國人」就是「莫」字所要否定的範圍,「國人」就是「莫」字的先行詞。
出現了這種情況怎麼辦呢?本來是表示時間概念的「莫」字,結果被假借為表示否定行不定副詞,一借而不還。古人為了記錄表示時間的這一意義,於是在「莫」字的下部添加一個表示太陽的「日」字,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暮」字。而「莫」字用來表示發音,「日」字用來表示與時間有關係的意符。於是「莫」字成了構字的一個聲符。
與「暮」字有關的詩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這裡面的「旦」指早晨,「暮」指晚上。相對的一個時間概念,太陽初升於地面之上就是「旦」字。「日」字為太陽的形狀,裡面的一點或者一橫表示太陽發光的光源。「旦」字下面的「一」一橫表示地面。「旦」字的本義為:太陽見於地上。這裡的「見」字讀為「現」,意為:出現、呈現。所以「旦」字是一個與太陽活動有關的會意字。「莫」字呢,太陽從西方落下去,古人觀察到太陽落入草莽之中,時間就是晚上。所以「莫」字從「日」、從「茻」,也是一個與太陽活動有關的會意字。只是後來由表示會意的「莫」字變成形聲的「暮」字,這是古人用字的一種文字現象。
「慕」字下部是一個「心」字,在這裡充當其形旁。提示「慕」字所要表達的意義與人心理活動有關。根據東漢許慎在其著作《說文》一書中的記載:「慕」者,思慕也。從「心」、「莫」聲。《孟子·萬章》云:「人少,則慕父母」。什麼意義呢,就是人在很小的時候,思慕自己的父母,以父母作為自己的榜樣。
從「慕」字的整體結構來看,屬於上聲下形的形聲字。所表示的意義為人的一種心理活動。由「莫」字太陽落入草莽之中可以知道,太陽很快就消失不見而夜幕降臨,天下漆黑一片。而自己所愛慕的那個人往往也不在自己的眼前,也類似太陽一樣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自己心裡一直牽掛著他。「愛慕虛榮」之「慕」也是一種心理活動,「虛榮」就是「愛慕」的對象或者說目標更為確切一些。「虛榮」這些東西畢竟是一些在外的現象,「腹有詩書氣自華」,若想提高自己的氣質就要多讀書,讀好書。而不是捨本逐末,「虛」的東西不是常常都存在的,而學問可以常伴你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