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一味中藥-蛤蚧

2021-02-18 實用百科偏方


點擊標題下方實用百科偏方不費力;不花錢;無病無憂到天年.

來源

本品為壁虎科動物蛤蚧Gekko gecko Linnaeus的乾燥體。

相關名

蛤解、蛤蛇、蛤蚧尾、全蛤蚧、仙蟾、蛤蟹、石牙、多格

產地

主產於廣西龍津、大新、百色、容縣等地。雲南、廣東、福建等省亦產。廣西、江蘇等省區已人工養殖。進口蛤蚧產於越南、泰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捕捉,5-8月為主要捕捉季節,剖開腹部,取出內臟,拭淨血液(不可水洗),再以竹片撐開,使全體扁平順直,低溫乾燥。將大小相近的兩隻合成1對,紮好。

性狀鑑別

本品呈扁片狀,頭頸部及軀幹部長9~18cm,頭頸部約佔三分之一,腹背部寬6~11cm,尾長6~12cm。頭略呈扁三角狀,兩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內有細齒,生於顎的邊緣,無異型大齒。吻部半圓形,吻鱗不切鼻孔,與鼻鱗相連,上鼻鱗左右各1片,上唇鱗12~14對,下唇鱗(包括頦鱗)21片。腹背部呈橢圓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銀灰色,有黃白色、灰綠色或橙紅色斑點散在或密集成不顯著的斑紋,脊椎骨和兩側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間僅具蹼跡,足趾底有吸盤。尾細而堅實,微現骨節,與背部顏色相同,有6~7個明顯的銀灰色環帶,有的再生尾較原生尾短,且銀灰色環帶不明顯。全身密被圓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澤的細鱗。氣腥,味微鹹。

飲片 蛤蚧

為不規則的片狀小塊,表面灰黑色或銀灰色,有棕黃色斑點及鱗甲脫落後的痕跡。切面黃白色或灰白色。脊椎骨和肋骨突起清晰。氣腥,味微鹹。

酒蛤蚧

本品形如蛤蚧塊。微有酒香氣,味微鹹。

性能特點

本品味鹹性平,藥力平和,入肺、腎經。既補肺益腎,治肺虛咳嗽與腎虛作喘;又補腎陽、益精血,治腎陽不足及精血虧虛。

主治病證

(1)肺虛咳嗽,腎虛喘促。

(2)腎虛陽痰,精血虧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 研末,每次1-2g; 浸酒,每次1-2對。

故事

「蛤蚧」始載的說法至今一般有三種,第一種:載於宋代的(開寶本草),這種考證已經被1961年出版的《中藥志》等多數文獻所承認並被引用。第二種:趙民昌編著的《名貴中藥材鑑別》一書稱其始載於唐代的《海藥本草》。第三種:《中藥大辭典》中顏正華主編的《中藥學》認為首載於《雷公炮炙論》。在這三種說法中,第一種說法錯誤地將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蛤蚧項下所注的「宋開寶」理解為始載,故不妥。第二種說法,據《重修政和經史政類備用本草》中蛤蚧項下既引用唐《海藥本草》,又引用了南北朝《雷公炮炙論》的有關記述,因而也不可苟同。

由此可以認為,作為本草文獻的始載,第三種說法即始載於(雷公炮炙論)較為合理。

另作為「蛤蚧」一名,觀歷代本草,其中有「楊雄(漢代,成都人,公元前53年至18年)《方言》雲,「桂林之中能鳴者俗謂之蛤蚧……」故「蛤蚧」一名可以追溯到漢代甚至更早。

大約到了西漢時期,人們才開始關注蛤蚧是什麼一事,《方言》中有這樣的記載:「桂林之中,守宮大而能鳴者,俗謂之蛤蚧。」李時珍也稱「蛤蚧因聲而名」。蛤蚧的鳴叫聲特別脆亮,悅耳動聽,經久不停。民間百姓中有傳說,這是蛤蚧在對唱戀歌,「蛤」一聲,「蚧」一聲」,雄蛤蛤鳴「蛤」,雌蛤蛤呼「蚧」,一唱一和,夫唱婦隨,情真意切,十分恩愛。但是根據實地觀察研究,無論雌雄蛤蚧皆能鳴叫「蛤」和「蚧」,且蛤蚧交合之後,便各奔東西了,並無終身相隨的事情發生。可見所謂「恩愛」實則為盲目褒譽,或者是一種良好願望的寄託罷了。

還是因為蛤蚧的叫聲曾有人讚賞「情同鴛鴦、功蓋參」,說此物常自報其名,雄性叫聲「咯咯」為蛤,雌性叫聲「唧唧」名蚧。求偶期傳來隱喻「哥哥姐姐」般的竊竊私語。再有蛤蚧夜居榕樹、石巖,一夫一妻,上呼下應,形影相隨,往往捉一獲二,雖被捉到死也不分開,因此習慣入藥時必然成雙成對。明朝初時人們常常以稿草將成對的蛤蚧緊緊纏繞,蒸曬後穿鏈在一起作為房事中用藥,藉以「盛情補得情盛」,可見蛤蚧的功效與作用在古代已經被肯定。

還有傳說蛤蚧為龍的兒子。經傳龍生九種,蛤蚧也居其中之一,其餘名為龍、吊、蛟、堆、魷鯉、石龍子、守宮龍、鹽龍。

後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為您精選10個優質微信號,喜歡就長按關注哦。

每日一偏方

「每日一偏方,有病不用慌」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探索發現神秘世界

發現從未有過的神奇之旅,見證超自然神秘事件……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新身體New

旨在解決健身、約會、工作等男性遇到的一切煩惱!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一千零一鬼故事

世界各地短篇鬼故事,長篇鬼故事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史事縱覽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瘋狂GIF動態圖

美女、內涵、爆笑GIF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實用百科偏方

專門整理民間偏方、秘方,服務大眾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算命不求人

關注我;學會看相識人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探尋未知世界

求知天涯海角;見證大千世界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每天學一味中藥:訶子!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訶子》訶子,中藥名。為使君子科植物訶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或絨毛訶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var.tomentella Kurt.的乾燥成熟果實。分布於雲南等地。
  • 每天學一味中藥:蜂房!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蜂房》蜂房,中藥名。為胡蜂科昆蟲果馬蜂Polistes olivaceous(DeGeer)、日本長腳胡蜂Polistes japonicus Saussure或異腹胡蜂Parapolybia varia Fabricius 的巢。
  • 每天學一味中藥:青蒿!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菊科植物黃花蒿的地上部分。草蒿、臭蒿、臭青蒿、香絲草、酒餅草。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具縱紋,多分枝,光滑無毛。葉互生,無毛,常為3回羽狀分裂。(《肘後方》)每天學一味中藥:蠶沙!每天學一味中藥:千年健!每天學一味中藥:穿山龍!每天學一味中藥:葉下珠!每天學一味中藥:青皮!每天學一味中藥:瓦松!每天學一味中藥:降香!每天學一味中藥:木棉花!每天學一味中藥:辛夷!每天學一味中藥:石菖蒲!
  • 每天學一味中藥:蠶沙!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蠶沙》蠶沙,中藥名。為蠶蛾科昆蟲家蠶Bombyx mori Linnaeus幼蟲的乾燥糞便。育蠶地區皆產,以江蘇、浙江、四川等地產量最多。(《現代實用中藥》)2、治風緩麻痺,諸節不遂,腹內宿痛:蠶沙炒黃,布袋盛,酒浸內服。(《壽世青編》)3、治風瘙癮疹,遍身皆癢,搔之成瘡:蠶沙一升,以水二鬥,煮取一鬥二升,去滓。溫熱得所以洗之,宜避風。(《聖惠方》)4、治乾濕癬:蠶沙120克,薄荷15克。上為末,生油調搽之;溼者幹摻之。
  • 每天學一味中藥:青皮!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青皮》青皮,中藥名。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果皮。每天學一味中藥:瓦松!每天學一味中藥:降香!每天學一味中藥:木棉花!每天學一味中藥:辛夷!每天學一味中藥:石菖蒲!每天學一味中藥:牡蠣!每天學一味中藥:莪朮!每天學一味中藥:蔓荊子!每天學一味中藥:天冬!
  • 每天學一味中藥:冬葵子!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冬葵子》冬葵子又名葵子、葵菜子。為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冬葵的成熟種子。中國各地均產。夏秋季種子成熟時採收。曬乾,生用,搗碎入藥。本品甘寒滑利,既能利水通淋,又能下乳、潤腸,二便不利者均宜。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丁香
    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藥,由於其形狀像釘子、有強烈的香味而得此名。在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的西漢古屍手中就曾握有丁香。德懿堂中醫:中醫醫生、康復醫生、基層醫生、鄉村醫師、理療師、美容師,治療與養生,十億中醫人交流學習的專業平臺。
  • 中藥丨每天輕鬆學習一味中藥「麝香」
    潤德教育決定每天給大家分享一味中藥,從來源、性狀、功效、主治病證等多維度解剖知識考點,幫助考生輕鬆備考執業中藥師。話不多說,下面趕緊學起來吧!甲基十五環酮)為指標成分進行含量測定(2)麝香酮:對冠心病有與硝酸甘油同樣的療效且副作用小(3)麝香酮為油狀液體,難溶於水,易溶於乙醇(4)雄甾烷衍生物:具有雄性激素樣作用答完題後,也可以在留言區寫下你的解析聽說堅持寫評論更容易考到90分哦答案將在明天的文章中公布解析:①自然界中僅少數苷元屬乙型強心苷元,如中藥蟾蜍中的強心成分蟾毒配基類
  • 中藥丨每天輕鬆學習一味中藥「檳榔」
    潤德教育決定每天給大家分享一味中藥,從來源、性狀、功效、主治病證等多維度解剖知識考點,幫助考生輕鬆備考執業中藥師。話不多說,下面趕緊學起來吧!
  • 蛤蚧在潮州滷水起什麼作用?是噱頭還是另有其用?結果讓人意外
    蛤蚧在潮州滷水起什麼作用 ?是噱頭還是另有其用?結果讓人意外蛤蚧是一味傳統中藥,學名為大壁虎,是熱帶的一種爬行動物。雄的叫聲象蛤、雌的應聲似蚧,所以稱為蛤蚧。蛤蚧加工成品時,頭尾四足都用竹籤撐直,胸腹縱向剖裂,摘掉內臟用竹子片撐成扁圓片狀晾乾而成。
  • 每天學一味中藥:蔓荊子!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優質公眾號推薦:《蔓荊子》蔓荊子,中藥名。別名: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蔓荊、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風、白背草。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乾燥成熟果實。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柴胡
    文章綜合執業藥師教材、中國藥典(2015年版)、《常用中藥鑑別真偽》及及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中藥材圖像資料庫等網絡資料!下面是今天分享的內容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狹葉柴胡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乾燥根。
  • 每天學一味中藥:海金沙!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優質公眾號推薦:《海金沙》海金沙,中藥名。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的乾燥成熟孢子。秋季孢子未脫落時採割藤葉,曬乾,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葉。
  • 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0106-萊菔子
    只要想學,
  • 每日一味中藥——苦杏仁
    關注康美藥業,每天獲取企業相關資訊。 苦杏仁小故事 有個老人,平時連耳鳴都沒有過,可突然一次感冒,惡寒頭痛,鼻塞流涕,耳聾不聞雷聲,雖然用了些感冒藥,頭痛惡寒鼻塞好轉了,可耳聾卻依舊。於是找到了當地一位老中醫問診。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桔梗
    文章綜合執業藥師教材、中國藥典(2015年版)、《常用中藥鑑別真偽》及及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會中藥材圖像資料庫等網絡資料!下面是今天分享的內容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桔梗,每天分享都會收集這些中藥的一些資料,當然都是在藥圈上尋找,比如今天學習的桔梗。就有前輩bzlg123分享了一個經驗帖子,說西洋參中會摻假,可能會摻些桔梗之類的便宜藥材!
  • 每天學一味中藥—蒲公英
    【中藥名】蒲公英 pugongying  【 別名】蒲公草
  • 【每日學一味中藥】石決明
    今天我們學習的中藥是石決明,離2020年考試還有285天(考試時間
  • 每天學一味中藥--葫蘆巴
    中藥名:胡蘆巴 huluba別   名:葫蘆巴、苦豆、胡巴、季豆、香豆子、蘆巴子、蘆芭。英文名:Semen Trigonellae。
  • 每天學一味中藥——卷柏
    卷柏,中藥名。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或墊狀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Hook.et Grev.)Maxim.的乾燥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