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的《笠翁對韻》:20個經典對句,帶你走進聲韻最美的古詩詞!

2020-12-15 花間一詩囊

不少人會說,與其絞盡腦汁寫詩,還真不如對對子來得有趣味!

還有人說,我只會按照如今的韻部來讀詩,一二三四聲中,前兩者為平,後兩者為仄。可是讀古詩詞的時候,往往不是如此,「平上去入」太複雜了,(平水韻韻部劃分也跟新韻大有不同。

如何既能訓練自己對古韻部的熟悉度,又能在有趣的對對子中暢遊呢?

我想沒有比讀「韻書」更為合適的了,而這些楹聯類的「韻書」讀物中,尤以《笠翁對韻》的知名度最高。

01笠翁這人是誰?

《笠翁對韻》是明末清初的戲曲家小說家李漁完成的

李漁是什麼人呢?乍一提起,很多人可能都比較陌生,但他真的是一位人才。明亡以後,他便不再留戀仕途,專心做起了編劇和戲劇導演,並且還有自己的戲班,經常四處巡演,被譽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是休閒文化(可能是最早的娛樂圈了)的倡導者,列入世界文化名人。

這些,還不足以讓你理解他的話,沒關係,一部屢遭禁毀的章回體言情小說,你肯定聽說過!沒錯,那就是如雷貫耳的《肉蒲團》,如今最完整的手抄本珍藏於日本的東京大學。

除了《閒情偶寄》《笠翁十種曲》等等文學作品以外,他的朋友圈更是廣泛到令人咂舌,有文字記載的就多達八百餘人,「上至位高權重的宰相、尚書、大學士,下至三教九流、手工藝人,遍及十七個省,二百餘州縣」。說他是中國古代文化人中的「明版王公子」,好像也不為過。

與曹雪芹(作品:《紅樓夢》)的祖父曹寅是忘年交;為時任江寧織造的曹璽撰贈過對聯;與小他三十歲的蒲松齡(作品:《聊齋志異》)一見如故,互贈詩詞;清朝初年的「江左三大家」吳偉業,錢謙益,龔鼎孳,以及「海內八大家」「燕臺七子」「西泠十子」中的大多數人都與他頗有交情。也正因為這些,被時人批為「有文無行」。依我們今時的觀點來說,那都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了。

他的才華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戲曲理論的鴻篇巨製《閒情偶寄》;二是批判社會體察人情的戲曲劇本《笠翁十種曲》,小說《十二樓》《肉蒲團》;三是流傳千古的啟蒙韻書《笠翁對韻》。因為其在戲曲方面的貢獻,也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

就是這樣一位享譽世界的文化名人,為今天的我們提供了一部寶貴的通俗讀物《笠翁對韻》。通篇對仗,用韻,並且按《平水韻》韻部劃分,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聲韻諧美,朗朗上口!

02無法拒絕的聲韻之美

今天,花間筆者在窗外纏綿的雨聲中,欣喜地從《笠翁對韻》中選取這20個對子,與大家一起品嘗韻律的「饕餮盛宴」

1驛旅客逢梅子雨,

池亭人挹藕花風。

【花間簡語】梅子黃時聲聲雨,藕花開處處處風。

江南夏日6月份的氣象盡在一風一雨中了。

不管是奔忙的旅人,還是閒雅的遊客,都是這風雨的親歷者。

元代張翥在《婆羅門引》中有:月華正中。畫船漾,藕花風。

2湘竹含煙,腰下輕紗籠玳瑁;

海棠經雨,臉邊清淚溼胭脂。

【花間簡語】誰說女子才貌美。

笠翁的筆下,一竹一花,何嘗不是風姿綽約?

輕煙漫籠,瀟湘竹如曼妙的女子,裙袂飄飄。

細雨紛飛,落在海棠花瓣,仿佛紅顏帶淚。

3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

輕陰清晝,淵明舊宅柳條舒。

【花間簡語】西湖畔,孤山頂,誰人不知林和靖?

梅妻鶴子,疏影暗香,一花一鶴在側,方知世外有桃源。

輕陰下,清晝中,我輩皆識五柳生。

堂柳籬菊,歸去來兮,一米一酒難求,忽覺心遠地自篇。

4攜囊佳韻隨時貯,

荷鋤沉酣到處埋。

【花間簡語】人生何處不成詩,攜囊貯韻者,詩鬼李賀。

醉死就地即如歸,荷鋤埋己者,酒鬼劉伶。

一詩一酒成對,妙哉!

5綠柳沿堤,皆因蘇子來時種;

碧桃滿觀,儘是劉郎去後栽。

【花間簡語】蘇子:蘇軾守杭州時,令西湖沿堤種柳,人號蘇公堤,簡稱蘇堤。如今已是熙來攘往的著名景點了。

劉郎:劉禹錫。元和十年,劉禹錫來京城看花時,寫詩: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6陵埋金吐氣,

田種玉生根。

【花間簡語】秦王曾差人在今南京鐘山上埋金,以鎮王氣。「金陵」也是因此得名。

《搜神記》裡說,晉代的楊伯雍在嶺上取水,供過客飲用,三年後,一個人喝了水之後,贈他一石,並說種下去會生出玉。

一取一予,人之行為,心之所求罷了。

7陌上芳春,弱柳當風披彩線;

池中清曉,碧荷承露捧珠盤。

【花間簡語】人間景致最美者,必出於自然之手。

弱柳扶風,鵝黃的枝條搖曳,這是人間的春天。

碧荷田田,清瑩的露珠滾動,那是小池的清晨。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

讓心尖為之一顫的,往往是這些最初的美好。

8密雲千裡合,

新月一鉤彎。

【花間簡語】密雲不語,來我西郊。

新月多情,偷懸柳梢。

9龍潛終得躍,鳥倦亦知還。

【花間簡語】《周易》第一卦,乾卦。

潛龍勿用,終日乾乾,積蓄力量而得躍。

倦鳥如亢龍,達到人生巔峰,必將追求平凡。

一躍一還,循環往復,何嘗不是我們人生的種種。

10洗耳尚逢高士笑,

折腰肯受小兒憐。

【花間簡語】高潔之士,不為名利所驅使。

而現在人,又有幾人可為之?

菩提飽享帝王之樂,方得俯視人間,見菩提。

唐堯已得江山,陶潛退有南山……

你我皆人間俗士,孝父母養幼子,豈能清高至此?

11杜甫清宵立,

邊韶白晝眠。

【花間簡語】杜少陵《恨別》頸聯: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

夜晚對月宜想家,白天觀雲念兄弟。

而東漢邊韶,白天睡覺,被帳下弟子嘲笑。

12帝女銜石,海中遺魄為精衛;

蜀王叫月,枝上遊魂化杜鵑。

【花間簡語】典故源於神話傳說。

精衛填海以報親仇,蜀王化杜鵑以洩國恨。

13花徑風來逢客訪,

柴扉月到有僧敲。

【花間簡語】同樣是有客到訪,尋常人與僧人倒真是有所不同了。

凡人喜歡風花,而紅塵之外的人倒更鍾情於雪月。

一風一月,映襯地極為有深意。

14萬事從人,有花有酒應自樂;

百年皆客,一丘一壑盡吾豪。

【花間簡語】李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尋常人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嗎?

事事皆在人為,不如意事常有八九,自得其樂,平常心待之。

人皆世間過客,稱心如意事哪有二三?但胸懷坦蕩,不枉此生。

勸慰別人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這句如何?

15留客酒杯應恨少,

動人詩句不須多。

【花間簡語】酬知己,千杯不夠。

惜詩詞,一字亦佳。

多與少的巧妙衡量,實際上卻是為人處事的辯證關係!

16元亨利貞,天地一機成化育;

仁義禮智,聖賢千古立綱常。

【花間簡語】元亨利貞,《周易》之四大「金剛」。天地之氣,陰陽兩化,此消彼長,方生世間萬千物。

仁義禮智,「儒家」之育人核心。名雖兩異,實則同旨。細品,方知古賢之睿智。

17九日高峰驚落帽,

暮春曲水喜流觴。

【花間簡語】九日與三月發生的事。

九日並非指晉代孟嘉,而是指李白,讀詩者請參考。

李白在《九日龍山飲》中有句: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曲水流觴,大家再熟悉不過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是在這一天寫成的。

而「落帽」「流觴」皆說的是文人鬥文之樂。

18 野渡春風,人喜乘潮移酒舫;

江天暮雨,客愁隔岸對漁燈。

【花間簡語】詩句的化用。

唐代杜牧《途中作》詩句:「野渡雲初暖,徵人袖半垂。殘花不一醉,行樂是何時?」

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詩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提起「野渡」,沒來由地心生悽涼,自然想到醉酒一場。

而雨瀟瀟,則引人愁緒叢生。

19鍾子聽琴,荒逕入林山寂寂;

謫仙捉月,洪濤接岸水悠悠。

【花間簡語】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主角之一:鍾子期實際上是一位樵夫,自然與山林為伴。

而謫仙人李白,以月為友,卻因醉酒後,在采石磯下江捉月溺亡。

人生來是不是都與自然界某一物有先天聯繫呢?

不得而知。

20昨夜題詩更一字,

早春來燕卷重簾。

【花間簡語】時光啊,總是悄悄地溜走。

我沉醉於一字之間,而你已經輪迴一年。

還有什麼詩句比這句更精彩的呢?

03花間筆者的話

詩詞,從來都是所有人的。

她,對每個人都敞開溫暖的懷抱。

這些平仄交錯的長短句中,有自然的道理,有悠遠的故事,有美景如畫,也有你我人生的影子。

多讀讀吧,在你百無聊賴的時候,讓它們充實你的思維吧!

相關焦點

  • 聲律入門,是《聲律啟蒙》還是《笠翁對韻》好?
    為什麼有人說《聲律啟蒙》要優於《笠翁對韻》呢?這兩本書內容實際上差不多的,都是按照韻部,訓練初學平水韻者的平仄對仗技巧。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能讓讀者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在啟蒙讀物中獨具一格,經久不衰。而《笠翁對韻》的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的戲曲家李漁。他是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
  • 讀《笠翁對韻》,探尋「平聲三十韻」
    《笠翁對韻》是一部教人對仗和用韻的書,相傳為清代文學家李漁所著,因作者別號為笠翁,故名「笠翁對韻」。這本書和清代車萬育所著《聲律啟蒙》齊名,都是學習漢語詩詞格律技巧的極佳啟蒙讀物。李漁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戲曲理論家、戲曲作家、小說作家。他一生著述甚多,除《笠翁對韻》外,還有《閒情偶寄》《笠翁十種曲》《李笠翁曲話》《李笠翁一家言》等。《笠翁對韻》以「平水韻」平聲三十韻為目編寫而成。「平水韻」本自《廣韻》的206韻,劉淵、王文鬱等人先將其合為107韻,又減為106韻,沿用下來,成為後人科舉考試用的官韻。
  • 笠翁對韻 (上卷一至五)
  • 韻律—— 喜讀《聲律啟蒙與笠翁對韻探源精解》
    《聲律啟蒙與笠翁對韻探源精解》(清)車萬育 (清)李漁 原著; 王潤安 陳泓 編著中國紡織出版社  2014-7-1清康熙年進士、學者車萬育所著的《聲律啟蒙》和清代文學家、戲曲家李漁所著的《笠翁對韻》兩書,是學習漢語對偶技巧和音韻格律的最優秀的實用讀物。
  • 學習《聲律啟蒙》與《笠翁對韻》是為什麼?很多家長不知道
    《聲律啟蒙》與《笠翁對韻》一樣, 它們是以前學童的基礎讀物。現在好多人讓自己的孩子學習《聲律啟蒙》,甚至要求背誦,但是並不了解學習這種讀物的目的是什麼?《聲律啟蒙》是康熙年間的車萬育(1632~1705年)編寫,《笠翁對韻》早一點,是明末清初的李漁( 1611 ~ 1680 )編寫,李漁字笠鴻,號笠翁,書名因此而得。
  • 《笠翁對韻》王偉勇教授主講 - 第7集
    因為你平常背的都床前明月光,你平常背都是平聲。人家可以押仄聲韻的可以,沒有說押仄聲韻不行,只是百分之八九十人家都是平聲,仄聲比較少,少,並不是他錯。這是大致上告訴你,大致上這樣。好,現在,我們開始。那如果說,老師,我們要對句,什麼樣才是我們的基本書?《笠翁對韻》。我說你要開始背這本書,這本書是依平水韻的順序,一東、二冬、三江、四支這樣來背。所以我們,既然懂得它的每個tempo,我們底下繼續就要知道李漁他的用心,在每個對上,它在類別怎麼對,句式它怎麼對,平仄它怎麼對,慢慢的它是由少而多這樣跟你對出來。
  • 《笠翁對韻》裡的絕美意境
    古代的文章經典,其實學文就是學史,就是學哲,就是學詩,「文以載道」,都是揉在一塊兒的。君不見連最初的開蒙之學《三字經》《千字文》都是經綸天地、貫通古今嗎?而說起蒙學來,有兩本書近些年逐漸為人熟知,它們是《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
  • 《笠翁對韻》| 王偉勇教授主講 - 第1集
    王教授:我們今天上《笠翁對韻》,對於詩詞吟唱而言,《笠翁對韻》就是最基礎的入門蒙書,我會慢慢引導你們。我自己編寫講義,PPT是我的助理幫我做,上到哪個單元它自然會呈現。你們手上也有課本,對不對?我想請問,課本今天拿到的舉手,今天拿到的,二、四、六、八,請放下。其他的同學是老早就拿到了,有預習的請舉手,課本拿來我有看,有預習的請舉手,舉高,沒有關係,二、四,請放下。
  • 沒有正確的漢語韻律啟蒙,你的孩子永遠學不好詩詞
    對於學詩詞的啟蒙讀物選擇,朗讀君結合適合性、趣味性、科學性綜合考量,首推兩部針對詩詞「聲韻格律」啟蒙,被奉為國學經典啟蒙讀物的:《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分別為康熙年間的進士車萬育和清代傳奇文學大師李漁所著,流傳300年經久不衰。是學習漢語對偶技巧和音韻格律必備的實用讀物。
  • 讀書如水,讀書如花,《笠翁對韻》帶你進入如水如花般的意境
    無論你在工作上、學習中又或者日常生活中其他無盡的事情中承受多大的壓力,當你沉浸於一本好書的時候,所有的壓力都會消失不見。一本好書可以帶你進入另一個境界,而一篇迷人的文章將會分散你的注意力,讓你享受現有的時刻,忘記壓力,享受放鬆。一本好書,也能讓孩子在學習上漸入佳境,對於學習作文的孩子尤其重要。今天就給大家繼續帶來連載的國學經典《笠翁對韻》。那麼我們今天就給大家帶來《笠翁對韻》上卷連載的第七章——七虞。
  • 《笠翁對韻》|王偉勇教授主講 - 第9集
    《笠翁對韻》第9集王偉勇教授 主講2017年2月28日學生:向老師行鞠躬禮,老師好。老師:同學們午安,請坐。這樣上平聲跟下平聲,加起來就是三十個韻部。知道?《笠翁對韻》它的編序,就是按照剛剛我講的那十五加十五三十個韻字。我剛剛說前面上平聲,哪五個字不是韻腳?上、平、十、五、回,對不對?所以正好切掉,很好辦。下平聲十五個韻腳,哪五個字不是韻腳?過、後、兩、部、和,千萬記得。這樣你就知道說,原來這樣好記。
  • 學習《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的正確打開方式(附書單、音頻下載)
    他接觸《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是二年級時候老師要求背誦的書籍。這個時候,由於背誦量的加大,內容生澀,生僻字比較多,看著他煩躁的表情,我就開始查閱如何學習背誦這兩本書的方法了。當時對大語文的認知有限,覺得娃每天苦大仇深地背誦,雖然沒有什麼書本作業,但是背誦任務感覺也太繁重了,為此和班主任溝通了一下為什麼要背誦這些「看起來沒什麼用的國學」。
  • 為什麼《笠翁對韻》中「一東」、「二冬」部韻母讀起來沒有區別?
    有朋友問:《笠翁對韻》中,有個「一東」韻。為什麼又有「二冬」韻。古代東、冬韻母有別嗎?所以清朝戈載結合平水韻整理以前的詞牌(主要是宋詞)編寫《詞林正韻》時,就讓一東、二冬通用了。不再使用「東」、「冬」來標示,直接使用了「第一部」囊括了這兩個平聲部,也包括了仄聲的同一發音的字。 《詞林正韻》、《笠翁對韻》以及它的前身《訓蒙駢句》都是在《平水韻》上發展而來。
  • 《笠翁對韻·上卷·二冬》童聲跟讀,不再讓作文內容空洞無力
    今天給大家推薦在學習寫作作文時,孩子們可以作為內容比喻參考,所需要的「素描鉛筆」——《笠翁對韻》。那麼我們今天就給大家帶來《笠翁對韻》的上卷的第二章——二冬。需要跟讀音頻的朋友,請點擊下面的童聲跟讀音頻,對照著下面的原文欣賞一起跟讀吧!
  • 《笠翁對韻》上卷1-7 拼注音誦讀版,快快收藏了~
  • 《笠翁對韻》很難背?了解它的意思和故事,就能事半功倍(一)
    女兒正在讀二年級,近日,為響應國家提出的「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號召,開始讓她接觸一些國學經典,其中便有《笠翁對韻》,相信很多小學生的家長也是如此。首先講講什麼是「韻」。詩韻、詞韻和曲韻都有所不同,實在是一門很宏大的學問,但對於一個小學生,或者小學生的家長來說,並不需要了解這麼多。
  • 《笠翁對韻·上卷·十一真》高清原文,附女童音全文跟讀
    為什麼過去的人,上幾個月的私塾,只是讀讀「三百千」、《弟子規》《增廣賢文》《幼學瓊林》等蒙書,就能夠指導他們的一生,就是因為這些蒙學經典融匯了中國 傳統文化的精華,兒童時期記憶力強,一旦背誦下來,終生難忘,終生受益。而現在的80後90後,誰還記得幼兒園、小學學的內容,更談不上對我們人生的影響了。讀誦經典,能夠終生受用,這是讀其他書遠遠比不上的。今天就給大家繼續帶來連載國學經典《笠翁對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