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啟蒙與笠翁對韻探源精解》
(清)車萬育 (清)李漁 原著; 王潤安 陳泓 編著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14-7-1
清康熙年進士、學者車萬育所著的《聲律啟蒙》和清代文學家、戲曲家李漁所著的《笠翁對韻》兩書,是學習漢語對偶技巧和音韻格律的最優秀的實用讀物。兩書均採用平聲三十韻編寫,各韻部分別有單字對、雙字對、三字對、五子對、七字對等,聲調平仄交替,句句對仗對偶,音韻和諧優美,節奏明快上口,音樂感很強,讀起來如同唱歌。多年來被列入國學系列兒童啟蒙讀物。同時,深受詩詞愛好者和戲曲編唱人士的青睞,成為日常寫作的案頭書。
車萬育和李漁是兩位「大家」,學問淵博,縱橫古今,融貫詩詞,出口即韻。所著兩書不僅韻律很美,而且內容甚為豐富,涉及天文地理、神話典故、時令文史、人倫世俗、宮室珍寶、山川景物、器用飲食、花木鳥獸等。其神來之筆妙在原著的精美語言多來源於古代的詩、詞、文、賦,有的是引用原話,有的是化用句意,都蘊含著某種事物或某個典故。如果沒有詳細的注釋,很難理解其中的寓意。王潤安、陳泓編寫的這本《聲律啟蒙與笠翁對韻探源精解》不是簡單的去解釋各個詞語的各個義項,而是重點放在探尋每句話、每個典故的來源出處,去解密兩位先生博採華夏經典詩文融入自己韻書中的真正含義,展現出的是其背後精深廣博的文化內涵。《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兩書原文共一萬多字,加上注釋《探源精解》已多達33·7萬字。作者呈現的這本書,讓讀者讀的不僅是韻書,也是鮮為人知的「韻」外之優美詩詞和有趣的歷史故事,為的是有益於讀者對原著的理解和記憶,並對於創作人員的聯想和形象思維有幫助。比如。[東]韻中「晚照對晴空」一句,「晚照」出自南朝宋武帝《七夕》詩句「白日傾晚照,弦月升初光」。也出自[唐]杜甫《秋野》詩「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晴空」出自[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詩「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以及[唐]劉禹錫《秋詞》詩「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在誦讀「晚照對晴空」時,注釋了4首源頭詩。讀者不是停留在「順口溜』的溜溜記憶中,而是被薰陶保持在美奐「詩韻」中的記憶裡。再比如[先]韻中「白羽頻揮閒客坐,烏紗半墜醉翁眠」一句,源頭是宋代詩人楊萬裡《對蓮》中的原話,前半句說的是諸葛亮搖羽毛扇指揮三軍的故事,後半句說的是文學家阮籍醉酒後烏紗帽掩面酣睡的故事。讀者學格律也在讀歷史趣聞。
誦讀《聲》與《笠》,並細讀《探源精解》,會自然感到韻中有詩,詩中有景,景中有意,意中有事。讀者能感悟到創作詩詞曲聯的題材十分豐富,學會掌握韻律格式的語言修辭技巧,並對於提升中國漢語之大美產生由衷的熱愛和崇敬。這正是作者編著此書的目的,也是這本書的經典特色和可貴之處。
此書還有一個明顯特點是: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讀者群比較寬泛,教師、學生、播音主持、說唱演員、詩詞作者以及所有追求漢語音韻美的人士,程度雖不同,但可各取所需。
王潤安和陳泓為寫此書,在文山書海中倘佯,反覆揣摩遴選。他們說:好像穿越回到350年前,經常與兩位先生坐在一起,聆聽他們對漢語音韻格律及融會經典詩句的教誨。歷時5年,終於將《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詮釋成33·7萬字的大書出版了。車萬育和李漁對他們二位這樣執著地傳承普及音韻寶典,一定會在天堂頷首笑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