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譯成「危險」 西安「變味」英文蒙住老外

2020-12-11 搜狐網
  中新網北京1月22日消息:西安作為世界聞名的旅遊城市,每年要接待大量的外國客人,出現在許多涉外場合的外語說明便成了「老外」了解陝西的「窗口」。遺憾的是,西安街頭和景點的不少譯文不是詞不達意,就是曲解原意。

  據「新華社」報導,一所著名的博物館內,「遊人止步」的牌子被譯成生硬的「站住」,讓外賓不知所云;西安南門內的「碑林區人民歡迎中外朋友」宣傳牌上,行政意義上的「區」被譯為「area(面積)」,這些譯文僅照字面翻譯,反而讓老外看不懂了。在一個鳥的展覽中,「瀕危的珍禽」竟被譯成「危險的鳥兒」。

  據分析,造成此種狀況的原因之一是翻譯市場的無序和不規範。在西安,除旅遊行業的外語導遊要持證上崗外,別的翻譯人員沒有統一的規範。一些單位在需要外文介紹或說明時,往往隨便找一個學過幾年英語的人「翻譯」,一些對外語似懂非懂的非專業人士也敢「攬活」。


相關焦點

  • 止步成了「站住」「變味」英文傷西安臉面(圖)
    西安作為世界聞名的旅遊城市,每年要接待大量的外國朋友,出現在許多涉外場合的外語說明便成了「老外」了解陝西的「窗口」。遺憾的是,西安街頭和景點的不少譯文不是詞不達意,就是曲解原意。  翻譯錯誤隨處可見  陝西省翻譯協會秘書長馬珂先生告訴記者,他在公共場所經常會發現一些翻譯差錯。
  • "遊人止步"成了"站住" "變味"英文傷西安臉面
    西安作為世界聞名的旅遊城市,每年要接待大量的外國朋友,出現在許多涉外場合的外語說明便成了「老外」了解陝西的「窗口」。遺憾的是,西安街頭和景點的不少譯文不是詞不達意,就是曲解原意。  翻譯錯誤隨處可見  陝西省翻譯協會秘書長馬珂先生告訴記者,他在公共場所經常會發現一些翻譯差錯。
  • 百份英文問卷 看老外如何品評西安
    有人說西安是個需要細細品味的地方,常年呆在西安的人也許早已對它失去了知覺,而穿梭於古城大街小巷見啥都新鮮的老外們又是如何品味西安、感受西安的?今天,我們就跟隨著100份英文問卷調查,一起去看看老外是如何審視西安的。         除了鼓譟於耳邊的秦腔之外,西安城的前世今生和拖著王朝背影的街頭風景,一起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來到西安。
  • 南京明孝陵有三個英文名 「風景區」譯成美人痣
    一個明孝陵,三個英文名  明孝陵是目前南京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當同學們來到中山陵售票處時,正好遇到一位站在「鐘山風景區地圖」前的「老外」,他看著地圖上的英文直呼「看不懂」。這位「老外」說,他想去明孝陵,可剛才在四方城時,他看到有塊碑上的英文名為「mingxiao tomb」(明孝墓)。
  • 女子微信同老外聊天 睡覺了嗎譯成去睡覺嗎引誤會
    原標題:女子微信同老外聊天 睡覺了嗎譯成去睡覺嗎引誤會   昨天,微信用戶「張小妞」說:我和同學在店裡吃飯,認識一老外。老外不懂中文,同學不懂英文,但兩人加了微信聊天,每次都用手機軟體翻譯的。有一天,同學用軟體翻譯一句:「你睡覺了嗎?」發過去,結果老外再也不理她了。
  • 駕照性別英文譯為「雌雄同體」 老外:望變回男人
    「出生日期」被譯成「Birthday」。新京報記者劉洋攝駕照英文注釋被指「雌雄同體」 老外稱中國大陸駕照英文翻譯有誤,「性別」譯成「M&F」,「出生日期」誤為「Birthday」;公安部暫無回應。駕駛本上的「性別」被釋成英文「M(ale)&F(emale)」;「出生日期」被譯成了「Birthday」。
  • 長沙話「了撇」「擂」譯成英文啥模樣
    「細伢子」、「了撇」、「不帶愛像」……這些長沙話裡常用的詞老外怎麼理解?35歲的Damion是雅禮中學國際部的一名普通外教,教書之餘,這個中國話不太靈光的老外,居然琢磨著做了一本關於長沙生活資訊的小冊子,教老外們如何在長沙幸福地生活,特別是裡邊的長沙話課程非常受歡迎。
  • 景區英文翻譯雷死老外
    佛山景區英文翻譯雷死人   「祖廟的英文譯名有6個、西樵山景區內『五講、四美、三熱愛』被譯成了『四個美人、三個情人』、千燈湖上僅能容納4人的遊艇譯成英文後卻變成了6人……  針對佛山部分風景區讓人啼笑皆非的「雷人」翻譯錯誤,佛科院英文系的老師吳勇用了一年時間建立了一個專題研究項目,並已形成報告提交給佛山市旅遊部門。
  • 網帖質疑西安大雁塔英文譯成大野鵝塔(圖)
    西安景點標牌上的英文翻譯卻由於不準確常常鬧笑話。近日,有遊客在論壇上發帖稱:「當我發現大雁塔被翻譯成大野鵝塔後,和朋友差點笑趴下了。」goose是指鵝,有臃腫、傻瓜的意思記者在大雁塔北廣場附近的路牌上發現,大雁塔確實如網友所說被翻譯成big wild goose pagoda,把這句英文再翻譯成漢語,就成了「大野鵝塔」。
  • 旅居新加坡的美國人愛學華文 將華文文學譯成英文
    旅居新加坡的美國人愛學華文 將華文文學譯成英文
  • 黃蓉譯成黃蓮花,雕成了禿鷲,讓老外讀武俠那就是對牛彈琴
    今年2月份,農曆大年初七,《射鵰英雄傳》第一卷由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這是《射鵰》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這消息一出,國內的武俠迷們可是操碎了心——這「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可咋翻?「南帝、北丐、東邪、西毒、中神通」呢?
  • 老外領中國駕照現英文錯誤 性別成雌雄同體
    「出生日期」被譯成「Birthday」。新京報記者 劉洋 攝  駕駛本上的「性別」被釋成英文「M(ale)&F(emale)」;「出生日期」被譯成了「Birthday」。昨天,一名在中國領了駕照的加拿大人戴維發現,駕照上有多處英文翻譯有誤,自嘲被「雌雄同體」。記者隨後發現,北京的駕駛證上也存在著同樣的錯誤翻譯。截至昨晚截稿時,公安部尚未對此回應。
  • 西安二環路 英文名字該叫啥
    這樣的漢譯英引發了一些網友的質疑,有人認為這樣的道路翻譯牌嚴重影響了西安的旅遊形象。  「二環」英語錯譯 引發網上議論  ;15日,網民「西安人在天堂」在華商網論壇中張貼了《關於西安二環路的路牌,請關注一下》的帖子,指出西安二環路的英文翻譯有錯誤。帖子中說,他在西安市二環路上看到,路牌上面的英文赫然寫著「Two Ring Road」。
  • 外國人眼中的長沙話 「了撇」「擂」譯成英文啥模樣
    圖/記者辜鵬博   「細伢子」、「了撇」、「不帶愛像」……這些長沙話裡常用的詞老外怎麼理解?35歲的Damion是雅禮中學國際部的一名普通外教,教書之餘,這個中國話不太靈光的老外,居然琢磨著做了一本關於長沙生活資訊的小冊子,教老外們如何在長沙幸福地生活,特別是裡邊的長沙話課程非常受歡迎。   Damion是英國人,他給自己取了個中文名叫大明。
  • 廁所譯成「tollet」公園英文標識出錯
    原標題:廁所譯成「tollet」公園英文標識出錯   昨日,團結湖公園內「水深危險」標識牌的英文翻譯中,將「Caution」一詞錯寫成「Cautionl」。   新京報訊 北京共有169個註冊公園,很多公園都豎起中英雙語標識牌。但是,「tollet」是什麼單詞?
  • 圖文:「韭菜」的英文是什麼
    然後和大家分享一下~很多人喜歡吃韭菜,可是「韭菜」這個詞究竟怎麼譯成英文,現在依然沒有統一的說法其實這個也難怪。韭菜進入北美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情。在很多詞典裡,把韭菜譯成 leek可是實際 leek 是這種東西
  • 老外領中國駕照發現英文錯誤 性別成雌雄同體
    「出生日期」被譯成「Birthday」。新京報記者 劉洋 攝新京報訊 (記者劉洋)駕駛本上的「性別」被釋成英文「M(ale)&F(emale)」;「出生日期」被譯成了「Birthday」。昨天,一名在中國領了駕照的加拿大人戴維發現,駕照上有多處英文翻譯有誤,自嘲被「雌雄同體」。記者隨後發現,北京的駕駛證上也存在著同樣的錯誤翻譯。截至昨晚截稿時,公安部尚未對此回應。
  • 臨沂道路指示牌英文翻譯拼寫亂 恐怕老外找不到北
    、中英「混搭」   網友:恐怕老外找不到北   一則名為《混亂的臨沂街道路牌的英語翻譯!》  2013年12月31日,記者在市區做了一番調查,發現道路指示牌上道路名稱的英文翻譯確實存在拼寫混亂、翻譯「混搭」的現象。
  • 老外發微博稱中國駕駛證英文翻譯有誤
    一名在中國領駕照的老外發微博自嘲被「雌雄同體」,原來駕照上多處英文翻譯有誤,如「性別」的英文注釋寫成「M&F」(譯成中文則為「男和女」)。19日,不少市民打進新聞熱線表示,在徐州申領的駕駛證也出現同樣的錯誤。記者19日在新浪微博上,找到這位名為「加拿大戴偉」的微博用戶。其微博為帶「V」身份認證,資料顯示他為廣州某英語口語培訓機構創始人。
  • 珍稀的「中國的鬱金香樹」,已為瀕危物種,一起守護!
    由於人類的砍伐,環境的破壞,鵝掌楸的數量逐漸減少,變為瀕危物種,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鵝掌楸,花單生枝頂,花被片9枚,外輪3片萼狀,綠色,內二輪花瓣狀黃綠色,基部有黃色條紋,形似鬱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稱是「Chinese Tulip Tree」,譯成中文就是「中國的鬱金香樹」。鵝掌楸屢遭濫伐,在其主要分布區已漸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