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發出,家長們留言爆棚,家家一把辛酸淚。
網友「土豆沒了皮」:身邊有小學生家長一周三奧,一月8000元!看來,比拼才剛起步。
網友「Nefeltari」:很正常,為了我們,家長會把錢投下去,只有我們有這個意願。我一年將近要花17萬,包括學費10多萬,補習費3、4萬,吃喝拉撒睡。
……
眾多留言中,有位家長引起大家關注:
「去年暑假,我兒子也報了培訓班,一個月時間,每天2個小時,600元/小時,期末考試孩子的英語70多分,暑假結束,新學期開學考,英語40多分,3萬多打了水漂。」
聯繫上這位「有故事」的媽媽,姓徐。她兒子在杭州一所公辦初中讀初二。她快人快語,說:「這是去年暑假的事兒,一個月花了三萬多,我真是氣得頭頂冒血。」
「兒子成績是中上,特點鮮明:理科好,文科弱,尤其是英語。初一期末考結束,英語考了70多分,班裡平均分都有80多分。不補不行了,小學補習英語的陰影,也不能影響我再給他報班的決心。」
聽熟人介紹,找到這家培訓班。每天下午兩小時,每小時600元,一天就是1200元。
徐媽媽心想:這麼高的價格,肯定有些真本事。決定賭一把,賭贏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賭輸了,大不了就停掉。
「我就讓孩子試了一個月。老師很負責,天天追在兒子後面背單詞,不背完不讓回家。課是每天14:00-16:00,結果有天到了22:00,孩子還沒回家。聯繫上老師,說單詞沒背出,不能放回家。看到老師這麼負責,我本來抱有美好期望的,心想總算趁假期補回來一些。誰知道,開學第一考,英語試卷拿回來,我傻眼了,40多分。3萬多花下去了,拿到這結果,你說我氣不氣!」
「就這樣,機構老師聯繫我,說還為兒子設計了後續一系列課程,總共要交16萬。這些不吃不喝也交不起了,停掉!」
連續上了幾年,發現兒子口語慢慢長進,但成績就是提不上來。因為外教不教應試,語法、單詞啥都不管。
最後連兒子自己都發現了,告訴媽媽,說這個英語班不能提高成績,要麼不上了。徐媽媽問兒子,別的效果有沒有?兒子說敢和外國人說話,有些自信了。
有效果總比沒有好。和很多家長一樣,抱著這個想法的徐媽媽,就一直續費報名。
她說,到了小學二年級,各種培訓班全面鋪開,周末全在外面。大致有這些:
1.書法。兒子的字很難看,所以學一學硬筆書法。書法老師請到家裡,120元一小時,一次兩小時。每周一次課,寒暑假會密集上課。一年1萬多,近2萬元。
2.滑板。兒子是剖腹產的,平衡感不好。想給他訓練一下,滑板聽起來很有針對性。五六歲開始在少年宮學,學到六年級,價格不貴,但學得很久。到最後,連老師都說別來了,因為班裡都是年級較小的孩子。學了幾年,極限運動那種前翻後翻的不會,但平衡感確實有些。
3.桌球。這個值得說說。小學一年級,兒子視力4點幾,眼睛看不清黑板,帶去醫院做檢查,他不配合,醫生生氣了,最後沒看成。看到身邊有個朋友的兒子在矯正視力,眼睛要盯一個跳動的小球看來看去。這不就是和打桌球類似嘛,之後就開始打桌球了。跟著老師一對一訓練,150元一小時,一周一次,一年萬把元。視力到了六年級好了,達到5.1、5.2。「這是最值的一個班了。」徐媽媽感嘆。
4.畫畫。在少年宮學的,物美價廉。兒童畫、卡通畫等。
5.小記者、口才班。也是少年宮的項目,學了一兩期後,孩子沒興趣,停掉。
6.吉他。請了老師來教,一小時也是一兩百,學了段時間,就停了。
……
最後,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
兒子英語越補越差,
媽媽的口語卻對答如流!
「我現在想通了,不要只盯著兒子弱項,天天補短。應該揚長才對。」徐媽媽說不給兒子報英語班了,成績倒緩慢提升了,真是塞翁失馬啊。
像徐媽媽這樣陪娃讀書,自己卻打怪升級成功的、陪出一身本領的,還有不少。
身邊凡是學樂器的娃,不少人背後都有一位指法更精準、樂感更好的爸媽。「你說怎麼辦,花了錢,娃不學,總不能浪費吧。」一位「中年少女」說,兒子學琴三年,自己已經會彈《致愛麗絲》了。
五年級男生多多的爸爸,陪娃get的是「奧數」技能。最近也因此在朋友圈裡「嘚瑟」了一下。
「一個同事在朋友圈曬出道女兒的奧數題,正上四年級。我瞄了一眼題目,就看出問題所在,幾秒內迅速做了解答,直接讓我同事震驚了。哈哈。」多多爸爸說,其實就是熟能生巧。另一位四年級學生的媽媽,雖是理科出身,但自稱學的知識早「就饃吃了」。沒想到,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也重新燃起「數學理性之光」。
「主要是陪兒子刷題刷多了,兒子沒學會,我理清思路了。現在有時看到一道題,立即就知道對應哪個知識點,應該用哪個公式……」
讓我們向這些「活到中青年,學到中青年」的家長致敬!!
來源: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