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滑動觀看)
3月3日天氣:
哈爾濱 -5℃/-15℃;
齊齊哈爾 -9℃/-19℃;
牡丹江 0℃/-10℃;
佳木斯 -7℃/-16℃;
綏化 -6℃/-14℃;
黑河 -10℃/-22℃;
大興安嶺 -8℃/-27℃;
伊春 -6℃/-18℃;
大慶 -7℃/-15℃;
七臺河 -4℃/-11℃;
雞西 -2℃/-10℃;
鶴崗 -8℃/-17℃;
雙鴨山 -6℃/-11℃
「去年暑假,我兒子報了培訓班,一個月時間,每天2個小時,600元/小時,期末考試孩子的英語70多分,暑假結束,新學期開學考,英語40多分,3萬多打了水漂。」
怎麼回事?
這位媽媽姓徐,兒子在杭州一所公辦初中讀初二。聽聽她的故事——
兒子成績是中上,理科好,文科弱,尤其是英語。經熟人介紹,找到一個培訓班。每天下午兩小時,每小時600元,一天就是1200元。
徐媽媽心想:這麼高的價格,肯定有些真本事。
「我就讓孩子試了一個月。老師很負責,天天追在兒子後面背單詞,不背完不讓回家。課是每天14:00-16:00,結果有天到了22:00,孩子還沒回家。聯繫上老師,說單詞沒背完,不能放回家。看到老師這麼負責,我本來抱有美好期望的,心想總算趁假期補回來一些,誰知道,開學第一考,英語試卷拿回來,我傻眼了,40多分。3萬多花出去了,拿到這結果,你說我氣不氣!」
後來機構老師找到徐媽媽
說為她兒子設計了後續課程
總共要交16萬
徐媽媽拒絕了:
「不吃不喝也交不起了,停掉」
徐媽媽在建築行業工作,年薪二三十萬。她說一年十來萬的培訓費基本都花在了畫畫、滑板、書法、桌球、英語……涉及門類很多,都是她兒子喜歡的。
兒子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大致上了這些培訓班:
1.書法。書法老師請到家裡,120元一小時,一次兩小時。每周一次課,寒暑假會密集上課。一年1萬多,近2萬元。
2.滑板。兒子是剖腹產的,平衡感不好。想給他訓練一下,學到六年級。
3.桌球。這個值得說說。小學一年級,兒子視力4點幾,眼睛看不清黑板,看到身邊有個朋友的兒子在矯正視力,眼睛要盯一個跳動的小球看來看去。這不就是和打桌球類似嘛,之後就開始打桌球了。一對一訓練,150元一小時,一周一次,一年萬把元。視力到了六年級好了,達到5.1、5.2。
4.畫畫。
5.小記者、口才班。也是少年宮的項目,學了一兩期後,孩子沒興趣,停了。
6.吉他。請了老師來教,一小時也是一兩百,學了段時間,就停了。
……
在這些課程裡,徐媽媽最有感觸的就是英語,二年級就報了班,外教是加拿大人,一對一教學,一小時280元,先買上72課時,就是2萬多。
連續上了幾年,發現兒子口語慢慢長進,但成績就是提不上來。徐媽媽問兒子,別的效果有沒有?兒子說敢和外國人說話,有些自信了。有效果總比沒有好。和很多家長一樣,抱著這個想法的徐媽媽,就一直續費報名。
她說,
最後,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
兒子英語越補越差,
媽媽的口語卻對答如流!
報這些班,徐媽媽說,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兒子常常學不下去,跟著學的自己卻突飛猛進起來。比如:
先說英語。一對一英語課。外教挺好,擔心兒子聽不懂,讓媽媽跟著一起上。兒子的學習速度和媽媽一比,完全趕不上。從開始的雞同鴨講,到後面徐媽媽的英語水平飛速提升,和老師可以隨意聊天,自由談論新聞,比如體育新聞、社會上發生的大事等。
日常閒聊?No problem!
還有畫畫。「快報超級興趣班不是有個油畫項目嘛,我看挺好,給兒子報了。畢竟不能總是畫卡通。結果他不願意,那我去。每周一兩次課,我上得很開心。前兩天,老師通知我,剛有一幅畫送去參加比賽,拿到入圍獎了。」
再說吉他。幾千塊買來,兒子摸了幾下不要學了,這多浪費。徐媽媽說自己像文藝女青年一樣,抱著吉他時不時練練,現在《歡樂頌》《雪絨花》這種簡單的曲子,信手拈來。
像徐媽媽這樣陪娃讀書
自己卻打怪升級成功
陪出一身本領的
還有不少
▼
他們是如何煉成「全能家長」的
會彈琴的媽媽——
身邊凡是學樂器的娃,不少人背後都有一位指法更精準、樂感更好的爸媽。「你說怎麼辦,花了錢,娃不學,總不能浪費吧。」一位「中年少女」說,兒子學琴三年,她自己也已經會彈《致愛麗絲》了。
五年級男生多多的爸爸,陪娃get的是「奧數」技能。最近也因此在朋友圈裡「嘚瑟」了一下。「一個同事在朋友圈曬出上四年級女兒的奧數題,我幾秒內做了解答,直接讓我同事震驚了。」多多爸爸說,其實就是熟能生巧。
另一位四年級學生的媽媽,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也重新燃起「數學理性之光」。「主要是陪兒子刷題刷多了,兒子沒學會,我理清思路了。」
來源:新晚報、愛寫作的獅子、杭州交通918、海峽都市報
向原創致敬,如侵權請聯繫我們
責編:王夢雅
審核:趙國輝、杜貴波、宋毅君
《新聞在線》熱線:0451-828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