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遠播教育集團、深圳市教育研究科學院、遠播教育研究院共同打造的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再次登陸深圳大中華喜來登酒店。
本次秋季峰會匯集了國內外20+教育領域專家學者、知名國際學校校長,55+優質國際學校及教育機構參展,以「洞見教育本質·規劃孩子未來」為主題,以全新視角探討國際化教育未來發展,旨在為家長們帶來全球領先的國際教育理念,深度破譯家長焦慮,化解擇校難題。
大會現場
論壇伊始,深圳龍華區諾德安達雙語學校校長劉望為我們帶來了主題演講《家長應該如何作為國際化學校教育的良好輔助》。
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他的精彩分享——
演講嘉賓
劉望
演講嘉賓:劉望
深圳龍華區諾德安達雙語學校校長
演講主題:家長應該如何作為國際化學校教育的良好輔助
演講內容
今天深圳龍華區諾德安達雙語學校校長劉望與我們分享了以下觀點:
01我們的教育要幹什麼?
02作為家長,我們要做什麼?
03作為學校,深圳諾德安達雙語學校能做什麼?
深圳龍華區諾德安達雙語學校校長劉望
· 精·彩·演· 講 ·
01.
我們的教育要幹什麼?
大家看到這個圖片不知道有什麼感想?
這是日本著名的畫家給我們社會畫的一個具有描述性的畫面。
背面的衝著我們的這些孩子,我叫他學生,他們穿著制服、一樣的髮型,一樣的制服,我相信他們的表情一定是一樣的。因為站在他們對面的三個人是一樣的表情,一樣的制服,手裡動作一致地拿著一樣的東西,往孩子們嘴裡同樣的標準、同樣的時間灌輸同樣的東西。不去管他這個人是什麼樣的個性,什麼樣的秉性,什麼樣的特點。這就是我們現在教育的一個生動的描述。
如果你的孩子是接受這樣的教育,你願意嗎?
其實有的時候我們別無選擇,因為現在就是這樣的教育。
2018年世界經合組織項目裡的一個很重要的組織——PISA組織,在2018年就發布了一個全球素養的框架:
紅色:分析當地全球和跨文化的問題。
紫色:為集體的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行動。
綠色:理解和欣賞他人的觀點和世界觀。是指的我們人的思想、境界、思考。
藍色: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得體的有效的互動。
這是四大領域就是世界的一個共同的對於人的標準的描述。
除了想還有行動,好像並沒有我們期待的分數。
那麼在未來的時間,我們的孩子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現在的孩子是什麼樣的?我們孩子將來會是面臨什麼樣的挑戰?誰都說不出。
我們現在手裡拿的第11代的iPhone手機,11年前第1代智慧型手機創造出來的時候,誰能知道現在的AI技術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了,當時沒人能想像到。
但在過了20年30年,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孩子立足於世界的時候,能不能被自己主宰,還是被我們創造的AI、智慧機器人全程控制,誰也不知道?
那麼這個不確定的未來我們怎麼辦?也就是我們的教育要幹什麼?
教育首先要體現在對我們孩子未來的責任和教育,這個才是負責任的教育。
如果我們不考慮學生未來,只為了說我能考多少分、排名多少,最後我中考多少、高考多少,進了什麼大學。
所以我們有多少個學生進入大學以後,為什麼那麼迷茫,到大學畢業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沒有人給他們未來進行把控,沒有人去教授,沒有人去訓練他們的思維或者是能力,去為了未來做好準備,而只是看重他們的分數。
所以這就是我們說的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一定要為我們的孩子的未來負責任。
這是在18世紀工業革命的時候,在英國的一個學校的場景。
你如果把它換成彩色的,你看看你有什麼感想?跟現在有區別嗎?
所有的工具,所有的校服、所有的表情,所有的什麼都是橫平豎直完全一致,因為那個時候工業化的流水線要求,不需要你有很多的特點,是只要完成你那個環節中的一個簡單動作,安裝上零件,僅此而已,不需要你有個性。
但是現在21世紀,富士康可能只是一個工業流水線革命集中的最後的一個表現,但是更多的是個性化的工業生產、或者是創造製造的這種形式。
我們的人才如果還是在18世紀的這種方面的停留,是為了這種產業的模式去培養人的話,必定我們的孩子無法準備好未來。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飛到哪裡去,飛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去。那麼,我們要做什麼準備?
02.
作為家長,我們要做什麼?
現在這幅畫我想也讓大家思考一下:
像父母一般的人,或是我們的社會,或者是我們的老師,在做什麼事情?
我們叫剪羽。因為作為人來說,像鳥一樣,幫助它飛行的最重要的不是翅膀全部的部分,而且最核心的部分飛羽。
我們往往是為了讓他表現上翅膀,還保留著肢體,貌似還在健全,把它最核心的飛羽給它剪掉,它能夠飛到這裡去嗎?飛不走了,因為核心能力不同,核心思想,所以我們的教育不能做這樣害人的事情,包括學校的教育,包括我們的家庭的教育。
我們的這些飛羽可能包括了這些部分,孩子們有探索的精神,有好奇心,有生活的激情,有獨立思考。如果這個部分都給它泯滅,給他減除的話,孩子們還有快樂嗎?
為什麼很多孩子不願意去學校,不願意見同學,不是說學校不夠美,不是這老師看上去有多惡。而是他得不到讓他心中作為人發展需要擁有的部分,這個沒有人去管,沒人去重視,所以他們不高興。
那麼作為我們的學生來說,作為我們的家庭來說,作為我們的學校來說,我們很多方面需要去重視,那麼我們怎麼幫到孩子們,讓他羽翼豐滿。
為了獨立思考與獨立思想培養閱讀習慣
那麼閱讀不是看上去的那麼簡單,這張照片是在我在蘇州的誠品書店拍的:
這是在2016年的時候拍的。周圍的這幾個人每人一部手機,一個iPad,坐在小女孩旁邊的這個人在掃地雷。
這是兒童閱覽區給孩子們準備的座位,卻被大人們佔據了,因為他們要等待孩子,因為他們的孩子在閱讀,而我們的家長在做什麼?
沒有真正的陪伴,就是在做自己的電子身份,對孩子說:「你要好好讀書」,但你的示範已經說明你只是在指令沒有在陪伴,所以這種陪伴是無效的,所以希望我們所有的家長要特別注意,陪伴是你要跟他共情共享一件一樣的事情。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經常不自覺的作為父親母親,小孩子做這事太難了,我替你做。可能就替他做事,替他思考,把所有的障礙都給他搬開。
我們昨天正好開家長會,有個家長問我,說孩子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教育了,他天天就是這樣,我都窮盡我所有的辦法了,我該怎麼辦?
我就告訴他簡單的一句話,我說家長您就記住一個原則,您不要替他思考,您不要替他做事情,把這個事情還給他。就是說他犯錯誤的時候,接納他的錯誤,分析的錯誤的人不是家長,而是他自己。
那家長怎麼做?既然你不替他思考,你要把問題拋給他。
小明今天發生的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為什麼會這樣?
如果下次還有類似的情景,你覺得你要做的更好,你該怎麼辦?
拋出問題,那麼孩子就被激發了這種思考的可能性。而不是說你怎麼錯了?為什麼錯?在那裡一直說,最後自己氣的不得了,而孩子還是不會,因為他沒有思考,都是你在替他思考。
所以我們的孩子沒有思考能力,因為所有的事兒家長都替他做了,把所有的障礙好像都給它清除了,其實什麼都沒清除。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思考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閱讀。
學會選擇和思考,進而創造
那麼我們的現在的家庭條件都很好,特別在深圳,我們的經濟條件特別好,我們的孩子想要什麼家長都可以滿足。經常孩子不要的時候你還給他,那麼這會造成什麼?
比方說我覺得這書特別好,四大名著一定要讀的。買給他,他要讀嗎?肯定不讀。
我的建議是這樣,走進書店走進網上書店也可以跟你的孩子共同選擇,定個規矩,你要的、我不要的不去選;我要的,你不要的也不要選;我們倆都看中的可以選。
尊重他,讓他學會選擇,但是有條件,這才能教會他什麼是真正的選擇。
還有的孩子真的不會尊重別人,這是家長必須來管理的,不是學校做得了的。這也是有很多研究表明,孩子的很多的問題是在家長這一端產生的。
有的孩子真的是不會尊重別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你什麼事情都在要求他命令他,強迫他去做。不去理解他內心的真正的感受是什麼?所以他不會跟別人去共同的去交流,因為他得到都是指令,所以像別人交流的時候,他沒有這種機制,沒這種素養,就造成了這種情況。
03.
作為學校
深圳諾德安達雙語學校能做什麼
我們的學校對家庭的教育非常的重視,重視的程度勝過於他的分數。
我們的家長會是這樣開的,所有的家長提前一周跟我們所有的老師要填一個預約表,有6個任課老師,每人10分鐘1V1交流,只談我的孩子在這個學科他的表現。1V1交流,這是有針對性的,而且是關起門來1對1的,尊重家長,尊重孩子的隱私。
那麼另外一方面,我們把所有的我們的孩子都定下一個成長目標,大家看一下我們三個領域:
黃色是學術領域,紅色是個人的品性,紫色的是社會素養。
每節課我們的每個老師做什麼?要在備課的環節中首先要有準備,你的教學環節中是要準備培養哪個素養的?
其實這些素養不是掛在牆上的口號,而是在每節課、每個學科、每天老師通過教學的平臺來把我們孩子的素養培養出來。
在整個的培養過程中,我們有一套我們自己的堅持的理念,如果要讓我們的課程成功,我們對於孩子的身份認同、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的植根,在孩子的心裡的方面非常的重視,所以我們的中文文化的課程從一年級到十二年級是不中斷的。
一至九年級是用國家標準,到了我們高中用的IBDP的中文的部分,整個是不中斷的,不中斷會給孩子帶來一個很好的身份認同的清晰的認知。
他在學習第2個語言文化、或者第3、4個不同的世界語言的時候,他才真正的知道我是誰,我在講誰的故事,我在替誰做事情,我要往哪裡去,知道我的根在哪裡,這是讓他有個很清晰的認知。
那麼有了更多的世界語言之後,他肯定有站在世界的角度,更寬泛的角度去看待一個事情,解決一個問題,所以有全球的視野,最終我們培養的是一種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孩子。
這種終身學習能力,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是有的,但是大多數人是無意識的,我們是上學的時候學了多少東西,最後真正工作中用到的其實很少的,但是你有了這種素養之後,你不斷發現新的問題又產生了新的解決方案,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前行,實際上是無意識的終身學習者。
但是如果我們小孩子從小就變成有意識的終身學習者,他們的將來比我們要輝煌燦爛的多,這是我們的培養方向。
為了培養學生個性,我們還特別的注重學生的特長。有特長,有愛好才會有特質,所以各種各樣的興趣是每天一個小時雷打不動,一周五個小時,這是我們的對每個孩子的要求,是每人必須要選的。
對於我們的整個的學生來說,他最後的一步要走到高中以後,我們學不同的國際課程。但對諾德安達來說,我們因為整個的教育體系是比較紮實的,所以每年統計我們的孩子的IBDP的通過率是比較高的,因為我們不是完全是為了指標,而是在一個全面培養的基礎上往這個方向發展出來的。
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如果有機會您把孩子送到我們這裡來,我們會很重視我們跟家庭的夥伴關係,這種夥伴關係極端的重要。
理念:兩個第一
家庭的效率永遠是第1位的。但是家校兩方要配合上,選學校沒有對跟錯,而是兩方要同頻共振,達到一種契合才可以達到共識,才可以把這孩子培養好。
正在為孩子擇校的家長現在就可以報名遠播12月7日在龍之夢萬麗酒店舉辦的上海展啦!遠播將為您請到協和尚音、耀華、威雅公學、南洋模範、德英樂、進華、交大Alevel等70餘優質的國際學校,近距離了解國際學校的情況。
一上午看完江浙滬70餘所國際學校,找到最適合的國際學校,還在等什麼?
展會時間:12月7日
展會地點:上海龍之夢萬麗酒店10樓ABC宴會廳(長寧區長寧路10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