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猶太法規中有一項規定「當有人來借書時,不把書借給他人,要被扣以罰金。所以即使是敵人,當他向你借書時也要借給他,否則你將成為知識的敵人。」不僅如此,猶太商人看重知識卻更親近智能。
根據猶太商人的經驗,智能是源於學習、觀察和思考的。而讀書是使人獲得智能的一條快捷方式,如果你不更新知識、不學習、不讀書,就意味著因循守舊,缺乏遠見,更是一種無知和愚昧。
智慧源於學習和思考。
通過這四個方面學習可以獲取智慧。
一、要善於獲取資料;
二、要有重點地選擇,尤其對精要的部分必須細讀精思,知其意義;
三、是借腦讀書,通過別人的閱讀,從他人總結的要點中獲得精要的東西;
四、是善於進行人際的交流、溝通,從媒介網絡中獲取知識。
然而知識必定是死的東西,關鍵在於運用,這就需要反覆地觀察、分析去領會事物的內涵,讓知識通過自己的腦大腦「活」起來。
白巖松曾說過,他24歲的時候,老天比較照顧他,幸運地接觸到一套書叫《曾國藩》。一個月的時間全看完,一下子覺得自己成長了不少。
隔了24年,他重新看了一遍《曾國藩》,有趣的現象是,大部分情節他居然忘了。但是,他發現書裡,相當多的價值觀,已經成為了他的價值觀。
讀書有的時候就是這樣,你以為細緻末梢已經忘了,你就沒看過這本書。不對,它已經牢牢地塑造了你,書中的價值觀已經成為了自己的價值觀。
巴金有言「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猶太人從小就建立起讀書的重要性意識,每個猶太人小時候幾乎都要回答一個問題: 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毀了,你的財產被搶光了,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命呢?
如果孩子回答的是金錢和珠寶。
母親會十分耐心地教導孩子: 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金錢,也不是珠寶,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無法搶走的,只要你活著,智慧就永遠伴隨著你。
從此,追求智慧和吸取知識,成了猶太人一種立身之本。
有了立身之本,還要有能屈能伸,不怕吃苦的勇氣與韌勁兒。
一個小夥子進入一家飯店,跟坐在桌前的老闆說:「老闆,行行好,可以給我一碗麵嗎?我好幾天沒吃飯了。」
老闆說「我也好幾天沒吃飯了,這裡不是福利機構,我想你走錯地方了吧?」
小夥子默默走了,在店門口蹲等著。
一個路人經過,把咬了一口包子扔在垃圾桶邊上,小夥子去撿起來吃了。
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對他說「小夥子,我這有些貨要搬,100元幹不幹?」
小夥子擦擦眼淚,就一個字「幹」。
在這冰冷的天氣,還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小夥子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卸貨,獲取100元。
他拿著錢去剛才的飯店裡吃麵,老闆很欣慰地看著他。因為這些都是老闆安排人去做的。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後來得知小夥子公司剛破產,員工都走了。他向員工道歉,但有的員工還吐他口水,走時把他身上所有值錢的東西,都拿走了,包括衣服外套。這才有開始的那一幕。
飯店老闆做的對,小夥子需要的是幫助不是施捨,不能鼓勵他用尊嚴換來嗟來之食,而是要讓他用自己的雙手找回尊嚴和信心。
失敗不可怕,苦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吃不了苦。怕苦的人苦一輩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陣子。不靠淚水贏得同情,但是一定要靠汗水贏得掌聲。
在猶太人的生活哲學中,一個人擁有賺錢的智慧,才是真正有智慧,否則,只能是個照搬書本的書呆子。
1946年。有一對父子來到美國,在休斯頓做銅器生意。
20年後,父親離世,兒子從此獨自經營銅器店。他始終牢記父親的話,做過銅鼓,做過瑞士鐘錶上的彈簧片,做過奧運會的獎牌,甚至把一磅銅賣到了3500美元。
那時他已是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然而,真正讓他揚名的,卻是紐約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國政府因翻新自由女神像,扔下了大堆廢料,為了清理這些巨大的垃圾,政府向社會廣泛招標。但幾個月過去了,仍然沒人應標,因為在紐約州,垃圾處理有嚴格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因此沒人願意去幹這既吃力又不討好的買賣。
當時這位猶太商人正在法國旅行,聽到這個消息後,他立即終止休假,飛往紐約。在看過自由女神像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他一言不發。隨後,立即與政府部門籤署了清理這堆垃圾的協議。
消息傳開後,紐約許多運輸公司都在等著看他笑話的時候。他已經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 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舊木料加工成底座;廢銅、廢鋁的邊角料則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他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來的塵土都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
結果這些廢銅、邊角料、塵土都以高出原來價值數倍甚至數十倍賣出,且供不應求。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金,每磅銅的價格比平時出售時的最高價格整整翻了1萬倍。
一樣的東西,有人看到的是一堆垃圾,可在有的人眼裡卻是商機。
就像寧浩導演的《瘋狂外星人》裡,外星人對於耿浩(黃渤飾演者)來說只是像猴子一樣的動物,而在研究專家眼裡,外星人是他們花重金及大量時間和精力研究出來的產物。
在猶太人看來,商業化的社會永無等式可言,當你抱怨生意難做時,也許有人正氣喘籲籲地點鈔票。這裡的奧妙就在於: 你認為1加1應該等於2,而他則堅持1加1可以大於2。
因為,我們每個人自身都帶著一個看不見的法寶,這個法寶就是人的智慧。當你把你的智慧運用到想要做的事情上市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些成功的商人以他們的經歷告訴我們,人有時是貧窮的。但並不是上帝的意願,而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產生過致富的願望,如果有了願望,當你清楚的看見它時,就要運用你的智慧去努力爭取。
有一個毫不誇張的說法:「三個猶太人坐在一起,就可以決定世界。」
「世界的錢裝在美國人的口袋裡,而美國人的錢卻裝在猶太人的口袋裡。」
來看看猶太人在各個領域界的成就:
1.諾貝爾獎是全世界榮譽最高的獎項。1984年為止,就有98個猶太人獲諾貝爾獎。其中物理學30人,化學15人,生物醫學5人,經濟學7人,文學8人,和平獎5人。
2.宗教界。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宗教應推基督教,而人們所公認的基督教創始人就是猶太人基督耶穌。
3.哲學界。希臘時期,有融合猶太教與希臘哲學的斐浴;17世紀,有綜合了唯理論與機械論的斯賓諾莎;還有19世紀提出直覺主義的柏格森;其他著名的猶太哲學家還有科學哲學巨匠波普,邏輯實證主義名將維根斯坦等等。
4.思想家。最偉大的思想家莫過於提出一個龐大完備的學說體系,並引發了波及全世界的社會主義浪潮的馬克思。其次是精神分析學之父,影響遍及人文科學和文藝各領域的弗洛伊德。
其餘還應包括共產主義運動中著名的科學家伯恩斯坦,20世紀著名的法蘭克福思潮代表人物馬爾庫塞,阿多爾諾和霍克海默爾。
時至今日,像喜劇大師卓別林,著名詩人海涅,音樂大師貝多芬,天才畫家畢卡索等等成就毫不遜色。還有在社會科學界,政治活動界,自然科學界等各個領域中猶太名人數不勝數。這充分體現了猶太人無處不在的智慧與足跡。
猶太人明白: 人的經驗和知識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學習的。正如孫中山先生說過的,「人不是生而知之,教而後知。」
工作上的經驗和知識,加上自身的潛能,是一個人的最寶貴財富,它可以引導你走向成功的康莊大道,是打開財富之酷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