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憑什麼贏》你認為1加1應該等於2,他則堅持1加1可以大於2

2020-12-11 幸福娃情感驛站

文|幸福娃

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猶太法規中有一項規定「當有人來借書時,不把書借給他人,要被扣以罰金。所以即使是敵人,當他向你借書時也要借給他,否則你將成為知識的敵人。」不僅如此,猶太商人看重知識卻更親近智能。

根據猶太商人的經驗,智能是源於學習、觀察和思考的。而讀書是使人獲得智能的一條快捷方式,如果你不更新知識、不學習、不讀書,就意味著因循守舊,缺乏遠見,更是一種無知和愚昧。

讀書

智慧源於學習和思考。

通過這四個方面學習可以獲取智慧。

一、要善於獲取資料;

二、要有重點地選擇,尤其對精要的部分必須細讀精思,知其意義;

三、是借腦讀書,通過別人的閱讀,從他人總結的要點中獲得精要的東西;

四、是善於進行人際的交流、溝通,從媒介網絡中獲取知識。

然而知識必定是死的東西,關鍵在於運用,這就需要反覆地觀察、分析去領會事物的內涵,讓知識通過自己的腦大腦「活」起來。

白巖松

白巖松曾說過,他24歲的時候,老天比較照顧他,幸運地接觸到一套書叫《曾國藩》。一個月的時間全看完,一下子覺得自己成長了不少。

隔了24年,他重新看了一遍《曾國藩》,有趣的現象是,大部分情節他居然忘了。但是,他發現書裡,相當多的價值觀,已經成為了他的價值觀。

讀書有的時候就是這樣,你以為細緻末梢已經忘了,你就沒看過這本書。不對,它已經牢牢地塑造了你,書中的價值觀已經成為了自己的價值觀。

巴金有言「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從小讀書

猶太人從小就建立起讀書的重要性意識,每個猶太人小時候幾乎都要回答一個問題: 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毀了,你的財產被搶光了,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命呢?

如果孩子回答的是金錢和珠寶。

母親會十分耐心地教導孩子: 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金錢,也不是珠寶,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無法搶走的,只要你活著,智慧就永遠伴隨著你。

和家人一起讀書

從此,追求智慧和吸取知識,成了猶太人一種立身之本。

有了立身之本,還要有能屈能伸,不怕吃苦的勇氣與韌勁兒。

一個小夥子進入一家飯店,跟坐在桌前的老闆說:「老闆,行行好,可以給我一碗麵嗎?我好幾天沒吃飯了。」

老闆說「我也好幾天沒吃飯了,這裡不是福利機構,我想你走錯地方了吧?」

小夥子默默走了,在店門口蹲等著。

一個路人經過,把咬了一口包子扔在垃圾桶邊上,小夥子去撿起來吃了。

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對他說「小夥子,我這有些貨要搬,100元幹不幹?」

小夥子擦擦眼淚,就一個字「幹」。

在這冰冷的天氣,還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小夥子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卸貨,獲取100元。

他拿著錢去剛才的飯店裡吃麵,老闆很欣慰地看著他。因為這些都是老闆安排人去做的。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公司破產

後來得知小夥子公司剛破產,員工都走了。他向員工道歉,但有的員工還吐他口水,走時把他身上所有值錢的東西,都拿走了,包括衣服外套。這才有開始的那一幕。

飯店老闆做的對,小夥子需要的是幫助不是施捨,不能鼓勵他用尊嚴換來嗟來之食,而是要讓他用自己的雙手找回尊嚴和信心。

失敗不可怕,苦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吃不了苦。怕苦的人苦一輩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陣子。不靠淚水贏得同情,但是一定要靠汗水贏得掌聲。

讀書

在猶太人的生活哲學中,一個人擁有賺錢的智慧,才是真正有智慧,否則,只能是個照搬書本的書呆子。

1946年。有一對父子來到美國,在休斯頓做銅器生意。

20年後,父親離世,兒子從此獨自經營銅器店。他始終牢記父親的話,做過銅鼓,做過瑞士鐘錶上的彈簧片,做過奧運會的獎牌,甚至把一磅銅賣到了3500美元。

那時他已是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然而,真正讓他揚名的,卻是紐約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國政府因翻新自由女神像,扔下了大堆廢料,為了清理這些巨大的垃圾,政府向社會廣泛招標。但幾個月過去了,仍然沒人應標,因為在紐約州,垃圾處理有嚴格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因此沒人願意去幹這既吃力又不討好的買賣。

zi'you'nü'shen

當時這位猶太商人正在法國旅行,聽到這個消息後,他立即終止休假,飛往紐約。在看過自由女神像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他一言不發。隨後,立即與政府部門籤署了清理這堆垃圾的協議。

消息傳開後,紐約許多運輸公司都在等著看他笑話的時候。他已經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 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舊木料加工成底座;廢銅、廢鋁的邊角料則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他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來的塵土都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

結果這些廢銅、邊角料、塵土都以高出原來價值數倍甚至數十倍賣出,且供不應求。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金,每磅銅的價格比平時出售時的最高價格整整翻了1萬倍。

一樣的東西,有人看到的是一堆垃圾,可在有的人眼裡卻是商機。

就像寧浩導演的《瘋狂外星人》裡,外星人對於耿浩(黃渤飾演者)來說只是像猴子一樣的動物,而在研究專家眼裡,外星人是他們花重金及大量時間和精力研究出來的產物。

電影《瘋狂外星人》

在猶太人看來,商業化的社會永無等式可言,當你抱怨生意難做時,也許有人正氣喘籲籲地點鈔票。這裡的奧妙就在於: 你認為1加1應該等於2,而他則堅持1加1可以大於2。

因為,我們每個人自身都帶著一個看不見的法寶,這個法寶就是人的智慧。當你把你的智慧運用到想要做的事情上市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些成功的商人以他們的經歷告訴我們,人有時是貧窮的。但並不是上帝的意願,而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產生過致富的願望,如果有了願望,當你清楚的看見它時,就要運用你的智慧去努力爭取。

猶太名人榜

有一個毫不誇張的說法:「三個猶太人坐在一起,就可以決定世界。」

「世界的錢裝在美國人的口袋裡,而美國人的錢卻裝在猶太人的口袋裡。」

來看看猶太人在各個領域界的成就:

1.諾貝爾獎是全世界榮譽最高的獎項。1984年為止,就有98個猶太人獲諾貝爾獎。其中物理學30人,化學15人,生物醫學5人,經濟學7人,文學8人,和平獎5人。

2.宗教界。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宗教應推基督教,而人們所公認的基督教創始人就是猶太人基督耶穌。

耶穌

3.哲學界。希臘時期,有融合猶太教與希臘哲學的斐浴;17世紀,有綜合了唯理論與機械論的斯賓諾莎;還有19世紀提出直覺主義的柏格森;其他著名的猶太哲學家還有科學哲學巨匠波普,邏輯實證主義名將維根斯坦等等。

4.思想家。最偉大的思想家莫過於提出一個龐大完備的學說體系,並引發了波及全世界的社會主義浪潮的馬克思。其次是精神分析學之父,影響遍及人文科學和文藝各領域的弗洛伊德。

其餘還應包括共產主義運動中著名的科學家伯恩斯坦,20世紀著名的法蘭克福思潮代表人物馬爾庫塞,阿多爾諾和霍克海默爾。

卓別林

時至今日,像喜劇大師卓別林,著名詩人海涅,音樂大師貝多芬,天才畫家畢卡索等等成就毫不遜色。還有在社會科學界,政治活動界,自然科學界等各個領域中猶太名人數不勝數。這充分體現了猶太人無處不在的智慧與足跡。

猶太人明白: 人的經驗和知識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學習的。正如孫中山先生說過的,「人不是生而知之,教而後知。」

孫中山

工作上的經驗和知識,加上自身的潛能,是一個人的最寶貴財富,它可以引導你走向成功的康莊大道,是打開財富之酷的金鑰匙。

最寶貴的財富

相關焦點

  • 你認為1加1永遠大於2嗎?
    猶太人傑爾小的時候,和父親佛拉爾一起被關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那裡天天有人被納粹折磨而死,傑爾每天都很害怕。父親佛拉爾悄悄地告訴傑爾:「 現在我們唯一的財富就是智慧,當別人說1加1等於2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大於2。」
  • 弗蘭:足球世界中1加1不等於2,中國人不懂這點
    烏拉圭傳奇球星弗蘭今年8月份正式宣布退役,職業生涯末期他曾在印度超級聯賽效力。近日,他在接受了印度媒體《印度時報》的採訪時回顧了自己的職業生涯,當談及亞洲足球,他表示足球世界中1加1不等於2,中國人並不懂得這一點,還稱相信有一天印度球員可以為巴薩皇馬效力。談到自己的日本大阪櫻花生涯,弗蘭對日本聯賽大加讚揚,同時對中國聯賽所採取的金元戰術表示質疑。
  • 1+1不等於2,1+1大於2!
    我們做一個簡單實驗,以便理解這個概念:1.伸出一隻手,握拳,然後豎起大拇指;2.選擇一個物體,用大拇指遮住視線;3.現在閉上一隻眼睛,然後睜開,再閉上另一隻眼。你會發現,兩隻眼看到的畫面會發生改變。雙眼視功能使左右眼看到的圖像疊加起來,這使我們獲得的信息遠大於單眼單獨看兩幅圖像獲得的信息。 然而兩個部分疊加,為什麼會發生1+1≠2?2000多年前,亞里斯多德說過:「整體大於局部總和」。這個概念稱為協同(來自希臘語「synergos",意思是共同作用),這恰好描述了雙眼協同作用:雙眼協同工作的結果大於單眼獨自工作之和。
  • 蔡英文再向賴清德喊話:1加1大於2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陳信翰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民進黨2020黨內初選蔡賴相爭,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天再度向賴清德喊話表示,「1加1一定大於2」,呼籲兩人合作。她強調2020選戰「蔡英文是唯一選擇」。
  • 腦筋急轉彎:1加1除了等於2還等於什麼?你絕對想不到!
    1加1除了等於2還能等於什麼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十道腦筋急轉彎!希望大家喜歡哦現在正式開始答題(一共有10道題,每題10分,共100分)——答案在最後哦1、上面是毛,下面是毛,晚上毛挨毛。打人體一器官。 2、屋子方方,有門沒窗,屋外熱烘,屋裡冰霜,打一種電器? 3、北極裡有一種動物,背上有兩個峰四隻腳,猜一種五個字的動物?
  • 1加sin30等於幾_1加sin30°等於什麼
    1加sin30等於幾_1加sin30°等於什麼時間:2020-07-05 07: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加sin30等於幾_1加sin30等於什麼 1加sin30等於幾?1加sin30=1還是1.5?
  • 1加1有可能大於2 3對營養素天生是絕配
    原標題:1加1有可能大於2 3對營養素天生是絕配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1加1有可能大於2。近日,加拿大「環球新聞網」載文,刊出加拿大營養學家喬伊·麥卡錫博士總結的3組「營養黃金搭檔」。 鐵和維生素C。富含鐵的甘藍和芝麻菜等深色綠葉蔬菜與鮮棗或草莓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鐵吸收率更高。
  • 譚浩俊:中拉全面合作 如何實現「1加1大於2」?
    中國-拉共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   習近平主席在對中拉論壇未來發展提出建議時表示,堅持互利共贏的合作目標,牢牢把握共同發展的主旋律,爭取早期收穫,實現「1加1大於2」的效果。共同發展,毫無疑問是中拉全面合作的基礎,沒有共同發展的主旋律,中拉全面合作就很難取得突破、獲得成功。
  • LOL:對於裝備搭配你真的了解嗎?這些裝備配合起來,1加1大於2
    英雄聯盟這個遊戲在戰鬥中隨時都在抉擇,從開局選人、天賦、皮膚、召喚師技能到遊戲中的加點、出裝、打法,無時無刻不在抉擇當中,在開局選人當中有的英雄組合起來十分的強力,能夠達到1+1大於2的效果。比如說大嘴加露露,石頭加亞索的組合,而到了遊戲中,不光是英雄搭配,裝備的搭配也能起到1+1大於2的效果。對於裝備搭配你真的了解嗎?這些裝備配合起來,1加1大於2!
  • 1加1隻能等於2?是什麼磨滅孩子的創造力?是家長的「標準答案」
    1加1隻能等於2?家長的&34;毀掉了孩子的創造力誰說一加一不能等於三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培養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可以從最基本的家務活開始做起。通過不斷的實踐活動也能夠更好的激起孩子大腦的思考,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創造力。正如兒童文學作家嚴文井曾說:人應該有探索有追求,而這些都要從幼小時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做起。
  • 1加1大於2的資源整合才美呢!
    如果你能夠整合農民工,你就是包工頭,如果你能夠整合包工頭,你就是開發商。不僅僅大企業,也不僅僅財富五百強企業,資源整合也是中小企業的必修課。在中國的四川的成都機場有個很特別的現象,當你下了飛機以後,你會看到機場外停了很多商旅車。如果你想乘計程車前往市區,大約要花150元人民幣,但是如果你選擇搭上面那種黃色的商旅車,司機就會發車帶乘客去市區的任何一個點,完全免費。你是乘客你要不要搭。
  • 腦筋急轉彎:什麼時候1加1不等於2?8歲侄女只用5秒就答對了!
    腦筋急轉彎:什麼時候1加1不等於2? 8歲侄女只用5秒就答對了!大家好!經常練習腦筋急轉彎可以讓你的腦袋越來越靈活,帶上你的小夥伴,一起來做完10道腦筋急轉彎吧!3、有一樣東西,它每個月都會來一次,只是薄薄的一張紙就令你心煩意亂,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4、花花從外面買了好多東西回來,可是她一進社區辦公室,就把手中的一捆布往地上一扔 ,請問這是為什麼?5、有個人說用牙齒可以判斷雞的年齡,為什麼?
  • 蔡英文頻拋"1+1大於2"說法 賴清德高分貝回嗆
    中國臺灣網4月30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蔡英文不斷拋出「1加1大於2」的說法,力促「蔡賴配」,她昨天(29日)出席活動時再度提及「一加一大於二」。賴清德對此高分貝回擊,稱這要看到底誰來帶頭,才能達到「1加1大於2」的效果!
  • 路加福音1章1-38節
    1:29馬利亞因這話就很驚慌,又反覆思想這樣問安是甚麼意思。1:30天使對她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 神面前已經蒙恩了。1:31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1:32他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 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他。1:33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他的國也沒有窮盡。」1:34馬利亞對天使說:「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
  • 1+2為什麼等於3?
    為什麼不少人總認為陳景潤證明的是1+2為什麼等於3,他證明的是什麼。那為何許多人以為陳景潤證明的是1+2為什麼等於3,許多文章都這麼寫的:陳景潤在1965年證明(1+2),並由師兄王元在1966年發表論文。
  • 1+1=2如何證明?專家一席話讓人心驚!
    自然數公理化,最早於 1881 年,由 美國數學家皮爾斯 提出,定義如下: 0是自然數; (2)每一個自然數a,都有一個確定的後繼數a',且a』也是自然數; (3)0不是任何自然數的後繼數;
  • 濰柴與重汽能否1+1大於2?
    在國企改革的方向上,中央希望的是做到「1+1大於等於2」,而非重蹈覆轍過去的失敗教訓,令「1+1小於2」重演。而濰柴與中國重汽重新在一起,終將產生什麼樣的效果?理由應該是這幾年濰柴動力在市場表現和海外收購上,更搶眼一些,產業鏈諸多板塊市佔率都在穩步提升。多頭投資者認為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中國重汽實現協同效應。但如今的基金經理們也多是年輕人,有些也許還不夠了解中國重汽與濰柴的往事。作為晚輩,對這兩家企業十幾年來的恩恩怨怨早有耳聞,在此不想再多談,和以往一樣,不妨更多在商言商。
  • 自然數之和1+2+3+……+n等於負1/12?蘊含著什麼秘密
    而在處理黎曼猜想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副產品,就是這個式子,1+2+3+……+n=-1/12,即全體自然數的和等於負的十二分之一。這個式子從出現到今天,一直都引起著人們廣泛的興趣和關注,因為人們都覺得這不尋常的式子後面,也許隱藏著數學裡的大秘密。
  • 1加1等於2絕對正確嗎
    因此,對於1+1,如果僅從數學的角度看,1+1=2(在二進位加法中,儘管1+1=10,但10也只表示2),其數學意義即為:在整個世界(指物質和精神世界)裡,一個單位的事物與另一個單位的事物產生聯繫後的總單位數,這個總單位數就是被人為地定義為二,如一個人加一個人就是兩個人,一個人加一隻狗就是兩個生物或動物,它反映了倆事物產生聯繫後的量變特徵
  • 路加的寫作牧養(含音頻)//使徒行傳系列解經講道之一//1:1-2
    使徒行傳1章1-2節,路加福音1章1-4節2021年1月3日基督教是個閱讀的宗教,健康的教會一定有一群閱讀有素的基督徒。我們先來讀今天的講道經文,使徒行傳一章1-2節,和路加福音一章1-4節:徒一1提阿非羅啊,我已經作了前書,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2直到他藉著聖靈吩咐所揀選的使徒,以後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路一1-2提阿非羅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