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常見心理問題全解析

2021-01-11 搜狐網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很多年輕的父母面對孩子出現的異常行為,往往感到疑惑,不知道是否該求教心理醫生。以下介紹的主要是6歲以下的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供父母們作為參考。

1.咬指甲

2.吮吸手指

3.屏氣發作

4.口吃

5.言語發育延遲

......

1.咬指甲

  咬指甲是兒童時期很常見的不良行為,男女兒童均可發生。程度輕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溝炎。愛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動。

  2.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在嬰兒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到2-3歲以後,這種現象會明顯減少。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消失。如不消失,則是一種不良的行為偏差。

  3.屏氣發作

  是指嬰幼兒在受到刺激哭鬧時,在過度換氣之後出現屏氣,呼吸暫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嚴重者可出現短暫的意識障礙。短則半分鐘到1分鐘,長則2分鐘到3分鐘。多見於2歲以內的孩子。

  4.口吃

  是指說話時言語中斷、重複、不流暢的狀態,是兒童期常見的語言障礙。約有半數口吃的兒童在5歲前發病。

  5.言語發育延遲

  是指兒童口頭語言出現較同齡正常兒童遲緩,發展也比正常兒童緩慢。一般認為18個月不會講單詞,30個月不會講短句者均屬於言語發育延遲。

  6.選擇性緘默症

  是指已獲得語言能力的孩子,因為精神因素的影響,在某些特定場合保持沉默不語。如在學校裡不講話,但在家裡講話。這種心理問題多在3-5歲時起病。

  7.遺尿症

  指5歲以上的孩子還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間經常尿溼床鋪,白天有時也尿溼褲子。多見於5-10歲的兒童,男孩多於女孩。

(責任編輯:李春娟)

相關焦點

  • 心理健康大講堂《如何面對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節目回顧
    ——心理健康大講堂《如何面對兒童常見心理問題》在北京新聞廣播電臺《健康北京》欄目播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知名專家、北京市精神衛生保健所宣傳科主任梁月竹與主持人李凱對話,向聽眾講述「如何面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
  • 兒童青少年常見心理健康問題及對應策略|搜狐教育名師課
    看點: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率逐年上升,已成為關係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直播內容涵蓋兒童心理學知識、養成教育知識、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兒童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如自閉、焦慮、抑鬱、厭食、多動症等)及常見行為問題及應對策略等。
  • 兒童最常見的身心問題
    發育問題。發育在兒童心理障礙中佔有很大比例,從兒童精神病學角度來說,發育存在神經性發育異常或不異常,這是判斷發育問題的依據。例如,孩子存在感覺性語言發育、語感、語義、語言理解、口吃等語言發育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我們通常採用接受語言訓練和焦慮改善等治療方法。運動協調性障礙。
  • 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直播預告:6月1日18時三甲優秀護士長在線答疑
    據知,開學前後是學生心理危機的多發期,有家長反映,由於較長時間的居家學習,複課後有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發言減少,甚至有人出現厭學等情況。那麼,孩子有了厭學情緒,家長們怎麼掃平障礙呢?對於開學後孩子們的心理問題,家長們應該如何解決呢?
  • 成都心理諮詢中心:什麼孩子該看心理醫生,10種兒童常見心理問題
    以下10種孩子可能出現的行為就屬於心理問題,家長要注意咯:   爸爸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又健康,孩子的身體健康是家長們十分關心的,但家長們是否關心過孩子的心理健康?
  • 學前兒童常見的問題行為和心理疾患有哪些?這些預防措施最實用
    學前兒童生理、病理及社會環境等多方面的不良影響都會阻礙學前兒童的心理的正常發展,從而導致他們產生問題行為。學前兒童的問題行為是兒童發展過程中特有的。例如學前兒童會產生情感或者行為方面的問題。問題行為在學前兒童中表現的比較嚴重,持續的時間也很長。
  • 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現狀
    據最新公布的統計顯示,30%的大學生有心理障礙。 目前報導的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問題檢出率,多是用特定心理衛生問題評定量表,如症狀自評量表(scl-90)、zung抑鬱自評量表(sds)、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篩查的結果。結果表明,青少年心理衛生問題檢出率達8%~30%。不過這些心理衛生問題多半不太嚴重,可視作一般心理衛生問題。
  • 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及預防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心理醫院副院長李麗受邀參加此次培訓會,24日下午在培訓會做了以《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及預防》為主題的講座。講座現場,鄭州市九院心理醫院副院長李麗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心理學研究對象;心理與健康的關係;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如何預防;常見的心理誤區。
  • 想要親子關係更好 5種兒童心理問題得解決
    說到親子關係,都是很多家長比較重視的,目前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父母都比較重視兒童的教育,也希望能快樂育兒。而生活中也有一些父母因為對孩子不了解,導致親子關係惡化,因此想提高親子關係或者改善,以下這些兒童心理的了解,大部分兒童問題,父母只有了解才能在出現時正確應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 兒童青少年有哪些突出的心理問題,該怎麼辦?
    如果不及時、有效地對兒童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給予相應的幹預,極易引起嚴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礙,而且兒童時期的心理健康問題往往會持續到成年時期,影響其學業成就、工作和社會交往,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精神、心理和經濟負擔。 然而,我國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心理健康問題普遍存在。
  • 兒童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11個信號
    它通過對既有的兒童心理健康流行病學數據分析、社區調查分析、團體焦點訪談等方法,最終確定了11個識別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行為信號。作者們承認,為了使用簡單考慮,這11個信號並不能發現每個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孩子,但是至少可以識別一半以上。
  • 兒童容易患的8種心理問題,還需家長多做引導!
    身體健康固然重要,但心理平衡更加重要。家長不能輕視兒童心理問題,應多注意觀察,做好診斷,及時幹預,以免帶來不可預想的後果。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也有一部分抑鬱症兒童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評價低,思維能力下降,總有自責和自卑感,記憶力減退,對學校和班級組織的活動不敢任何興趣,易激動,甚至出現自殺的念頭。3、兒童焦慮症兒童焦慮症一般發生在女孩身上,會出現恐懼和不安的情緒體驗。
  • 國際學校&學籍問題全解析!想出國的同學看過來
    國際學校&學籍問題全解析!想出國的同學看過來!!又到9月開學季,下一屆預備進入國際學校的「準新生」們憧憬著自由歡樂的國際化氛圍,期待著豐富廣博的知識環境,卻也對就讀國際學校存在著一些疑慮。最近不乏有這樣的留言:「孩子未來想出國,高中準備直接讀國際學校,學籍的相關問題該怎麼解決呢?」
  • 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及老年心理保健的方法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來臨,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正日益凸顯,故社會各界均須重視和關注老年群體的心理健康。老年人隨著生理功能的減退和家庭及社會諸多因素的影響,承受著比年輕人更大的心理與生理上的雙重壓力,因而晚年後可能會出現焦慮、抑鬱、失眠等各種心理精神問題,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因而老年保健養生除注意身體保健外,更急需補充「心理營養」。
  • 孩子成長中常見的心理問題總結
    兒童成長中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致力於語言障礙矯正工作多年,語言障礙兒童心理障礙的影響很多時候要比語言上的障礙更嚴重,能改善他們的心理問題對矯正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今天就根據多年的經驗簡單介紹一下兒童成長過程常遇到的心理問題,不僅僅適用於有語言缺陷的兒童,如果能給家長們一些借鑑意義,將是我們的榮幸。
  • 兒童常見的心理行為發展
    常見的幼兒行為發展02、記憶力的發展3歲前兒童的記憶是無意識記憶04、思維能力的發展學前兒童思維的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及初步抽象思維的可能性1、感知和記憶是思維的基礎,豐富兒童的感性經驗是兒童思維發展的第一步。父母應該多讓孩子接觸豐富多彩的人事物,多參加各種類型的活動,感性知識越豐富,思維就越深刻。2、根據孩子的好奇心,多提問題,並且父母和老師應該熱情解答兒童提出的各種問題。
  • 兒童期抑鬱症:這個較為普遍的心理問題,卻隱藏得很深
    談到抑鬱症,似乎這是一個在只在成人間存在的問題。雖然我們對心理問題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正在逐漸加強,但對於它表現形式的多樣化,很多時候我們的確防不勝防。而兒童期抑鬱症,更是隱藏得很深,如不及時發現,則會延續到成年期,嚴重影響身心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10-19歲的人群,目前佔總人口的六分之一。
  • 市北區關注兒童心理健康搭建心理服務平臺
    青島新聞網12月4日訊 遵循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和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行為特徵,市北婦幼兒保科新開設兒童心理門診,開展兒童心理行為發育評估,及時掌握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行為發育水平,科學促進兒童健康發展。早期發現、及時幹預、消除影響兒童心理行為發育的生物、心理和社會不利因素,早期識別兒童心理行為發育偏異,有針對性地開展隨訪、幹預和健康管理。
  •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分析
    作者:溫心新媒體【摘要】「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全民關注的社會問題,由於他們長期生活在特殊的環境中,缺乏父母的關愛與呵護,長此以往,產生了性格柔弱、自卑、自負、孤僻、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據此,筆者打算運用調查與訪談等多種方法,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積極探討「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尋求對「留守兒童」有效的教育對策,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改善他們存在的不良心理,幫助「留守兒童」重建自信心,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其身心能夠積極健康的發展,成為一個健康的社會人。
  • 兒童頻繁頭痛可能是心理出現了問題
    如今兒童頭痛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發病率已達11%,其中50%以上為非疾病引起的原發性頭痛[1]。它常常反覆發作,很難治癒,嚴重影響了孩子的生活。而這種頭痛多源於心理問題。現在兒童的心理普遍存在很多的問題,如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