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華瀟賀古道:千年古道見證民族融合
紅網時刻1月7日訊(江華融媒記者 王輝)瀟賀古道是2000多年前的「國道」,地處湘桂粵三省交界邊陲,是歷史上溝通內地與嶺南諸道中最重要的一條通道。這裡是秦皇漢武徵伐嶺南的軍事要道,也是瑤族千年遷徙的南嶺民族走廊。在江華縣內多個鄉村,還能看到不少保存完好的古道印跡。
-
樂清這些靜臥在山中的歷史,你走過幾次?
靜臥於崇山峻岭之中的古道,在更迭的流年中,雖因歲月的流逝多少有些荒廢,掩埋在雜草亂木之下,但至今還發揮著溝通往來的作用。在樂清,你可以選擇一天,找找家門口前的古道走一走,用心感受那些流傳在古道的人與事。
-
鑑往知來,跟著習近平學歷史丨一條古道一座鎮
正在雲南考察的習近平19日下午來到和順古鎮,了解絲綢古道交往、歷史文化傳承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情況。位於騰衝城西南的和順古鎮,曾是古代馬幫重要驛站、南方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如今已被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
15條最適合徒步的中國古道,見證歷史風雲之旅!
傳統的絲綢之路,是指從中國著名古都長安(今天的西安)等地出發,經中亞、西亞,一直到達歐洲或非洲,長度近8000千米,穿越幾十個國家,歷史持續2000多年的一條古代商貿之路。我們現在講的絲綢之路,包括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兩部分。
-
繁華落盡,寂寞成殤
Enjoy lifeUse life wellIt is a one time offer春去秋來,潮起潮落。往日裡,天庭空曠,時光靜謐;閒看雲霧,靜聽風雨;可謂悠閒自得,其樂無窮。轉眼,又至寂寞時節,秋風撫葉,泛成黃色,落了一地的滄桑;鳥落廊前,輕聲一吟,留下幾世的悽涼。如花美眷,敵不過似水流年。一切美好,都會悄然褪色,暗自凋零,最後落入塵埃。化作孤獨,上了心頭。繁華落盡,亂世成殤。人生似列車,幾經周轉,穿行了多少過往。
-
福建一座「隱於鬧市」的古寺,鎮寺之寶是棵千年荔枝樹,超級好吃
這些地方的寺院也確實很多,特別是泉州所在的福建,還有很多國家級的佛教重點寺院,很多人認為福建寺院最多的是泉州,省會福州的存在感很低,但福州有那樣的千年古剎。 不僅是全國重點寺院,也是福建唯一倖存下來的四座有名的古剎。這座古寺是西禪寺,福州五大禪林之一,位於西郊怡山腳下,是一座非常王室氣派的古寺,對福州人來說,西禪寺已經是不熟悉的寺院了,但外國遊客很少到訪。
-
永寧邊州幽思長,千年遐想獨彷徨,敘永川滇黔古道淺談
本文主要參考地方文史王佐才先生資料表示感謝千年古城瀘州下屬三區四縣,其中敘永縣是川滇黔三省交界的地方,(即水潦(lǎo)鄉俗稱雞鳴三省處)。這也獨特的歷史地理屬性,賦予了它更多原始古樸的氣質,歲月不寬宏,時光最無情,歷史上的敘永永寧古道其實有很多往昔已經不為人知。今天江陽沽酒客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敘永古道歷史,走進歲月的時空。
-
鎮館之寶解密:一枚鎏金銅蠶,被主席點名,見證中國千年歷史變革
那麼,它是怎樣成為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的呢?又是怎樣在沉寂數十年之後,突然一躍成為「網紅」的呢?2017年5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主旨演講中提到:「古絲綢之路打開了各國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千年『鎏金銅蠶』見證了這段歷史」。這番講話,讓鎏金銅蠶一下子成為了「網紅」。
-
繁華落盡的嘉義(圖)
(原標題:繁華落盡的嘉義(圖)) 嘉義市古名「諸羅山」。
-
千年官道——茅竹嶺
茅竹嶺古道始建於南宋末年,全長500米,路面寬2米左右。是古代永強去往溫州的陸上主通道,更是一條歷經滄桑的千年古道!在白樓下村茅竹嶺古道入口處,有兩座金碧輝煌、雕梁畫棟的宗教建築緊挨在一起,分別是二聖觀和太陰宮。
-
繁華落盡後的天母風情
早年因國際人士聚集而享有時髦、繁華盛名的天母商圈,近年因外商、富人外移而變得沒落。但臺灣《聯合報》24日刊文認為,繁華落盡未必蒼涼,天母商圈多年來形成的底蘊還在,而且彌足珍貴。文章摘編如下:天母是臺北市最具有異域風情的地方,十幾廿年前,商圈曾蓬勃發展,但隨著信義商圈崛起及西門町復甦,天母商圈因距市區較遠及沒有捷運而逐漸冷清。
-
讓千年粵北古道再現嶺南鄉情
讓千年粵北古道再現嶺南鄉情 ——訪廣東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朱雪梅 2019年04月19日 11:3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永傑 字號
-
山水詩鼻祖開鑿的古道,李太白夢回,徐霞客駐足
這是一條寫滿傳奇的古道,由山水詩鼻祖謝公靈運開鑿,迎來過踏歌而來的詩仙太白,留下過考察天姥山水系的旅行家祖師爺徐霞客,許多歷史上寄情山水的文人,都曾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腳步。如今的古道,在時光中沉澱了千年,依舊安然,只是,霞客古道這個名字,便已經註定了它的不同一般。
-
新春暢遊古驛道之六:饒平古驛道,千年歲月裡的鹽糧古道
▲饒平土樓行程推薦第一天:茂芝會議舊址-西片古道(善福寺)-西片古道(伯嶺泉)-西巖寺-西巖山第二天:綠島山莊-青嵐省級地質公園-明清古寨-三饒道韻樓-大埕所城等可見其歷史性及重要性,堪比西北的茶馬古道。對於其功能,可比粵東的「鹽糧古道」。▲麒麟嶺古驛道與川藏線上的茶馬古道、與荊州一帶的「古道西風瘦馬」不同的是,潮汕平原上的古道,基本都是完全靠人力走出來的,可以說,這完全是一條由挑夫「挑」出來的千年古道。西平古驛道一頭挑起人們的生計,一頭扛起國家烈士的革命重任。
-
【精品】《千年臨水情》系列第十一集——《古道跫音》
千年臨水,千裡相系隔山隔海我也與你共呼吸敬請收看大型紀錄片《千年臨水情》系列第十一集《古道跫音》解說詞節選【版權所有 嚴禁抄襲】 路,人類文明和進步的軌跡,從古至今,在家園與遠方之間總有人類跋涉的身影。
-
杭州旅遊法喜寺,見證了杭州輝煌歷史的天竺三寺!
法喜寺其實就是三天竺中的上天竺法喜講寺,法喜寺上天竺法喜講寺 門票:10 開放時間:4:30-18:30 位於上天竺的法喜寺,始建於五代時期,現在是三天竺中最火也是規模最大的,以求姻緣靈驗和好吃不貴的齋飯紅出了圈,還有的人來這裡為了張國榮先生的排位,總而言之現在的法喜寺很顯然的成為了一個網紅IP寺廟,實際上除了這些之外它還是一座千年古剎,中國白衣觀音的起源地,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絕對值得深度體驗一下
-
纏繞浙閩山間的千年古道,真正的好山好水,遺世獨立!
◆◆◆◆◆浙江西部的崇山峻岭中,一條古道跨越千年歲月,承載著太多的歷史,崎嶇而來堪比蜀道。其艱險,就連清代詩人袁枚也發出這樣的感嘆:「千盤鳥難度,萬嶺欲藏天。」↓被稱為「浙閩咽喉」,這裡曾是浙江與福建之間的交通要道。
-
廣東梅關古道已成旅遊勝地 秦漢古道在醞釀開發
廣東留存多條千年古道 梅關古道已成旅遊勝地 秦漢古道還在醞釀開發 更多荒廢古道芳草萋萋 昨日,本報報導了中山岐澳古道可能列入粵澳合作項目,或將被打造成特色旅遊線路。而在粵北、粵東等古代嶺南出省必經之路上,也有不少歷史悠久的古道。但隨著歲月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它們現今的「命運」卻有很大不同。
-
古道西風瘦馬——茶馬古道上最後的風景
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在陸路上開闢了兩條對外通道,一條在北方,就是大家熟知的絲綢之路;一條在南方,被稱為「亞洲的天堂走廊」的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是一個有著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自古以來,地處高寒的康藏地區不產蔬菜,藏民族以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為主食,高脂肪,高熱量,需要喝酥油茶,分解脂肪,防止燥熱,補充維生素。
-
登頂三尖之巔,徒步徽杭古道
明媚的晨曦陽光繞過季節的柵欄輕輕落在指尖,屬天目山脈,其實是同一座山峰的三個不同山頭,沿著山脊線,從北往南依次為猴子尖、鷹嘴尖、飯甑尖。最喜悅的心情也在即使氣喘籲籲、汗水揮灑便是用虐之後暢笑的明媚見證了整個春天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