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吃手怎麼辦?這樣做可以讓孩子順利度過吃手的口腔敏感期

2020-12-19 老嶽講感統平臺

吃手、吃玩具......現如今,各種「吃」已經成為女兒最重要的日常了!

回想大概兩個月前,小丫頭偶然發現了把拳頭塞入嘴巴的樂趣,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只要醒著,就在試呀試,小拳頭在下巴附近點點點點點,直至塞入嘴巴,砸吧砸吧,津津有味!尤其到了晚上,褪去棉服,她的小手會更靈活,只要不是在吃奶,基本都是在吃手!

也是從那時候起,婆婆常常會問我:「是不是該吃奶了?看她又餓了!」

「不,她剛吃過,她是玩呢!」

可不就是玩呢! 口腔敏感期到了嘛!

這次,一定要讓她吃個夠!

1.

我不知道每次我回答婆婆的時候臉上都洋溢著不自覺的笑容,直到有次她終於忍不住問我,「笑啥?她吃個手你高興啥?」我才知道,原來我已經「得意忘形」了!

「媽,你知道什麼是『口腔敏感期』嗎?」

「沒聽過,你說說!」婆婆早已習慣了我在家的一臉專家樣。

「你看悅悅現在很喜歡吃手對不對?你還記得她哥哥小時候嗎?是不是有段時間也老喜歡把小手塞嘴裡?你有沒有注意過其他孩子?有沒有發現每個孩子在這麼小的時候都比較喜歡吃手?」

我連珠炮的發問,婆婆給了總結性回答:「好像——還真是!」

「這就對了,這就是口腔敏感期,每個孩子在2-5個月的時候,都會進入口腔敏感期。他們會開始愛上吃手,並且拿到任何東西都想要往嘴裡放。你知道為什麼嗎?」

「為什麼?」聽得入迷的婆婆充分證明了什麼叫活到老學到老。(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老太太很懂得與時俱進,什麼智慧型手機,什麼科學育兒,她都很感興趣,著實叫人佩服!)

「因為他們正在探索!當孩子們逐漸實現口腔功能的發展和獨立之後,他們會開始嘗試通過嘴巴裡敏感的觸覺神經來探索周圍的一切。首先通過吃手,他們可以探索到自身,也就是認識甚至喚醒自己的身體,然後通過吃其他任何可以被他們拿到並放到嘴裡的東西,又可以探索到世界,最終,他們會建立自己與世界之間的通道。所以,很多時候孩子們吃手,並不是餓,而是在努力認識世界。而他們的口腔觸覺,正是他們打開世界大門的鑰匙。 」

為何要讓孩子順利度過口腔敏感期

(以下內容由老嶽講感統專業提供)

1.口腔觸覺會幫孩子感知到物質屬性

三五個月的孩子,口腔內的觸覺敏感度比手部或其他任何部位的皮膚的敏感度都要高,所以,孩子才會首先用口腔來探索外界各種物質的屬性。他會挨個嘗嘗自己的小手,以及金屬,木材,塑料,紙質等所有不同的物質分別是什麼樣的感覺,並永遠記住這些不同的感覺。

2.口腔觸覺會幫孩子發展手部精細動作、手眼協調能力

很顯然 ,我們的眼睛是看不到自己的嘴巴的,但是我們的手卻可以準確地把食物放到嘴裡。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有非常成熟的本體覺,我們能夠很隨意地確認自己的身體「存在」於哪裡。

但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本體覺才剛剛開始發展,他們的身體可不會那麼容易被自己控制(孩子小時候想把小蛋糕放嘴裡會很難,因為找不準嘴巴的位置,常常把蛋糕屑塗得滿臉都是),唯有經過口腔敏感期的訓練,不斷嘗試把各種各樣的東西捏起來放進嘴巴裡,他們基礎的本體覺才能逐漸被發展,為他們日後獨立輕鬆地拿勺子,筷子,做出各種手部的精細動作,實現手眼協調打好基礎。

3.口腔觸覺會幫孩子順利過渡到抓握敏感期

成年之後的我們,想要探索一樣事物,很自然就會做出用手來擺弄它的動作。但是,在抓握敏感期到來之前,孩子們用以探索的工具,只有嘴巴。只有順利度過口腔敏感期,孩子在生命本能的驅使下,在自己動手抓起東西往嘴巴裡放的過程中,逐漸喚醒並發掘出「手」的作用,逐漸熟練使用「手」這個工具,他才能順利從用嘴巴探索的階段過渡到用手探索的階段!再以後,他的探索活動才能更多地,甚至完全地依賴自己的雙手!

4.口腔觸覺會幫助孩子在日後更好地發展語言

因為感覺刺激可以促進神經細胞的連結,所以當孩子在口腔敏感期內獲得大量的口腔觸覺刺激時,大腦中的功能區就會連結出一片可以控制口腔肌肉、關節、舌頭、嘴唇等的神經網絡,這個網絡,會在孩子一歲之後發展語言時幫上大忙,因為它可以讓大腦更好地控制發音器官,從而保證發音清楚。

這麼多的內容,老人家消化起來確實有些困難,但是看她皺眉沉思的樣子,我是真心慶幸。不管怎樣,這個一生強悍的女人,在教育上,總是願意和我站到統一戰線,相比很多婆媳矛盾的家庭,實屬不易了!

為了讓她明白口腔敏感期的重要性,我繼續解釋道:「如果我們家長在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內阻止了他們吃手,導致他們的口腔敏感期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出現口腔敏感期延後的現象,比如上幼兒園之後又突然出現吃手、咬指甲等不好的習慣,甚至咬人,你看他哥哥,有段時間老是咬衣服拉鏈,就是這個緣故。

當時老師都跟我們反應了,你還很生氣,但我並沒有吵他,也不讓你吵他,為什麼?不是我護短,而是因為我知道那並不怪他,要怪就怪當年我太講究衛生,什麼都不讓他往嘴裡放,導致他缺了那一塊。現如今他要補回來,我肯定不能再阻止了呀!你看,後來他自己得到了滿足,不也自然而然就不咬了。」

2.

口腔敏感期的話題聊了很久,婆婆終於通透,對於女兒的吃手也格外關注起來。比如,給女兒洗澡的時候,她常常會一邊洗一邊說,「來,給小悅悅把小手洗乾淨,讓小悅悅狠勁兒吃!」

有次我正在忙,聽到她在客廳喊:「快來看,小悅悅的口腔敏感期更進一步了——」

我一聽就樂了,婆婆說話真是越來越「專業」了!

果然,走出來一看,女兒正拿著婆婆交給她的小搖鈴努力往嘴裡塞,和剛開始吃手一樣,她手攥搖鈴晃晃悠悠在自己小臉上撞了幾下,終於成功入口,滿足地吃起來!

從那以後,我和婆婆就每天都提前給各種小玩意兒做好清潔,然後逐一交到女兒手裡,讓她吃個夠。

3.

看女兒每天都「吃」的滿足,當媽的我也是格外滿足。我相信,這一次,她一定不會再像他哥哥一樣,錯過「吃」的感統訓練了!至於那些與口腔敏感期發展相關的能力,諸如語言、手眼協調等,自然也都可以打下一個比較好的基礎!包括6歲之前的其他近30個兒童敏感期,在我們一家人的理解與支持下,她也必定可以順利安然度過!

真心感恩與老嶽講感統這個專業平臺的相遇,讓我可以在養育第二個孩子時,胸有成竹,讓我在面對第一個孩子的各種「毛病」時,也能心平氣和。

最後,還是想對各位跟著老嶽學感統的家長朋友們說那句話「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只要我們願意為了孩子努力學習,就一定可以擁有科學育兒的智慧,帶著孩子走向精彩人生!轉發、關注、評論,下篇文章為大家分享0-6歲兒童典型敏感期

相關焦點

  • 孩子老吃手怎麼辦?怎麼抓住寶寶的口腔敏感期?
    敏感期,對寶寶來說是黃金一般貴重的時期,是寶寶在對外界探索,感知這個世界,認識周圍的一切的重要時期。口腔敏感期一般在2-12個月出現。一般表現為:愛吃手,愛咬人,什麼東西都喜歡往嘴裡塞。如果在口腔敏感期,家長能給寶寶提供自由的環境和選擇,允許他們的各種「吃」,敏感期就會很快順利度過,如果老是因為不衛生,怕咬壞了等原因阻礙孩子用口去探索世界,那麼這一敏感期變會持續很長時間,反覆出現到三四歲甚至更久。
  • 孩子總吃手、還咬人,怎麼辦?別擔心,這是孩子進入了口腔敏感期
    我告訴堂弟:「甜甜正在經歷口腔敏感期,千萬不要阻止她,多給她買幾個咬膠,讓她啃,這段時間,別讓她拿到細小的東西和太硬的東西,以免傷到她,等過了這個敏感期就好了。」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孫瑞雪認為:「兒童通過不斷使用牙齒和舌頭來練習自己的味覺和觸覺,並用口來感覺事物、認識事物。」這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步,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口腔敏感期。
  • 寶寶頻頻把手當食物,孩子進入口腔敏感期,父母這樣引導就對了
    後來學習了育兒知識才知道,寶寶最初是用口來認識世界的,他通過口來認識自己的身體,通過吃手來喚醒手的功能。當寶寶頻頻使用口,看到什麼都喜歡塞進嘴裡的時候,他的口腔敏感期就開始了。 孩子的口腔敏感期一般在6個月左右開始,也就是寶寶的長牙敏感期開始的時候。父母要為寶寶準備一些軟硬度、口感和質地不同的食物來滿足寶寶口腔期的練習需求。 例如:蘋果塊、雪梨塊、麵包幹、餅乾、青菜莖、蘿蔔塊等,也可以為寶寶提供一些乾淨的膠圈、磨石棒等物品,讓孩子體現不同的味覺和觸覺。 寶寶在練習咀嚼的過程,可能會經常嚼了又吐,吐了又嚼。
  • 寶寶喜歡吃手可能是進入「口腔敏感期」,這樣做讓寶寶健康成長
    但是如果寶寶吃手的行為一直延續,甚至在兩歲之後還有吃手的習慣,那麼父母就要引起重視,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辦法引導寶寶儘量做到不吃手。1、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父母應該抽出時間多陪伴寶寶,即便寶寶很小,他們也能夠感受到父母的力量,父母可以通過語言、眼神或者肢體的接觸,讓寶寶產生安全感,順利的度過口腔敏感期。
  • 寶寶喜歡吃手,可能是進入「口腔敏感期」,這樣做讓寶寶健康成長
    只是寶寶雖然陶醉其中,但是父母們對寶寶的這種行為卻不樂意,因為在他們看來吃手是一種既不文明又不健康的表現,所以時常會制止孩子。一般寶寶從三四個月開始就會出現吃手的行為,對於這個月齡段的寶寶,父母其實不用太過擔心,因為吃手完全是他們的正常反應。
  • 【31個敏感期】第三彈,口腔敏感期
    口腔的敏感期 在哺乳時,心境要保持平和,即便被咬了也不要表現的很急躁,以免給寶寶造成壓力,或者是個很好玩的事而再次做。 2.允許寶寶用口去探索世界 寶寶的探索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滿足,才能夠儘快結束口腔敏感期。
  • 聊聊口腔敏感期
    小Jo的口腔敏感期度過的比較順利,其中有一段時間因為出牙小反覆了一下,但1歲半左右徹底告別吃手,除了一次咬了一口蠟筆,之後從沒有吃異物、小物的行為出現,每天把家裡的物件收拾好,就可以放心上班去了。但小時候他真是個吃手相當嚴重的孩子,現在翻看他從百天到1歲多的照片,幾乎都是手塞在嘴裡的……有一段時間,最愛就是啃爬行地墊的邊……再就是啃爸爸媽媽……好在他口腔敏感期度過的比較順利,而沒有順利度過的孩子這個過程會推遲。蒙氏理論認為,孩子口腔敏感期持續時間的長短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 剛上幼兒園就咬人,那些錯過口腔敏感期的孩子該怎麼辦?
    就在我感覺終於平衡好了家庭、孩子與工作,一切都開始步入正軌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讓我至今想起來都很心疼的事。是的,那個錯過口腔敏感期的孩子,不是我的寶寶。月月比我家娃大兩個月,有一天,他們在幼兒園一起玩大鱷魚遊戲的時候,倆人親密地挨在一起,所有人都很開心,氣氛很是融洽。
  • 孩子把手當成「食物」?當「口腔敏感期」到來,父母要學會如此做
    但其實孩子喜歡吃手,把手當成食物這個行為,也是在暗示著孩子進入了特殊的口腔敏感期,朋友最近就因為孩子吃手的行為感到非常的苦惱,朋友的孩子現在已經三四個月了。其實按照時間的發展來說,孩子到了三四個月之後就會出現吃手的習慣,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多半是成長的軌跡進入了口腔敏感期的階段。口腔敏感期這一個名詞,顧名思義就是口欲發展強烈,熱衷於用味覺和觸覺去感知外界的階段。
  • 寶寶愛吃手,或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這樣做讓寶寶健康成長
    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最初,兒童是通過口來打開外在世界的,是通過口來認識周圍的一切的。可以說,吃手,啃腳,咬人,都是寶寶「口腔敏感期」的常見表現。一旦出現,千萬別著急幹預,多了解一些口腔敏感期的知識和護理方法,在保證安全健康的同時,即可能的滿足寶寶的需求才行。
  • 孩子「吃手」怎麼辦?要不要阻止?一篇文章教你搞定
    因為在這個階段,我們的身體為了發展會經歷一段「口腔敏感期」,幫助我們探索和體驗周圍的各項事物,這是人體正常的發展歷程。在口腔獲得足夠刺激的情況下,寶寶會順利度過這個敏感期,今後也就不再出現類似吃手、咬指甲這樣的行為。
  • 錯過語言敏感期,我把孩子培養成「啞巴」……
    錯過了語言敏感期,家長就這樣生生把孩子培養成了「啞巴」……當然,這是理想的語言發育進程,是以家長為孩子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幫他順利度過語言敏感期為前提。但是,作為新手家長,該如何做才能幫助兒童順利度過這一時期呢?聽聽老嶽的建議!
  • 為什麼孩子會吃手?要阻止嗎?孩子背後這些心理暗示,我們要知道
    表妹顯得很擔心和我說:「這孩子不知道怎麼回事,這段時間,老愛吃手,是不是不正常呀?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得了什麼病?」我和表妹說:「孩子正常得很,因為寶寶正處於口腔敏感期。所以寶寶喜歡吃手。」小寶寶們之所以會吃手,是因為他們進入了口腔敏感期,他們在通過吃手這種行為來體驗口的各種功能。口腔敏感期是指寶寶通過口來認識周圍世界,並建構自己大腦和心理世界的時期。
  •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別把敏感期表現當成不乖,這樣做娃才會聽你的
    ,如果把孩子敏感期的表現當成是孩子不聽話,甚至因此來懲罰他們這樣做既不符合孩子的天性,還會在孩子的心理留下很大的陰影。家長能做的就是,保證孩子入口的東西是乾淨的就可以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物權意識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物權意識表現特別明顯的時候,不要和他較真,儘量順著他。
  • 怎樣幫助孩子安全度過第一個敏感期
    嬰兒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敏感期,其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口的敏感期,這時候小嬰兒幹嘛都用嘴巴!很多媽媽和家長看到孩子啃這個咬那個,焦慮到衛生和安全,所以主觀的採取了很多限制活動。。。。但是心理學家們發現如果口的敏感期過度不好,將會有很多後遺症和隱患。。。「出生不久持續到一歲多一點,是口腔敏感期。家長千萬不要認為不乾淨而去阻止孩子,否則會留下心理隱患。
  • 兒童敏感期之口腔敏感期
    兒童口腔的敏感期在半歲左右來臨,因而首先要是口的功能建立並獨立起來,其次才能用口來認識世界,但是大部分的家裡呢,會過度的保護兒童的這樣一個口腔敏感肌,會導致孩子的敏感期會推遲,我們會觀察到大部分的孩子,尤其在兩歲多的孩子,在咀嚼一些食物的時候,他們的口型和咀嚼的方式特別的像老人
  • 「口欲期」的孩子叛逆?父母學會這樣引導,寶寶順利度過
    「口欲期」的孩子叛逆?父母學會這樣引導,寶寶順利度過。親戚來家裡看見寶寶吃手,就直接拔掉或打他的手。還給支了個招,說阻止還不改就在手指上塗辣椒,寶寶就不敢吃手了。這位寶媽聽完還真捨不得給孩子手上塗辣椒。但是她非常焦慮,不知道對於寶寶的吃手現象,自己到底應該怎麼辦。這個寶寶的情況,其實就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階段,叫做口欲期。
  • 說明到了「口腔敏感期」,這幾點寶媽要注意
    表姐在帶娃時,小侄女已經長出了乳牙,表姐在給她餵奶時,小侄女就咬了表姐一口,給表姐疼的眼淚都下來了,但是為了孩子不挨餓,只好忍著疼痛給孩子餵奶。其實,當寶寶有了這些表現,就說明寶寶已經到了「口腔敏感期」。
  • 寶寶「口腔敏感期」時,家長這麼做,有益孩子健康成長
    李玫最近跟我說:「我家的孩子最近抓著什麼都往嘴裡送,越是阻止他他就越是要往嘴裡送,這是為什麼呢?」我回答說:「這是因為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到了,孩子都會經歷口腔敏感期的過程,其中,大部分孩子的口腔敏感期都出現在4個月到12個月之間。如果孩子的口欲得不到滿足的話,他們的敏感期還會有所延長。」
  • 寶寶愛吃手,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家長正確引導很重要
    在前一陣子,張女士發現寶寶總是喜歡把手伸到嘴裡,寶寶的奶奶看到之後很擔心,認為寶寶的手上有細菌,吃手對於寶寶健康不利,於是總是把寶寶的手抽出來,把寶寶的手緊緊攥著,不讓寶寶吃手,寶寶每次都會大聲哭鬧。每次張女士都會來阻攔,她在學習育兒知識的時候,學習「口腔敏感期」,知道在這個時候阻止孩子吃手是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