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手、吃玩具......現如今,各種「吃」已經成為女兒最重要的日常了!
回想大概兩個月前,小丫頭偶然發現了把拳頭塞入嘴巴的樂趣,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只要醒著,就在試呀試,小拳頭在下巴附近點點點點點,直至塞入嘴巴,砸吧砸吧,津津有味!尤其到了晚上,褪去棉服,她的小手會更靈活,只要不是在吃奶,基本都是在吃手!
也是從那時候起,婆婆常常會問我:「是不是該吃奶了?看她又餓了!」
「不,她剛吃過,她是玩呢!」
可不就是玩呢! 口腔敏感期到了嘛!
這次,一定要讓她吃個夠!
1.
我不知道每次我回答婆婆的時候臉上都洋溢著不自覺的笑容,直到有次她終於忍不住問我,「笑啥?她吃個手你高興啥?」我才知道,原來我已經「得意忘形」了!
「媽,你知道什麼是『口腔敏感期』嗎?」
「沒聽過,你說說!」婆婆早已習慣了我在家的一臉專家樣。
「你看悅悅現在很喜歡吃手對不對?你還記得她哥哥小時候嗎?是不是有段時間也老喜歡把小手塞嘴裡?你有沒有注意過其他孩子?有沒有發現每個孩子在這麼小的時候都比較喜歡吃手?」
我連珠炮的發問,婆婆給了總結性回答:「好像——還真是!」
「這就對了,這就是口腔敏感期,每個孩子在2-5個月的時候,都會進入口腔敏感期。他們會開始愛上吃手,並且拿到任何東西都想要往嘴裡放。你知道為什麼嗎?」
「為什麼?」聽得入迷的婆婆充分證明了什麼叫活到老學到老。(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老太太很懂得與時俱進,什麼智慧型手機,什麼科學育兒,她都很感興趣,著實叫人佩服!)
「因為他們正在探索!當孩子們逐漸實現口腔功能的發展和獨立之後,他們會開始嘗試通過嘴巴裡敏感的觸覺神經來探索周圍的一切。首先通過吃手,他們可以探索到自身,也就是認識甚至喚醒自己的身體,然後通過吃其他任何可以被他們拿到並放到嘴裡的東西,又可以探索到世界,最終,他們會建立自己與世界之間的通道。所以,很多時候孩子們吃手,並不是餓,而是在努力認識世界。而他們的口腔觸覺,正是他們打開世界大門的鑰匙。 」
為何要讓孩子順利度過口腔敏感期
(以下內容由老嶽講感統專業提供)
1.口腔觸覺會幫孩子感知到物質屬性
三五個月的孩子,口腔內的觸覺敏感度比手部或其他任何部位的皮膚的敏感度都要高,所以,孩子才會首先用口腔來探索外界各種物質的屬性。他會挨個嘗嘗自己的小手,以及金屬,木材,塑料,紙質等所有不同的物質分別是什麼樣的感覺,並永遠記住這些不同的感覺。
2.口腔觸覺會幫孩子發展手部精細動作、手眼協調能力
很顯然 ,我們的眼睛是看不到自己的嘴巴的,但是我們的手卻可以準確地把食物放到嘴裡。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有非常成熟的本體覺,我們能夠很隨意地確認自己的身體「存在」於哪裡。
但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本體覺才剛剛開始發展,他們的身體可不會那麼容易被自己控制(孩子小時候想把小蛋糕放嘴裡會很難,因為找不準嘴巴的位置,常常把蛋糕屑塗得滿臉都是),唯有經過口腔敏感期的訓練,不斷嘗試把各種各樣的東西捏起來放進嘴巴裡,他們基礎的本體覺才能逐漸被發展,為他們日後獨立輕鬆地拿勺子,筷子,做出各種手部的精細動作,實現手眼協調打好基礎。
3.口腔觸覺會幫孩子順利過渡到抓握敏感期
成年之後的我們,想要探索一樣事物,很自然就會做出用手來擺弄它的動作。但是,在抓握敏感期到來之前,孩子們用以探索的工具,只有嘴巴。只有順利度過口腔敏感期,孩子在生命本能的驅使下,在自己動手抓起東西往嘴巴裡放的過程中,逐漸喚醒並發掘出「手」的作用,逐漸熟練使用「手」這個工具,他才能順利從用嘴巴探索的階段過渡到用手探索的階段!再以後,他的探索活動才能更多地,甚至完全地依賴自己的雙手!
4.口腔觸覺會幫助孩子在日後更好地發展語言
因為感覺刺激可以促進神經細胞的連結,所以當孩子在口腔敏感期內獲得大量的口腔觸覺刺激時,大腦中的功能區就會連結出一片可以控制口腔肌肉、關節、舌頭、嘴唇等的神經網絡,這個網絡,會在孩子一歲之後發展語言時幫上大忙,因為它可以讓大腦更好地控制發音器官,從而保證發音清楚。
這麼多的內容,老人家消化起來確實有些困難,但是看她皺眉沉思的樣子,我是真心慶幸。不管怎樣,這個一生強悍的女人,在教育上,總是願意和我站到統一戰線,相比很多婆媳矛盾的家庭,實屬不易了!
為了讓她明白口腔敏感期的重要性,我繼續解釋道:「如果我們家長在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內阻止了他們吃手,導致他們的口腔敏感期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出現口腔敏感期延後的現象,比如上幼兒園之後又突然出現吃手、咬指甲等不好的習慣,甚至咬人,你看他哥哥,有段時間老是咬衣服拉鏈,就是這個緣故。
當時老師都跟我們反應了,你還很生氣,但我並沒有吵他,也不讓你吵他,為什麼?不是我護短,而是因為我知道那並不怪他,要怪就怪當年我太講究衛生,什麼都不讓他往嘴裡放,導致他缺了那一塊。現如今他要補回來,我肯定不能再阻止了呀!你看,後來他自己得到了滿足,不也自然而然就不咬了。」
2.
口腔敏感期的話題聊了很久,婆婆終於通透,對於女兒的吃手也格外關注起來。比如,給女兒洗澡的時候,她常常會一邊洗一邊說,「來,給小悅悅把小手洗乾淨,讓小悅悅狠勁兒吃!」
有次我正在忙,聽到她在客廳喊:「快來看,小悅悅的口腔敏感期更進一步了——」
我一聽就樂了,婆婆說話真是越來越「專業」了!
果然,走出來一看,女兒正拿著婆婆交給她的小搖鈴努力往嘴裡塞,和剛開始吃手一樣,她手攥搖鈴晃晃悠悠在自己小臉上撞了幾下,終於成功入口,滿足地吃起來!
從那以後,我和婆婆就每天都提前給各種小玩意兒做好清潔,然後逐一交到女兒手裡,讓她吃個夠。
3.
看女兒每天都「吃」的滿足,當媽的我也是格外滿足。我相信,這一次,她一定不會再像他哥哥一樣,錯過「吃」的感統訓練了!至於那些與口腔敏感期發展相關的能力,諸如語言、手眼協調等,自然也都可以打下一個比較好的基礎!包括6歲之前的其他近30個兒童敏感期,在我們一家人的理解與支持下,她也必定可以順利安然度過!
真心感恩與老嶽講感統這個專業平臺的相遇,讓我可以在養育第二個孩子時,胸有成竹,讓我在面對第一個孩子的各種「毛病」時,也能心平氣和。
最後,還是想對各位跟著老嶽學感統的家長朋友們說那句話「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只要我們願意為了孩子努力學習,就一定可以擁有科學育兒的智慧,帶著孩子走向精彩人生!轉發、關注、評論,下篇文章為大家分享0-6歲兒童典型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