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幼兒園就咬人,那些錯過口腔敏感期的孩子該怎麼辦?

2020-12-19 明月共讀書

我家娃兩歲三個月的時候開始上幼兒園,經歷了最初幾天的哭鬧後,她以極快的速度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每天放學的時候都在幼兒園玩不夠,拉著媽媽到處介紹,讓我很是欣慰。

就在我感覺終於平衡好了家庭、孩子與工作,一切都開始步入正軌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讓我至今想起來都很心疼的事。

是的,那個錯過口腔敏感期的孩子,不是我的寶寶。

月月比我家娃大兩個月,有一天,他們在幼兒園一起玩大鱷魚遊戲的時候,倆人親密地挨在一起,所有人都很開心,氣氛很是融洽。

可是,月月突然就趴到我家娃的臉上咬了一口,速度快到,讓就在旁邊的老師也沒來得及阻止。老師抱起我家娃的時候,臉上已經結結實實的挨了一大口,一排清晰牙印,幾乎要破了。

晚上我接孩子的時候,一看到孩子的臉,沒忍住接著就哭了。

哪個當媽的,看到自己孩子臉上的牙印不心疼啊!

老師跟我說了月月的情況,最近她看到什麼東西都要往嘴裡塞,甚至連做的椅子也要啃一啃,所以判斷他應該是出現了口腔敏感期。

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曾經說過,口,是孩子連接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最自然通道,如果2歲左右的孩子會出現用口腔即舌頭、牙齒探索環境的敏感期,其實這應該是兩歲之前完成的,兒童出現這種現象時,家長一定要注意,使兒童順利補上敏感期。

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我們需要給孩子提供一些東西來讓他咬,比如橡膠玩具等等,滿足他想要用口腔來探索的需求。

其實,最根本的就是,在他最初出現口腔敏感期,也就是一歲左右,剛剛開始到處都要嘗一嘗咬一咬的階段,不要過多的打擾孩子,讓他們能夠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等到他的手被喚醒,孩子又開始無處不在地到處觸摸時,口的敏感期就逐漸過去了。

看到這裡,各位寶媽是不是發現,自己總是拿出孩子嘴裡的東西,原來是在打擾孩子探索世界呀?我們可以儘量清洗乾淨,讓孩子暢快地咬,只有順利度過這個時期,才能避免長大後的口腔敏感期,畢竟,上學之後,咬到別的小朋友,讓別人來承擔不應該的後果,可是不大合適的喲。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孩子總吃手、還咬人,怎麼辦?別擔心,這是孩子進入了口腔敏感期
    前幾天,朋友小琴在電話裡向我抱怨,她2歲兒子浩浩咬了他們小託班的小宇和麗麗,小琴也遭到了家長們的聲討,問我該怎麼辦?我問她,浩浩小時候吃手嗎?她說吃呀,可是老人嫌吃手髒,小的時候給孩子戴手套,大一些了,就直接告訴他不要吃手,有時還批評他。我告訴小琴,浩浩現在正在彌補口腔敏感期。你現在不要責備他,要告訴他咬人是不對的,被咬的人會很疼。
  • 2、3歲的孩子為什麼喜歡咬人?——遲到的口腔敏感期
    小寶2歲半,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可愛,在幼兒園小小班,什麼都好,就是愛咬人:高興了咬人,生氣了咬人,有時候,莫名其妙也會跑到一個小朋友旁邊,張嘴就咬一口。其實,小寶這個情況,很多時候,很容易被家長或者老師定性為:這個孩子有攻擊性,或者是語言表達遲緩(因為寶寶不會說,只會咬),其實,這個是和小寶嬰幼兒時期,口腔敏感期沒有的得到滿足有很大關係。
  • 每日蒙臺梭利對您說*早安:孩子為什麼會咬人?遲到的口腔敏感期
    0-6歲,要經歷這兩個敏感期:口腔敏感期和手的敏感期。通常而言,從孩子喜歡用手指揉捏比較軟的食物(如麵團、土豆泥)或玩具(如橡皮鴨之類)開始,就意味著這個孩子口腔敏感期已經過去,隨之而來的就是手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被專家稱為是更智能的一種方式——因為孩子們不再只是「感受」某人某事某物,而是開始進化到像大腦一樣「辨別」。
  • 吃手、咬人怎麼破?聊聊口腔敏感期
    (蝦寶媽)現象四:愛咬人口腔敏感期,我對這個詞並不陌生,炫寶在12月左右的時候,拿到什麼都喜歡用嘴巴先嘗嘗,還特別喜歡咬人,那段時間家裡每個人都傷痕累累,甚至姥爺的手指頭都被咬出血。咬人又是一個很惱人的敏感期行為,5~7個月的寶寶,通常是出牙痛而咬人,8~14個月的寶寶咬人,除了出牙的因素,通常會在高興時咬人,如果父母制止,他們很可能停止。1歲半到3歲的寶寶咬人通常是不高興,或者想要引起別人注意、控制別人。如果3歲以上還在咬人,那就是不正常的行為了。
  • 孩子老吃手怎麼辦?這樣做可以讓孩子順利度過吃手的口腔敏感期
    也是從那時候起,婆婆常常會問我:「是不是該吃奶了?看她又餓了!」「不,她剛吃過,她是玩呢!」可不就是玩呢! 口腔敏感期到了嘛!這次,一定要讓她吃個夠!1.但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本體覺才剛剛開始發展,他們的身體可不會那麼容易被自己控制(孩子小時候想把小蛋糕放嘴裡會很難,因為找不準嘴巴的位置,常常把蛋糕屑塗得滿臉都是),唯有經過口腔敏感期的訓練,不斷嘗試把各種各樣的東西捏起來放進嘴巴裡,他們基礎的本體覺才能逐漸被發展,為他們日後獨立輕鬆地拿勺子,筷子,做出各種手部的精細動作,實現手眼協調打好基礎。
  • 孩子老吃手怎麼辦?怎麼抓住寶寶的口腔敏感期?
    敏感期,對寶寶來說是黃金一般貴重的時期,是寶寶在對外界探索,感知這個世界,認識周圍的一切的重要時期。口腔敏感期一般在2-12個月出現。一般表現為:愛吃手,愛咬人,什麼東西都喜歡往嘴裡塞。如果在口腔敏感期,家長能給寶寶提供自由的環境和選擇,允許他們的各種「吃」,敏感期就會很快順利度過,如果老是因為不衛生,怕咬壞了等原因阻礙孩子用口去探索世界,那麼這一敏感期變會持續很長時間,反覆出現到三四歲甚至更久。
  • 為什麼在幼兒園裡,有的小朋友會莫名其妙「咬人」?
    1遲到的口腔敏感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我們的孩子在0-6歲,要經歷這兩個敏感期:口腔敏感期和手的敏感期。通常而言,從孩子喜歡用手指揉捏比較軟的食物(如麵團、土豆泥)或玩具(如橡皮鴨之類)開始,就意味著這個孩子口腔敏感期已經過去,隨之而來的就是手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被專家稱為是更智能的一種方式——因為孩子們不再只是「感受」某人某事某物,而是開始進化到像大腦一樣「辨別」。
  • 孩子愛咬人,很容易被孤立!聰明的家長需了解孩子咬人的5個原因
    今天北京的幼兒園小班開學,各大媽媽群都異常活躍,大家從孩子入園聊到孩子放學,聊著聊著就嗨了,各種育兒問題也隨之被討論起來。其中一個媽媽群裡討論了孩子咬人的問題。,因為愛咬人的小朋友在幼兒園很容易被孤立。
  • 【31個敏感期】第三彈,口腔敏感期
    口腔的敏感期 (蝦寶媽) 現象四:愛咬人 口腔敏感期,我對這個詞並不陌生,寶寶在12月左右的時候,拿到什麼都喜歡用嘴巴先嘗嘗,還特別喜歡咬人,那段時間家裡每個人都傷痕累累,甚至姥爺的手指頭都被咬出血。
  • 孩子把手當成「食物」?當「口腔敏感期」到來,父母要學會如此做
    但其實孩子喜歡吃手,把手當成食物這個行為,也是在暗示著孩子進入了特殊的口腔敏感期,朋友最近就因為孩子吃手的行為感到非常的苦惱,朋友的孩子現在已經三四個月了。其實按照時間的發展來說,孩子到了三四個月之後就會出現吃手的習慣,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多半是成長的軌跡進入了口腔敏感期的階段。口腔敏感期這一個名詞,顧名思義就是口欲發展強烈,熱衷於用味覺和觸覺去感知外界的階段。
  • 孩子把手當成「食物」?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家長要知道這幾點
    ,這下子李女士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其實有這樣習慣的孩子非常多,也會與很多的家長對此束手無策。其實這就是孩子進入了「口腔敏感期」的表現,如果家長只是一味的阻止並不能產生任何的作用那麼孩子進入「口腔敏感期」,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 孩子咬人被幼兒園拒收,可能是這個原因,幼兒園或許做錯了
    顧佳傾盡所有買了高檔住宅,想讓兒子去上最好的幼兒園,兒子在幼兒園面試的時候,前面都表現非常好,對答如流、活潑可愛。但是當老師問到,「首都在哪裡」的時候,只有三歲多的許子言沒聽明白,以為老師問的是「手都在哪裡」,就回答「在胳膊上」。老師重複提問了多次,許子言也回答了多次就開始不耐煩了,還咬了老師一口,就這樣被幼兒園拒收了。
  • 寶寶頻頻把手當食物,孩子進入口腔敏感期,父母這樣引導就對了
    當寶寶頻頻使用口,看到什麼都喜歡塞進嘴裡的時候,他的口腔敏感期就開始了。家長不用擔心衛生的問題而加阻止,也不必擔心孩子會咽著。因為孩子練習的過程,就是自我調整的過程,他會從中摸索到適合自己的咀嚼力度和規律。 在孩子的口腔敏感期,父母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提供充分自由選擇食物和享用食物的機會。
  • 孩子愛咬人,很容易被別的小朋友孤立!智慧的家長懂得對症下藥
    今天北京的幼兒園小班開學,各大媽媽群都異常活躍,大家從孩子入園聊到孩子放學,聊著聊著就嗨了,各種育兒問題也隨之被討論起來。其中一個媽媽群裡討論了孩子咬人的問題。,因為愛咬人的小朋友在幼兒園很容易被孤立。
  • 孩子愛吃手?多半「口腔敏感期」作祟,適當添加輔食助力寶寶成長
    閨蜜給我打電話說最近她特別苦惱,她家5個月的寶寶總是把小手放在嘴巴裡吃個不停,有時剛給孩子穿上一件新衣服,結果口水流的到處都是。而且閨蜜還認為孩子吃手特別不衛生,上面的細菌會危害孩子的身體健康。我趕緊打斷閨蜜的話語並對她說:娃愛吃手並不一定就是壞事,而有可能是進入了口腔敏感期。
  • 喜歡吃手的寶寶,家長應該怎麼辦?三步輕鬆度過「口腔敏感期」
    這讓張媽媽很擔心,寶寶的小手多髒啊,各種細菌和病菌,一旦進入寶寶的身體,孩子得了病可怎麼辦?其實,張媽媽也別太著急,對應寶寶的年齡,孩子這種表現其實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進入口腔敏感期的孩子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就是有啥都會往嘴裡放。他們的行為背後是用嘴來感受一切事物。
  • 寶寶在口腔敏感期時媽媽要如何應對呢?
    寶寶在口腔敏感期時媽媽要如何應對呢?寶寶在學會用手探索這個世界之前,口腔會在一定時期內扮演一個探索工具的作用。這個時期,就是所謂的口腔敏感期。在這個時期裡,孩子喜歡把所有觸手可及的東西放進嘴巴裡品嘗,以此感覺物體的味道、質地、性狀等等,並以此建構著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並獲得心理的滿足。這種狀態,可能持續好幾個月(4-12個月),如果被強行終止,則可能出現口腔敏感期滯後的情況。
  • 孩子錯過了兒童語言敏感期,應該怎麼辦?亡羊補牢還不晚
    導讀:孩子錯過了兒童語言敏感期,應該怎麼辦?亡羊補牢還不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錯過了兒童語言敏感期,應該怎麼辦?亡羊補牢還不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口腔敏感期」時,家長這麼做,有益孩子健康成長
    李玫最近跟我說:「我家的孩子最近抓著什麼都往嘴裡送,越是阻止他他就越是要往嘴裡送,這是為什麼呢?」我回答說:「這是因為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到了,孩子都會經歷口腔敏感期的過程,其中,大部分孩子的口腔敏感期都出現在4個月到12個月之間。如果孩子的口欲得不到滿足的話,他們的敏感期還會有所延長。」
  • 自家寶寶吃手啃腳還愛咬人?別著急,多半是進入「口腔敏感期」
    本身閨蜜就有點潔癖,看到孩子這樣,幾次三番的阻止,但寶寶卻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吃的越來越嚴重。聽完以後我哈哈大笑,並對閨蜜說:"別擔心,或許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到了"。其實有很多寶寶都像閨蜜家的孩子一樣,他們吃手,啃腳,甚至在月齡比較大的時候還咬人,這都是口腔敏感期的諸多表現,新手父母應該好好了解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