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剛過,四川中江鼎川光電子器件有限公司扶貧車間裡一片忙碌。焊接、打磨,中江縣通濟鎮貧困戶胡佔良手裡的活一個接一個,額頭上滲出點點汗珠。
與旁人不同,胡佔良是個先天聾啞人。聽不到、說不了,過去的胡佔良很難找份工作。可自打2018年經唐紅梅招聘來到扶貧車間裡,胡佔良走上了焊錫的工作崗位,一個月拿到了2000元。
「在我這扶貧車間常年打工的有23戶貧困戶,人均一個月都能掙到2000元。」說起建立扶貧車間的前前後後,公司負責人唐紅梅擺起了龍門陣。
今年41歲的唐紅梅是中江縣通濟鎮六松村人,2002年開始經營貨運業務。2009年,看到本地很多農民在家裡照顧老人和小孩,不能出門掙錢,唐紅梅心想,要是能把農村富餘勞動力用起來,就解決了大家的就業問題。
怎麼做?目睹中江縣大力發展電子產業,一些電子廠會把一些元器件製作由外面代工,唐紅梅萌生了開電子代工廠的想法。說幹就幹,2010年3月,中江鼎川光電子器件有限公司成立。
可建立初期,由於缺少資金,只能是在外面租房子,廠裡也只有30多人,競爭力不強。經過幾年的努力,有了一定積蓄,唐紅梅決定擴大規模。2017年,經過通濟鎮政府多次協調幫助,建設廠房的土地解決了。同時,通濟鎮原黨委書記張輝鼓勵她建立中江縣扶貧車間,為脫貧攻堅出份力,唐紅梅欣然同意。
當年投資100多萬元,一座1300多平方米廠房在六松村建成。廠房建起來了,招工卻成了難題:當地眾多青壯年都外出務工,在家的都是老人、婦女和小孩。
得知消息,當地黨委政府及時組織全鎮在家人員和貧困戶,進行動員和技術培訓。2019年,扶貧車間吸引了當地100多人前來務工。今年6月,鼎川光電子器件有限公司通過德陽市驗收,被評為德陽市扶貧基地。
「在家附近打工,既能照顧老人,還能掙錢貼補家用。」貧困戶林春華高興地說,家裡老人常年癱瘓在床,有了在扶貧車間的工作,生活明顯不一樣了。「我身體不好,幹活慢,每個月還是能掙到600多元。」六松村2組的貧困戶唐箐英因為要照顧家裡,不能到廠上班,便常常把加工的器件拿回家裡做。
2016年以來,縣裡規範建設就業扶貧車間和扶貧基地,鼓勵當地企業設置「扶貧車間」,讓農村富餘勞動力和貧困群眾就近就業。目前,中江縣共建立認定了金輝紡織、凱達門業等就業扶貧車間10家,吸納820餘人就業,今年預計脫貧82人。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20日 08 版)(責編:楊光宇、曹昆)
江西省九江境內破壩?自然災害面前勿信謠! 夏季是一年中自然災害較多的季節,預警頻發。恰恰在這個時候一些別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利用大家恐慌心理製造各類謠言!讓聽信傳言的人情緒混亂,不利於救援工作的開展,造成更多不必要的損失。我們越是在危難時刻,更應保持理性,不可輕易聽信各種有關暴雨、地震等自然災害的謠言。讓我們共同攜手匯聚力量全力抗災救災,共同避險、闢謠。【詳細】
第四次全國殘疾預防日宣傳教育活動開啟 關注兒童早期幹預 第四次全國殘疾預防日宣傳教育活動以「殘疾預防,從兒童早期幹預做起」為主題,並且提出了「推進殘疾預防,建設健康中國」「密切關注兒童生長發育狀況,定期參加健康體檢」「積極接受新生兒疾病篩查和訪視」「康復救助,創造殘疾兒童美好人生」等10個宣傳口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