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就業 掙錢又顧家!田東這些貧困戶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2021-02-23 田東生活網

    6月3日早上,田東縣盛林安置小區貧困戶趙美東吃完早餐後,送小孩到小區附近的江濱學校上學,再回到小區樓下「扶貧車間」忠盛鞋廠務工。下午下班,她還能接小孩放學回家。

    趙美東家在安置小區10棟2樓,走3分鐘的路程就能趕到設在小區1樓的「扶貧車間」上班。2018年7月,她一家5口人從江城鎮的石山區搬遷到縣城附近的盛林安置小區。2018年底以前,她和丈夫一直在廣東打工,今年,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和送小孩讀書,她沒再外出務工,想在家鄉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如今「扶貧車間」建到家門口,圓了她的就業夢想。

    田東縣6個安置小區共安置3672戶15244人。該縣移民局黃大新局長說,之前這些搬遷群眾還生活在交通不方便、信息閉塞、水源匱乏的石山區裡。如今,他們都搬進了由政府修建的寬敞明亮的樓房,交通便利、設施完善、人居環境優美。

    為確保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該縣在安置小區一樓開發商鋪,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入駐「扶貧車間」,讓貧困戶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

    「以前一直擔心搬出來後無事可做。現在一家人住上新房子,下樓就可以打工掙錢,還能照顧老和小。」思林鎮江南安置小區搬遷戶吳華農說,自己在小區電子廠做工,月收入2000元以上。

    「扶貧車間」就業門檻低,文化程度要求不高,經過簡單的培訓就可以上崗,非常適合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就近就地就業。「在車間上班的大多是家庭原因無法離鄉、無業可從、無力脫貧的『三無人員』,他們很珍惜這個就業機會。」縣人社局局長阮小令說,為了讓貧困群眾儘快適應工作崗位,人社部門還鼓勵企業進行集中培訓、師徒傳幫帶等形式的崗前培訓,並給予補貼。

    據悉,為把「扶貧車間」打造成群眾的脫貧幫手,該縣在選址上,把「扶貧車間」建在交通便捷、人群密集的地方。在產業上,選擇一些技術含量低、帶動能力強、勞動強度不高、務工方式靈活的產業。在培訓上,組織搬遷戶免費參加保育員、焊工、叉車工等工種培訓。在政策鼓勵上,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帶動就業獎補,提供廠房出租「免二減三」(即前兩年免收租金,後3年減半徵收)以及在崗培訓補貼、創富車間獎勵、貼息貸款等政策支持。

    「自己以前也在外打工,積累了技術和資金。現在家鄉交通便利,又有創業扶持政策,返鄉創業有奔頭。」在思林鎮江南安置小區開辦電子廠的返鄉創業青年阮文海說,目前工廠開設5條生產線,最忙時有36人上班,都是安置小區的搬遷戶。

    截至目前,全縣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扶貧車間」12個,涉及服裝、鞋業、電子、絲花等行業,吸納貧困人口實現家門口就業208人,工人月工資2000元以上。

▏內容來源:百色新聞網

▏綜合編輯:田東生活網

———— THE END ————

田東生活網承接以下業務:

求職招聘   房屋出租   微信公眾號、小程序訂製開發

聯繫電話:‭‭0776-2659666

(QQ:2591309988)

▎軟體開發   現場直播   視頻製作   ▎活動策劃   ▎舞臺燈光音響 

聯繫電話:18807763968

(微信:niki840968)

(微信:shixin138)

地址:田東縣恩隆大道幸福廣場2#F108號(田東生活網)

相關焦點

  • 有一種幸福叫「家門口就業」
    有一種幸福叫「家門口就業」       發布時間:2020-12-24 02:58:50   來源:雲南日報 什麼是幸福?對於大關縣壽山鎮麻柳灣社區貧困群眾李雲田來說,一家人能在家門口工作就是最大的幸福。 12月19日下午,粵滇扶貧協作聯合採訪團來到位於壽山鎮麻柳灣社區的雲南創標實業有限公司。今年47歲的李雲田正在公司生產車間忙碌著,他高興地告訴記者:「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政策太好啦,在我們家門口建起工廠,一家人就業有了著落。」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開心農場」帶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扎蘭屯市達斡爾民族鄉巴圖村加大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積極打造「開心農場」解決村民和貧困戶就業問題,帶動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金秋時節,走進巴圖村的「開心農場」,茄子、豆角等各種綠色蔬菜映入了我們的眼帘。村民們正在忙著採摘除草等工作,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 【新春走基層】從負債度日到吃喝不愁 嶽西一貧困戶過上幸福生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嶽西縣黃尾鎮平等村竹山組青山叢林中,一棟三層紅瓦白牆的樓房裡,45歲的汪秀一家過著幸福的小康生活。從破屋到小樓,從負債度日到吃喝不愁,從出門羊腸小道到小車開進家門……回想起生活經歷,汪秀滿懷激動,「家鄉日新月異,沒多少年功夫,生活就徹底翻身了,我們老百姓的日子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苦日子不知何時是盡頭」作為村裡的貧困戶,汪秀的今天是來之不易的。丈夫馮夏祥從小是個孤兒,因為老實勤勞,贏得了汪秀的芳心。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永新:貧困戶變身「上班族」
    「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近年來,永新縣著力實施「就業扶持一批」戰略,開發公益性崗位、對接工業園區、發展產業基地等,多渠道、多舉措,為貧困戶鋪設了一條條就業脫貧路。 目前,全縣已有2.1萬餘貧困群眾變身「上班族」,人均年收入近萬元。
  • 就近有活幹 顧家又掙錢
    小暑剛過,四川中江鼎川光電子器件有限公司扶貧車間裡一片忙碌。焊接、打磨,中江縣通濟鎮貧困戶胡佔良手裡的活一個接一個,額頭上滲出點點汗珠。  與旁人不同,胡佔良是個先天聾啞人。聽不到、說不了,過去的胡佔良很難找份工作。
  • 「扶貧小院」奏出姐妹幸福新樂章 _中國婦女報<20200326期>第3版...
    這裡是河北省邢臺縣抗大路沿線漿水鎮上寺村的「扶貧小院」加工車間。這家「扶貧小院」是邢臺縣漿水鎮帶動山村百姓脫貧致富的「明星企業」,輻射周邊22個山村100餘名留守婦女,其中30餘人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或殘疾人家庭成員。河北省邢臺縣是山區大縣,受家庭等多種因素影響,部分婦女勞動力和殘疾人難以外出就業。
  • 臨潁:這個村有一家服裝代加工廠,4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在臨潁縣窩城鎮邢莊村,有一家服裝代加工廠,帶動了周邊4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其中7戶貧困戶實現了脫貧增收。張改芳說:以後努力幹活多多掙錢,爭取把生活提高。68歲的鄧想在車間裡雖然只能做一些剪線頭的簡單工作,但每個月也有1000多元的收入,他感到十分高興。鄧想說:一個月掙1000多塊錢,也不出村,感覺很方便。
  • 寧波海曙:「扶貧車間」助力貧困戶邁入「幸福門」
    本報記者 楊益波 孫勇「我們主要做的是揚聲器中音圈的前製程,別看有套骨架、卷繞線、整線等近10道工序,其實只要肯學肯幹,月入2000元並不是難事,最重要的是這裡接納殘疾人,讓我們重新有了生活的希望。」
  • 讓更多農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讓更多農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2021-01-11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春走基層】衡陽市集兵鎮:貧困戶危房改造 圓新房夢過幸福年
    新春時節,記者走基層時發現,湖南省衡陽縣集兵鎮黨委政府通過大力實施危房改造,保障了貧困戶的居住安全,讓他們圓了新房夢,過上幸福年。   節日期間,記者來到集兵鎮松桂村貧困戶成兆帥家,他正在家削紅薯,打算炸紅薯糰子。「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住進來感覺可舒服了。」成兆帥說起房子時,臉上堆滿了笑容。
  • 離家兩步遠,方便又掙錢
    阿吉尼沙2017年還是村裡的貧困戶。那時,全家靠阿吉尼沙一人開裁縫店的微薄收入來維持家用、供兩個女兒上學。孩子們一天天長大,家庭開支也越來越多,裁縫店收入不穩定,全家人的生活難以為繼。「我們家成了貧困戶,大家都在為我們操心。」阿吉尼沙想,趕緊把「貧困戶」這頂帽子摘掉。 當時一聽說村裡要建扶貧車間,阿吉尼沙第一個就報名了。
  • 田東│光伏電板變身「存錢罐」,「陽光收入」點亮貧困戶新生活
    對於隴造村來說,過去因貧瘠的土地和閉塞的交通,讓村集體帳上幾乎沒有過收入,這兩年,通過右江魚梁庫區裡拉溝水面光伏等扶貧項目每年的分紅收益,村裡謀劃產業發展的底氣逐漸充足了起來。閒置水面飄起650畝光伏發電板在田東縣祥周鎮的田間河塘上,明媚的陽光灑在電板上,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齊布局醒目的太陽能面板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成了另一片蔚藍的海洋。
  • 生態散養土雞 促進貧困戶穩增收
    伊犁州衛生健康委員會駐特克斯縣喀拉託海鎮阿克託海村訪惠聚工作隊副隊長柴玉英介紹說:「阿克託海村2019年養殖了兩批次雞,一共有16,000多隻,為118戶貧困戶分紅126,500元,其餘的資金用於我們2020年的土雞養殖,以及我們雞場的基礎設施建設。」  雞場的投入使用實現了不少牧民就近就業夢,讓村裡貧困人口收入穩步提升。
  • 家門口就能就業 微山省殘運會冠軍當上電商客服
    家門口能就業殘疾人心裡踏實早上8點半,陶紀友就到達了微山縣農村電商產業園。「為客戶推廣咱微山湖的漁湖產品,接接訂單,現在每天都過得挺充實。」2009年,陶紀友因事故導致高位截癱。後來,在縣殘聯的幫助下,他成為一名優秀的遊泳運動員,並在2014年的山東省殘運會上拿過5個項目的金牌。殘運會結束後,陶紀友參加過一些電商培訓班,但只有理論沒有實訓,自己單幹了一段時間後,還是沒能摸索出「套路」。
  • 嶽陽:火龍果成貧困戶致富果
    世豐果蔬專業合作社的果園,不僅吸引各地遊客來採摘、觀光,而且帶「火」了村裡的貧困戶,闖出一條脫貧路。  新洲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吳美清最近格外忙碌:每天早晨7點,她都要趕到合作社,開始一天的工作。剪枝、除草、採摘火龍果……吳美清幹起活來勁頭十足,平均每天能採摘250000g火龍果。  吳美清的丈夫患有尿毒症十餘年,長期的治療費用讓原本並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
  • 常德澧縣:扶貧車間穩崗就業 為貧困戶裝上增收馬達
    紅網時刻常德4月3日訊(通訊員 周凡晰 袁梓凌)近年來,常德市澧縣以創建就業扶貧車間作為推動就業扶貧工作深入開展的重要抓手,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及農村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創造了良好條件。仿真花車間操作現場。
  • 生活富足、幸福美滿的男寶寶名字
    生活富足是我們對於生活的追求,所以給寶寶起名字才有了那麼多的富貴一類的名字,但是現在這類名字明顯不適合這個時代了,所以我們要換個寓意相同的字,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生活富足、幸福美滿的男寶寶名字吧。生活富足、幸福美滿的男寶寶名字  生活富足、幸福美滿的男寶寶名字
  • ...之風,撕掉「貧困」標籤|從江縣丙妹鎮長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吳顯躍
    我更從未想過,在有生之年能夠乘著黨的惠民政策,奮鬥出幸福日子,撕掉「貧困」「貧窮」的標籤。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成了村頭村尾熱議的話題。小組會、村民大會、評議會、投票……還挺新鮮的,我家因兒子雙眼失明、家庭經濟負擔重,沒有穩定經濟來源,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 真正幸福的婚姻,跟女人掙不掙錢,關係並不大
    真正幸福的婚姻,跟女人掙不掙錢,關係並不大。其實作為一個女人挺不容易的,在現在的社會當中,女性的地位和家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有一部分男人眼中,即使女人做得再好,他們也會覺得不及格。一般來說,現在的男人在某方面要求較高,但有些男人真的是對女人的要求不低,哪個男人不想娶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孩,因為條件有限,只想把這些小算盤放在一邊,除了顏值男,他們還希望自己的妻子無所不能,能夠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而且還是女強人又要顧家,回到家裡還能夠把他們照顧的體體貼貼。
  • 瓜州:村民家門口務工領「雙薪」
    與弋建許一樣,瓜州縣雙塔鎮金河村十五組建檔立卡貧困戶王登峰也在扶貧車間務工。「2018年廠子建起來後我就在廠裡上班,離家近,有錢掙,還可以照顧家裡家外。農忙的時候在家務農,農閒時在車間打工掙錢,還能學學枸杞種植技術,一舉兩得。去年我家14畝枸杞收入4萬多,車間務工還有2萬多的收入,2019年脫了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