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法院:全流程網上辦案 跑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加速度」

2020-09-09 淄川發布

於是,滑鼠輕輕一點,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的訴前調解案件信息自動轉入人民法院電子訴訟服務平臺,系統自帶的提示功能向立案庭速裁法官譚秀良發送了一條提示簡訊。

正在查閱資料的譚秀良接到提示簡訊後,立即登錄系統,對提交過來的人民調解筆錄以及相關證據材料進行了審核,對人民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審查,並通過遠程電子籤名和籤章系統,立即生成了蓋有法院印章調解書。助理即時通過電子送達系統向當事人進行了送達。

整個調解過程前後不過半個小時,案件當事人在自己家中通過手機就順利解決了糾紛。

這是淄川法院運用全流程網上辦案系統訴調對接順利化解的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當事人通過網上立案,由駐法院人民調解員進行訴前調解達成協議,後經申請人民法院司法審查以法院調解書結案。

淄川法院在推行全流程網上辦案過程中,突出以當事人為中心,健全完善便民利民服務,升級優化服務設施,真正讓當事人能用、會用、願用網上辦案,並以此為助力,推動訴調對接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建設,讓「數據多跑路,讓當事人少跑路」,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解紛服務。

以當事人為中心健全完善網上全流程辦案便民服務

淄川法院在推行全流程網上辦案過程中,以便民利民為目標,不斷升級各種軟硬體設施,完善各項便民服務工作機制,滿足不同訴訟群體的差異化需求。

為了更好推行全流程網上辦案,淄川法院優化了訴訟服務中心功能區,改建了自助服務區,新建了24小時法院,實現了自助立案、查詢、閱卷、列印等多種便民功能。並通過12368和訴訟服務大廳專業訴訟輔導人員為當事人提供線上線下訴訟指導服務,與律師協會聯合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律師值班室,讓群眾真正能用、會用、願用線上訴訟服務。在訴訟服務中心配置智能雲櫃系統方便當事人與承辦法官材料收轉、溝通情況,全面實行網上立案、網上交退費,為訴訟群眾提供線上線下立體化、一站式服務。建成了網際網路法庭,通過網絡多點當事人、代理人和審判庭的連線,實現「隔空審理」。

全力推行網上立案等智能服務,在微信、官網設立網上立案埠,當事人或代理人登陸並經實名認證後,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線就可以提交立案申請,系統會對提交過來的電子材料自動進行識別並回填信息到系統。案件一進入程序,當事人和代理人通過平臺發送的密碼,從立案開始,案件進度的每一條變化數據都可以在網上看見,還可以在線閱卷,整個審判流程安全、透明、可信,不僅僅為辦案人員的減負,還贏得了當事人對法院高效工作的信任與稱讚。

全流程網上辦案助力訴調無縫對接矛盾一站式化解

「要從根本上解決好案件矛盾,要從訴源治理根本入手,法院需要主動走出去,推動整合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充分藉助信息化手段,暢通矛盾糾紛解決通道,讓矛盾糾紛進行合理分流化解,合力解決好矛盾糾紛。」淄川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在提出了淄川法院充分運用全流程辦案模式推動多元糾紛化解的方向。

依託全省法院全流程網上辦案系統,淄川法院從內外兩個方向下功夫,全力推動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

淄川法院為此進行了審判模式再造、審判團隊優化,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訴前分流窗口和訴調對接工作室,在院機關設立2個速裁團隊,在5處法庭設立速裁法官,與常駐法院的14名特邀人民調解員聯動訴前調解案件,與專業化團隊、執行團隊銜接配合,形成「立案前多元化,立案後分調裁」審判新格局,讓法官多辦案、快辦案、辦好案。

針對近年來行業糾紛大量出現、專業性強、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等實際情況,法院自身先後主動與衛生健康、市場監管、司法行政、金融、工商聯等部門對接聯繫,建立十餘個行業調解組織,並將這些調解力量納入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調解組織名單,並在法院司法調解中心設立了交通事故速賠調解室、金融糾紛調解室、家事糾紛調解室等特色調解室,為當事人提供了一個糾紛解決「大超市」,方便當事人選擇合適的糾紛解決方式。

對外,淄川法院推動整合各種調解力量,形成了區委領導、政法委牽頭各部門聯動的全多層次、寬領域的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網絡體系。同時,區委政法委區組織從優秀網格管理員、退休幹部、律師、法律工作者及「兩代表一委員」中,選任專兼職人民調解員入駐鎮村調解中心辦公,並將14名調解員派駐法院和人民法庭,配套相關經費保障和考核制度,形成了「有地方辦事、有人辦事、有錢辦事」大格局。

淄川法院在寨裡法庭設立了「熱心大媽」劉偉(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調解室,充分發揮駐庭特邀人民調解員劉偉在駐地「人熟、地熟」的優勢,善用村規民約、風俗人情,有效化解了大量家事、鄰裡糾紛,已經成為當地老百姓心中的「金字招牌」,「熱心大媽」的品牌效應帶動孵化了特邀人民調解員這支調解「小分隊」,成為協助法院化解矛盾的第一幫手。

淄川法院今年設立了8處「紅色黨建·天平服務站」,強化黨建與司法服務融合,依託鎮綜治辦力量,將職能、人員、服務進一步向基層下沉,把法院黨建向社會延伸,向基層社會治理延伸,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高品質訴訟服務和豐富快捷的糾紛解決渠道,促進黨建與司法服務的共融互促。在全國法院民商事案件大幅上升的大背景下,淄川法院民商事案件收案數近年來每年均有幅度不同的下降。

相關焦點

  • 淄川法院:全流程網上辦案 跑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加速度」
    這是淄川法院運用全流程網上辦案系統訴調對接順利化解的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當事人通過網上立案,由駐法院人民調解員進行訴前調解達成協議淄川法院在推行全流程網上辦案過程中,突出以當事人為中心,健全完善便民利民服務,升級優化服務設施,真正讓當事人能用、會用、願用網上辦案,並以此為助力,推動訴調對接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建設,讓「數據多跑路,讓當事人少跑路」,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解紛服務。
  • 北川法院啟動「雙引擎」跑出訴源治理「加速度」
    「借力共治格局」+「優化辦案流程」模式,源頭化解遏增量,提升質效防衍生,全速推進訴源治理實質化。01一、盯源頭、重預防,借力共治大格局讓大量矛盾糾紛止於未訴積極爭取縣委政府支持,縣委政法委印發《關於深化推進「訴源治理」全力營造全縣高質量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構建黨政主導、綜治協調、源頭防範、訴非無縫銜接、多元共治、司法保障的鄉鎮、村(社)「訴源治理」大格局,各方力量共築三道「濾網」,層層化解矛盾糾紛。
  • 中級人民法院首例全流程網上司法確認成功化解億元合同糾紛案件
    ,被告公司因經營困難,無力償還銀行貸款,自2015年以來,多次向原告公司借款金額高達1.09億多元,原告公司在多次求償未果的情況下向法院提起訴訟。12月8日,市調解中心將司法確認申請及案件材料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推送至東營中院,東營中院速裁法官立即通過人民法院全流程網上辦案系統對該案進行了審查,並於12月9日出具司法確認裁定書,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送達市調解中心和案件當事人,涉案糾紛順利化解。該案是東營中院第一起委派調解組織訴前調解的商事糾紛案件,也是第一例由中級人民法院對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的案例。
  • 北京西城法院:構建分、調、裁、執全流程高效辦案新模式
    2020年9月1日,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以視頻形式在京召開。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作為北京基層法院代表,與會議現場連線。西城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雙玉就西城法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進行介紹。
  • 【法治前沿】定襄法院多元調解  高效解決涉企糾紛
    2020年8月7日,原告就該借款糾紛提起訴訟,被告陵川縣某鑄造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與被告吳某柱、吳某虹、吳某生正好於當日來到定襄,欲與原告協調財產保全事宜。出於緩解原告公司資金周轉困難以及被告公司和擔保人還款壓力的考慮,定襄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適時向雙方當事人送達訴前調解提示書並釋明訴前調解的優勢,雙方當事人一致同意調解解決糾紛。
  • 富平法院:關於構建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的思考
    一方面以訴訟方式解決矛盾糾紛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成為群眾的首選,另一方面,也給司法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不僅要成為司法工作者,更應成為社會工作者,承擔起更多的社會工作責任。在這種理念的巨大壓力下,司法工作者在執法辦案中便會更多地考慮司法的社會效果,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司法的效率,這與日趨凸顯的社會矛盾糾紛大量湧入法院,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即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加突出。
  • 訴訟全流程網上辦理 糾紛多渠道快速調裁
    今年以來,合肥市兩級法院持續推動訴訟服務中心轉型升級,著力構建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將線下訴訟服務延伸至掌上指尖,不斷拓寬解決糾紛途徑渠道,加強訴訟服務智能化和輔助事務集約化建設,不僅實現訴訟全流程網上辦理,還變「等糾紛上門」為「化糾紛於訴外」,切實為群眾減輕訴累,為法院減負增效。
  • 立案到結案五小時——定襄法院多元調解高效解決涉企糾紛
    2020年8月7日,原告就該借款糾紛提起訴訟,被告陵川縣某鑄造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與被告吳某柱、吳某虹、吳某生正好於當日來到定襄,欲與原告協調財產保全事宜。出於緩解原告公司資金周轉困難以及被告公司和擔保人還款壓力的考慮,定襄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適時向雙方當事人送達訴前調解提示書並釋明訴前調解的優勢,雙方當事人一致同意調解解決糾紛。
  • 天河法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再添力量
    2008年起,天河法院積極探索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改革,經過近12年的努力,建立起「一平臺、兩體系、三機制」的工作格局,即建立起功能齊全、形式多樣、運行規範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構建起訴前聯調、案件速裁兩套完備的工作體系,以及多元化調解管理、案件速裁配套及信息化建設三大工作機制
  • 普蘭店區法院:完善訴調對接機制 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近年來,普蘭店區法院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意見》要求,進一步貫徹「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工作原則,深入推進訴調對接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實現矛盾糾紛化解在「區」域,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在糾紛解決中最後一道防線作用,維護社會穩定。高標準搭建平臺。
  • 眾信中心和龍崗法院籤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合作框架協議
    8月6日下午,深圳市眾信電子商務交易保障促進中心(以下簡稱「眾信中心」)和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龍崗法院」)籤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遵守「高效便民、依法公正」原則,以構建有機銜接、協調聯動的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為目標,共同促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發展。
  • 靠前解決糾紛 源頭化解矛盾 ——牡丹區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紀實
    作為管轄區域廣、人民群眾密集的基層法院,每年收案量多,辦案壓力大,高負荷的工作狀態已成為牡丹區法院的工作常態。如何化解「案多人少」的窘境?如何更好地做到司法為民、司法便民的同時滿足法院審判實際需要,是牡丹區法院亟待解決的難題。
  •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門診式」解紛,提升矛盾化解「加速度」
    (攝影:孫佳暄)這樣原被告當場握手言和的場面幾乎每天都在東勝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指揮中心上演,很多當事人還為人民調解員送上了錦旗。為讓糾紛「加速度」化解,切實讓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便利,2020年4月,東勝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指揮中心成立,配備充實了東勝區政法委、法院、司法局等各方工作人員80餘名,搭建起矛盾糾紛「流水線」「一站式」化解平臺。所有進入指揮中心的案件,全程實行從案件登記、案件錄入、立案、分案到調解、司法確認、裁決等各環節的流程化辦理及監管。
  • 速裁審理「加速度」 化解糾紛「顯成效」
    速裁審理「加速度」 化解糾紛「顯成效」 2020-12-10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曹縣法院:全流程網上辦案 數字時代審判執行的蝶變
    近年來,曹縣法院全面落實最高人民法院、省法院智慧法院建設的要求,著力推進訴訟材料電子化,變「七張網」為「一張網」,變「來回跑」為「數據跑」,變「人力管」為「智能管」,全部實現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這些審判實務和信息化手段高度融合帶來的美麗變化,已成為曹縣法院工作
  • 博興縣深化四項建設全力推進「網際網路+調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網際網路+調解」矛盾糾紛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淋凡 通訊員 魏巍 蘇倩倩 濱州報導博興縣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於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部署要求,敢為人先、大膽創新,創造「網際網路研發一個系統,紮實推進矛盾化解智能化建設博興縣研發集案件分析、視頻調度、在線調解、人員考核等八大功能於一體的平臺系統,有效銜接法院、司法行政系統信息平臺,建立案件信息資料庫,實現網上指揮調度、網上分析研判、網上流轉辦理、網上預警監督、網上考評結案「一網通辦」。
  • 完善訴調對接工作機制 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為進一步強化「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建設,推進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多元化解,及時、有效當事人合法權益,8月11日,滎經縣法院、滎經縣司法局、滎經縣訴調委召開「訴調對接」工作座談會,滎經縣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建、滎經縣司法局副局長洪亮及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
  • 南寧市興寧區法院多元化解家庭矛盾糾紛紀事
    近年來,南寧市興寧區人民法院抓住家庭這個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深化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妥善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2019年至2020年8月31日,興寧區法院共審理婚姻、家庭、繼承等家事案件627件,結案479件,結案率76.4%,調撤269件,調撤率56.2%,實現了無錯案,無超審限,無信訪纏訴。
  • 順平法院:多方聯動矛盾糾紛巧化解
    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是法院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機制」的重要舉措,不僅能創新糾紛解決的方法,也能促進各類矛盾的及時調處、就地化解。9月1日,順平法院訴前調解中心與鄉鎮人民調解員、村民、律師形成聯動,成功化解兩起排除妨礙糾紛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是順平法院首次採用多方聯動的化解方式調處糾紛。順平縣東莊村因綠化、美化工作,需要對道路兩旁的村集體土地進行綠化、美化。二被告在其住宅外道路旁的村集體土地上堆放雜物、種植樹木,經村委會多次勸說,二被告拒絕清理,致使村委會無法開展工作。
  • 陝西法院多元化解糾紛5萬餘件
    省高級人民法院就陝西法院一站式多元化解糾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匯報。據了解,全省法院積極探索運用一站式多元化解糾紛機制,2019年7月以來,共化解民商事糾紛5.04萬件。省高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決策要求,部署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印發《關於推進現代化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和《全省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建設重點工作任務分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