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全流程網上辦理 糾紛多渠道快速調裁

2020-12-14 法制網

□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範天嬌

「根據333篇文書得出,起訴之日到一審判決平均耗時109天左右,從申請調解到調解結束平均耗時20天左右……」站在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大廳的訴訟風險評估一體機前,市民吳先生按照屏幕指示,輸入與公司發生勞動糾紛的情況,看到機器給出的「風險評估報告」,一肚子的問號有了解答。

想要訴訟維權,但不知如何著手,這種常見困擾如今已成為「過去式」。今年以來,合肥市兩級法院持續推動訴訟服務中心轉型升級,著力構建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將線下訴訟服務延伸至掌上指尖,不斷拓寬解決糾紛途徑渠道,加強訴訟服務智能化和輔助事務集約化建設,不僅實現訴訟全流程網上辦理,還變「等糾紛上門」為「化糾紛於訴外」,切實為群眾減輕訴累,為法院減負增效。

搭建解紛平臺 減少訴訟增量

「沒想到來一趟,這麼快就調解解決了。」在肥東縣交通事故快處中心的調解室裡,唐先生爽快地在調解協議書上簽了名字。

不久前,唐先生騎電動車送孩子上學時,被一輛小轎車撞傷。經交通事故認定,小轎車的駕駛人負全責。由於雙方就賠償金額沒有達成一致,肥東縣人民法院駐中心的特邀調解員介入調解,依照規定逐項計算賠償項目和標準,僅用半個小時就讓糾紛雙方以及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達成和解。之後,通過「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將調解協議回傳法院,由法官審核後出具司法確認書,至此糾紛圓滿化解。

「隨著合肥經濟社會的發展,合肥兩級法院收案量年均增長30%以上,法官人均結案量達200餘件。」合肥中院院長王曉東說,這些數據反映出法院的審執壓力,想要化解就要從源頭減少訴訟增量,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

合肥法院圍繞「一平臺兩機制三加強」,構建起以在線調解平臺為載體,以綜合考核和經費保障機制為保障,以加強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建設及司法確認為抓手的多元化解糾紛解決體系,建立全市法院特邀調解員和特邀調解組織名冊,完善考評、準入、培訓、獎懲等舉措,同時聯合行政職能部門、調解組織、仲裁機構、行業協會等共建解紛平臺,在交通、醫療、房產等矛盾易發多發領域設立專業性、行業性調解中心,一站式調處矛盾糾紛。

目前,自主研發的「線上警民聯調司法確認」平臺,已實現對公安機關調解成功的民事糾紛線上審查、立案,確認並送達。道交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與司法局、交警隊、市保險協會成功對接,實現責任認定、理賠計算、調解訴訟等一體化處理。今年1月至8月,全市法院立案225745件,訴前委派調解案件20473件,同比增長206.98%,司法確認案件1312件,化解糾紛效果顯著。

加強智能建設 滿足群眾需求

在合肥中院立案大廳,記者以「借款合同糾紛」為由,體驗了一回訴訟風險評估一體機的功效。

借款合同是否約定了利息?是否約定了逾期利率?債權債務是否存在擔保?……按照電子屏幕上的提示,記者一一進行回答,大約3分鐘就自助完成訴訟風險評估。設備遂生成了風險評估報告,提示可能存在的訴訟風險、時間經濟成本,提供了行動建議、解決途徑和相關案例。

「這套訴訟風險評估系統是由我院自主研發的,具有50個案由。操作起來很簡單,不僅能讓當事人對可能面臨的訴訟風險有初步的了解,進行理性維權,還能發揮過濾案件的作用,使部分案件在訴前得到疏導、分流和化解。」合肥中院立案庭庭長張海青介紹說。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合肥法院不斷提升便民訴訟智能化水平,升級「智慧訴訟服務」新模式,將訴訟服務大廳、訴訟服務網、訴訟服務熱線延伸至手機客戶端,開通「網上訴服」「掌上訴服」「線上訴服」「人工訴服」等多元互動的智慧型服務平臺,當事人利用手機App、官方微信公眾號、訴訟服務微信小程序等,就可以完成網上立案、網上查詢、網上繳費、網上預約法官、網上閱卷等功能,實現訴訟全流程網上辦理,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合肥市中院還引入了支付寶的螞蟻區塊鏈技術,加入長三角司法鏈,打造全流程記錄、全鏈路可信、全節點見證的司法級別信任機制,對起訴、調解、立案、送達、舉證質證、庭審、判決、執行等影響審判質量效率、影響司法公信力的關鍵環節都蓋上區塊鏈的「戳印」。

記者了解到,這些「戳印」包含了可信時間、可信身份、可信流程、可信環境等關鍵信息,並向區塊鏈全體節點實時進行廣播,全程留痕、安全可控、不可篡改,能夠有效防範和減少糾紛的發生。

推進繁簡分流 提高審判質效

日常撫養教育費、再婚打算、工資收入……在辦理變更子女撫養關係案件時,廬陽區人民法院的法官會先讓雙方各自填寫這樣一份「子女撫養裁判要素審查表」。

「關於子女撫養權的裁量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在庭審調查前填寫要素表格可以固定基本事實,還能讓當事人在答題中重新審視對子女上的付出,調整自己的心理預期。」廬陽區法院民一庭庭長周袁說。

金融類案件、欠交物業費類案件、變更子女撫養關係案件等具有案情清晰、焦點明確、成系列化的特點。對此,合肥多地法院探索使用要素式庭審和要素式裁判文書為核心的審判方式,抽取出案件中共同事實要素,分類製作要素式表格,庭前就案件中各種要素是否存在爭議進行調查,儘可能將雙方無爭議的案件事實在庭前固定,最大限度地簡化辦案流程,實現簡案快審。

為進一步推進案件繁簡分流,合肥法院還探索「多元化解+速裁」的辦案模式。因院制宜,建立健全速裁機構,選調審判經驗豐富的法官和司法輔助人員組建7個速裁團隊,並將速裁團隊對接多元調解工作,對進入法院的民事糾紛實行調解前置程序,調解不成的直接移交速裁法官快速審理。同時簡化速裁程序,全面運用智能語音、視頻調解、網上庭審等方式,讓速裁快審案件「再提速」。今年1月至8月,全市法院速裁審理案件29400件,佔一審民商事結案總數36.71%,案均審理周期35.03天。

「我們整合了原本分散在立案、審判、執行各個環節的職能,將訴前調解、文書送達、材料轉遞等32項職能從『後臺』推向『前臺』進行集約化辦理,下一步會將輔助性事務再整合前移至中心,全面梳理社會購買服務事項清單,為群眾提供精準、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合肥中院副院長趙甄說。


相關焦點

  • 淄川法院:全流程網上辦案 跑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加速度」
    這是淄川法院運用全流程網上辦案系統訴調對接順利化解的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當事人通過網上立案,由駐法院人民調解員進行訴前調解達成協議淄川法院在推行全流程網上辦案過程中,突出以當事人為中心,健全完善便民利民服務,升級優化服務設施,真正讓當事人能用、會用、願用網上辦案,並以此為助力,推動訴調對接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建設,讓「數據多跑路,讓當事人少跑路」,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解紛服務。
  • 淄川法院:全流程網上辦案 跑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加速度」
    這是淄川法院運用全流程網上辦案系統訴調對接順利化解的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當事人通過網上立案,由駐法院人民調解員進行訴前調解達成協議淄川法院在推行全流程網上辦案過程中,突出以當事人為中心,健全完善便民利民服務,升級優化服務設施,真正讓當事人能用、會用、願用網上辦案,並以此為助力,推動訴調對接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建設,讓「數據多跑路,讓當事人少跑路」,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解紛服務。
  • 網上訴訟如何辦理?法官來教你
    網上訴訟如何辦理?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從2019年開始大力推進網上訴訟服務的開展,其中網上立案平臺有「雲南移動微法院」、「雲南法院司法信息網-電子訴訟平臺」、「雲解紛」訴訟服務網及微信小程序運用,為人民群眾提供多渠道網上訴訟服務。
  • 重慶法院推行訴訟電子化 全流程在線辦理
    重慶法院推行訴訟電子化從立案到開庭,實現全流程在線辦理日前,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市高級人民法院獲悉,為營造公正、高效、可接近的民事司法環境,目前全市推行訴訟電子化,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手機App等方式,實現立案、繳費、送達、調解、開庭全流程在線辦理。
  • 中級人民法院首例全流程網上司法確認成功化解億元合同糾紛案件
    立案法官了解到,該案債權債務關係明確,雙方當事人均在同一工業園區,均希望儘快解決糾紛,且有進一步合作的可能。考慮到被告公司經營困難的實際,為有效降低化解糾紛成本,節約案件辦理時間,在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立案法官積極與東營市人民調解中心溝通,收到案件當天即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將該案委派市調解中心調解。
  • 重慶市法院推行訴訟電子化 立案、訴訟、調解、開庭全流程可在線辦理
    記者從市有關部門獲悉,目前全市法院大力推行訴訟電子化,通過手機APP、電腦等方式網上辦公,既提高了效率,又方便了辦事群眾。「執行合同」這一提法來自於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該報告是目前全球範圍內對營商環境評估影響最大的評估體系。
  • 重慶法院推行訴訟電子化 從立案到開庭,實現全流程在線辦理
    原標題:重慶日報訊 (首席記者 申曉佳 實習生 張凌漪)日前,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市高級人民法院獲悉,為營造公正、高效、可接近的民事司法環境,目前全市推行訴訟電子化,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手機App等方式,實現立案、繳費、送達、調解、開庭全流程在線辦理。
  • 全國人大代表邢青松:信息化貫穿訴訟全流程,提升百姓司法獲得感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最高人民法院推出【人大代表看智慧法院建設】欄目全國人大代表邢青松評價高淳法院信息化建設貫穿訴訟全流程、提升百姓司法獲得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近幾年,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青松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邢青松多次到南京市高淳區人民法院開展調研
  • 河南安陽龍安法院:讓訴訟服務更懂您
    龍安法院緊跟時代腳步,打造現場與遠程、線上與線下、實體與網絡立體結合的訴訟服務新模式,大力推行網上立案、網上繳費、跨域立案、信息查詢等服務。當事人或律師可通過掌上法院、河南法院訴訟服務網、律師服務平臺、河南移動微法院小程序等平臺線上辦理手續。
  • 曹縣法院:全流程網上辦案 數字時代審判執行的蝶變
    近年來,曹縣法院全面落實最高人民法院、省法院智慧法院建設的要求,著力推進訴訟材料電子化,變「七張網」為「一張網」,變「來回跑」為「數據跑」,變「人力管」為「智能管」,全部實現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這些審判實務和信息化手段高度融合帶來的美麗變化,已成為曹縣法院工作
  • 重慶法院實現立案、繳費、送達、調解、開庭全流程在線辦理
    9月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市高級人民法院獲悉,為營造公正、高效、可接近的民事司法環境,目前全市推行訴訟電子化,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手機APP等方式,實現立案、繳費、送達、調解、開庭全流程在線辦理。去年5月初至今年4月底,重慶法院完成有效電子送達26.9萬次,網上成功立案20.6萬件,線上調解9.8萬件次,網上開庭1045次。在立案環節,我市推行網上無紙化立案。
  • 全流程無紙化網上辦案這樣催生「化學反應」
    全流程網上辦案系統以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和深度應用為核心,辦案時所有流程節點使用電子卷宗
  • 債務糾紛起訴流程是怎樣的?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文章,是《債務糾紛起訴流程是怎樣的?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是關於債務糾紛的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導讀:債務糾紛很多人並不了解很多,其實所謂的欠錢不還同樣屬於債務糾紛,那麼債務糾紛起訴流程是怎樣的?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債務糾紛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 本市法院系統構建「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
    主動融入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的社會治理大格局,今年5月,天津市成立市、區、街(鎮)三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全市法院法官輪流進駐,已接待群眾3902批次,通過訴訟服務、訴前調解、司法確認等全力參與「一站式」解紛、「一站式」服務,既使法官更直接地感受當事人的司法需求,又積極推動形成社會聯動合力,更有效地化解矛盾、服務群眾。
  • ...戶籍業務辦理「最後一公裡」 從預約式申請辦理到網上全流程辦理
    在昌吉市綠洲路派出所戶籍室網際網路引導點,民警正在給群眾講解網上辦理戶政業務的流程。天山網訊(記者劉新草報導 圖/受訪者提供)「太方便了,網上辦理不僅免去兩地來回奔波的麻煩,辦理時間也縮短了,省心又快捷。」
  • 遼源市龍山區人民法院:以人民為中心 推動訴訟服務中心轉型升級
    」理念,依託立案服務,以分調裁審為支撐,全面完善訴訟服務功能,有序開展標準化建設,積極推進信息技術運用,全力打造功能完善、設施齊備、管理精細、服務周到的「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從訴訟引導、立案登記、案件調解、材料收轉、排期開庭、文書送達、訴訟保全等服務細節入手,為群眾提供導訴、立案、諮詢、調解等一站式司法服務,構建集訴訟服務、糾紛分流、訴訟分層為一體的綜合平臺。
  • 天津「海河英才」行動計劃人才引進落戶將全流程網上辦理
    中新網天津6月1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1日從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為深入實施「海河英才」行動計劃,提升人才服務水平,優化引才落戶流程,該市決定實施「海河英才」行動計劃人才引進落戶全流程網上辦理(以下簡稱「全流程網上辦理」)。
  • 東風路街道辦事處勞動仲裁調裁工作室掛牌暨人社局、工會聯席會議召開
    為積極落實完善勞動人事糾紛解決機制,更好化解勞動糾紛,9月15日上午,新城區東風路街道辦事處勞動仲裁調裁工作室正式掛牌並召開聯席會議會上,雙方一致表示將積極落實完善勞動糾紛多元預防調處解決機制,充分利用調裁平臺,發揮各方職能作用,加大調處力度
  • 西寧海關實現行政審批事項網上全流程辦理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在不到5個工作日內,西寧海關成功為青海某公司出具首張加蓋「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寧海關」電子印章的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書,這標誌著西寧海關行政審批網上辦理平臺電子印章功能正式上線,打通了行政審批電子化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實現了海關行政審批網上全流程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