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法院推行訴訟電子化 立案、訴訟、調解、開庭全流程可在線辦理

2021-01-08 上遊新聞

去年11月,重慶市出臺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方案,其中與「執行合同」有關的目標任務涉及人民法院審判執行工作方方面面。記者從市有關部門獲悉,目前全市法院大力推行訴訟電子化,通過手機APP、電腦等方式網上辦公,既提高了效率,又方便了辦事群眾。

「執行合同」這一提法來自於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該報告是目前全球範圍內對營商環境評估影響最大的評估體系。《重慶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方案》中的「執行合同」,主要關注人民法院在「壓減解決商業糾紛的耗時」「降低解決商業糾紛的費用」「優化司法程序質量指數」三個方面的工作實績。

我市法院系統大力推行網上無紙化立案。當事人可通過電腦、手機網上立案、繳費,全程無需提供紙質訴狀,並實現票據電子化。2020年6月市高法院第二次隨機電話回訪,90%的律師反映該制度得到實施。

同時推行生效判決確認書自動生成及查詢,推動生效案件免開紙質生效證明,在審判管理系統設置「案件生效時間」信息點,法律文書生效後由承辦法官在系統錄入確認即可。當事人申請執行不需再向法院申請開具紙質生效證明書,由法官或當事人查詢自動生成的生效判決確認書,減少了申請執行環節,壓縮了執行耗時。

嚴格管理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制定全市法院延期開庭辦法,審限屆滿提前預警、規範延長審限批准流程、對超審限案件進行審務督察。在審判管理系統中設置休庭和延期審理管理模塊,以技術手段促進規範管理,減少開庭次數、壓縮解決糾紛時間。簡易程序平均開庭1.2次,普通程序平均開庭1.3次,50%以上案件開庭次數未超過2次。

全面推行訴訟電子化,通過電子送達提升效率,開發送達平臺,以電子化方式送達法律文書,無需以額外方式確認送達成功。推廣電子訴訟,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手機APP等方式,實現立案、繳費、送達、調解、開庭全流程在線辦理。2019年5月1日-2020年4月30日期間,有效電子送達26.9萬次,網上成功立案20.6萬件,線上調解9.8萬件次,網上開庭1045次。

全市法院還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司法評估指數體系,構建以公正裁判、平等保護、司法效率、司法便民及透明廉潔五項一級指標,64項四級指標為主要內容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評估指數體系。通過指數體系「指揮棒」,助推優化營商環境各項舉措及時出臺並全面落實。「執行合同」出臺制度17項、新建網際網路平臺4個,「執行合同」相關做法被國務院職轉辦肯定推介。

目前,我市一些區縣法院的經驗做法已得到肯定。例如自貿區法院大力推廣和規範使用庭前會議,利用庭前會議提前梳理案件爭議焦點、證據情況,並針對性進行繁簡分流,以減少開庭次數,縮短解紛耗時。渝中區法院致力建設符合城市治理特色的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做優訴訟服務,升級改造訴訟服務中心,打造「智慧訴服」,網上無紙立案、遠程跨域立案、訴狀自動生成、風險智能評估,方便群眾訴訟。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陳瑜

相關焦點

  • 重慶法院推行訴訟電子化 從立案到開庭,實現全流程在線辦理
    原標題:重慶日報訊 (首席記者 申曉佳 實習生 張凌漪)日前,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市高級人民法院獲悉,為營造公正、高效、可接近的民事司法環境,目前全市推行訴訟電子化,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手機App等方式,實現立案、繳費、送達、調解、開庭全流程在線辦理。
  • 重慶法院推行訴訟電子化 全流程在線辦理
    重慶法院推行訴訟電子化從立案到開庭,實現全流程在線辦理日前,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市高級人民法院獲悉,為營造公正、高效、可接近的民事司法環境,目前全市推行訴訟電子化,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手機App等方式,實現立案、繳費、送達、調解、開庭全流程在線辦理。
  • 重慶法院實現立案、繳費、送達、調解、開庭全流程在線辦理
    9月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市高級人民法院獲悉,為營造公正、高效、可接近的民事司法環境,目前全市推行訴訟電子化,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手機APP等方式,實現立案、繳費、送達、調解、開庭全流程在線辦理。去年5月初至今年4月底,重慶法院完成有效電子送達26.9萬次,網上成功立案20.6萬件,線上調解9.8萬件次,網上開庭1045次。在立案環節,我市推行網上無紙化立案。
  • 網上立案、閱卷、鑑定、庭審……疫情期間,山東各級法院全面推行...
    、律師協會積極配合支持各級法院全面推行網上訴訟服務相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紮實開展網上立案。需要財產保全的,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訴訟當事人可以通過山東法院電子訴訟服務平臺申請網上保全,提交保全申請並交費,可在線查看裁定結果;進入「擔保申請」,提交擔保申請並交費,可在線下載保單、保函。各級法院要認真審核在線保全申請材料,並及時作出保全裁定。五、全面開展網上鑑定。
  • 紹興微法院在線立案在線開庭在線調解 一部手機全搞定
    6月,越城區人民法院在「紹興微法院」的基礎上,開通「越城微法院」小程序,在司法治理機制創新方面再次走在基層法院前列。  通過手機「視屏會議」與對方達成共識;通過手機軟體在線出庭討回欠款;通過手機選擇律師,在線解決糾紛……自從我市兩級法院推出在線調解、在線立案、在線開庭等服務以來,「足不出戶」「動動手指」解決糾紛成為了可能。
  • 全國人大代表邢青松:信息化貫穿訴訟全流程,提升百姓司法獲得感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最高人民法院推出【人大代表看智慧法院建設】欄目全國人大代表邢青松評價高淳法院信息化建設貫穿訴訟全流程、提升百姓司法獲得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近幾年,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青松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邢青松多次到南京市高淳區人民法院開展調研
  • 訴訟全流程網上辦理 糾紛多渠道快速調裁
    想要訴訟維權,但不知如何著手,這種常見困擾如今已成為「過去式」。今年以來,合肥市兩級法院持續推動訴訟服務中心轉型升級,著力構建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將線下訴訟服務延伸至掌上指尖,不斷拓寬解決糾紛途徑渠道,加強訴訟服務智能化和輔助事務集約化建設,不僅實現訴訟全流程網上辦理,還變「等糾紛上門」為「化糾紛於訴外」,切實為群眾減輕訴累,為法院減負增效。
  • 武漢法院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初見成效
    2020年5月,市法院邀請知名律師擔任特邀調解員,搭建「在線調解室」,立案前一次性化解12件侵害商標專利權糾紛,被告當場轉帳支付賠償金。為消除「後患」,經當事人申請,其中3案免費轉司法確認,武漢中院由此在全國中級法院中較早實現司法確認「零突破」。
  • ...江蘇微法院入駐江蘇政務服務網,在線提供37項服務 網上可立案...
    更多熱門服務,請關注江蘇政務服務APP中國江蘇網訊 不用去法院,坐在家裡敲敲鍵盤或者點點手機,24小時隨時可以辦理立案,也能在線查閱案件受理通知書、開庭傳票、應訴通知書等司法文書。如今在我省,「打官司」就是這麼方便。
  • 服務不停擺 荊州法院立案庭審調解執行「雲上辦」
    正文 來源:荊州日報 時間:2020-04-29 09:15防疫期間,訴訟不停、庭審不歇、執行不斷。荊州兩級法院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開啟「雲」辦案模式,積極引導訴訟當事人通過網上立案、網上庭審、在線調解、線上執行等網際網路+方式辦理訴訟事項。
  • 四川崇州法院:堅持需求導向 重塑訴訟格局 打造一體化、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
    多元解紛、立案速裁、網際網路法庭、結案歸檔、執行督促全功能、全閉環運行;服務窗口與後臺人員數據共享、智能相聯,24小時訴訟服務「全時段」貼心服務,運行3個月提供服務1600餘人次;實行「一窗通辦、一網通辦、一號通辦、一次通辦」,為訴訟群眾提供「心對心」服務。跨界融合,注重協同性。
  • 立案調解開庭 「智慧」充滿每一步
    張櫻立即通過電話與礄口區法院溝通,將訴訟材料通過微信小程序「中國移動微法院」推送給對方法院,請求對方儘快審核相關材料,幾分鐘後對方法院審核通過並接收了案件。  這個案件的立案,全部操作在跨域立案平臺上完成,全程可見,整個跨域立案流程僅耗時12分鐘。
  • 河南安陽龍安法院:讓訴訟服務更懂您
    120餘萬元,在訴訟服務大廳設立智慧法院自助區,購置了訴訟風險評估一體機、智能訴狀生成一體機、訴訟保全一體機、網際網路電腦,配置了網上自助立案系統、檔案自助查詢系統、虛擬導訴系統和開庭公告系統。當事人可實現跨域立案、自助查詢、諮詢、閱卷、事項申請、風險提示等服務。
  •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訴訟系統證據操作流程
    (三) 明確了網際網路法院信息化建設要求,具體包括訴訟平臺、證據導入和上傳規定、卷宗電子化、網絡庭審、電子送達等諸多與訴訟過程相關的信息化規範及司法行為合法性。(四) 明確了網際網路法院案件審理核心要素電子證據的相關規定,並對電子數據審查認定提供了原則性指導規則。
  • 興寧區法院全面啟動「無紙化辦案」
    「無紙化辦案」是指充分依託「平臺+智能」建設,從立案、調解、審理、合議、裁判、結案、歸檔等環節實現全流程、全要素無紙化辦案模式。「無紙化辦案」有以下優勢:一是訴訟體驗升級革新。網上立案,雲端審判,一次不用跑。二是審判進程保真留痕。全程留痕,在線監督,司法更公信。三是審判質效疊加提升。
  • 惠陽法院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心裡的大石頭可算落下了,有了法院出具的司法確認書,公司拖欠的工資再也不怕要不回來了。」原來,付某就職的某家具公司由於經營不善,從去年起拖欠付某7個月工資共計3.3萬元。經秋長人社所調解後,雙方儘管達成調解協議,但依然心存疑慮。為此,秋長人社所通過訴前聯調機制與秋長法庭聯繫。
  • 網上訴訟如何辦理?法官來教你
    文山市人民法院在第一時間同步對接了三個平臺,當事人通過三個平臺進行網上立案審查系統可以直接向全省所有法院提交起訴狀和證據材料,相關法院則依法進行登記立案,同時文山市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與全國法院同步開展跨域立案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努力滿足各類訴訟群眾司法需求。如何辦理網絡訴訟?
  • 可立案、可交費、可調解,「湖北移動微法院」這樣用
    在小程序中輸入「湖北移動微法院」就能進入,首頁上共有11個功能模塊入口,包括:我要立案、我的案件、訴訟交費、訴前調解、手機閱卷、計算工具、智能問答、法規查詢、法院導航、跨域立案、地方特色等;點擊右上角地圖按鈕可切換至中國移動微法院總入口
  • 法院+律所,推動電子訴訟深度發展
    座談會上,我院首先介紹了本院網上立案、電子送達、在線庭審等電子訴訟工作開展情況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情況。今年以來,我院在線立案6718件,電子送達總次數8971次,電子送達適用率54.53%,網絡開庭1381場。通過高起點、高標準打造江漢智審平臺,實現金融類案從立案到執行全流程批量在線辦理,通過該平臺已累計立案2141件,輔助法官自動生成法律文書19689份,簡訊送達1178次。我院堅持以民訴改革為抓手,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設,構建全流程電子訴訟格局,不斷創新工作舉措。
  • 全流程無紙化網上辦案這樣催生「化學反應」
    ——立案環節和紙質材料說再見。立案環節實現訴訟材料電子化,網上立案的,當事人提交的起訴狀、上訴狀和證據材料,審核無誤後能夠直接進入電子卷宗。現場立案的,由各級法院的專職訴服人員指導或協助當事人以電子文件形式上傳相關材料,辦理網上立案手續,不再使用紙質材料立案。目前立案環節無紙化已經基本實現。——內部材料從列印掃描到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