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崇州法院:堅持需求導向 重塑訴訟格局 打造一體化、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

2020-10-30 智慧法院進行時


四川省崇州市人民法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路徑,融合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現代科技手段,提能升級智慧訴訟服務中心,繁簡分流多元解紛,深度剝離輔助事務,構建完善司法供應鏈,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

一、抓住「風口期」,訴訟服務提能升級

在大數據、人工智慧時代,訴訟服務面臨新的歷史機遇、新的歷史挑戰。

營造場景,注重整體性。全新打造集「立體化、集約化、信息化」於一體的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司法供應鏈「三大中心」,訴訟服務不再是單一的「掛號室」,而是綜合性的全科「門診部」。多元解紛、立案速裁、網際網路法庭、結案歸檔、執行督促全功能、全閉環運行;服務窗口與後臺人員數據共享、智能相聯,24小時訴訟服務「全時段」貼心服務,運行3個月提供服務1600餘人次;實行「一窗通辦、一網通辦、一號通辦、一次通辦」,為訴訟群眾提供「心對心」服務。

跨界融合,注重協同性。機器換人,推動了傳統製造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也會推動法院審判效率提升和審判方式的轉變。研發「人證比對」「5G+VR」「智能導訴」等科技設備,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對來訪群眾「畫像」,提前預判來訪意圖,提供精準服務;多元調解、立案預審、執行線索提交等全功能自助服務一體機,通過導訴員指導在大廳或網上完成大部分事務,實現深度人機互動;窗口辦理靜默化排隊叫號、可視化同屏顯示、電子化籤名確認,為訴訟群眾提供「面對面服務」,運行3個月以來服務12089人次,70%的事務在30分鐘內辦理完畢。

培塑習慣,注重實用性。習慣是一種日積月累,是一種思維定式。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習慣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增強用戶體驗,當事人無需攜帶紙質材料即可來院訴訟,法官無需攜帶案卷即可開庭審判、外出執行,深度利用電子卷宗,智能編目、一鍵歸檔,輔以左看右寫、複製粘貼、快速檢索、精準定位等功能,各個環節網上辦理、全程留痕,電子卷宗秒點、秒傳、秒結,消除紙質流轉的不確定性、繁瑣性、滯後性和「體外循環」,從不好用、不想用、不願用到好用、管用、願用,為訴訟群眾提供「手拉手服務」。今年以來,崇州法院網上立案1699件,網上閱卷6642件,處理網上留言法官899件,無紙化辦案6335件,節約紙張8萬餘張,節約群眾幹警時間約3000餘小時,減少出行約7000餘人次,庭審時間平均縮短了30分鐘。

二、抓住「窗口期」,多元解紛繁簡分流

充分運用民事訴訟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契機,乘勢而上。

堅持輔分調裁審執一體化。將多元調解和速裁工作納入立案庭統一管理。創新構建「法官+特邀調解員+法官助理」解紛團隊,運用要素審判系統一體運行、智能提示,做到快慢有道,分類處理。

解紛力量多元化。訴源治理納入全市目標考核,建立婚姻家庭、勞動爭議等專業化調解室,聘任特邀調解員67名,引入保險公司、鑑定機構提供財產保全保函和訴前鑑定等服務,加強指導和規範。今年以來,委派調解389件,調解成功279件。

解紛流程標準化。建立「前置調解—立案調解—繁簡分流」案件分流機制。構建分層遞進式小額訴訟引導機制,今年以來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率21.83%,審結案件553件,平均審結天數縮減8.49天。

三、抓住「攻堅期」,輔助事務深度剝離

法院「人案矛盾」將在一定時期內長期存在,向改革要效率、向改革要生產力成為必然。

流水作業,標準化運行。書記員不再「跟案」或「跟人」,而是「跟事」分類辦理專門化,實行流水線作業。審判輔助事務外包劃分為6段23個節點,劃出流轉圖、對應職責項、標定標準細目。

集中剝離,社會化服務。掃描編目、庭審速錄、卷宗管理、文書送達、結案歸檔、司法公開等輔助性事務社會外包,研發「審判輔助事務系統」智能化管理,實現輔助事務交接全程留痕、辦理實時反饋、統計精準直觀。

集約送達,專業化辦理。引入集約化送達中心分層遞進送達,實現送達任務一鍵發起、送達文書電子傳遞、送達過程實時更新、送達結果自動回傳。今年以來,電子送達9772次,電子送達適用率75.07%,成功率73.47%,電子送達裁判文書1114件。

經過一年多的改革,崇州法院得出以下經驗:思維理念突破帶來生產力爆發。「理念一變天地寬」,扭轉思維定勢,改革劣勢也能轉化為改革動力,「彎道超車」技術革新轉化為審判方式的革命。管理方式的提升帶來運行規範。出臺了7個配套管理辦法或實施細則,確保全流程、全節點有據可依。細節打磨決定改革成敗。通過意見反饋會、操作培訓會等,在思想上達成共識,在行動上形成合力,在細節上打磨完善、精裝細修。

由於認識局限、數據壁壘等原因,與其他先進法院相比,崇州法院仍存在多元解紛動力不足、訴訟服務信息指導平臺得分不高、跨部門的數據協同性差等問題。下一步,崇州法院將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堅持「走深走實、求新求精」,持續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為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司法保障。

相關焦點

  • 【群眾需求在哪裡 訴訟服務就到哪裡】宜賓法院紮實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8月14日,宜賓中院聯合翠屏區法院舉行「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新聞通氣會和法院開放日活動,通報「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邀請媒體記者、人大代表參觀訴訟服務中心、訴非銜接中心、觀看專題片並聽取意見建議。
  • 肇東法院榮獲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幾年來,肇東法院始終堅持司法為民宗旨,以踐行「打官司不求人」承諾為主線,打造便民化、信息化、智能化訴訟服務中心,先後被確定為全省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示範法院、繁簡分流工作示範法院,獲得省婦聯授予的「巾幗先進集體」、省法院授予的「全省法院先進集體」和「全省五星級訴訟服務中心」等光榮稱號,有關工作經驗多次被《人民法院報》及《人民法治網》等媒體報導。
  • 邢臺中院召開全市法院「兩個一站式」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標準化建設現場推進會
    7月27日下午,邢臺中院召開「兩個一站式」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標準化建設推進會。《邢臺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情況概覽》專題片和開發區法院「兩個一站式」建設宣傳片。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兩個「一站式」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訴服中心建設取得新突破,多元解紛機製取得新進展,便民利民舉措取得新成效,分調裁審改革效能取得新提升。成績固然可喜,但問題不容忽視。各基層法院要正視差距、搶抓機遇,補齊短板、培樹亮點,努力建設具有邢臺特色的高水平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要堅持唯快唯實,以更加紮實的舉措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提速增效。
  • 雲南法院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在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姜偉對雲南法院「一站式」建設工作評價:「雲南法院從解決思想認識的三個誤區入手,堅持分類指導,既在抓常規項目中堅持標準統一,又結合地區差異做到各有側重,全省法院『一站式』建設做到全面覆蓋、百花齊放,形成了雲南特色品牌」。(一)全面形成一體化訴訟服務新格局。
  • 興寧區法院創新推進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在化解矛盾糾紛中,高效便捷、節約成本已然是人民群眾在追求公平正義過程中對人民法院提出最迫切的司法需求。近年來,南寧興寧區法院大力推進訴訟服務中心現代化建設,促進訴訟服務從後臺到前臺、從分散到集中、從立體化到智能化,為群眾提供便捷、舒適、優質、智能化的訴訟服務。
  • 「非常6+1」, 四川雅安名山法院打造星級訴訟服務中心
    六大突出突出服務理念,廣覆蓋為人民群眾提供全天候司法服務為進一步滿足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的需求,名山法院科學規劃功能分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名山法院在短短1天時間內便搶通啟動了雅安市首個「24小時法院」和「智能雲櫃」系統,利用自助終端設備為當事人和法官提供便捷服務。目前已為300多位當事人提供了「非接觸式」全天候的訴訟服務,滿足了訴訟參與人對訴訟服務個性化、智能化的需求。
  • 南充市順慶區法院:構建訴訟服務大格局
    順慶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鄒九九參加儀式並講話,該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龐冬雲主持儀式,該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張少龍,該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粟含敏,南充市律協副會長廖丹等參加了儀式。會議現場,張少龍和市律協、律師事務所籤訂《關於設立訴訟服務站暨推薦實習律師擔任實習法官助理的合作備忘錄》。與會領導向律師事務所訴訟服務站授牌。張少龍宣讀實習法官助理任命文件。
  • 「123456+133」平昌法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四川新聞網巴中10月22日訊(記者 張韻晗)為紮實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去年以來,平昌縣人民法院緊盯最高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設目標,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審判為抓手,以「123456」和「133」建設模式為思路,立足平昌特色。
  • 周強: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模式
    會議指出,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舉措,是一項系統性、基礎性、全局性工作,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徵,對於提升新時代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能力,加快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 周強: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模式
    會議指出,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舉措,是一項系統性、基礎性、全局性工作,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徵,對於提升新時代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能力,加快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 【法院天地】雙鴨山中院召開「一站式」多元解紛及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發布會
    11月5日,雙鴨山中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全市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及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進行新聞發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李青春做新聞發布。,以提升人民法院解決糾紛和訴訟服務能力水平為著力點,確立了堅持以服務群眾為主基調,立足兩個服務宗旨,構建四大功能區,打通訴訟服務「最後一公裡」,努力實現「一站式」建設跨越式創新發展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機製作用,為人民群眾提供分層次、多途徑、高效率、低成本的糾紛解決和「智慧訴訟服務」新模式。
  • 定遠法院:四舉措全力推進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2020年以來,定遠法院嚴格按照「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要求,以兩個「一站式」建設為主線,有序推進集約高效、多元解紛、便民利民、智慧精準、開放互動、交融共享的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訴訟服務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審執質效邁上了新臺階,2020年上半年「雙提升」民調滿意度位居全市基層法院第
  • 全力打造青海特色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
    在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上,青海高院黨組書記、院長陳明國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立足青海實際,突出高原民族地區特色,全面推進一站式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多元司法需求」。為更好地了解「青海特色訴訟服務體系」,記者專題採訪當地法院各部門負責人。
  • 雅安市名山區人民法院 「非常6+1」打造星級訴訟服務中心
    為進一步滿足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的需求,名山區法院科學規劃功能分區,將訴訟服務中心由原來的120餘平米擴大至1000餘平米,分A、B兩大區域設置,並大幅提升智能化服務水平。A區主要由窗口服務、「24小時自助法院」、訴訟輔導等組成,提供訴訟引導、風險評估、立案登記、材料收轉、自助立案、集中掃描、檔案查詢、文書送達等全方位、全天候的線上、線下服務。
  • 一站優服務 多元解糾紛 ——興寧區法院創新推進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在化解矛盾糾紛中,高效便捷、節約成本已然是人民群眾在追求公平正義過程中對人民法院提出最迫切的司法需求。近年來,南寧興寧區法院大力推進訴訟服務中心現代化建設,促進訴訟服務從後臺到前臺、從分散到集中、從立體化到智能化,為群眾提供便捷、舒適、優質、智能化的訴訟服務。9月2日,興寧區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
  • 蒸湘:獲評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
    訴訟服務中心速裁團隊湖南法院網訊 9月2日,在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上,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對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予以通報表揚,湖南省3家法院獲此殊榮,衡陽市蒸湘區人民法院位列其中。
  • 山東法院:建設一網通辦的現代化訴訟服務系統
    會上,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甲天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信息化時代司法需求 建設一網通辦的現代化訴訟服務系統》為題匯報了山東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青島市黃島區人民法院作了連線匯報。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受邀在山東高院分會場參會。
  • 榆林日報|一體化 多窗口 一站式——子洲法院建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和現代化訴訟服務網絡
    「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是深化訴訟制度改革、完善政法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司改舉措,子洲法院開拓創新,建立了一體化、多窗口、一站式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和現代化訴訟服務網絡,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 雅安市名山區人民法院「非常6+1」打造星級訴訟服務中心
    四川新聞網消息(劉寶東 康友波)名山區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兩個一站式」目標,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高標準,嚴要求,致力於星級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探索訴訟服務新模式、新機制,實現了一站式訴訟服務、一站式多元解紛,有力推進審判質效提高,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 湖南法院打造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
    華聲在線8月6日訊 今天,湖南法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和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在長沙召開。 2018年以來,全省法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調解成功案件近5萬件。三級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總面積達到2017年的兩倍,全省法院網上立案數量達到23938件,同比增長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