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服務中心速裁團隊
湖南法院網訊 9月2日,在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上,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對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予以通報表揚,湖南省3家法院獲此殊榮,衡陽市蒸湘區人民法院位列其中。
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是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建設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自全國法院全面推進一站式建設以來,衡陽市蒸湘區人民法院從組織領導、機制建設、設施保障、人員配備、訴源治理等方面入手,著力打造布局合理、設施齊備、功能完善、高效便民、開放互動、交融共享的現代化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新格局。
夯實工作基礎,發力品牌創建
一站式建設活動開展以來,該項工作得到了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區委政法委牽頭成立了全區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在多方的支持下,該院對訴訟服務中心進行了改造、擴建,擴建後面積近1000平方米,集8大功能區於一體。同時,在訴訟服務中心加裝了與審判法庭直達互通的電梯,配足配全「雲櫃」、風險評估機、文書籤收列印一體機等便民自助設備,還增建了兩間調解室,方便承辦法官及調解員通過遠程視頻方式處理糾紛,化解矛盾。
為確保一站式建設活動的順利開展,蒸湘區法院先後出臺了《關於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的實施方案》、《多元化解糾紛解決建設工作規範》、《民商事案件調解速裁工作辦法》等文件,為一站式建設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機制保障。
根植為民宗旨,升級訴訟服務
為提升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水平,該院堅持「便民服務多樣化、立案服務智能化、輔助服務集約化、信訪服務規範化」標準,在硬體升級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服務升級。聚焦傳統送達方式「送而不達、達而不悉」的老大難問題,該院在全市法院率先運用電子送達平臺進行法律文書送達,共進行電子送達3171次,電子送達成功率約為70%,節約了司法資源、提升了司法送達效力。充分運用「湖南移動微法院」、「湖南網上法院」等平臺,著力開展「網際網路+」訴訟服務,協助安徽省金寨縣人民法院受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完成全市法院首起跨域立案。
深化訴源治理,織密解紛網絡
構建訴調聯動新格局。蒸湘法院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訴源治理體系,主動對接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借力推進矛盾糾紛源頭化解。2020年初,與蒸湘區8個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加強訴源治理,進一步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實施意見》。8月下旬,該院全面進駐蒸湘區6個鎮街,率先鋪開建設訴源治理工作站。此外,該院還與市保險行業協會聯合成立「交通事故賠償糾紛訴調中心」,專門處理涉及道交一體化的道路交通事故和保險合同類案件;與區婦聯、區司法局深化協調聯動,打造「幸福驛站」,探索嘗試婚姻家庭糾紛解決新機制、新途徑;針對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數量劇增,專門成立了「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化解小組」,對此類案件進行前置分流,加強訴非對接,促進了物業服務質量改進、業主滿意度提升,社會反響良好,2019年以來共化解物業服務合同糾紛1215件。
打造「分調裁審」新團隊。著力構建「訴前分流、多元解紛、訴調結合、快速裁判」的工作機制,做好案件繁簡分流,優化司法資源,在立案庭組建了「2名員額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書記員」的速裁團隊,負責對離婚、信用卡、相鄰關係、民間借貸、小額訴訟程序、訴前財產保全等案情相對簡單的案件進行訴前調解、訴訟調解,切實做到快審、快結,提升辦案效率。速裁團隊共受理各類案件2691件,審結2519件,簡易程序適用率88.9%,結案率達93.6%。
推廣「無接觸調解」綠色通道新模式。依託「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基層黨員、退休幹部、人民陪審員、律師等作為調解平臺的專職調解員,在法院主導下從調解前、調解中、調解後全方位規範訴調對接站、室開展調解工作。目前共發展專職調解員20名,運用調解平臺在線調解案件1511件,調解成功1268件,調解成功率83.9%,其中,視頻調解成功812件,佔調解成功案件總數的64%。3名調解員在線調解成功案件超過200件,11名調解員被當事人評價為「五星調解員」。在最高院公布的全國法院音視頻調解周使用排行榜中,該院多次進入全國前二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