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法院 100 家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予以通報表揚,法庫縣人民法院位列其中,這是對法庫縣人民法院&34;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肯定和激勵。
2019 年以來,法庫縣人民法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部署,在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具體指導下,積極順應群眾多元司法需求,切實將&34;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挺在前面,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社會治理體系,在多數基層法院案件激增的情況下,受理案件呈漸次遞減態勢,促進審判執行全面提速增效,訴訟服務指導中心信息平臺質效評估得分始終處在遼寧基層法院前列。
一、解放思想、強化領導,努力實現&34;建設新跨越
法庫縣人民法院堅持把最優環境留給群眾的發展理念,一把手親自掛帥、統籌推進,現代化訴訟服務中心率先在瀋陽市建成投入使用。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堅持以文化塑造為引領,融合&34;&34;的契丹遼文化元素,提鍊形成特有的&34;,著力營造崇法尚法、誠實守信的良好氛圍,受到上級法院、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讚譽。
二、圍繞重點、加速落實,努力打造&34;訴服新格局
訴服中心總體建設面積 1200㎡,分為訴訟服務和司法文化兩個區域。
訴訟服務區域實行敞開互動式辦公,設有導訴輔導、立案受理、自助立案、智能協同、司法公開、便民服務、調解速裁、執行事務等功能區域,基本實現了事務集約、一站通辦。
依託移動微法院等實現網上立案、網上調解、網上開庭,訴訟服務線上線下功能互補、有機融合,全力滿足當事人和法官的雙向需求。
致力於打造星級訴訟服務體驗,設有當事人讀書休息角、自助文印設備及平板電腦文書模板,切實推進訴訟服務利民、便民、惠民。
三、聚焦主業、提升質效,努力構建 &34;解紛新機制
&34;,強化源頭治理疏減訟源。認真落實《法庫縣關於&34;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方案》,建立全省首個常態化的縣級府院聯動機制。在開發區、鄉鎮(街)、村(居)委會設立綜合糾紛調處工作室、設置法官公示牌,借力鄉賢五老威望,將矛盾止於非訴、消於無形。
&34;,創新高效解紛機制載體。形成律師為主體的多元化解機制。建立全省首個民商事糾紛中立評估室,引導當事人對訴訟結果作出合理預期,提供&34;服務。聯合瀋陽市律師協會為縣域民營企業免費&34;,幫助企業堵塞法律風險&34;。暢通內部協同運行機制。實行系統加人工的分案模式,指定專門程序分流員,確保精準分流。2019 年分調裁審案件案件 2845 件,佔一審民商事、行政案件的 65.5%。2019 年訴前調解案件 1802 件佔一審民商事、行政案件 41.5%。一是調解前置。家事、相鄰、物業等類型糾紛由特邀調解員、退休法官先行調解,及時司法確認。二是簡案快審。推行要素式庭審和格式化裁判文書,類案集中辦理、示範訴訟,達到&34;的效果。率先實施律師調查令,為法官減負、助審判提速。三是繁案精審。全面推行庭前會議制度,出臺《類案裁判工作指引》《釋明權行使操作規程》等系列文件,統一裁判尺度,促進庭審優質化。
今後,法庫縣人民法院將全面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效能,全方位提高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能力和水平,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
來源:法庫縣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