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等孩子大了,父母會準備專門的兒童床和房間。分床睡是父母和孩子的第一次分離。而分床睡很簡單,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4個好處。
分床睡是遲早的事。
但是很多家長都很焦慮,擔心孩子一個人睡不著,擔心哭鬧的孩子失去安全感。
0110歲男孩自己不會睡覺
小白是一個10歲的男孩,一直和父母睡在一起。從他3歲開始,小白的媽媽就準備讓他睡兒童房的兒童床。
但是小白一直拒絕,晚上媽媽把他抱到兒童床上睡覺的時候,他淚流滿面。
父母不忍心,就帶他回雙人床擠在一起了。10歲之前一直分床睡,但還是沒有分開。
小白的媽媽很苦惱。她愛孩子,但又害怕過於強烈的分離措施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
02分床睡有最佳年齡嗎?
和孩子分開睡覺的最佳年齡,業內普遍認為3歲分床,5歲分房。
但其實,這個觀點坑了無數娃。鑑於每個孩子的成長節奏不同,不能按照上述年齡嚴格執行。
如果寶寶不到3歲,但從出生開始就一直睡在嬰兒床裡,早就習慣了獨立睡覺,可以提前分房睡覺的年齡。或者當他已經提出需要睡兒童房時,父母可以安排。
參考分床睡的年齡,也看孩子個人情況。
如果寶寶3歲以上,但不能接受睡覺時和媽媽分開,父母應該不用擔心,可以一步步循序漸進地操作。
03為什麼要和父母擠著睡
寶寶1歲半以後,有了獨立意識。他會知道,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他依然能吃能玩,父母依然愛他。孩子拒絕分床睡的深層原因是安全感跟不上獨立意識的發展。
寶寶可能會擔心一個人睡覺,別人會消失。這時候家長需要委婉解釋,鼓勵孩子大膽嘗試。
當他發現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時候,父母還在,對他的愛一點也沒有減少,孩子的安全感上了一個臺階。他會如釋重負,一個人勇敢地去臥室睡覺。
就像前面小白的情況一樣,父母沒能很好的引導他,導致失敗屢屢發生。
如果可以始終堅持分床的觀點,並且溫柔而堅決的執行,經過幾個月的調整,孩子就會適應了自己一個人睡覺。
04分床睡對成長有4大好處
兒童性心理發展和教育領域的領軍人物胡平教授從親子關係的角度指出,早一點分床睡有利於兒童的身心成長。
1.胡平教授說,首先,它有利於兒童獨立意識的發展。他會覺得自己有一個獨立的世界,他想在這個房間裡自己安排事情。
2.接下來就是自我認知能力的提升。「這個房間是我的,這張床是我的。我有權控制和分發這些物品。」在獲得權利的同時,大人也要給孩子灌輸責任感,比如打掃自己的房間。
3.很多家長不敢讓孩子一個人睡,因為晚上踢被子怕著涼,做噩夢怕哭。其實也是提高孩子自我生存能力的時候。
父母越是尊重孩子的生活能力,越是讓孩子自己照顧自己,孩子的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就會發展得越好。
4.分床睡可以優化親子關係和情感發展。孩子在6歲之前有一個戀父或者戀母的情感發展階段。這種情緒很正常,但不可持續。分房睡的形式是幫助孩子擺脫戀父戀母情結。
05如何成功實現分床分房
為了實現和孩子順利分床睡,可以採取一些小技巧。
提前半年通知
提前六個月告訴孩子,寶貝,你要自己睡房間了。告訴孩子這是父母的決定,而不是商量和協商。
提前半年也是為了給孩子一個緩衝時間,讓他慢慢適應。可以帶孩子去家具店購買兒童房的家具飾品,然後和孩子一起裝飾。
在這個參與的過程中,孩子會對獨立睡覺充滿期待。
舉行慶祝儀式
分房睡的那一天,最好有正式的儀式,就像生日聚會一樣,讓孩子充滿驚喜。
孩子會為自己的成長而驕傲,以至於迫不及待地想自己睡覺。
反覆但堅持
3天後,孩子很可能會爬回父母的床上睡覺。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迭代過程。父母不用太著急。
孩子回來了,帶他回去自己的房間好好安慰,但要堅定的繼續分房睡。反覆但堅持了幾天,孩子漸漸習慣了獨立睡覺。
結束語:分房睡可能是孩子人生第一次的獨立。剛開始有點難,但是每個孩子都要學會自己成長,最終他會變得越來越好。
——END
佑媽,前媒體人,科學育兒,與孩子一起成長。匠心講述育兒故事,有用,有趣,有溫度。喜歡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