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寶寶喜歡吮吸手指,其實是和心理發展有關的。
編輯:邱寫寫
嬰兒吮吸手指,媽媽們總是一看到就忍不住提醒:「病從口入,快別吃啦!」可是不管媽媽們怎麼提醒,小傢伙們就是仿佛「免疫」一樣,絲毫不為所動。
如果只是沒效果也就罷了,更糟糕的是,不少寶寶在媽媽們追著屁股提醒的情況下,依然吃手指吃得愈演愈烈,屬實是讓寶媽們精神崩潰。
很多時候並不是寶寶們太調皮,而確實是媽媽們用錯了方法,娃愛吃手指這件事,幾乎家家都有,只有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寶寶這個小毛病才能順利地戒掉。
想要弄清楚如何解決問題,首先我們得先看看問題出在哪裡。
★ 娘胎裡的習慣
B超檢查發現,寶寶們從胎兒時期就開始有吃手指的行為,這可能和嬰兒的神經、運動等發育有關。
小傢伙們出生後延續吃手指的愛好,可能是娘胎裡養成的小習慣。
★ 安撫需求
吮吸手指是0~18月齡寶寶『口欲期』的正常表現之一。
在口中沒有媽媽的「小飯碗」的時候,吮吸手指可以給寶寶帶來類似的滿足感受,讓自己精神愉悅。當寶寶感到緊張、害怕的時候,吃手指還可以起到安撫情緒的作用。
雖然吃手指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但是手指吃多了,還是會有一定危害的,媽媽們也不要放任不管哦。
◆ 衛生問題
俗話說「病從口入」,媽媽們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尤其是如今時值冬季,流感肆虐,寶寶們小手到處亂摸一氣,再塞進嘴裡,很容易帶來細菌和病毒。
◆ 健康隱患
吃手指,受害者不光是口,寶寶的小手指也會遭殃。經常啃手指的寶寶,很容易出現手指破皮、甲溝炎等問題,嚴重情況甚至會導致手指變形,這可是非常毀顏值的。
◆ 心理髮育
每次出現消極情緒,都用吃手指來解決,長此以往,寶寶可能會出現更大的情緒和社交問題。
尤其是當進入幼兒園以後,總是躲在角落吃手指的寶寶,可能在人群中不太「受人待見」,這會加重寶寶吃手指的問題,出現惡性循環。
看到小傢伙們吃手指,媽媽們恨鐵不成鋼,總是急於訓斥,但實際上,這三種方法不但效果甚微,甚至可能影響孩子心理髮育,媽媽們可得注意哦。
1. 大聲責罵
寶寶吃手指本就暗示情緒問題,媽媽們如果大聲責罵,反而會嚇到寶寶,加重寶寶的焦慮情緒,進而導致吃手指的問題更加嚴重了。
2. 反覆強調
每次寶寶刺手指的時候,媽媽們追在屁股後面制止,反而會起到強調作用。原本不愛吃手指的寶寶,都可能變本加厲,也是夠扎心了。
3. 佩戴手套
戴手套這個方法看似溫和,但是小嬰兒佩戴手套是不利於觸覺神經發育的,手套上的小線頭還可能會纏繞住寶寶的小手,帶來組織壞死的風險。
面對寶寶吃手指的問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① 注意衛生
首先做好衛生保護,給寶寶勤洗手、勤剪指甲,並且將指甲打磨光滑,讓寶寶「無從下口」。
② 更換安撫物
用安撫奶嘴、磨牙棒等外置的物品來代替寶寶的手指,讓寶寶逐漸改掉將手指放到嘴裡的習慣。
③ 適當忽視
當寶寶剛開始表現出吃手指的時候,建議媽媽們適當忽視,避免反應太大,給寶寶帶來精神上的強調作用。
④ 循序漸進
戒掉吃手指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實現的,媽媽們還可以跟寶寶商量吃手指的條件,如每天吃幾次、在什麼場合可以吃,讓寶寶有個過渡的時間,慢慢去改掉這個小習慣。
⑤ 提醒詞
和寶寶商議一個提醒不吃手指的代詞,儘量避免提及「吃手指」的字樣,避免起到強調重複的作用。
小島今日話題:你家娃喜歡吃手指嗎?媽媽們是如何應對的呢?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