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科AI預測疾病的未來,準確率高達90%
同樣的道理,醫學人工智慧就是想辦法讓機器像我們醫生一樣思考,來為病人進行診斷和治療。 這樣講,大家可能還是會覺得很抽象,那麼,下面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相信大家看完這個例子之後就會對我們眼科的AI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
準確率高達90%,AI如何預測眼科疾病的演變?|眼科|AI醫療|近視|醫學...
同樣的道理,醫學人工智慧就是想辦法讓機器像我們醫生一樣思考,來為病人進行診斷和治療。這樣講,大家可能還是會覺得很抽象,那麼,下面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相信大家看完這個例子之後就會對我們眼科的AI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
上海兒科「AI醫生」上崗 能看300多種疾病
新華社上海6月17日電(記者王琳琳)17日,兒科「AI醫生」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新門診大樓「上崗」,能看300多種兒科疾病,覆蓋所有普通內科和常見亞專科。該中心副院長趙列賓介紹,通過學習數百萬個以往病例,正式上崗的「AI醫生」在輔助導診、診前檢查、智能診斷上的準確率均超過90%。傳統就診通常需要經歷掛號繳費、排隊候診、初次面診、化驗檢查、二次面診、確診拿藥等系列流程,病人要多次排隊,耗時常常要幾個小時。「AI醫生」正式上崗後,能為患者節省1小時以上就診時間。
-
AI診斷85種皮膚病整體識別準確率達 86% 但仍不能取代醫生
如在2018年4月27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丁香園和睿琪軟體聯合發布的中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療綜合平臺「智能皮膚」正式向臨床醫生開放使用,並成立了皮膚病人工智慧發展聯盟,由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第十五屆委員會主任委員陸前進教授擔任主席,該聯盟主導的「智能皮膚」目前對85種皮膚病整體識別準確率達86%,其中34種皮膚病的準確率在95%以上。
-
「計算機醫生」將成現實 診斷疾病準確率高
沃森戰勝人腦之後聲名鵲起,現在,它作為一個巨大的計算機智能庫,又在向醫學領域滲透,有可能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有名望的醫生或助理醫生,它可以替人診療疾病,診斷的準確率甚至可以超過名醫。 診斷疾病準確率高 現在,很多人患了病都會在網上搜集就醫的信息和資料,包括了解疾病知識、尋找名醫,如何治療疾病等等。而這些情況說不定就會被收集到醫學信息庫中,作為診斷和治療的相關信息供查詢、使用。
-
廣東計劃兩年內「人工智慧」眼科醫生覆蓋65家基層醫院
以糖尿病眼病為例,該病發生不可逆視力損傷的概率高達五成,是中國主要致盲性眼病,若及早幹預,視力損失風險降低95%。但在早期診斷中,成像結果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生作正確判讀,而且現階段單一成像技術有限,導致處於基層的患者早期難獲有效治療。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袁進稱,未來將會在65家縣級醫院推廣眼科多模態人工智慧診斷系統。
-
重磅丨糖網篩查 AI 產品首獲 FDA 批准,無需臨床醫生向患者解釋結果
如果檢測到陽性結果,患者應儘快看到眼科醫生進行進一步的診斷評估及治療。它提供篩選決策,且無需臨床醫生來解釋AI得出的結果,這使得那些通常不會參與眼科治療的衛生保健提供方可以使用它。IDx-DR創始人MichaelAbràmoff 告訴《Science News》:「它自己做出臨床決定。」
-
幾秒可識別皮膚病名稱並診斷 醫生就要失業了嗎?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北京報導醫生通過微信公眾號上傳皮損圖片後,系統在幾秒鐘內便可快速識別皮膚疾病的種類和名稱,並提供用藥查詢、病歷管理等智慧醫療服務。8月26日,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皮膚病人工智慧發展聯盟主席陸前進表示,我國皮膚病的病種多達2000多種,不同的疾病具有相似的症狀,同一個疾病會具有不同的症狀,這都給醫生的診斷帶來挑戰,AI可以輔助醫生進行圖像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
幾秒可識別皮膚病名稱並診斷醫生就要失業了嗎?
醫生通過微信公眾號上傳皮損圖片後,系統在幾秒鐘內便可快速識別皮膚疾病的種類和名稱,並提供用藥查詢、病歷管理等智慧醫療服務。通過人工智慧輔助醫生進行診斷,這一切皆有可能。8月26日,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皮膚病人工智慧發展聯盟主席陸前進表示,我國皮膚病的病種多達2000多種,不同的疾病具有相似的症狀,同一個疾病會具有不同的症狀,這都給醫生的診斷帶來挑戰,AI可以輔助醫生進行圖像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
每周AI應用方案精選:無感支付;精確診斷多種疾病的AI工具等
為了驗證這個 AI 系統在遷移學習的幫助下能應用於視網膜疾病之外的其他疾病,在本研究中,張教授團隊在 10 萬張準確標註的視網膜 OCT 圖像訓練出來診斷眼疾的 AI 系統基礎上,只用了 5000 張胸部 X 線圖像,然後利用遷移學習,就構建出肺炎的 AI 疾病圖像診斷系統。
-
廣州研發人工智慧「虛擬醫生」,準確診斷24種兒科病;阿里機器人...
廣州研發人工智慧「虛擬醫生」,準確診斷24種兒科病雷鋒網消息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6日稱,該醫院研發的人工智慧「虛擬醫生」「咪姆熊」已經學習了近200萬份真人病歷,能看32種疾病,其中有24種疾病診斷的準確率達到
-
談論準確率意義不大,糖網 AI 好不好到底誰說了算?
按此推算,我國的糖網病患者已超過2700萬人。這些患者平時在內分泌科進行控糖管理,內分泌科的醫生不具備閱片能力,而眼科醫生數量又嚴重不足(2012年僅有3.14萬名眼科醫生),無暇顧及糖網篩查。近兩年高速發展的人工智慧技術有望打破這一僵局。由於藉助眼底圖像就能較好地確診,而且眼底圖像獲取條件相對寬鬆,糖網篩查成了人工智慧落地醫療領域的絕佳土壤。
-
可識別85種皮膚病的人工智慧來了 當然複雜病症還得靠醫生
當時主要實現以紅斑狼瘡為代表的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此後在經歷了多番測試、審核、訓練,累計學習超過 60 萬張病例圖片後,目前新系統對 85 種皮膚病識別準確率達 86%,其中 34 種常見病大於 95%,可識別病種數和準確率居行業之首。皮膚疾病病種多,皮膚損害形態也呈多樣化。從外部表徵看,部分皮膚病皮損極其相似。
-
能搭脈也能"察言觀色" "中醫機器人"診斷準確率80%
東方網5月23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能幫患者搭脈,也能「察言觀色」,甚至能開出診斷報告單。昨日,市民代表走進上海市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東院,體驗了一回「中醫機器人」搭脈看診。 這款「中醫機器人」學名叫「中醫數位化四診儀」。
-
長期使用洗眼液可誘發多種眼部疾病(1)
越來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選擇眼部護理產品,認為專業的洗眼液可以讓眼部清涼舒服、緩解視疲勞的同時,甚至還能清除眼部分泌物和掉進眼裡的異物,抑制細菌感染,還有維生素等可以給眼部做一個spa。洗眼液,這個在日本被列入「第三類醫藥品」的用品,究竟是否有如此多的功效?使用是否安全? 日常保健類洗眼液並無藥字批號 洗眼液對普通人來說並不陌生,超市和藥店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
「谷歌」一下癌症診斷新利器,AI顯微鏡開掛,AR瞬間識別癌細胞
谷歌布局醫療大事件以AI為核心切入點,谷歌希望在軟體技術、硬體設備以及醫藥研究方面,為多種疾病,如糖尿病、眼部疾病、心臟病、帕金森、多發性硬化症、自閉症、HIV等提供創新解決方案。谷歌Verily可穿戴非侵入性診斷系統專利,可實現癌症無創診斷2017年5月23日,Verily的一項新專利剛剛獲得授權(專利申請於2014年2月,於2017年5月8日審批通過),該專利提供了一種可應用於多種疾病的非侵入性診斷系統,診斷範圍包括激素問題、感染甚至癌症。
-
專訪《細胞》封面作者張康:AI診斷眼病超人類是如何做到的
要相信,現階段人工智慧的作用是輔助醫生而非取代醫生。」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眼科教授張康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如是表示。這項最新研究訓練了一個基於「遷移學習」的全新AI診斷工具,可通過視網膜OCT(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圖像篩查致盲性視網膜疾病,並能在30秒內決定患者是否需要治療,準確率可達95%以上。張康等人不僅試圖將眼科醫生從龐雜的看片工作中解放,他們還將目標定鎖定在全身各系統可以進行圖像檢測的其他多種疾病。
-
揭秘人工智慧AI取代醫生線路圖 | 醫生成為AI的助手 vs AI成為醫生...
騰訊覓影利用騰訊優圖在大數據運算、圖像識別與深度學習方面的先進技術,提高對於肺結節的檢測敏感性與準確度:根據測算,其對早期肺癌的敏感度(識別正確率)達到85%以上,對良性肺結節的特異性(識別正確率)超過84%,對於直徑大於3mm小於10mm的微小結節檢出率超過95%,可幫助放射醫生大幅提升肺部CT的早癌篩查能力。騰訊覓影還將拓展到肺結節、乳腺癌、宮頸癌等病種篩查。
-
愛爾眼科醫生:出現眼部疾病要及時治療
除了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的老年病外,眼底病變也是一種來勢洶洶的高發疾病。 「眼睛總是無故流淚,跳舞的時候大家都以為我遇到什麼傷心事」,54歲的趙大媽運動熱情高漲,是廣場舞隊伍裡的主力軍。然而從去年冬天開始,她的右眼開始紅腫,並伴有流淚,十分困擾。
-
取代醫生?這個AI系統識別乳腺癌症狀準確率高達92%
美國雲計算巨頭Salesforce最近宣布其一項AI技術也能幫助識別乳腺癌的跡象,準確率高達92%。識別乳腺癌症狀準確率高達92%日前,Salesforce揭開了其一項名為「ReceptorNet」機器學習系統的面紗,該項目由Salesforce公司的研究人員與南加州大學醫學研究所醫生勞倫斯J.埃裡森一同合作開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