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過後,依然要面對生活的苟且

2020-12-17 老水說事

最近,浙江杭州一對情侶因為三年裸辭兩次出去旅行的新聞火遍網絡,激發無數青年朋友詩和遠方的夢想。

網友們對比紛紛討論,有支持也有反對。

圖片來自網絡,感謝作者。

在小編看來,我強烈是不支持的

裸辭的背後,還是要面對生活的苟且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對情侶在旅行的時候花了幾十萬,既沒有向朋友借錢,也沒有向父母要錢。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他們賺錢的能力很強,年薪應該在幾十萬。

再看看我們自己,剛畢業幾年,每個月能拿到多少錢,幾千對吧。換算成年薪應該就是幾萬塊錢,10萬都不到,再加上日常的生活開銷,又還能剩多少錢呢。而這對情侶卻存了幾十萬,你跟他們又怎麼比呢?

再說到買房的事,這對情侶這邊的房價漲了100多萬,但是他們有賺錢的能力,加上房貸,再到20年就能把款還完。再看看我們的,付個首付,就要掏空6個錢包,還要還幾十年的房貸,你想想自己能承受得了嗎?

圖片來自網絡

再說說裸辭完之後找工作的事情,人家是網際網路行業,又是名校畢業,找工作自然不用愁了。而我們呢,普通學校大專或者本科畢業,找工作本就存在一定的劣勢。而且這幾年經濟形勢不太好,找工作更加艱難,你能確定你很快就能找到工作嗎?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題:現在的年輕人裸辭過後都過得怎麼樣?有一個高贊的回答說自己過得很苦逼。

那位朋友211本科畢業,工作很清閒,平時就是打遊戲刷微博,覺得沒有意思。認為自己不應該在這裡混吃等死,要努力拼搏一下。於是腦子一熱,就裸辭了。

辭職之後也並沒有告訴父母,而是一邊找工作一邊和老同學同租。本以為自己很快就能找到工作,結果過了一個多月還是沒有找到,於是開啟了漫長的找工作的道路。

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邊和老同學蹭住,一邊找工作。過了半年左右,終於找到了一份工作,而自己身上的錢也用的差不多了。

知乎上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所以各位朋友不要輕易裸辭,以免日後後悔莫及。

如果真要離職,在走之前一定找好下家。

如果自己的工作真的很無聊,或者令自己很痛苦的話,非辭職不可的時候,你一定要冷靜,先找好下一家。

不過我還是勸各位不要輕易離職,如果在工作上很閒或者遇到麻煩而不開心,可以找自己的同事領導幫你開導一下。你目前所遇到的問題,他們可能曾經都遇到過,所以找他們尋求幫助比較好。如果這樣做了還是沒用,那再考慮辭職的問題。

那各位在辭職以前,一定要利用好自己的假期,去面試一下自己喜歡或者認為合適的崗位。因為在有工作的情況下找下一家,成本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總體來說是比較划算的。不要像知乎上的那些朋友一樣,到時候後悔莫及。

最後,祝各位準備離職或已經離職的朋友拿到心儀的offer,good luckly!

相關焦點

  • 42歲,年薪34萬,面對工作壓力,想裸辭怎麼辦?
    並不十分缺錢,那麼就可以裸辭,選擇輕鬆點的,也無可厚非。如果經濟壓力是非常大的,我還是建議你謹慎。這個年齡年薪30多萬,走出去了,估計很難再找到這樣工作!生活是現實的,再大的壓力,在生存面前都不算什麼!實在是受不了,那就辭職換一個環境。但是 最好是先去找一下對口的工作。裸辭再就業,比較有難度,必須謹慎。
  • 30歲的我們還能裸辭麼,你是否同樣做好了準備面對社會現實?
    故事講述了三位都市女性在30歲人生這個重要的十字路口,對生活所作出的選擇。其中我們現實社會中普通人基本都會面對的就是王漫妮在工作中的抉擇。王漫妮因為感情糾葛、顧客刁難等一系列生活瑣碎問題,在工作中出現了疏忽差錯被領導嚴重批評。最後因為尊嚴問題受不了同事們背後的議論和異樣眼光,毅然決然的裸辭了。瀟灑的裸辭的背後是無盡殘酷的社會現實。
  • 裸辭很爽?誰裸辭誰知道
    周深曾經在烏克蘭留學學醫,那段時間,他非常痛苦,每天都要做大量的醫學試題。他很努力去學,即便每天只睡兩個小時,仍然學不會。他說,很多人並不理解他當時的處境和感受,認為他在胡鬧,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樣的生活再繼續下去,他會「壞掉」。於是,他下定決心,從醫學院「裸辭」,轉行學習音樂。
  • 什麼情況下應該裸辭呢?
    我們與其討論這個問題,不如關注一個最本質的東西,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裸辭?裸辭有點像解放對不對,不過我們要看看解放的是什麼。如果說你想要從壓力、從焦慮、從挫折、從委屈中去得到解放,這個基本上做不到,因為你沒有解決本質的問題,就是能力的問題,那麼在下一個工作崗位,你依然會面臨這些東西,所以說這樣的裸辭不管用,那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裸辭呢?那就是要看解放的是什麼?比如時間,我要用我的這份時間去創造更大的價值,我要用我的這份時間去提升我更多的成長空間,在這個情況下可以裸辭。
  • 生活不易,除了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愛與夢想
    對他的懲罰是:要推一塊石頭上山 ,每天石頭被西齊弗推到山頂 後,又被滾落下來,周而復始。西齊弗面對的困境正如我們的人生,人生就是在無休止的問題中痛苦周旋的一段旅程。生而為人,沒有哪個人的生活是一帆風順 ,十全十美的。千萬富豪關心公司利潤,企業財報,普通人關心房價,菜價,每個人對生活的關注點不同而已。當意外來襲時,我們是選擇逃避還是正視現實,是每個人需要面對的問題。
  • 疫情下裸辭的我後來怎樣了……
    但是在這個特殊的時候我選擇了裸辭。當我跟我家人提到我要辭職一事,他們的第一反應都是勸我要考慮清楚,因為今年的特殊性,工作不好找。但是我依然堅持我的想法提出了辭職。可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也可能是我剛畢業出來,沒有房貸車貸壓身,不用考慮那麼多。所以我可以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按照我內心的想法去做我想要做的事情。我之所以辭職是因為我工作的那家公司不會管理。也沒有讓我學什麼東西。所以我選擇了離開。
  • 2020年裸辭的人怎麼樣了?30歲裸辭一年的我想說一說
    當然了,我並非要灌什麼雞湯,只是想要聊聊自己裸辭這一年來的一些想法和感悟。變化一:生活質量下降裸辭最大的弊端,就是失去收入來源,生活質量明顯下降。也或許很多人不理解,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要裸辭。只是對我來說,這種生活依然煎熬,但已經開始學著去享受它。
  • 2020年裸辭的人怎麼樣了?我30歲,裸辭一年,想說一說
    當然了,我並非要灌什麼雞湯,只是想要聊聊自己裸辭這一年來的一些想法和感悟。如今2020又過去半年,所以這其實也是我對自己過去這半年的一個總結。裸辭這一年來,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變化一:生活質量下降裸辭最大的弊端,就是失去收入來源,生活質量明顯下降。我想,每一位裸辭過的職場人都深有同感。
  • 騰訊員工裸辭,刷80000信用卡旅遊,七個月後感嘆:好後悔!
    為什麼會「裸辭」裸辭已經不是新話題了,最近網上「00後辭掉老闆」的辭職信爆火。工作不開心、工作強度大都是辭職的理由,辭職不見得有下家,徹底放空自己,沒有工作煩擾也不失為一種選擇。「裸辭」也應運而生。網上一位原騰訊員工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當時就想去看看世界,擁有騰訊工作經驗,裸辭出行。但歡樂過後發現,自己找不到工作了,甚至在玩樂的過程中欠下了80000多的信用卡。只見其字未聞其聲,就感受到了那份後悔。
  • 敢裸辭嗎?6成上班族存款10萬才敢辭職,一線城市裸辭後仨月的生活要...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近日,職場社交平臺脈脈發布「2020職場人裸辭現狀調研報告」,從諸多數據維度揭示了職場人裸辭的決然態度和堅守下去的理由。根據調查顯示,裸辭三大原因為不開心、工資低、沒盼頭。錢是阻止員工離職的首要原因,6成上班族存款10萬才敢辭職。
  • 裸辭後的空窗期,你是如何度過的?
    接著是中心解散轉移城市,後來上級強烈要求加班,也沒什麼補貼,就裸辭了。現在空窗期這段時間,一直在定位自己想要什麼,規劃好自己的路線。也曾經頹廢過,恐慌,甚至是有輕度抑鬱症。25歲的自己,未來路還很長,希望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同時身體也是工作的本錢,相信生活的不如意也會迎刃而解。
  • 年前裸辭的年輕人 迎來史上最長職業「空窗期」
    裸辭改變職業規劃 造就新機遇《2020 就業趨勢調研報告》顯示,疫情前受訪者薪資大部分集中在五千至八千,均值 9665 元,疫情過後的期望薪資翻了一倍,為 18608 元,可見,疫情期間收入受影響,讓人們對於收入增長有很大需求。
  • 裸辭後,壓垮你的5根稻草
    裸辭一時爽,沒錢xxx。裸辭當下職場人最常討論的話題之一,也有不少的職場人,因為受不了壓力,或是因為想休息一下,而選擇裸辭,但實際上裸辭的危害很多,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裸辭的那些後果。一、經濟壓力裸辭的人大部分都還算有一定的積蓄,但這個積蓄通常不會太多,剛裸辭的一個月甚至兩個月,可能還能熬下去,但是面對房租或是房貸車貸,還有衣食住行,以及可能出現的意外花費,那些積蓄能不能撐過去不說,即便能,在後續的生活中又該如何繼續呢?
  • 裸辭的職場人,如何順利渡過這段空窗期?
    裸辭顯然不是一個好選擇,然而現實職場中仍有不少人出於各種原因,依然會毅然決然的選擇裸辭,那麼既然選擇了這麼一條不好走的路,那麼也只能堅強的去面對,今天筆者就說說如何能夠相對順利的渡過這段裸辭後的職場空窗期吧!
  • 裸辭3個月,越來越煩躁:如何度過裸辭後的空窗期?需要知道3點
    其實,學會成長強大,才能面對抗打壓,如果不學習,以後還是會屈服在被打壓的底層。而對於及時行樂,則是一個無計劃的放縱狀態,單純為了玩而去裸辭,這說明對未來工作無計劃無條理,沒有目標的人生是可怕的。比如文章開頭,表妹就是屬於這種。及時放鬆可以,最好可以調整後能回到正軌的軌道。
  • 職言思維:裸辭後,該怎麼辦?如何度過失業期間的空窗期?
    職場裸辭風險高自身狀態保持好相信很多朋友也都有裸辭的經歷,在平時工作生活中的不滿、壓力、疲憊和厭倦,以及自我潛意識逃離的多重影響,導致各種負面情緒在某一時間達到一個臨界點,身心的承受能力已達到極限而突然提出辭職。對於一般的職場人來說,個人自身資歷和財力的積累都不算豐厚,那裸辭的風險是非常高,因為要找到下一份心儀的工作普遍需要三至六個月的時間。
  • 用溫水煮青蛙,還是要裸辭找個家?
    那時,熱議的話題是:#你的同齡人正在拋下你##兩千萬資產能不能財務自由##獵頭給開了年薪60w要不要跳槽#一切仿佛是《華爾街之狼》前半集中的場景,越吹越大的泡沫也讓裸辭文化風行一時。連熱衷於不時問你「要看看機會嗎」的獵頭也消停了,翻翻看朋友圈,原來轉行賣保險了。2020年的寒冬臘月,你還敢裸辭嗎?如果說,以前裸辭,是撲向廣闊無垠的大海。那麼,如今裸辭,更像是義無反顧地在鬧市街頭裸奔,或者脫光衣服裸泳。
  • 有裸辭經驗的人,通常都明白這三點,你怎麼看待裸辭呢?
    在網絡上輸入裸辭這個關鍵詞,相關的話題竟然過了上萬條,而且關心裸辭的人也在百萬左右;沒有過裸辭經驗的人,通常是無法體會到裡面酸甜苦辣的,從關注人數來看,裸辭並不是一件小事情,在沒有找好下一份工作的人,貿然的選擇離職,就是已經在裸辭了,大部分裸辭的人員主要集中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身上
  • 年前裸辭的程式設計師:我的職業生涯「宕機」了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這幾位「待業」程式設計師的生活和求職計劃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計劃被打亂「收拾心情,從心出發(大理的住宿真便宜)。」12 月 28 日,韓毅更新了這樣一條朋友圈,配圖是他 29 日從貴陽經昆明中轉去大理的火車票和酒店預訂截圖。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眼前的狗屎!
    M想讓她留下來,一起奮鬥、一起打拼,但他自己都不確定奮鬥與打拼最終能不能換來自己想要的生活。一句「生活總是有希望的」挽留不住那個將要離開的人,M心裡清楚。這個城市就是這樣,無數人擠破頭要來,無數人悄悄地計劃著離開。溫情暖不化水泥,奮鬥摁不平房價。此前,創業受挫的M曾問我一個問題: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