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的職場人,如何順利渡過這段空窗期?

2020-12-11 職場老人

裸辭顯然不是一個好選擇,然而現實職場中仍有不少人出於各種原因,依然會毅然決然的選擇裸辭,那麼既然選擇了這麼一條不好走的路,那麼也只能堅強的去面對,今天筆者就說說如何能夠相對順利的渡過這段裸辭後的職場空窗期吧!

第一,裸辭後先過心理關,裸辭後的心路歷程一般是這樣的:興奮~開心~平和~焦慮~狂躁,剛開始,當你辭職後,一下子擺脫了繁重的工作,離開了討厭的上司,當然很興奮了,接著有了悠閒的假期,可以想幹嘛幹嘛,看電視,看閒書,沒事在出去旅個遊,多開心,然後過了一段時間後,感覺還是要找工作,於是就沒事上上招聘網站,有好的職位就投一投,沒有就看看,不著急的狀態,心態很平和,但是又過了幾周,一直沒有合適的工作,就開始焦慮了,天天開始在網上投簡歷,最後演變為看見沾點邊的職位都去投,什麼公司也無所謂了,然而依然沒有好消息,於是脾氣變得越來越差,看啥都不順眼,幹啥都不順心,終於開啟了狂躁模式,傷害自己,傷害家人。當然我們都不想演變到最後這種狀態,所以,裸辭後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剛離職時不要太過喜形於色,在遲遲找不到工作時也不要怨天尤人,保持好的心態才能更好渡過這段困難時期。

第二,把找工作當工作,沒有了社會上的工作,不代表你自己就沒有工作,實際上離職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工作,我們要把找工作這件事情當做一件工作來進行,做好每日計劃:幾點起床?分別在哪些時間段依次在幾大招聘網站上投遞簡歷,有面試的時候,要提前做好準備,看應聘公司的網站,查詢公司的資料,提前在網上查詢去面試地點的路線等等,總之,空窗期以找工作為第一要務。

第三,堅持學習,裸辭空窗期其實也是個很好的自我充電機會,千萬不要放棄學習了,可以去報個培訓班或者自學來充實一下自己平時工作中需要用到的並且是自己比較缺乏的技能,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強自己的職場競爭力,而且也在繁忙的學習中忘記了找工作的焦慮情緒。

以上三條就是筆者理解的可以相對比較順利的渡過裸辭空窗期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職場人士吧!

相關焦點

  • 請假這麼難,不裸辭,你是如何面試並順利拿到offer的?
    這其實也間接地說明了一個不裸辭的潛規則:在人才市場上越搶手,越容易不裸辭就找到工作。這就對應到我們在不裸辭的情況下如何更好更快地找到工作的第一個技巧。02工作經驗較少的職場新人或缺乏核心競爭力的職場人不裸辭如何找工作諸如要求下班後面試、周末面試一類的不裸辭求職攻略
  • 裸辭半年啥也沒幹,找工作前怎樣度過才比較好?
    網友問:「裸辭了快半年了,也該去找份工作啦,但是就是不知道在找工作期間該怎樣度過才比較好?」錦囊君:裸辭後身為待業人員的你是不是無所事事,就等著面試電話響?如果你中槍了,錦囊君表示感同身受……在裸辭後的職場空窗期裡,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決策出相對應的方案。
  • 裸辭,遭遇職場空窗期,焦慮,不知所措?2招手把手教你輕鬆度過
    其實,閨蜜從2019年國慶裸辭到將來入職新工作的這一段時間,我們稱為「職業空窗期」。那麼「職場空窗期」的具體概念是什麼?一、什麼是「職業空窗期」「職場空窗期」則用來表示一份工作結束,下一份工作開始之前的生活狀態。
  • 裸辭後,持續找不到工作,如何走出焦慮迷茫的困境?
    網上有太多關於職場寒冬的文章和消息,鋪天蓋地,對於裸辭的人來說,無疑打擊了找工作的積極性,增加了內心的焦慮和迷茫。小孫去年剛畢業就留在上海上班,因為工作實在是發展空間的受限所以忍痛辭掉工作,又因為工作時間的原因,裸辭,找了一個月工作,眼看年關馬上就到了,工作機會也越來越少,只得先回家過年,來年再看看機會。前一段時間,跟小孫交流,小孫也表示找工作的難度。
  • 半年沒找到工作,如何解釋這段職場空窗期?
    年前裸辭,想開心過完年再找工作,卻遇到了疫情這種不可抗力因素。從年前到現在,長達近半年的職場空窗期,求職時該如何寫簡歷?如何向面試官解釋?幾乎每個求職者都會遭遇職場空窗期,只不過時間有長有短,原因也是五花八門,比如家庭原因、健康狀況、旅行、甚至今年特殊時期找不到工作等等。如果你的簡歷上有5個月到一年的「空窗期」,那麼就是給考慮僱傭你的公司發出了危險的訊號——這預示著你可能是個不可靠的員工。
  • 裸辭其實一點也不可怕,而且有用,一段職業生涯的成長經歷
    打開各個問答平臺、招聘網站總有很多關於年輕人裸辭的討論話題"已經失業半年,壓力很大,怎麼辦?"、"裸辭到現在還沒找到工作"... ...有些消極到讓人感覺裸辭是一次重大失誤、這輩子都就業無望。
  • 2020年經濟形勢下,適合裸辭麼?職場人該如何逆襲
    然而,疫情當前,危機四伏,職場亦會有新的契機,只是很難以把控住。在這段時間,多數企業都採取了現金流緊縮的策略,降薪、裁員、停薪留職的情形在所難免,此時的職場人士也開始在危機中一步步覺醒自主意識,思考自身職場未來的方向。裸辭是其中的一種可能,但需要承擔的風險不可謂不大,那麼在疫情之下,又是否適合裸辭呢?
  • 裸辭?被裁員?職業空窗期避險攻略
    2020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辭職或裸辭的人們還好嗎?誰也沒想到趕上了新冠肺炎這隻「黑天鵝」,很多企業沒能抗過資金的壓力,被裁員成了職場人懸在頭上的那把劍,或者有的人已經被裁,邁入了熙熙攘攘的事業人潮中。
  • 有裸辭經驗的人,通常都明白這三點,你怎麼看待裸辭呢?
    在網絡上輸入裸辭這個關鍵詞,相關的話題竟然過了上萬條,而且關心裸辭的人也在百萬左右;沒有過裸辭經驗的人,通常是無法體會到裡面酸甜苦辣的,從關注人數來看,裸辭並不是一件小事情,在沒有找好下一份工作的人,貿然的選擇離職,就是已經在裸辭了,大部分裸辭的人員主要集中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身上
  • 年前裸辭的年輕人 迎來史上最長職業「空窗期」
    " 曾經聽到『裸辭』二字就覺得瀟灑,如今聽到這兩個字就感覺沉重。"這可能是大部分年前裸辭的人內心真實的寫照,但李斌的心態比較樂觀,由於沒有滿意的 offer,再加上疫情對就業造成的影響會持續數月,於是他決定暫時放棄找工作,在家安心學習,考取專業證書,下半年情況好轉再求職。
  • 事業不得志,人到中年裸辭轉行,職場機會在哪裡?
    這三點信息,不正是如今職場人普遍遇到的困惑嗎?下面,結合這三點信息,我談談個人看法,僅供各位朋友參考:一、職場人的中年危機,該如何有效應對最近我給不少30歲以上的朋友做了諮詢輔導,都是職業方面的問題。二、不要輕易裸辭,找工作不是兒戲如果你已經是職場大咖,裸辭一點問題都沒有,一來你有錢可以養活自己,二來你休息在家都有一堆獵頭等著挖你。但是你只是普通打工者,真心不建議你輕易裸辭。其實很多喜歡裸辭的人,都是情緒自控能力很弱的人。
  • 90.4%職場人曾想裸辭:如何找到工作中的成就感?
    根據智聯招聘《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數據顯示:90.4%的職場人在上半年都有過裸辭的念頭,一言不合就想辭職成為職場人常態。其中,看不到發展前景是裸辭主要誘因,有75.8%的人選擇了此項,54.9%的人因為工資待遇差想裸辭。
  • 那些年前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距離2020年只剩下不到1個月的時間了,年底來臨之際,儘管很多人工作不那麼如意,但是為了年終獎,再苦再累再壓抑,都會忍著,不會辭職。可凡事都不是絕對的,總有人會去打破束縛和常規,選擇裸辭。職場人其實對裸辭都有一種神聖的嚮往,認為敢於裸辭的人,都是追求自由至上,是很有勇氣的人。
  • 別以為職場裸辭有勇氣就行,有這3類特徵的人,再多考慮考慮
    別以為職場裸辭有勇氣就行,有這3類特徵的人,再多考慮考慮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剛加入職場的年輕人,一言不合就選擇了辭職。甚至還有很多年輕人形成了裸辭的習慣,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在職場中經常會遇到令他們不舒服或者不開心的事情,所以沒有考慮什麼,就選擇了裸辭。
  • 職場空窗期:隨便找份工作行嗎?如果找不好,就影響今後的工作了
    經歷18年的大規模的裁員潮,有些人過完年順利的找到了工作,而有些人不管是被裁的,還是自己主動辭職的,一晃3月份也已經要過去,19年也已經過了四分之一了,可還是沒有找到下家,這不上面這位提問者,我們暫且稱他為小A吧,辭職前自己預估不足,面試求職也沒有方向,導致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漸漸的人變得異常煩躁,於是想找個暫時的工作先幹著
  • 說裸辭就裸辭的那些人,後來都怎樣了?說實話差距不敢相信!
    當代年輕人在職場的現狀,可以這樣總結:領導敢說我我就辭職,這是90後;幹得不爽就辭職,這是95後;領導不聽話就辭職,這是00後。不少人表示,裸辭的原因,是因為被這兩種情況同時壓垮,但一般來講,選擇裸辭的人並不多,畢竟不是誰都有這樣的勇氣,而且待遇好的企業也有很多。裸辭的結果,無外乎這三種情況:蒸蒸日上、差強人意、每況愈下。什麼樣的人會蒸蒸日上?
  • 遭遇職場空窗期怎麼辦?3招教你輕鬆度過
    並不是每一個人在離職後都能迅速投訴下一份工作,因此很多人都會遭遇空窗期,很多人在職場空窗期會見的焦慮,急躁,想要趕緊投入下一份工作,有的人則相反,但是無論怎樣,這段時間都要好好利用,這樣才會以一個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下一份工作。當遭遇職場空窗期,可以這樣度過。
  • 一個35歲人給你提個醒:職場上,沒有這3個條件,千萬別輕易裸辭
    關於裸辭的這個話題,職場上有一個比較流行的話「裸辭一時爽,一直祼辭職火葬場」。雖然說有些誇張,但其實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應了一些真實的狀況。對於裸辭這件事情,我勸你最好還是悠著點,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斷,否則一步錯,步步錯。
  • 《令人心動的offer》周深職場引爭議,裸辭就可以解救自己?
    到底裸辭對不對?代價有多大?什麼情況下我們選擇裸辭,今天就一起來聊聊職場裸辭這件事兒。 理解了這幾個關鍵詞,就更容易來談「裸辭」了。其實「裸辭」行為對每個人來說,都需要理性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