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遭遇職場空窗期,焦慮,不知所措?2招手把手教你輕鬆度過

2020-12-11 小玥職場

導語

昨天群裡一位閨蜜說:從19年國慶裸辭到現在,已經快8個月了,一直沒找到工作,很焦慮。閨蜜從2月份開始信心滿滿投簡歷再到受打擊,灰心喪氣,懷疑、否定、抓狂。閨蜜說:剛裸辭的前半個月,徹底給自己放鬆,到處去玩耍,半個月後開始各種找工作。8個月裡,閨蜜先後在5家公司試工了半天,覺得跟自己想像的有一樣,就辭職了,一直在尋找工作機會。其實,閨蜜從2019年國慶裸辭到將來入職新工作的這一段時間,我們稱為「職業空窗期」。

那麼「職場空窗期」的具體概念是什麼?

一、什麼是「職業空窗期」

「職場空窗期」則用來表示一份工作結束,下一份工作開始之前的生活狀態。場時,「職場空窗期」則用來表示一份工作結束,下一份工作開始之前的生活狀態。

二、「職業空窗期」的弊端

1.工作經歷斷裂,缺乏知識更新

現在的崗位知識更新換代非常快,我們離開職場時間過長難免崗位知識生疏,很容易跟不上。所以特別是針對那些具有一定技術層次要求或知識更新很快的崗位,企業更是不願意選擇頻繁跳槽或離開職場太久的人員。

比如,朋友小珍從去年國慶辭職後就一直在找工作,但因為工作不順心,找了好幾份工作都是上了半天班就又離開了,繼續投簡歷找工作。這從去年國慶一直到今年的6月份,這8個月裡小珍一直在刷招聘網、投簡歷、面試中,沒有去學習崗位相關的知識,導致面試官問的不少最新的行業新動態都不了解,答不上來。所以,如果我們「職業空窗期」過長,會導致我們工作經歷斷裂,職業知識缺乏更新。

2.遠離職場,心態容易脫節

不少朋友在離開職場之後,都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自身放鬆和家庭,很少關心工作的事情,對於社會熱點和個人的提升也並不在意,職場對於她們來說似乎已經成為另外一個世界了。當她們想要重新進入這個世界的時候,發現自己變得自信心不足,或是感到茫然、不安了。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一個例子。表姐是兩個孩子的寶媽,春節前辭職回老家後全身心陪孩子,從來沒有想過工作的事情。當重新找工作時,表姐突然發現自己的心態變了,通過這段時間與孩子的相處,表姐覺得:陪伴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她甚至不想工作了。其實這是一種與職場脫節的心態。所以表姐一方面卻反知識更新,另一方面心態與職場脫節。

俗話說得好: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富二代,都需要夫妻雙方的收入才可以保證家庭的正常開支。而表姐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雙方父母身體都不太好。他們需要贍養4個老人和2個孩子,父母雙方也都是農民,表姐夫也只是月薪8000元的上班族。如果表姐不工作根本撐不起這個家。而表姐現在的這種與職場脫節的心態嚴重影響到了她的求職心理。

當然除了缺乏知識更新和與職場脫節,表姐也卻反對最自己的理性認知。

3.缺乏對自身的理性認識

有不少朋友裸辭,長時間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可能會考慮轉行,但面臨求職機會,往往會因「墨菲定律」的影響,產生消極的心理,卻反對自己的理性認識。

墨菲定律: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因此,在找工作時,很容易過度貶低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在面試時不自信,讓用人單位對他們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

我表姐典型的就是因為墨菲定律的影響導致了產生悲觀的心理。眾所周知,找工作會有兩個結果:要麼求職成功、找到心儀的工作,要麼求職失敗。而受墨菲定律的影響,表姐總不能理性的認識自己,會災難性的思考問題,總覺得自己一定不可以、一定會失敗,所以總會不自覺的忽視自己的優點,同時也放大自己的缺點,過度自卑。

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職業空窗期」呢?

三、如何避免「職業空窗期」

(1)做好職業規劃

很多人不重視這個,認為自己就是混口飯吃,不需要規劃,其實不然。我們只有做好職業規劃,只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明確自己應該往哪個方向走,才能讓自己有前進的動力和方向

那麼應該怎樣做職業規劃呢?我認為這職業規劃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明確目標方向

我們可以使用PSN模型來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

P(Preference):你想要做什麼?首先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教育背景,工作經歷,以及以往的經驗和興趣愛好,判斷出自己目前比較喜歡的是哪個領域,目前希望往哪個領域發展,想要從事哪些職業?

S(Strengthen):你可以做什麼?然後我是要找出自己的優勢自己在哪個方面比較擅長哪個方面,哪個方面做得比別人好,然後有針對性的去對自己進行自我認知和評價,快速找出自己的優勢,評估我們可以做哪些方面的內容。最好是能夠列出一張清單,清楚地羅列出自己適合做哪方面的工作,然後再從根據自己的性格愛好以及其他因素做排除法,擇優選擇。

N(Need):你需要做什麼?最後我們根據自己的受教育程度、居住環境、所在城市進行崗位分析,分析出你需要做什麼。、

第二,探索你的興趣

當然有了職業規劃之後,我們還需要探索出我們的興趣。因為有時我們對某一件事情其實是很感興趣的,但因為某方面的原因,我們把自己的興趣給埋沒了,現在為了讓自己的興趣與工作很好的結合,我們需要儘快的找到自己的興趣並深入的更多的興趣,讓興趣與職業結合才能更好的發展。

最後,行業環境分析

當然我們也要對行業的環境進行分析,因為我們選擇工作不僅根據自己的要求來選擇,行業的發展動態也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職業選擇構成應該是這樣的:職業=行業+企業+職位,可見行業也是職業選擇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

因此,一個行業是不是處於朝陽區,它的發展前景如何,人才競爭是否激烈,與自己的崗位與自己以前的工作經驗與匹配度高不高,這些都需要我們進行綜合分析之後才能做決定。如果發展前景較好的話,我們就可以在此行業下進行職業的規劃。

做好了職業規劃之後,我們需要優化一下自己的簡歷,重新包裝,打造一份與簡歷與工作崗位精準匹配的簡歷。

(2) 用簡歷包裝自己

大多數處於職業空窗期的人急於找一份工作,會把同一份簡歷投多個不同的崗位,不注重簡歷的包裝,很容易導致求職失敗。其實這是錯誤的。

想要在職場中再次出發,一定要把精力聚焦在簡歷上,在製作簡歷時,注意以下3點:

第一,突出優勢

在簡歷製作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突出優勢,而且儘量做到量化的描述,而不是籠統的作答。

第二,突出技能,崗位精準匹配

在投遞簡歷前,一定要清楚公司的對於這個崗位的要求,對崗位進行精準的匹配,突出相關技能,這樣更加有利於HR對你個人能力有所了解。

比如,你在網招聘網上刷到某個比較心儀的崗位,你就要仔細的研究企業的崗位要求,然後有針對性的設計簡歷。舉個例子來說,你應聘銷售,網上的要求是:性格活潑開朗外向,有一定的抗壓能力。那麼你在寫簡歷時,即使並沒有做銷售的工作經驗,但是你可以寫以前在做某個項目時,遇到了某種壓力,你當時是怎麼應對的?當時遇到了什麼困難,你是怎麼與外部進行諮詢溝通,讓項目完美完成的,突出你的溝通能力。

第三,學習面試方法,有技巧面試

另外,我們還要學習一些面試技巧,畢竟面試是一個雙向的選擇。面試時,我們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都可能會引起面試官的不同思考。所以每一個問題怎麼回答,我們在去面試前一定要做仔細考量。我們可以這樣做:

第一:上網搜尋一下面試官常常會問到的問題。然後先思考一下,如果面試官問到了你應該怎麼回答,這麼回答有什麼利與弊,對自己面試成功有什麼優勢,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幫助。這些都需要我們仔細考慮清楚再做決定。那麼如果我們如何真的陷入了「職業空窗期」又該如何度過呢?

四、如果遇到了「職業空窗期」如何度過?

度過職業空窗期主要分2步走。

(1)正確認識自己

裸辭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壞事,它可以給我們提供充足的時間,靜下心來重新審視自己。所以裸辭之後,對過去做一次復盤非常重要。

第一,擺脫「墨菲定律」對我們的消極影響

墨菲定律,讓我們總覺得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我們再來看一下裸辭的定義,裸辭指不考慮後路,因壓力增大,工作幸福感的缺失,在沒有找好下家的情況下辭職的行為。也就是說、裸辭之後我們可能隨時面臨找不到工作、居無定所的風險,而且這一風險很可能會發生。

裸辭就像一個魔咒一樣對職場人造成致命的折磨,常常不戰而敗,因為害怕失敗,而有了不工作的想法。其實,裸辭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一定要擺正好心態,不要因為害怕失敗而放棄。

第二,避免「出醜效應」,揚長避短

出醜效應又叫犯錯誤效應: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會受人傾慕,而全然無缺點的人,也未必討人喜歡。

所以我們在評估自己的優缺點時一定要客觀,不能為了博得企業的信任,掩蓋缺點,呈現出假「完美」的自己,高估自己的能力。這樣很可能會適得其反。比如,影兒是一名平庸的、有3年銷售經驗的外貿業務員,但並不善於開發客戶,之前就職於一家私企,在上司的協助下接過的最大金額訂單也就5萬美金。前段時間,她不幸被裁了。想著找工作難,為了增加面試機會,影兒寫簡歷時提到:自己善於開發客戶,曾經獨立拿下了50萬美金的訂單。不料面試時,HR卻著重問了影兒拿下50萬美金訂單的各種細節,沒聊上幾句就露餡了。所以,我們沒必要掩蓋自己的不足。

當然,我們要讓以前低谷的工作經歷成為自己追求高光時刻的墊腳石。比如,問一下自己:過去的經歷你收穫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最失敗的地方在哪裡?如果找到了最失敗的地方,就需要思考一下你需要怎麼樣做才能改變這些不足,也才能讓這些劣勢變為優勢,提升你自自己的工作能力呢?

第三,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找到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之後,就要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比如,你是以前是銷售,因為抗壓能力不夠,覺得在這公司有業績要求有責任底薪壓力過大,所以選擇了裸辭。那麼如果你選擇繼續在銷售行業發展的話,其實無論你在哪個公司都需要抗壓能力。這就是問題的根源。那麼產生這個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呢?是你心這工作能力不夠?還是你的心理素質差呢?

如果是工作能力不夠,那麼應該怎樣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如果是心理素質差的,我們又可以做哪些來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呢?找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後,分析下它們產生的原因,然後想解決方案。

最後,想要對應的解決方案

找到劣勢之後,根據思考劣勢產生的原因,找到解決的措施並且付諸行動,爭取早日把劣勢變為優勢。

(2)要不斷學習,讓自己的能力更匹配企業的任職要求

現在這個時代,知識更新換代的非常快,為了避免出現職業出空窗期,如果我們想跳槽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騎驢找馬。那麼在騎驢找馬期間,你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在招聘網刷簡歷,如果刷到了某個心儀的崗位,那麼這個心儀崗位的任職要求具體是什麼?我們需要把心儀崗位的任職要求跟自己的優劣勢進行對比,看自己還有哪些不足的,找到不足的地方,然後有針對性的通過各種網絡資源來進行學習。那麼,這個職位也許現在你不符合要求,但1個月後,另一個類似職位你就完全可以勝任了。

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需要做好職業規劃,然後優化我們的簡歷,學習更多的面試技巧,巧妙避免陷入「職業空窗期」。

當然如果真的陷入了「職業空窗期」中,我們也要儘快的準確認識自己,然後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強,從而能夠與企業的任職要求精準匹配,快速找到心儀的工作,避免「職業空窗期」。

相關焦點

  • 遭遇職場空窗期怎麼辦?3招教你輕鬆度過
    並不是每一個人在離職後都能迅速投訴下一份工作,因此很多人都會遭遇空窗期,很多人在職場空窗期會見的焦慮,急躁,想要趕緊投入下一份工作,有的人則相反,但是無論怎樣,這段時間都要好好利用,這樣才會以一個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下一份工作。當遭遇職場空窗期,可以這樣度過。
  • 裸辭後的空窗期,你是如何度過的?
    很多人表示裸辭一時爽,裸辭後便陷入「靈肉分離」的焦慮狀態。裸辭空窗期的你,會選擇自我提升,還是持續焦慮?又是如何度過這段時光的?裸辭第一周很輕鬆很開心,裸辭第二周出去旅遊一圈更開心,裸辭第三周找工作,第四周找工作,第五周找工作…沒有明確目標找了接近兩個月工作,越來越迷茫,越找越焦慮,完全沒有心情去思考職業選擇了。目前雖然已入職,新工作說不上喜歡還是不喜歡,但是肯定不是自己最理想的工作。
  • 職言思維:裸辭後,該怎麼辦?如何度過失業期間的空窗期?
    職場裸辭風險高自身狀態保持好相信很多朋友也都有裸辭的經歷,在平時工作生活中的不滿、壓力、疲憊和厭倦,以及自我潛意識逃離的多重影響,導致各種負面情緒在某一時間達到一個臨界點,身心的承受能力已達到極限而突然提出辭職。對於一般的職場人來說,個人自身資歷和財力的積累都不算豐厚,那裸辭的風險是非常高,因為要找到下一份心儀的工作普遍需要三至六個月的時間。
  • 半年沒找到工作,如何解釋這段職場空窗期?
    年前裸辭,想開心過完年再找工作,卻遇到了疫情這種不可抗力因素。從年前到現在,長達近半年的職場空窗期,求職時該如何寫簡歷?如何向面試官解釋?幾乎每個求職者都會遭遇職場空窗期,只不過時間有長有短,原因也是五花八門,比如家庭原因、健康狀況、旅行、甚至今年特殊時期找不到工作等等。如果你的簡歷上有5個月到一年的「空窗期」,那麼就是給考慮僱傭你的公司發出了危險的訊號——這預示著你可能是個不可靠的員工。
  • 職場冷暴力來襲,不得不看的職場空窗期真相
    背負雙重壓力對於職場"空窗期",許多"待業者"十分感慨,心態大概經歷三個階段,從繁忙的工作猛然到閒適地享受生活,在這一階段,大部分人是放空自我,做一些自己一直感興趣,卻未來的及做的事情,比如,旅遊,彈琴等等……一段時間以後,他們生活逐漸空虛,內心萌發了強烈地想工作的想法,職場"空窗期
  • 年前裸辭的空窗期,最應該做的4件事,時間不荒廢,加薪有希望!
    年前裸辭的空窗期,最應該做的4件事,時間不荒廢,加薪有希望!都說一個人在一個月的工作裡,總會有那麼幾天蹦出來想要辭職的念頭。受了委屈,幹活憋屈,有的人選擇了跳槽,找一份更合自己心意的工作。有一些人選擇了裸辭,特別瀟灑地離開了。
  • 裸辭的職場人,如何順利渡過這段空窗期?
    裸辭顯然不是一個好選擇,然而現實職場中仍有不少人出於各種原因,依然會毅然決然的選擇裸辭,那麼既然選擇了這麼一條不好走的路,那麼也只能堅強的去面對,今天筆者就說說如何能夠相對順利的渡過這段裸辭後的職場空窗期吧!
  • 待業過程中,我們要做點什麼度過求職空窗期?不知道就多看幾遍
    待業過程中,我們要做點什麼度過求職空窗期?不知道就多看幾遍我相信很多職場人都有過求職空窗期,也就是從上家公司裸辭,在一段時間內還沒有找到下家公司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可能會充滿焦慮,因為我們在這段時間沒有經濟來源,自己也會對此感到害怕。因為在家多呆的每一天,都是我們在吃老底,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也是因為這樣的現實情況,很多人在求職空窗期的時候非常焦慮。這種心情,我覺得就像讀書的時候,明天就要考試了,但是現在你還在玩,沒有背書。這個時候你心裡的焦慮感就會持續擴大,但是你還是放不下手裡的玩物,不想去學習。
  • 離職空窗期,如何正確地度過,過來人的經驗拿去直接用
    其實說起這個職場空窗期啊,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過類似的經歷,但很多人卻總是過去了就讓它過去,並沒有進行這一塊兒地總結。我們常說,思考-行動-反饋這三步是我們做事兒的一個萬能公式,儘管知道這個道理,但下一次遇到了還是會不知所措。今天就索性講我的一些關於職場空窗期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能夠有幫助。
  • 裸辭3個月,越來越煩躁:如何度過裸辭後的空窗期?需要知道3點
    我問,你不是裸辭挺開心嗎,還特意出去玩了一圈?表妹說,開始還挺好的,後來越來越沒底,對未來充滿煩躁,看來裸辭真的不能隨便辭職,還不知道自己多久能找到工作呢。其實表妹這種情況,應該是大多數年輕人都會做的決定,沒有想好未來怎麼發展,首先貪圖一時爽快,辭職了。
  • 裸辭半年啥也沒幹,找工作前怎樣度過才比較好?
    網友問:「裸辭了快半年了,也該去找份工作啦,但是就是不知道在找工作期間該怎樣度過才比較好?」錦囊君:裸辭後身為待業人員的你是不是無所事事,就等著面試電話響?如果你中槍了,錦囊君表示感同身受……在裸辭後的職場空窗期裡,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決策出相對應的方案。
  • 周深:裸辭某個程度上是在解救自己?遇到這幾種情況,裸辭一定不要...
    2、領導原因 一個好的領導能夠帶領你一起成長,而「壞」領導一定要趁早遠離他,畢竟工作是個長期的過程。尤其是直屬領導,有些領導喜歡對員工惡言相向,脾氣暴躁,只要員工犯一點小錯,就對其進行人格侮辱,甚至擅長職場PUA,給員工洗腦,長期以往,你變得敏感且自卑,懷疑否定自我,對工作感到恐懼,每天都是負能量纏身,精神狀態不佳直至崩潰。裸辭可以讓你離開這樣的環境,留給自己一段時間去慢慢調整自己,找回自信,以良好的狀態投入到下份工作當中。
  • 周深:裸辭是在解救自己?遇到這幾種情況,裸辭一定不要猶豫!
    2、領導原因一個好的領導能夠帶領你一起成長,而「壞」領導一定要趁早遠離他,畢竟工作是個長期的過程。尤其是直屬領導,有些領導喜歡對員工惡言相向,脾氣暴躁,只要員工犯一點小錯,就對其進行人格侮辱,甚至擅長職場PUA,給員工洗腦,長期以往,你變得敏感且自卑,懷疑否定自我,對工作感到恐懼,每天都是負能量纏身,精神狀態不佳直至崩潰。
  • 6成上班族存款10萬才敢裸辭,2020年裸辭,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所以,裸辭,你的錢準備好了嗎? 裸辭,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錢,因為錢是一個職場人裸辭的底氣和資本。裸辭前,先看看自己的口袋,綜合評估一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支撐你接下來的日子。至少,他們具備了裸辭的第一個資本,錢!所以,裸辭前,問問自己,「我的錢準備好了嗎?」02、準備好面對「空窗期「了嗎?除了錢以外,你做好準備面對裸辭後的「空窗期」了嗎?
  • 年前裸辭的年輕人 迎來史上最長職業「空窗期」
    職場易衝動 想裸辭成常態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 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顯示,2019 年上半年,90.4% 的職場人有過 " 裸辭 " 的念頭。有過 " 裸辭 " 念頭的人群中,95 後佔比 92.2%,90 後佔比 91.8%,遠高於 70、80 後。
  • 職場「空窗期」別超三個月
    在職場「空窗期」中,有些人會遭遇到經濟上的吃緊,有些人會因為再度求職遭遇困難而承受精神壓力,也有些人則樂得享受難得的一段清閒時光。但專家建議,職場「空窗期」別超三個月。  「空窗」太空也很無趣  很多人也許會將職場空窗期當作一個機會去適當的放鬆和享受生活,或者藉機充電為自己接下來的工作添加一些砝碼,讓「空」下來的時間變「滿」。
  • 裸辭後,長時間空窗期下,我們要不要找份工作來進行過度呢?
    1.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僅此而已其實當我們步入職場以後,我們會發現不管做什麼工作我們的目的很明確,為了生活。一般大多數人裸辭以後,在家呆一個星期新的工作還遙遙無期,投的簡歷無人問津,看的招聘信息如同雞肋。
  • 裸辭?被裁員?職業空窗期避險攻略
    2020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辭職或裸辭的人們還好嗎?誰也沒想到趕上了新冠肺炎這隻「黑天鵝」,很多企業沒能抗過資金的壓力,被裁員成了職場人懸在頭上的那把劍,或者有的人已經被裁,邁入了熙熙攘攘的事業人潮中。
  • 面試官:你為什麼裸辭?求職者忘本落選,感恩者獲勝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1篇職場類文章,陪伴你成長哦!一般這樣說完,面試官就會知道你的難處,不再追問。2.「情緒爆發型」裸辭如果你長期處於高壓工作狀態,或者與老闆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你可能會在任何一個偶發事件中情緒崩潰,進而提出裸辭。
  • 《令人心動的offer》周深職場引爭議,裸辭就可以解救自己?
    最近周深因為在《令人心動的offer2》中談自己對裸辭的看法上了引發了很多爭議,他說:「學醫的那段時間,整個人非常痛苦,每天精神都快要崩潰,因為學醫實在是不適合自己,於是決定從醫學院「裸辭」,轉而去上音樂學院,成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