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起這個職場空窗期啊,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過類似的經歷,但很多人卻總是過去了就讓它過去,並沒有進行這一塊兒地總結。我們常說,思考-行動-反饋這三步是我們做事兒的一個萬能公式,儘管知道這個道理,但下一次遇到了還是會不知所措。今天就索性講我的一些關於職場空窗期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能夠有幫助。
01 職場空窗期錯誤的度過方式
職場空窗期就是我們兩份工作之間的那段時間,比如我們裸辭、或者公司經營不善倒閉的,沒有辦法只能另找出路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先休息一段時間。尤其是後者,一般來講正常的公司裁員會給到員工一些補償,被裁的員工心理上就會給自己預留一部分「消遣」的時間。下面梳理一下常見的錯誤的方式。
1、瀟灑先玩十天半個月
這種方式比較常見主要是獲得賠償的員工,畢竟在心理上會覺得自己拿到了賠償,剛好前段時間工作比較累,好好放鬆一下吧。結果就很容易導致,一玩不要緊,容易對休閒娛樂的生活上癮。心放出去了,很難在收回來,直到我們不得不去找工作的時候才去努力找工作。
2、作息不規律,低效複習
作息不規律這個太正常了,很多職場人即便是工作日也會出現手機一刷就到凌晨一兩點的情況,更何況我們沒有上班打卡的束縛呢,所以我們就更容易鬆懈下來。認為反正求職面試是個長期工作,即便是複習面試也差這一會兒。
每天複習一章節內容,就能玩手機一兩小時,晚上一刷更是到深夜,第二天起床就十一二點了,吃頓飯開始繼續複習,沒學兩個小時,刷會手機就到天黑了。吃個晚飯,再看個電視,又到了半夜。然後看了一兩小時就又開始刷手機了。
3、投簡歷要有側重點
我們找工作的時候,其實投簡歷和制定面試時間,還是非常有講究的。因為我們都知道,如果我們長期沒有面試過的話,其實很容易出現怯場,或者對一些複習的內容不自信的時候,前期可以預約一些自己相對比較中意的公司。把這些公司的面試當作是「練兵」,從中找到面試的感覺以及面試要求的重點。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對那些中意的公司做好充足的準備,如果在比較中意的公司可以拿到offer,那就更好了。
畢竟當我們有個保底的工作時,面試的時候就會更加有底氣,因為即便是面試不上也不擔心工作的問題,無非就是薪資高不高,待遇好不好的問題。
02 正確的應對空窗期策略
為什麼我會這麼了解,因為我之前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自己渾渾噩噩十幾天。最後確實是沒有辦法了,覺得再這樣下去自己就要廢了。所以開始給自己做計劃,每天嚴格要求自己去執行制定的計劃。每次面試回來就針對被問到的問題,進行問題的梳理,然後找出面試時被問到最多的問題,重點進行複習。下面呢,我羅列幾種比較有效、可行的方法。
1、認真思考自己的職業規劃
這個不論你是主動離職的還是被動離職的,其實每一次離職一次挑戰。不是常有人說嘛,跳槽窮三月,轉行窮三年。儘管有時候我們每次跳槽可能薪資都在漲,但是如果在公司裡不能使自己增值的話,我們最後可能會無槽可跳。
我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做技術的,總是覺得工資低,然後通過跳槽的方式來漲薪,三年過去了,很多人是換了一次工資,但他卻換了三四次工作。儘管每次都漲薪資,但每一家公司都學一些皮毛,後來沒辦法轉行去做銷售了。
所以在空窗期一定要對自己的過往進行一個梳理,如果後面再去思考的話,很多事情其實是無法執行的。當我們上有老下有小,背著房貸、車貸的時候,你還回去考慮職業規劃嗎?一旦公司遇到一些危機,就會相當的被動。
2、規律的作息,有效的複習
規律的作息最好的就是按照之前上班的時候一樣,照常起床、洗漱,最好的複習方式去外面,比如去圖書館裡面,那裡不僅氛圍好,還有資料可查詢。呆在家裡複習,因為環境太熟悉了,我們很難提高效率,一會兒弄弄這個,一會兒做做那個,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所以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制定好複習計劃,是我們拿下理想offer的關鍵。
3、實踐-反饋-查漏補缺
這個說的是什麼呢?不能說非要等到自己心裡感覺複習得足夠好了再去投簡歷,去約面試。因為我們自己總是對自己要求過高,如果真的達到自己滿意的話,那可能三個月內都不會去面試,就一直處於複習的狀態。這種看似在複習,其實效果還真不一定好,因為沒有反饋嘛,所以我們只有在反饋中去學習才會學到的更多,拿到offer也就越快。
03 說到最後
最後想說什麼呢?對於在職場中不是很順利的朋友,不要灰心,更不要覺得自己被裁就否定自己。被裁的人不一定就不優秀,畢竟很多時候對於公司如何規劃我們是無法掌控的,生活是我們自己的,用心過好我們的每一天才是最有意義的生活。
祝願處在空窗期的朋友能夠早日拿到心意的offer,也祝願正在職場中打拼的職場人,年終中大獎。
我是@楊子翔B 專注於思維模型的研究和學習,每日分享職場類故事和思維模型的知識,喜歡我的可以點個關注哦。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關注、評論、轉發,你最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