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辭職一個多月了,前面自己準備的不夠充足,到處瞎面試,瞎投簡歷。然後加上現在的招聘也有點少,心裡很急躁,該不該找個過渡的工作,再慢慢找?」
經歷18年的大規模的裁員潮,有些人過完年順利的找到了工作,而有些人不管是被裁的,還是自己主動辭職的,一晃3月份也已經要過去,19年也已經過了四分之一了,可還是沒有找到下家,這不上面這位提問者,我們暫且稱他為小A吧,
辭職前自己預估不足,面試求職也沒有方向,導致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漸漸的人變得異常煩躁,於是想找個暫時的工作先幹著,再繼續找,到底行不行?網友們的回答無外乎分為兩種:
1、先找個活幹;
2、寧缺毋濫,找不到合適的,再繼續找。
綜合網友的意見,八客歸納了一下,其實看待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來看:
1、家裡經濟寬裕:
也就是說家裡經濟情況很好,不指望你掙錢養家的,你工不工作影響不大,那你可以安心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去找工作,不用急著去找,
如果太倉促了,勢必會影響你找工作的判斷力,一時也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
2、家庭經濟緊張:
可能你是家裡的頂梁柱或者你不工作就會失去所有的經濟來源,以至於你的房租、水電,有些人上有老下有小,還需要負擔孩子的學費、老人的醫藥費等等,
這種情況下,環境所迫,你不得不優先考慮你的生存問題,那當然,當務之急是要有收入來源,暫裡沒有合適的,那就先找一份工作過渡下。
那麼辭職後的職場空窗期,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呢?如果要找一份過渡的工作,應該找個什麼樣的工作呢?
其實職場空窗期只要做好以下4件事,很快就會找到合適的工作:
一、 空窗期不易太長:
現在任性的人還是很多的,動不動就辭職走人,直接炒了老闆的魷魚,八客在這裡奉勸一句,千萬不要一時衝動直接裸辭,除非你事先找好了下家,否則,你的空窗期可能會有點長,你要承受的壓力也會隨著時間延長而增大,
其實,既然已經辭職了,那就不要想那麼多了,暫時放下工作,給自己放放假,適當的輕鬆一下,現在趁這個機會好好陪伴一下家人,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讓自己遠離工作的困擾或者每天睡到自然醒,彌補一下之前天天加班帶來的身體上的疲乏。
但是,這個自我放假的周期不能太長,太長了,人就會逐漸變的懶散,精神上也會鬆懈,漸漸的就再也無法回到以前工作的狀態了。
二、 做好自我總結:
很多人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跳槽時只是一味的追求高薪,不善於做自我總結,也不習慣進行總結,其實總結就是復盤,
也就是說,對你以往的工作,你曾經做過的事做一個梳理,總結分析一下你的優勢和劣勢分別是什麼?
柳傳志過這麼一句話「在這些年管理工作和自我成長中,復盤是最令我受益的工具之一。」
每個人工作中都會有得有失,有做的成功的地方,也有做的失敗的地方。作為職場人士,也需要經常總結分析,從而才能不斷的成長。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正好利用這段空窗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避免在今後的工作中再犯此類錯誤。
三、 梳理職業規劃:
在換工作時,都應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職業規劃,看一下自己下一個職業目標是什麼?可以在你之前的職業規劃的基礎上,再結合你的以往的工作經歷和你新的一些想法,做一下調整。
這時有的人可能還是會從事與原來工作相類似的職業或想嘗試更高職位的工作,而有些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後,決定轉行,進入一個新的行業就職。
不管是轉行還是不轉行,做好你的職業規劃很重要,如果要轉行,更需要提前對新的行業進行了解,衡量一下自己是否適合轉行,新的行業與自己的專長、自己的興趣是否吻合。
利用這個空窗期,給自己加加油,參加一些培訓,加強一下你的職場技能,為你的下一份工作提前做好準備。
總之,規劃好了再行動,對你的職場生涯是有幫助的。
四、 尋找符合職業規劃的公司
在職場空窗期,按照你設定的職業規劃的要求,去尋找你理想的公司,理想的職位,進行對比分析,
如果沒有特別符合的工作,也可以做個適當的調整,先找到心怡的公司,從事類似崗位的工作,以後有可能再進行調崗,或再尋找合適的工作,
像之前上面的提問者小A說的能不能隨便找一個工作先幹著,其實是可以的,只是你的這份隨便找的工作,最好也能儘量貼近你職業規劃中要求的崗位或行業,不要找那種相差十萬八千裡的工作,
否則你的那段工作經歷不能為你積累行業的工作經驗,反而有可能在面試時減分,從而影響你將要從事的心怡的工作。
正在閱讀此文的您有什麼想法或建議嗎?
歡迎私信或在下方留言評論,
八客期待您的分享與交流!
網友都在看:
33歲體制男,夢想月入上萬,辭職送外賣,HR給出3點建議
95後工作輕鬆自在,可月薪只有4000,是選擇離開還是留下?糾結中
求職:如何提高簡歷的命中率? HR告訴你4點訣竅
求職:為何有人簡歷一投就中,有人卻投了也白投?原因只在這6點
36歲職場女,上班14載,名企8年,剛失業,迷茫中
薪水總也不漲的原因找到了!HR建議:只要做到這4點,很快會加薪
兩三年的工作經驗,面試官卻拿我當新人,怎麼回事?原因很現實
職場男,年薪32萬,回老家,還是留蘇州工作?左右為難
裁員潮來臨,符合這五類情形的,最先被列入裁員名單,你在其中?
面對2018年「裁員潮」, 如何熬過這場寒冬?只要掌握這3項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