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空窗期:隨便找份工作行嗎?如果找不好,就影響今後的工作了

2020-12-11 職場新八客

問:「辭職一個多月了,前面自己準備的不夠充足,到處瞎面試,瞎投簡歷。然後加上現在的招聘也有點少,心裡很急躁,該不該找個過渡的工作,再慢慢找?」

經歷18年的大規模的裁員潮,有些人過完年順利的找到了工作,而有些人不管是被裁的,還是自己主動辭職的,一晃3月份也已經要過去,19年也已經過了四分之一了,可還是沒有找到下家,這不上面這位提問者,我們暫且稱他為小A吧,

辭職前自己預估不足,面試求職也沒有方向,導致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漸漸的人變得異常煩躁,於是想找個暫時的工作先幹著,再繼續找,到底行不行?網友們的回答無外乎分為兩種:

1、先找個活幹;

2、寧缺毋濫,找不到合適的,再繼續找。

綜合網友的意見,八客歸納了一下,其實看待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來看:

1、家裡經濟寬裕:

也就是說家裡經濟情況很好,不指望你掙錢養家的,你工不工作影響不大,那你可以安心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去找工作,不用急著去找,

如果太倉促了,勢必會影響你找工作的判斷力,一時也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

2、家庭經濟緊張:

可能你是家裡的頂梁柱或者你不工作就會失去所有的經濟來源,以至於你的房租、水電,有些人上有老下有小,還需要負擔孩子的學費、老人的醫藥費等等,

這種情況下,環境所迫,你不得不優先考慮你的生存問題,那當然,當務之急是要有收入來源,暫裡沒有合適的,那就先找一份工作過渡下。

那麼辭職後的職場空窗期,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呢?如果要找一份過渡的工作,應該找個什麼樣的工作呢?

其實職場空窗期只要做好以下4件事,很快就會找到合適的工作:

一、 空窗期不易太長:

現在任性的人還是很多的,動不動就辭職走人,直接炒了老闆的魷魚,八客在這裡奉勸一句,千萬不要一時衝動直接裸辭,除非你事先找好了下家,否則,你的空窗期可能會有點長,你要承受的壓力也會隨著時間延長而增大,

其實,既然已經辭職了,那就不要想那麼多了,暫時放下工作,給自己放放假,適當的輕鬆一下,現在趁這個機會好好陪伴一下家人,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讓自己遠離工作的困擾或者每天睡到自然醒,彌補一下之前天天加班帶來的身體上的疲乏。

但是,這個自我放假的周期不能太長,太長了,人就會逐漸變的懶散,精神上也會鬆懈,漸漸的就再也無法回到以前工作的狀態了。

二、 做好自我總結:

很多人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跳槽時只是一味的追求高薪,不善於做自我總結,也不習慣進行總結,其實總結就是復盤,

也就是說,對你以往的工作,你曾經做過的事做一個梳理,總結分析一下你的優勢和劣勢分別是什麼?

柳傳志過這麼一句話「在這些年管理工作和自我成長中,復盤是最令我受益的工具之一。」

每個人工作中都會有得有失,有做的成功的地方,也有做的失敗的地方。作為職場人士,也需要經常總結分析,從而才能不斷的成長。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正好利用這段空窗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避免在今後的工作中再犯此類錯誤。

三、 梳理職業規劃:

在換工作時,都應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職業規劃,看一下自己下一個職業目標是什麼?可以在你之前的職業規劃的基礎上,再結合你的以往的工作經歷和你新的一些想法,做一下調整。

這時有的人可能還是會從事與原來工作相類似的職業或想嘗試更高職位的工作,而有些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後,決定轉行,進入一個新的行業就職。

不管是轉行還是不轉行,做好你的職業規劃很重要,如果要轉行,更需要提前對新的行業進行了解,衡量一下自己是否適合轉行,新的行業與自己的專長、自己的興趣是否吻合。

利用這個空窗期,給自己加加油,參加一些培訓,加強一下你的職場技能,為你的下一份工作提前做好準備。

總之,規劃好了再行動,對你的職場生涯是有幫助的。

四、 尋找符合職業規劃的公司

在職場空窗期,按照你設定的職業規劃的要求,去尋找你理想的公司,理想的職位,進行對比分析,

如果沒有特別符合的工作,也可以做個適當的調整,先找到心怡的公司,從事類似崗位的工作,以後有可能再進行調崗,或再尋找合適的工作,

像之前上面的提問者小A說的能不能隨便找一個工作先幹著,其實是可以的,只是你的這份隨便找的工作,最好也能儘量貼近你職業規劃中要求的崗位或行業,不要找那種相差十萬八千裡的工作,

否則你的那段工作經歷不能為你積累行業的工作經驗,反而有可能在面試時減分,從而影響你將要從事的心怡的工作。

正在閱讀此文的您有什麼想法或建議嗎?

歡迎私信或在下方留言評論,

八客期待您的分享與交流!

網友都在看:

33歲體制男,夢想月入上萬,辭職送外賣,HR給出3點建議

95後工作輕鬆自在,可月薪只有4000,是選擇離開還是留下?糾結中

求職:如何提高簡歷的命中率? HR告訴你4點訣竅

求職:為何有人簡歷一投就中,有人卻投了也白投?原因只在這6點

36歲職場女,上班14載,名企8年,剛失業,迷茫中

薪水總也不漲的原因找到了!HR建議:只要做到這4點,很快會加薪

兩三年的工作經驗,面試官卻拿我當新人,怎麼回事?原因很現實

職場男,年薪32萬,回老家,還是留蘇州工作?左右為難

裁員潮來臨,符合這五類情形的,最先被列入裁員名單,你在其中?

面對2018年「裁員潮」, 如何熬過這場寒冬?只要掌握這3項技能

相關焦點

  • 裸辭後,長時間空窗期下,我們要不要找份工作來進行過度呢?
    2.找到一份心儀又合適的工作其實本來就很難其實有時候找工作,容易出現的一個現象是公司認為你只能匹配到這個崗位,拿這份工資,而你卻認為自己可以勝任更高的崗位拿更多的工資。種種情況導致我們很難輕易找到自己特別滿意的工作,有時候找工作真的也是需要氣運,它剛好需要,你剛好專業。
  • 職場「空窗期」別超三個月
    但專家建議,職場「空窗期」別超三個月。  「空窗」太空也很無趣  很多人也許會將職場空窗期當作一個機會去適當的放鬆和享受生活,或者藉機充電為自己接下來的工作添加一些砝碼,讓「空」下來的時間變「滿」。然而已經有過一段空窗期經歷的小李卻無論如何也不願再次「空窗」,問及原因,小李苦笑著說:「曾經以為空窗期可以好好地放鬆下,但是這種想法很傻很天真。」由於經濟危機的影響,外企工作的小李不幸遭遇了大裁員。「當時也是想趕緊找份工作,可是外企不景氣很多企業不再招人,即使招也是一些很普通的崗位,所以我就決定給自己放個大假。」
  • 考研失利找工作被拒 父母逼我找份「過渡性工作」該去嗎​
    趙碩畢業兩個多月了,眼下正為找工作的事發愁,之前因為考研失利,他想來年再戰,父母不同意,希望他儘快找工作,可連續面試多家公司都沒結果。最後,在父母逼迫下,趙碩找了份保險銷售,準備先將就一下,把眼下的工作當成「過渡性工作」,等有好機會再跳。如果你遇上這樣的就業選擇題,是該繼續找理想工作還是先找一份工作過渡啦?
  • 大學剛畢業,隨便找份工作幹著,還是堅持自己的擇業理想
    大學畢業後進入社會,開始面臨著找工作的壓力,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的困惑,我是應該先隨便找一份工作解決一下經濟壓力,還是踏踏實實,靜下心來找一份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的觀點肯定是不要為了工作而工作,找一份好工作才是王道。 隨便找份工作先幹著,然後再慢慢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有人稱之為先就業再擇業。這樣的就業觀真的好嗎?剛畢業,原來是想著先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但結果就這樣安逸了好幾年,最後感覺工作越來越難找。
  • 半年沒找到工作,如何解釋這段職場空窗期?
    年前裸辭,想開心過完年再找工作,卻遇到了疫情這種不可抗力因素。從年前到現在,長達近半年的職場空窗期,求職時該如何寫簡歷?如何向面試官解釋?幾乎每個求職者都會遭遇職場空窗期,只不過時間有長有短,原因也是五花八門,比如家庭原因、健康狀況、旅行、甚至今年特殊時期找不到工作等等。如果你的簡歷上有5個月到一年的「空窗期」,那麼就是給考慮僱傭你的公司發出了危險的訊號——這預示著你可能是個不可靠的員工。
  • 現在的工作為什麼越來越不好找了?
    不好找,要麼是你沒找對方向,要麼是整個行業受到了影響,比如今年的新冠狀病毒。但再不好找,也不至於找不到工作呀!關鍵時候要降低自己的標準,以滿足當下的需求。想一下子就找個合適的工作需要足夠的能力、機會和耐性。
  • 辭職後一段時間沒工作,職場空窗期該如何面對?
    辭職之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們可能會休息一段時間再找工作或者是一下子沒有找到工作,那在下一份工作的HR問到那段職場空窗期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回答這些問題呢?職場空窗期其實,這時就會涉及到兩個問題,一個是在寫簡歷的時候面對職場空窗期,我們應該如何去寫的問題;另一個問題就是在面試的時候,當人事問到:為什麼有一段時間沒有工作這個問題的時候,
  • 物流專業應屆生,工作不好找?
    近期,筆者在不少微信群、QQ群都有看到不少物流專業應屆生吐槽,今年的工作不好找啊!2020年,作為應屆生,我們必須明白,今年無論哪一個專業的應屆生工作都沒有以往那麼好找。年初開始,不少公司都已經開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再加上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業務減少,不少公司都在裁員了,還會招人嘛?因此,對於2020年物流專業應屆生的建議就是降低期望!
  • 職場第一份工作如果鬆懈你就輸了!
    第一份工作影響態度和興趣 我們都是普通人,工作也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在將來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在我們心裡的感受是味同嚼蠟還是充滿新鮮和挑戰有著極大的區別,而第一份工作就能影響我們對工作的感受。其實沒有工作能十全十美,工作中也會有很多的困難與挑戰。
  • 職場百科:大專學歷能找什麼工作?找工作很難嗎?
    大專學歷能找什麼工作?找工作難嗎?大專學歷能找什麼工作?大專學歷可以找,房地產銷售,網際網路銷售,服裝銷售,等銷售類工作,薪資與個人談判社交能力掛鈎。大專學歷可以找,辦公室行政文員、前臺招聘專員,採購專員,後勤,等文職類工作。大專學歷可以找,汽車修理,美髮學徒,咖啡學徒,等技能類工作,一技在身,就業選擇更廣。大專學歷可以找,工廠藍領,市場專員,客服,店員收銀,等體力類工作。
  • 職場冷暴力來襲,不得不看的職場空窗期真相
    背負雙重壓力對於職場"空窗期",許多"待業者"十分感慨,心態大概經歷三個階段,從繁忙的工作猛然到閒適地享受生活,在這一階段,大部分人是放空自我,做一些自己一直感興趣,卻未來的及做的事情,比如,旅遊,彈琴等等……一段時間以後,他們生活逐漸空虛,內心萌發了強烈地想工作的想法,職場"空窗期
  • 職場中找工作是找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呢,還是找賺錢的工作呢?
    職場中這個話題很多人都會在問,找工作是找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呢,還是找賺錢的工作呢?據統計,目前「95後」新人找工作,大多數是以興趣為主。在他們看來只有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才有發展前途,才能達到自己的理想。職場中真的是這樣的嗎?據多年從事人力資源老總說,很多人從事的工作,自己原來根本不喜歡,可是他們仍然在職場中幹得很出色。
  • 為什麼導師總說,科研搞好了,工作隨便找?
    首先你導師搞了這麼多年科研,可沒看見什麼成果,和「科研搞好了,工作隨便找」這句話我看不出有什麼聯繫。(如果你說導師那麼多年做得不怎麼樣也沒機會跳槽啊那另說)。其次,導師的這句話是道理的。即使他或者你們實驗室的情況與此不對應,不能證明這句話就是謬誤。核心問題是如何定義科研搞得好,你導師真的搞好了嗎,那些所謂搞科研好但是工作找不好的人真的是搞好了嗎。
  • 高校畢業生找工作如登蜀道。學歷貶值找份好工作有多難?
    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找工作時依舊阻礙重重。「學歷歧視」、「混日子」的刻板印象,讓他們始終無法與全日制同臺相競。如果一視同仁,那麼全日制也就失去了意義。今年受疫情影響,工作不好找,許多應屆畢業生待業在家。許多剛畢業一兩年的職場新人更是被迫失業,在這個就業寒冬裡,選擇深造就不得不說是一種好的選擇了。或者說:對某些專業冷門,職場競爭力不強的人來說是唯一的出路。
  • 大學生畢業第一份工作需要找什麼樣的呢?
    大學生經過幾年的在校學習,畢業之後,都想大幹一場,可是我們畢業第一份工作需要找什麼樣的呢?這個需要我們仔細考慮,第一份工作對我們今後的發展很重要。對於大學生在找工作時需要根據自己的專業和自己的情況,綜合考慮一下,然後再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 職場空窗期:朋友告訴我不能超過六個月是真的,不然你後悔了
    職場空窗期:職場人在辭職後還沒有找到下份工作,或者還不想找工作的這段時間為職場空窗期。為什麼要有職場空窗期呢?正常的理解是,完全可以在辭職之前把下份工作找好。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有的人在職場壓抑了很久,想輕鬆給自己放個假,瀟灑的好好玩一回,有的因為工作能力暫時還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有的人辭職是因為各種家庭原因,這也就有了職場空窗期。那麼空窗的時間多久合適呢?空窗的這段時間對以後面試時影響大不大?
  • 遭遇職場空窗期怎麼辦?3招教你輕鬆度過
    並不是每一個人在離職後都能迅速投訴下一份工作,因此很多人都會遭遇空窗期,很多人在職場空窗期會見的焦慮,急躁,想要趕緊投入下一份工作,有的人則相反,但是無論怎樣,這段時間都要好好利用,這樣才會以一個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下一份工作。當遭遇職場空窗期,可以這樣度過。
  • 裸辭半年啥也沒幹,找工作前怎樣度過才比較好?
    網友問:「裸辭了快半年了,也該去找份工作啦,但是就是不知道在找工作期間該怎樣度過才比較好?」錦囊君:裸辭後身為待業人員的你是不是無所事事,就等著面試電話響?先生,需要貸款嗎?」頓時一盆冷水澆上頭。如果你中槍了,錦囊君表示感同身受……在裸辭後的職場空窗期裡,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決策出相對應的方案。
  • 裸辭,遭遇職場空窗期,焦慮,不知所措?2招手把手教你輕鬆度過
    一、什麼是「職業空窗期」「職場空窗期」則用來表示一份工作結束,下一份工作開始之前的生活狀態。場時,「職場空窗期」則用來表示一份工作結束,下一份工作開始之前的生活狀態。所以特別是針對那些具有一定技術層次要求或知識更新很快的崗位,企業更是不願意選擇頻繁跳槽或離開職場太久的人員。比如,朋友小珍從去年國慶辭職後就一直在找工作,但因為工作不順心,找了好幾份工作都是上了半天班就又離開了,繼續投簡歷找工作。
  • 今年就業壓力增大,工作不好找,如果應聘你要做好哪些準備
    眾所周知的原因,今年受疫情影響,過去職場「金三銀四」的黃金求職期,變成了超長「假期「。因為出不去,大家只能待在家裡。有些企業好不容易復工復產,因為合同、限產等原因,招聘計劃縮減,導致了部分人員失去了工作崗位,不得不重新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