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一時爽,一直裸辭一直爽"這句話真的沒毛病,我的感覺裸辭就像是年輕人喜歡的紋身、 穿孔、坐過山車等等。
後者是通過身體上的疼痛、刺激來尋求一種存在感,前者其實就是通過放飛自我、宣誓獨立來尋求這種存在感,兩個都會上癮,兩種多多少少都是病。
但是,裸辭,更多的是一種社會病。給人飛翔之理想的是現實,砍斷人翅膀的也是現實。
堅持夢想、被現實打擊、舔舐傷口再次豐滿羽翼、準備飛翔,這個過程就叫做成長。
2019年,我經歷了4次裸辭,掐指一算正好差不多每三個月一次,也就是每次都是試用期剛剛過就主動離開了。
打開各個問答平臺、招聘網站總有很多關於年輕人裸辭的討論話題"已經失業半年,壓力很大,怎麼辦?"、"裸辭到現在還沒找到工作"... ...
有些消極到讓人感覺裸辭是一次重大失誤、這輩子都就業無望。
其實,裸辭真的沒什麼,如果已經發生,它或許是一生中最應該感恩的經歷,因為這個過程中,人們會學到很多在順境中學不到的東西;
如果它還沒有發生,正好準備裸辭的人也可以借鑑下過來人的經驗。
四次裸辭沒有一次讓本人覺得事前害怕、事後後悔。
因為雖然決定很快,但是已經從自己、工作崗位、公司等等方面考慮得很充分。
當然了,我也不是完全不會受到情緒的影響,但是絕對不會讓情緒成為主導因素。
客觀發生的事情一定要客觀的看待,這樣的決定是有依據的、有目的的,內心就不會輕易被自己的負面情緒和外界的評價所俘虜。
1、怕一時衝動
很多年輕人的裸辭行為是在情緒控制下做出。
90後一代人過慣了獨生女子生活,成長過程中面臨的矛盾少、習慣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行動更加果斷。
在職場中和上級或者同事等等發生一些矛盾、工作壓力太大、公司制度要求不合理等等現象發生,年輕的員工很可能就會對此抱有負面情緒,進而看待任何事物的眼光都會發生變化,負面的思維模式會誤導員工對自身和外界的評價。
也許哪天一件別人看來稀鬆平常的事情就成為了裸辭的導火索。
而在離開這個環境之後,當事人沒了情緒、也不需要再用負面的方式去應對什麼問題,再回想起來自己的裸辭行為可能真的是小題大做、一時衝動。
在沒有任何目的和必要的情況下就失去了工作,你說這樣的裸辭是不是可怕。
2、怕沒有目的和價值
人們找工作的時候都有很強的目的性,知道自己什麼水平、適合以及希望做哪方面的事情、期待大概的薪酬水平、未來的晉升方向等等;
但是主動辭職,卻很少有人帶有明確的目標,當然這裡排除那些騎驢找馬或者被挖槽的情況。
在提出辭職時大部分人都停留在原因層面,原因和理由很難支撐裸辭的人懷著積極的心態找到下一份滿意的工作。
因為,辭職的人把最艱難的工作——經歷復盤、自我評價、方向調整等等重要工作放在離職之後這一段本就很容易崩潰的時期,想一想後續再找工作的過程中不喪也很難。
3、怕不夠成熟
裸辭中的後果包括實際生活層面上的物質壓力、親戚朋友的反對、一些關係的斷裂;
也包括重新找工作過程中新單位的對離職原因的質疑;
當然,最嚴重的後果就是自我否定。
不成熟的人,在裸辭時不會考慮是否能夠對裸辭後果承擔責任,但是成熟的人不僅僅會考慮這一因素,也會在實際行動中體現,即始終記得自己給自己這次新機會的初衷。
這樣的裸辭不會拖泥帶水,在後續找工作面試過程中也能夠頂得住對方的質疑,乾淨利落。
很多裸辭的小夥伴最發愁的應該是找不到工作。雖然不是很清楚每個人的情況,但是本人確實沒有過"找不到工作怎麼辦"這樣的想法,我也沒有很牛的朋友、厲害的家長,找工作都是網上投簡歷,跟大家一樣。
個人覺得,面對這個問題思想一定要開放,說白了就是千萬不要一棵樹上掛著。
1、情結不能當飯吃
剛剛畢業的時候,誰都有崗位情結,所有的汗水和付出都是為了能夠進入某家公司某個崗位。
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我就是後者。不甘心驅使著我後續仍然圍繞著以前的目標找工作,即便屢屢碰壁也一直堅持。
直到有一天,我落腳在某家公司自認為滿意的崗位上,卻感覺到不開心。
我覺得環境閉塞,與外界隔離;我不擅長服務別人;我有專業但是在這個崗位並不允許我發聲... ...
一段時間後,我承認,自己的方向是錯的,即便付出再多也必須調頭 。
我想是不是很多人也跟以前的我一樣,並非真正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那份讓自己覺得付出沒有白費的工作。
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你還是要好好想想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份工作?
適合為什麼還會裸辭?面對現實的時候情結一定要能夠放下,不然會錯失真正適合自己的機會。
2、專業知識只是工具
不讀書是不行的,但是讀書不是萬能的。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時候會說希望自己所學能夠有所發揮,
那基本斷定這個人面試還是基礎執行的崗位,而且剛剛進入社會不久,因為他還在把專業知識看的很重要,覺得這個才是崗位的價值。
但是事實是怎麼樣的?真正賺了錢的人很少是靠專業,成功人士之間的交流也沒有什麼專業知識,還有很多人所做的事情根本和當初學習的東西一點關係都沒有。
所以想要自己找工作的選擇多、路子廣,一定要放下專業的這個桎梏。
況且,結合實際情況來說,已經非常成熟專業,市場上必定不缺人才,註定是一條充滿競爭的道路;
而一些藍海市場,所有人都還在摸著石頭過河,大家都不專業,但是都可以說自己的開荒者,這種市場的第一桶金不是好賺的多?
以上兩點其實主要是講裸辭和後續找工作的心得,因為畢竟這兩個才是最重要的環節。
但是,成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機會沒有來臨之前就是需要臥薪嘗膽,本人也非常能夠理解其中的煎熬,我這裡有些小方法可以幫助大家緩解裸辭過程中的壓力。
1、規劃經濟問題
在工作空窗期,自己手裡的錢要好好規劃,不能亂花,儘量節省一切開支,比如本人就把住處換了,房租砍掉一半;
沒錢的話,就必須開源,任何方式都可以,網上兼職、線下打工,這種時候不要放不下身價,就當體驗生活,不然後面壓力會非常大。
2、作息規律鍛鍊身體
賦閒在家人就容易懶散,逐漸開啟了晚上追劇白天睡覺的模式,這種狀態會導致身體素質下降、精力下降,一臉懶宅寫在臉上面試也不好過。
其實這段空窗期是也是難得的充電時間,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加強身體鍛鍊,也有助於抵抗負面情緒。
3、多外出走走
可以在預算範圍內進行小規模的旅行,換個環境、緩解下焦慮的心情;
如果沒有預算,也儘量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其實每天都有很多免費的志願者項目、機構講座、創業者見面會等等在開展,非常鼓勵各位參加這類型的活動,零成本的開闊眼界、交朋友,學知識,說不定就想到什麼好主意。
以上是個人一年裸辭四次的經驗之談,拿出來分享一方面是服務大家,另一方面也是對這段經歷懷有感恩之心。
裸辭表面上是工作上的事情,其實是一個人認識、接受自己、鍛鍊自己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過程。
我想其中所收穫的東西是職場生涯一直平穩順利的人不會擁有的,這些無形的東西也是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寶貴財富。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謝謝你,在這個世界的角落,找到了我!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切都好!
裸辭其實一點也不可怕,而且有用,一段職業生涯的成長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