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毛吃貨,奶死餐廳,米其林在中國是笑話?

2020-12-20 數字商業時代

每年秋天,都是米胖子的高光時刻。

這家源自法國,有百年歷史的美食榜單,會在這段時間密集發布,但最近兩年,這場美食盛宴越來越像是吐槽大會了。

此前北京的米其林一星餐廳厲家菜,就因為一頓3000元的套餐,惹毛了一票微博大V,被懟上熱搜,演變成公開的口誅筆伐。

因為米其林不是諾貝爾,每個吃貨都有發言權。

反米其林的中堅力量,還是那些對家鄉懷有樸素情感的菜系粉。

最先被米其林逼瘋的是廣州人。

2018年米其林初到廣州時,發了張看起來很有誠意的榜單,上面有8家一星、20家必比登和35家餐盤餐廳,還有兩家特別獎,但凡事都怕對比。

同年米其林在臺北評出了20家星級、36家必比登和67家餐盤餐廳,而且3星和2星餐廳都有,更別說廣州人口1500多萬,臺北只有780多萬了。

香港的米其林餐廳更是多到嚇人,共有227家餐廳入榜,其中6家三星,11家二星,46家一星,73家必比登,要知道全球米其林三星餐廳也只有100多家。

這且罷了,中國大陸唯一的三星粵菜餐廳居然還不在廣州、深圳,而是上海的唐閣,光是最好的粵菜在上海這種事,就足以氣死廣州人了。

9月22日最新發布的最新廣州米其林榜單還是沒有三星,星級餐廳僅12家,8月發布的臺北米其林榜單,星級餐廳多達30家,去年底香港榜單星級餐廳高達70家。

把「食在廣州」當名片的這座城市,在米其林眼裡,差不多就是美食荒漠了。

上海人:本幫菜招你惹你了?

中國第一大城市,此前的米其林上榜餐廳全是粵菜和西餐,本幫菜和江浙菜不配擁有姓名?

與唐閣並列三星的是一家義大利餐,只有10張桌子,人均5000元不說,還必須與同桌的陌生人交朋友,怎麼看都像是大型炫富現場,妥妥的又一個壽司之神。

北京人:我們不是只有滷煮、豆汁和爆肚。

帝都吃貨的心酸,上海和廣州人民理解不了,唯一的三星餐廳是江浙菜的新榮記,兩家二星分別是素菜和江浙菜,對於好吃不入流的老北京小吃,米其林倒是很給面子,把北新橋滷煮、尹三豆汁和金生隆爆肚都弄進了必比登榜單。

然而評論區全盤翻車,甚至有人調侃,「米其林是不是特恨北京?」北京人自己也掛味了,講排場的話,我們有宮廷菜、官府菜和私房菜,上到滿漢全席,下到炸醬麵,怎麼也輪不到豆汁、滷煮登堂入室吧。

開了地圖炮的吃貨,誰惹的起。

畢竟這世界上,真能做到眾生平等的,也只有美食了。

英國人寫過一本《中產階級辭典》,分析了中產生活的439個標籤,發現超過200個與美食相關,越有錢,越是捨得在口腹大欲上花錢。

所謂頂級餐廳吃食材,中級餐廳吃服務,普通餐廳吃口味,街頭排檔吃氣氛,絕對是大實話,給餐廳分級的米其林,順便給吃貨的錢包也劃了圈層。

這事在流量下沉時代,費力不討好。

現在的公眾情緒,被中產,被小資,被高大上的品牌,路人緣都不太好,不管星巴克還是茅臺,也不管全聚德還是狗不理,享受溢價的代價就是製造了更多的黑粉。

米其林的麻煩在於,雖然掏空了中產的錢包,卻得不到普通吃貨的認同,比如有人提醒,餓肚子的時候千萬別去米其林,因為吃完一頓,歸來還是空腹。

真正響應節糧食約號召的,居然是米其林,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每年一度的米其林美食指南,評論區都是不忍直視,著名的米其林四大梗,一是貴,二是裝,三是難吃,四是名不符實。

簡單來說,就是只為眼睛服務,不對味蕾負責,民間吐槽,最為致命,讓米其林尷尬的是,很多說法既不能承認,又很難反駁。

比如,外國人有什麼資格評價中餐?

聽起來相當理直氣壯,其實邏輯不太成立,中西餐確實源於兩種不同的文化,但評論一下還要資格,有點不講理,難道只有廣東人才能評論粵菜,湖南人才能給湘菜打分,北京人才能討論全聚德,美國人才能批評星巴克,真這麼玩就沒意思了。

米其林的價值就在於安利了你並不熟悉的美食,舉個例子,一個廣州老饕不需要米其林告訴他,哪裡有最好的燒鵝,但到了巴黎、倫敦、紐約,還是需要米其林推薦純正的法餐、炸魚薯條和BBQ吧。

當然非要往深了說,如果反米其林,反的是外國人壟斷美食話語權,爭的是東方美食鼻祖的應有地位,這事倒真是需要資格了。

至少中國人現階段「吃」的還不夠多。

去年我們的餐飲市場總規模是5.5萬億元,與美國相當,但年人均餐飲消費3286元,遠低於美國的16667元,餐飲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中國是11%,美國有13%。

尤其是美國48%的消費是由快餐貢獻,中國只有22%,偏愛正餐的中國人還吃不過只知道快餐的山姆大叔,這事有點說不過去。

總之,吃貨還需努力。

一直以來,米其林的評判標準都對外公開,不外乎食材、烹飪、創新、性價比和一致性等五個方面,不透明的是實操權重,「一致性」這點對中餐尤為不利,但非要把米其林說成野雞榜單,或是利益操作,也不符合實際。

米其林被嫌棄,一半是誤解,一半是罪有應得。

說米其林又貴又裝,實在有點冤枉,因為米其林一直是兩套體系打天下。

一般人理解的米其林就是星級,其實另外還有比必登、餐盤等榜單,都是專注口味的,不乏物美價廉的選擇,新加坡的米其林一星「大華豬肉粿條面」就是20元的街頭美食,魔都也有一家號稱地球上最便宜的米其林二星餐廳,套餐起步價只要48元。

1926年誕生的星級,從一星到三星,雖說是星級越高、價格越貴,但本質上還是拼口味的,光有裝X環境、精緻擺盤和跪舔服務,上不了榜單。

1955年的必比登,可以理解為性價比,紐約必比登都是人均40刀以下的餐館,中國大概200元的水平,北京的金生隆爆肚、北新橋滷煮、尹三豆汁就是入選了這個榜單,算是米其林對平民美食的認可,真不是拉仇恨的。

2017年米其林又出了個餐盤榜單,獎勵食材新鮮、烹飪用心的商家,算是輕奢推薦,上榜餐廳都有摘星的實力,更接地氣的還有piecettes,標誌是兩個硬幣,國內少見,在歐洲全是人均16歐以下的簡餐,約等於我們的蒼蠅小館。

真正給米其林招黑的是叉匙系列榜單。

這個榜單有5個細分級別,專注環境和服務,吃本身退化到了次要位置,食客非富即貴,不但外賣小哥謝絕入內,就是吃貨穿著隨意,人家也是不歡迎的,說白了,只為面子服務,不對肚子負責,優點是出片率高,更是明星大佬的偶遇聖地。

米其林被黑出翔,這個榜單居功至偉。

但我們換個角度,吃這件事對於高淨值人群來說,早就不是填飽肚子,而是有儀式感的社交活動,高逼格餐廳只是滿足了這種需求而已。

 

米其林不過提供了一套篩選標準。

你要擺譜炫富,找五把叉準沒錯;追求口腹大欲,按星級踩點絕對靠譜;只想吃飽吃好,必比登最合適;撿漏特色美食,就是餐盤了。

但有一點就比較奇怪了,讓吃貨憤怒的米其林,居然與餐廳也不是盟友。

米其林的口味和審美都比較保守,尤其是還講究傳承,所以對網紅餐廳的親和力不高,更傾向於給歲月而不是流量背書。

對於那些高知名度的堂食餐廳,米其林確實導流了價格不敏感的優質客群,但榜單每年更新,並不是什麼丹書鐵券,上海唐閣就從2018年的三星退到了去年的二星,所謂「塞翁得馬、焉知非禍」,米其林光環是有風險的。

大牌餐廳尤其反感這種不確定性。

去年首版北京米其林發布,有兩家店摘星的大董就拒絕領獎,還髮長文痛批米其林不接地氣,文中有兩個觀點相當值得玩味。

第一,把米其林稱為「異邦想像」。

這個措詞太狠了,直接將米其林審美與1972年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的紀錄片《中國》掛鈎,言外之意,米其林特別關注東方美食的「陰暗面」。

第二,以「嗜臭「為傳統,缺乏進化眼光。

米其林給了爆肚、滷煮和豆汁名份,卻讓大董們覺得自己被無視了。

把動物內臟當食材,本身就有爭議,究竟是物質匱乏時代的產物,還是特有的美食傳承,中國人自己都吵不清楚,就別讓米其林背鍋了。

餐廳敢於叫板米其林,主要還是後者的帶貨能力出了問題。

有媒體採訪過廣州「堅記「和上海」茂隆「這兩家平民米其林,得到的反饋出奇相似,上榜前後客流量和營業額都沒有明顯變化。

光從大眾點評上看,米其林的種草水平仍然可觀,何以沒有反映到營收上,多半是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討厭自上而下的優越感了,米其林越是被高大上,越是慘遭嫌棄。

至於專業性,在美食這事上沒多大實質意義。

米其林評審都是大牛,每年行程3萬英裡,完成600次探訪,住160晚酒店,用餐300次,寫1000份報告,又如何?還不如網紅在店裡擺個POSE有用。

關於美食,歷來有兩種觀點。

最高級的吃貨,吃的是禮儀,吃的是環境,吃的是氛圍,吃的是學問。

但很多人也相信奉周星馳的說法。

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人生之味,一碗好吃的叉燒飯足矣。

米其林的正襟危坐,與大排檔的輕鬆隨意,都是煙火氣,喜歡就好,非要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萬隻腳,真沒必要。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米其林星級餐廳在中國這麼少?瞧瞧米其林怎麼說!
    目前米其林紅色寶典在世界各地都收錄了很多餐廳,所以米其林寶典也成為外國吃貨尋找美食的必備書籍。但令人困惑的是中國菜號稱世界三大美食王國於法國菜,土耳其菜齊名,但在中國的米其林星級餐廳還很少。那麼為什麼米其林星級餐廳在中國這麼少呢?目前在大陸被收錄在米其林紅色寶典的中國城市只有上海,廣州而已。
  • 吃貨注意!廣州首次迎來米其林二星餐廳!2019廣州米其林指南來了!
    廣州吃貨們注意了今天早上2019廣州米其林指南正式發布!via 羊城派在新版榜單中去年被評為米其林一星餐廳的「江」今年摘得米其林二星這也是廣州首次迎來米其林二星餐廳!)、惠食佳(海珠)、愉粵軒、半島明軒、御寶軒、宋via 米其林指南這11家米其林星級餐廳有什麼讓吃貨「流口水」美食?
  • 吃貨寶典!2020廣州米其林指南發布!天河多家餐廳上榜
    吃貨寶典!2020廣州米其林指南發布!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對生活在吃貨天堂的
  • 吃貨請注意!2019廣州米其林指南發布!廣州首現米其林二星餐廳
    廣州的吃貨注意了!今天,2019廣州米其林指南正式發布!10家餐廳上榜一星餐廳,今年還評出廣州首家二星餐廳——江!28家餐廳被評為「必比登推介」餐廳,40家餐廳被授予 「米其林餐盤」榮譽。快看看有哪些餐廳被「翻牌」了!
  • 米其林餐廳和米其林輪胎什麼關係?為啥美食需要有標準?
    每年米其林餐廳都會走遍世界各地品嘗各個國家的特色美食,然後以他們自己的標準來對世界各地的美食劃分一個等級,這原本就不是一個什么正規的操作,因為用一個標準來衡量世界各國的美食文化,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每個人的審美和口味都不同,所以米其林也自然無法代表所有人的觀點和口味,然而實際上雖然是個笑話
  • 米其林宣布明年第二季度首發《廣州米其林指南》
    全球美食界標杆《米其林指南》將正式進駐廣州。昨日,米其林宣布將在2018年第二季度發布首版《廣州米其林指南》。屆時吃貨可通過米其林指南中國APP獲取評選結果,跟著「米其林」去食在廣州。哪些廣州餐廳的美食符合「米其林」評審員的胃口呢?
  • 最精緻的中國菜是什麼樣子?米其林已經代替我們告訴了世界
    說道米其林,很多了解中餐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在米其林紅色指南裡,中餐根本就不上檔次。特別是中國還屬於世界三大美食之國,地域開闊,飲食文化豐富,菜品眾多。而且在眾多城市中,目前只有上海一個地方入選了米其林紅色指南,並出了《上海米其林餐飲指南》。
  • 攜程做了一個中國版的 「米其林」,但它值得信任嗎?
    攜程做了一個中國版的 「米其林」,但它值得信任嗎?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是這樣對產品定位的:「攜程美食林」 致力於以華人標準為中國旅客推薦全球旅行目的地的特色餐飲,滿足中國旅客對美食的不同需求。以上介紹多少有些 「針對」 米其林的感覺。今年 9 月,法國美食寶典《米其林紅色寶典》正式登陸中國內地,首站選擇了上海。
  • 大名鼎鼎的米其林餐廳,為什麼在中國「水土不服」,很難有回頭客
    如果有人想出去走一走一定有不少人會推薦你看米其林的指南。這個原本是製造輪胎的公司出版了一本美食旅遊指南,竟然意想不到的火遍了全球。無論在美國還是日本,只要按照它的指南就能找到一些十分經典的美景和不錯的餐廳。不過來到中國時,這本小冊子失去了它黃金指南的魔力。
  • 米其林指南在中國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京兆尹在北京已開張多年,主打素菜,如今成了全球米其林指南上唯一一家素菜三星餐廳。引發爭議的點主要在於,部分食客認為它的飲食配不上米其林三星的頭銜。 在微博上,一些網友表示,「把京兆尹提到三星是米其林指南中國區徹底淪為笑話的重要標誌(沒有說之前不是笑話的意思)。」「京兆尹能晉三星真的讓人質疑米其林的評判標準。」
  • 為啥米其林餐廳紅遍全球,偏偏在中國不受歡迎,有這4個原因
    說起美食,我們就會想起那些大餐廳,而說到餐廳的說,米其林餐廳肯定是最有知名度的。實際上「米其林」是一種榮譽,也是很多餐廳的追求,更是許多高級吃貨的用餐標準,在大多數的國家,米其林餐廳都是會大火的,但我在我國的話,它卻有點行不通,為啥米其林餐廳紅遍全球,偏偏在中國不受歡迎,有這4個原因。
  • 什麼叫米其林餐廳?米其林餐廳都很貴?最全的米其林科普貼在這了
    一個普通吃貨發現邊邊角角的隱藏美食就是大滿足但如果是一個注重品質的高級吃貨米其林餐廳一定是必去聖地為吃貨的世界豎起了標杆啊~米其林星級餐廳是怎麼評選的「米其林星級餐廳」的評定是從1926年開始的米其林養著一群專業的「美食密探」這幫人平均每年旅行約3萬公裡在不同餐廳用餐約
  • 一位中國主廚對米其林評選中國餐廳的反思!
    當日,米其林指南將結果發布到新浪微博,引發網友強烈反應,諸多網友針對既往在某上榜餐廳用餐的不悅經驗對榜單本身產生質疑。該條微博下贊同數最多的評論來自微博用戶「京城吃貨日記」,內容是發問米其林指南:「你們米其林的評委是不是特恨北京?」
  • 為什麼火遍全球的米其林餐廳,偏偏在中國遇冷?4個原因很真實
    但是在中國大家卻沒有在國外那麼買單,在中國不知道你聽到米其林餐廳的時候是什麼想法,大多數的中國人聽到的時候一般都會有種「很貴」,「分量少」的想法。但是在世界確實非常的火爆,到了什麼程度呢?米其林餐廳進入我國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情,而米其林餐廳除了價格比國內許多非常有名而且老字號的餐廳高之外,其他的方面包括味道等等通通比不過,比如拿一家米其林餐廳與全聚德烤鴨相比,我想更多的中國人會選擇全聚德烤鴨吧,米其林餐廳的知名度和廣告投放做得非常不足,很少有人會在電視電腦網路廣告中見到或者聽到米其林餐廳吧,這樣連知名度都不足的餐廳怎能吸引食客們前去消費呢,米其林餐廳在中國市場的道路還很漫長
  • 吃貨的福音!全國首家米其林多品牌集合店入駐深圳萬象城
    《米其林美食指南》被認作是餐廳界的「美食聖經」,一家餐廳要想入選往往要經過嚴苛的審查,從原料的質量、廚師的個人風格、烹飪水平和菜品的口味等5個方面經過層層篩選,因此每年全球範圍內只有極少數餐廳能夠被評選上。「米其林餐廳」一度被認為是高大上的精緻餐飲代表。
  • 美國餐廳是肯德基,法國餐廳是米其林,中國餐廳是什麼?
    都說旅行能夠提高認知,開闊我們的眼界,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只不過是我們在旅行的時候善於觀察,發現不同於中國的現象,就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很多遊客或者是通過網絡了解到的其他國家之後,就拿出我們中國和他們比較,在中國人的認知中,美國的餐廳是肯德基,法國的餐廳是米其林,所以就有人提出疑問了
  • 米其林大廚做中國拉麵,嘗試多次被虐哭,網友:中國菜哪這麼好學
    米其林大廚做中國拉麵,嘗試多次被虐哭,網友:中國菜哪這麼好學。當說起美食的時候,肯定很多人都會想起自己身邊的一些小吃,而對很多的一些吃貨他們也都是能夠滿足自己的一個味蕾,也都是經常的來到很多的地方尋找美食,可以說美食也都是不分國家和地域的,只要是大家都特別喜歡的都會被成為一個美食,尤其是廚師可以說是他都特別幸福的一件事情,就是能夠把自己所做出來的得到大家的一個肯定。
  • 吃貨妹子帶你去臺北米其林美食店:劉山東牛肉麵
    眾所周知,臺灣特別是臺北,是吃貨的天堂。這不,我們又去了一家米其林推薦美食。不過,不算餐廳,是間小吃店!這是米其林必比登系列,不是正式星等系列的——劉山東牛肉麵。聽起來就很正宗的樣子!分數高,但價錢還好,150元,以米其林標準推薦來說,超級便宜!吃完清燉,來一碗紅燒牛肉麵!!吃牛肉麵的人都知道,紅燒才是主流,是正宗~~ 因此,非常期待他們的紅燒,咦?端上來,感覺差異不大....
  • 1元人民幣,終結了長沙首家「米其林」餐廳
    米其林餐廳,是有米其林輪胎的創始人米其林兄弟創建的,雖然是無意中出版了一本《米其林指南》,卻引爆了全球餐飲界的熱點。據悉,在全球範圍內目前只有106家米其林三星級餐廳。近日,湖南的周先生起訴當地一家自稱「米其林」的正鬥粥面專家餐廳,最終法院判決賠償周炎1元人民幣作為精神經濟損失費。
  • 吃貨必存!2020廣州米其林指南來了!你喜歡的餐廳入選了嗎?
    廣州吃貨們注意啦!2020年廣州米其林指南已經在昨天正式發布啦!這是米其林登陸廣州的第三個年頭!▼還有46家米其林餐盤餐廳▼今年三星榜依舊沒有餐廳入圍但是新增了兩個獎項分別是廣州服務獎毛曉香(炳勝私廚)廣州年輕廚師司徒劍泉(廣御軒)via 米其林微博89家餐廳,看得人都眼花繚亂了貼心的小羊已經為大家梳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