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詩詞大會上曾經考過一首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讓人想起了唐代偉大的詩人白居易,白居易是一位詩詞的天才,他在詩詞的天空中盡情的翱翔,為後人留下了眾多絕美的詩篇,他寫的詩詞美輪美奐,讀完之後就讓人感到美景如在眼前。描寫春天美好景色的《錢塘湖春行》就是這樣的作品。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這樣的美景除了白居易,別的詩人還真寫不出來。白居易就是如此的偉大,白居易還具有很特殊的經歷,他曾經在杭州擔任過刺史的職位,也就是在杭州這個人間天堂的地方曾經擔任過父母官,在人間美景的杭州,白居易用他那妙筆生花的筆描繪了西湖美景,孤山寺、早鶯、燕子、淺草、白沙堤等這些景色讓人盡收眼底,這分明就是描寫春天的畫卷。白居易讓人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白居易是一位樂觀主義的詩人,雖然自身經歷很坎坷,但是思想上一直是正能量,呈現給人們的都是白居易堅強的一面。
白居易在詩詞領域造詣深厚,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詩篇,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他的童年時光在宿州度過,白居易被後人稱作使魔、詩王,說明了白居易寫詩詞的高超水平。白居易倡導新樂府運動,繼承了杜甫的現實主義傳統並加以了改變,他的詩詞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白居易是一位關心民眾疾苦的官員,他的心中有著強烈的正義感,為了伸張正義,為了解決群眾的疾苦,他寫下了很多的諷喻詩。白居易留下了大量的詩篇,流傳下來的有3000多首,他的名氣很大,都傳播到了朝鮮和日本,說明了白居易的巨大魅力。
白居易還寫過一首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品《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的流傳程度絕對可以是第一名,沒有別的作品可以超越。白居易寫下這首詩的時候才16歲,還是一位風度翩翩的美少年,這首詩是在考場上寫下的作品,因為主要是參加考試的作品前面都要加上「賦得」這兩個字。這首詩即描寫了景色,更表達出了對友人的依依不捨的深情,實在是經典。全詩的語言自然流暢,融入了真實的生活感受,實在是一篇絕唱。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寫的詩通俗易懂,廣為傳播。能夠久遠流傳的往往都是經典的,都是通俗的,都是能夠表達出真摯感情的作品。唐代的詠物詩往往僅在最後一句才能見到作者的真實意思,白居易一向提倡作詩要通俗易懂,但也不反對用隱喻的辦法。這首詩是一首送別友人的詩篇。然而通篇幾乎都在寫草,實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顯示友人之間依依惜別時的綿綿情誼。情深意切,所喻尤為巧妙,成為了白居易的成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