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的時間長了
腿部就有「青筋」?
這些「青筋」到底是咋來的?
怎麼治療?
11月29日晚上,
《醫生說》節目邀請了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周圍血管科主任醫師、教授
馬海濤
為聽眾講解惱人的腿部「青筋」
下肢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是指由於血液淤滯、靜脈管壁薄弱等因素,導致的靜脈迂曲、擴張。身體多個部位的靜脈均可發生曲張,比如痔瘡其實就是一種靜脈曲張,臨床可見的還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精索靜脈曲張及腹壁靜脈曲張等等。
靜脈曲張最常發生的部位在下肢。常見於從事持久站立工作或體力勞動的人,比如教師、髮型師、廚師以及肥胖者、孕婦、有靜脈曲張家族史者等。下肢靜脈曲張是臨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它的發病率大約10%左右。
下肢靜脈曲張的症狀與表現
早期的靜脈曲張患者,除了裸露的靜脈看起來影響美觀,一般情況下沒有特別的臨床症狀,部分患者行走站立時自覺下肢酸脹不適,小腿淺表靜脈迂曲、擴張,有時捲曲成團呈蚯蚓狀,站立時候明顯,抬腿休息後減輕;曲張的靜脈可繼發血栓性淺靜脈炎,出現局部紅腫疼痛硬結;隨著病情進展,後期症狀可逐漸加重,足靴區可出現皮膚營養障礙,如皮膚變薄、脫屑、瘙癢劇烈、色素沉著等,伴有淤積性皮炎、溼疹或繼發出血;嚴重者潰破出現經久不愈的潰瘍,俗稱老爛腿、臁瘡腿等。
下肢靜脈曲張的分類
下肢靜脈曲張嚴格來講只是一個臨床症狀,並不是一種單獨的疾病。而是屬於下肢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範疇。根據病因,可將下肢靜脈曲張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先天性三種。其中原發性最多,大約佔到2/3,我們所講下肢靜脈曲張主要指原發性下肢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而繼發性靜脈曲張多見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後、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布加症候群及腫瘤壓迫等疾病。還有少部分的靜脈曲張屬於先天性的,如先天性血管畸形或血管瘤。了解下肢靜脈曲張的可能病因與類別對判斷病情和選擇治療方式非常重要。
下肢靜脈曲張的原因
下肢靜脈曲張是靜脈壁結構異常以及靜脈壓力增高導致。遺傳與基因在下肢靜脈曲張的發生中起著重要作用,本病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或聚集發病傾向,以及表現為靜脈瓣膜的先天結構不良,因此出現長期血液的逆流,引起靜脈壓力增高、曲張變形及血液循環障礙。
由於妊娠、激素、生活習慣等方面的特性,女性罹患下肢靜脈曲張的比例普遍高於男性。重體力勞動、長久站立等行為,可使發病率升高。體重也是下肢靜脈曲張的危險因素之一。
下肢靜脈曲張常見的治療方式
對於靜脈曲張的治療,有藥物治療、壓力治療、硬化治療和手術治療等方式。
藥物治療:可以應用一些血管活性藥物,改善靜脈功能,能夠減輕下肢水腫和沉重感,改善部分症狀。如邁之靈、地奧司明、馬慄種子提取物等。
壓力治療:使用合適壓力的彈力襪或彈力繃帶,利用外在的壓力來減少運動時產生的水腫和沉重疼痛感。可以改善症狀,減少因運動產生的不適,延緩病情的發展。如果病患已因靜脈高壓而產生腿部潰瘍,則應尊重醫師的指導服用藥物或手術治療。
硬化劑治療:將專用泡沫硬化劑注射到中小曲張靜脈內以硬化閉塞曲張的靜脈。在幾周之內,經過治療的靜脈會逐漸完全閉塞,不再擴張。硬化劑治療不需要麻醉,甚至在醫生的辦公室可以進行,同時沒有切口和瘢痕,比較美觀。儘管同一條曲張的靜脈可能需要反覆多次的注射硬化劑,但如果操作得當,硬化劑治療是有效的。
外科手術:常用的有傳統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剝脫術、深靜脈瓣膜戴戒術,以及微創的大隱靜脈射頻消融術、雷射消融術等。微創手術是指醫生經微小的皮膚穿刺口抽剝較小的曲張靜脈,手術常局部麻醉就能完成,可當日出院,疤痕很小,現在越來越多的採取微創治療方式,達到快速恢復、美容的效果。
在治療靜脈曲張時患者需要謹慎。很多廣告聲稱的所謂「根治」治療靜脈曲張的方法可能會誤導患者,但實際上達不到廣告所宣稱的效果,甚至會延誤病情。在選擇治療方式之前,應諮詢專業的醫生,明確診斷,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
下肢靜脈曲張注意事項
靜脈曲張患者平日多留意生活中的護理,可以避免病情加重及併發症的發生,具體有以下幾點:
(1)避免久立久坐,避免翹二郎腿,女性儘量不要穿高跟鞋,可做適量緩和的運動,如日常散步,但避免過多站立行走。
(2)休息時可適當把腿抬高,有利於靜脈、淋巴的回流,減輕下肢水腫。
(3)避免局部高溫燙洗及使用刺激性藥物。
(4)避免患肢局部碰撞受傷而導致出血或血栓性淺靜脈炎。
(5)儘可能穿戴合適型號醫用彈力襪,防治靜脈曲張進展。
988醫生說微信公眾號
也可以互動留言
周六、周日晚上八點
聽《醫生說》!
編輯:彭程
統籌:嶽翔、馬如瀟、趙海英、尚書
【來源:鄭州新聞廣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