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保險CEO稱市場對新冠病毒疫情過於恐慌

2020-12-24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歐洲最大的保險公司安聯保險的執行長表示,市場對迅速傳播的冠狀病毒帶來的風險反應過度,全球經濟將只受到短期影響。

安聯保險的CEO Oliver Baete在倫敦接受彭博電視Anna Edwards採訪時表示,該公司更加關切客戶的安全,而不是對其業務的影響。Baete將這種病毒比作「強流感」,稱其尚未成為流行病。

「此刻有很多恐慌情緒是沒有理由的,」Baete說。「短期經濟活動將萎縮,並將對全球GDP產生影響,但這不是說世界明天就將終結。」

Baete表示,安聯保險最大的潛在風險將是歐洲內由於疫情導致的公司破產,這是因為安聯保險在該地區的信用保險覆蓋。

「如果有大量的中小型公司破產,這個問題就可能影響我們,因為我們在信用保險業務方面是全球市場的領頭羊,」Baete在另外的採訪中表示。

相關焦點

  • 安聯控股副總經理、中德安聯CEO陳良:中國市場有很多機會,安聯將...
    據了解,安聯控股最近正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人才架構,業務群將包括壽險業務、產險業務、健康險業務、養老險業務、特殊風險業務、資管業務、救援業務等安聯集團的優勢業務。 「我認為中國的保險市場有很多的機會去做。」近日,安聯控股副總經理、中德安聯CEO陳良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闡述了安聯控股各業務群在中國市場的布局計劃。
  • 京東安聯財險CEO徐春俊:打造保險服務供應鏈 實現高質量發展
    保險服務供應鏈帶來新增量  隨著數字科技的發展,保險行業將進行重構和變革。今年的疫情催化了「線上化」和「遠程化」服務的發展。此外,雲南鮮花供應鏈保險產品為雲南超過3000畝、3000萬枝鮮花提供保險服務,幫助銷往全國各地。  徐春俊認為,過去的保險是隱性需求,由於技術的推動和保險服務鏈條的拓寬,打造保險服務供應鏈,可以讓消費者與保險的對價關係更清晰,消費者對保險的需求就會更明顯。  健康險服務供應鏈創建一站式服務平臺  疫情讓居民風險保障意識增強,推動了健康險的發展。
  • 中德安聯CEO陳良:正緊密推進安聯(中國)保險控股籌備
    按照規劃,安聯(中國)保險控股將註冊在上海浦東自貿區,並將在2019年正式成立。控股公司需一年內完成遞交開業申請書,期間的主要工作是建立在中國集團化發展的清晰戰略和具體規劃,並完成注資。「具體規劃還在討論階段,但毫無疑問的是,中國市場非常巨大,發展空間是無限的。」
  • 京東安聯財險徐春俊:保險「黑馬」的「升維」成長
    京東安聯財險徐春俊(受訪者供圖)網際網路保險3.0京東安聯於2018年7月被批准合資,彼時BAT等網際網路巨頭都已經在保險市場有所布局,既有超大客戶群,又有全品類場景的京東當然不會缺席。而與京東走到一起的是擁有130年歷史的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它是歐洲最大的保險集團,也是全球品牌價值最高的保險品牌。不過,其進入中國十餘年時間,市場表現並不亮眼。一家想要拓展保險領域疆土的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一家尋求數位化轉型的全球保險大佬,因為共同的目標不謀而合走到一起。
  • 中國太保投訴量排名靠前,和安聯保險在健康險經營上分道揚鑣
    疫情影響太保壽險業務承壓中國太保2017年-2019年淨利潤和保險業務收入同時實現了穩步增長。三年淨利潤分別為146.6億元、180.2億元、277.4億元;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2816億元、3219億元、3475億元。
  • 娛樂產業保險怎麼玩?承保《007》系列的安聯全球打算進軍亞洲市場
    在全球娛樂產業保險方面擁有逾100年經驗的安聯保險集團旗下安聯全球企業及特殊風險(下稱安聯全球)打算進軍亞洲,中國是其亞洲首輪推廣地。在國內將由安聯保險集團旗下安聯財險承保娛樂產業保險,安聯全球為其提供技術服務支持,以此來擴大安聯娛樂產業保險領域的布局。
  • 安聯集團蟬聯Interbrand全球第一保險品牌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根據最新公布的Interbrand2020全球最佳品牌榜,安聯集團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球第一保險品牌。 安聯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奧利弗·貝特(Oliver Bte)表示:「這是個好消息,是對我們堅韌、誠信和『以客戶為中心』等品質的認可。
  • 中德安聯現股權變更:德國安聯轉讓51%股權至安聯中國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保險訊 12月11日消息,中德安聯發布公告稱,根據中國銀保監會於2019年11月11日作出的批覆,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承接原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持有的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51%的股權。
  • 高盛減倉泰康保險,德國保險巨頭安聯接手,泰康在線連續4年虧損
    近日消息稱,高盛集團將3.97%的泰康保險股份轉讓給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已獲監管機構批准。這一變更始於去年11月,據2019年11月6日泰康保險集團關於變更股東有關情況的信息披露顯示:高盛集團擬將其持有公司1.08億股(代表公司所有已發行股份的3.97%)轉讓給安聯保險。
  • 安聯獲批設立首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
    中國保險行業對外開放再下一城。11月25日,安聯集團宣布,中國銀保監會正式批准安聯集團籌建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據了解,這是迄今為止中國首家新設立的外資保險控股公司,註冊地將設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預計將在2019年正式成立。
  • 安聯將成為奧林匹克全球保險合作夥伴
    ),安聯將向世界各國的奧委會及其奧林匹克運動隊和運動員提供這些保險解決方案。安聯所提供的支持不僅包含已有的保險產品,例如車船險、財產保險,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安聯集團還將在未來提供更多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此項合作期限自2021年起至2028年。 合作雙方均希望藉助體育的力量通過數位化渠道接觸更多受眾,包括通過奧林匹克頻道網站等(Olympic Channel)。以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與他們打交道可以讓安聯有機會滿足他們的保險需求。
  • 中德安聯CEO現身在線直播 招募安聯合伙人
    &nbsp&nbsp&nbsp&nbsp5月24日下午,中德安聯 「招募安聯合伙人」 線上事業說明會首次向全國直播,執行長陳良現身在線直播平臺,面向全國觀眾為安聯營銷員渠道站臺「打call」。
  • 京東終於拿下保險牌照 4.83億入股安聯
    京東保險牌照夢終於實現,正式入股安聯財險躋身「二股東」。7 月 24 日,據銀保監會官網,批准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稱「安聯財險」)註冊資本從8. 05 億元增至16. 1 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新增注資企業北京京東叄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稱「京東」)為京東集團下屬子公司,入股安聯財險後,京東將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拿下保險牌照,但此次公布的公司出資額及持股比例較此前公布的有所下降。
  • 「安」字輩國際保險巨頭搶盡風頭!「安達、安顧、安聯、安盛」如何...
    來源:A智慧保乘著中國對外資開放的東風,外資保險巨頭的熱情高漲,尤其「安」字輩公司搶盡風頭。11月20日,美國安達保險增持華泰保險集團獲批,華泰保險集團正式成為合資險企。除了安達,還有安顧、安聯、安盛在中國保險市場也相當活躍,他們都是如何快馬加鞭奔向中國保險市場?我們一起看!
  • 德國安聯擬退出太保安聯,太保系擬全權接手
    太保系擬全權接手太保安聯11月26日晚,太保安聯公告稱,近日德國安聯擬將持有的22.95%股份全部出讓給太保集團及太保人壽。德國安聯為何出讓股份,公司尚未披露原因,但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1月16日,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正式開業,由德國安聯全資控股,是迄今為止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
  • 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集團開張,安聯如何整合中國這盤棋?
    文 |《財經》記者 俞燕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籤署的當日(美東時間1月15日、北京時間1月16日),在大洋彼岸、中國最早的對外開放城市上海,金融進一步開放的一項標誌性成果瓜熟蒂落:全球最大的保險和資管集團之一德國安聯保險集團(Allianz SE,下稱「德國安聯」)旗下的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Allianz (China) Insurance
  • 六年後放手太保安聯 安聯集團尋求在中新突破
    此時放手太保安聯健康,則是在新形勢下的新戰略選擇。實際上,利用外資政策的窗口期,主客轉換,安聯集團在中方股東的選擇上反而有更多選擇的餘地。 華創證券非銀團隊則表示,太保集團完成了健康產業的頂層設計規劃,並定位其為長遠的戰略重心。太保安聯健康脫離外資保險股東後,有利於與太保集團各項業務形成更好、更深度的協同,為其提供更大的盈利空間。
  • 中德安聯股權變更 安聯控股持股51%
    每經記者:塗穎浩 每經編輯:陳星12月11日,中德安聯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大股東已由德國安聯保險集團變更為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股權變更後,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將持有公司51%股權,中信信託仍持有公司49%股權。
  • 安聯保險CEO:下一場金融危機可能來自影子銀行
    德國安聯保險集團CEO奧利弗·貝特(Oliver Bäte)說,「中國現在就面臨這個問題。」  奧利弗·貝特是在3月27日博鰲論壇年會「金融突圍」的分論壇上做出上述表示的。「目前決策層需要做的是,確保債務率不要失控,信貸不要過於寬鬆,同時更重視財富再分配的過程。」  「實際上,在過去20年間,已經發生了三場金融危機。」
  • 中德安聯積極應對疫情升級客戶服務及員工保障
    疫情當前,中德安聯密切關注疫情發展,以優質無障礙的服務,攜手客戶,共克時艱。迅速響應 服務不間斷 主動擴展保險責任2020年1月20日,中德安聯第一時間成立應急領導小組,部署落實各項應急工作。公司積極關注疫情發展,及時啟動客戶排查,為相關理賠申請開通綠色理賠通道,客戶服務熱線啟動報案專線,相關就診取消定點醫院的限制,理賠先行賠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