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安聯財險徐春俊:保險「黑馬」的「升維」成長

2020-12-13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冰 | 北京報導

京東安聯,一個拆開名字如雷貫耳,但合在一起還識君者不多的保險行業「新人」。但僅僅合資一年多的它,卻成為2019年增長最快的保險公司之一,是寂靜多時的行業裡名副其實的「黑馬」選手。

「京東安聯的目標是成為第三代網際網路保險公司,通過在商業場景中沉浸式模式,形成一個保險服務的生態和服務鏈,即讓保險+技術+服務沉浸在商業場景中,形成一種不可分割的需求關係,產生線上和線下的生態化結合,從而徹底改變保險原有的邏輯和業態。」京東安聯CEO徐春俊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獨家專訪時,如是解釋京東安聯快速增長的秘訣:去另一維度上「升維」成長。

京東安聯財險徐春俊(受訪者供圖)

網際網路保險3.0

京東安聯於2018年7月被批准合資,彼時BAT等網際網路巨頭都已經在保險市場有所布局,既有超大客戶群,又有全品類場景的京東當然不會缺席。而與京東走到一起的是擁有130年歷史的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它是歐洲最大的保險集團,也是全球品牌價值最高的保險品牌。不過,其進入中國十餘年時間,市場表現並不亮眼。

一家想要拓展保險領域疆土的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一家尋求數位化轉型的全球保險大佬,因為共同的目標不謀而合走到一起。

其實,網際網路+保險並不算是一個新鮮話題,不過真正縱深的融合發展其實還遠未到來。在徐春俊看來,第一代網際網路保險出現在2005年,本質上來說只是「網銷」保險,就是把產品搬到電商平臺上,只是銷售渠道的簡單線上化,並沒有改變保險的服務模式和商業邏輯。

到了2014年前後,網際網路+保險算是更進一步,出現了一些專業持牌的第二代網際網路保險公司,這些保險公司不是像第一代網際網路保險那樣,只是隸屬於傳統保險公司的「網銷部」,這一代網際網路保險公司雖然有結構性改變,但在解決客戶觸達上還是沒有完全跨過界限,客戶對保險的信任度依然有鴻溝,仍然是單純貨幣補償的模式……

「保險是一種風險的金融補償模式,所謂第三代網際網路保險,就是把它變成了一種保險的服務模式。京東安聯想探索的就是成為第三代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為用戶提供的是完整的解決方案,將產品嵌入場景,讓保險服務化和生態化。」徐春俊表示。

至於實現的方式,徐春俊認為總結來說就是「保險+技術+服務」三位一體。「京東安聯合資之初設定的理念是「簡單創造美好生活」,就是讓保險更簡單,這個其實也是能解決行業的一個最大痛點。」他說。

京東安聯(受訪者供圖)

行業「黑馬」 合資首年盈利

「2019年,我們在合資第一個完整的年度就實現了全面盈利,這已經創造了一個不可能,一年前,這看似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未來。」徐春俊在發給全員的郵件中如是寫到。

據徐春俊透露,2019年,京東安聯的保費收入規模達到了25.3億元人民幣(審計前),同比增長了104%,剔除2017、2018年新開業公司,同比增速行業第一,京東安聯的行業排名也因此從2018年的第51名上升到2019年的前35名,也獲得了中國銀保監會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A級評價,還收穫了年度新銳保險公司等5個重要獎項。

在此基礎上,京東安聯也為自己確定了未來五年的「雙十目標」,即力爭在2023年底躋身中國財險行業前10名,並挺進安聯集團全球財險子公司前10名。「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意味著京東安聯每年的複合增長率要達到60%左右的速度。而保險行業目前每年平均增長的速度是11%到14%之間。」徐春俊說。

京東安聯是一家很不一樣的保險公司,目前雖然年保費規模已經到25億元以上,但整個公司的員工數量還不超過500人,這源於京東安聯網際網路企業的發展模式,比如團隊結構是「四三二一型」的,即40%的員工是技術隊伍,30%是業務隊伍,20%是運營中臺,10%就是像行政、人事、法務等的職能部門。這種非常網際網路化的「大中臺小前臺」的模式,打破了傳統保險公司金字塔的管理架構和銷售模式,效率更高。

徐春俊透露,目前整個行業在50億規模以內的保險公司,人力成本與保費比2019年的數據平均是12.3%,而京東安聯即使還是合資初期,就做到了6%。「京東安聯的整體目標就是要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科技型保險公司。」他說。

網際網路保險的未來探索

在徐春俊看來,隨著科技的逐漸滲透,網際網路保險正向廣度和深度兩個明顯的方向延伸:第一,服務維度不斷拓寬,保險場景更加多元;第二,產業和市場的顆粒度不斷細化,保險服務深度也越來越細、越來越精準,個性化和碎片化趨勢更加明顯。

當前,數位化的途徑逐漸成為客戶與保險公司交互的主流。客戶期待的是簡單化的產品展示,是一鍵式的服務體驗,是7×24小時的在線服務,是定製化的保險保障,保險公司需要以全方位的客戶視角,改變原有的產品和服務,創造無縫連接的客戶體驗。

徐春俊表示,要做到這些,需要挖掘「三大資源」:客戶是核心資產,數據是核心資源,技術是核心驅動;建設「四大能力」:泛連接、定製化、智能化、數字風控。三大資源、四大能力建設其實是對客戶體驗來說更快和更準,所以這個也是我認為區別於第一代和第二代網際網路保險的重要標誌。

例如,保險公司可以根據用戶消費行為進行分析,推斷出潛在需求,然後可以把相對應的保險產品進行個性化匹配,進行嵌入式銷售。這種在封閉場景的精準推送與營銷,解決了行業需求和供給不對稱的痛點,也讓用戶所想即所得,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保險保障,帶來更便捷、貼心的服務。

通過數位化技術重塑保險價值鏈,以簡單化的產品和服務創造無縫連接的客戶體驗。2019年,公司累計服務客戶數突破1.5億人。全面接入京東網際網路場景,產品服務更加廣泛,涵蓋車險、健康險、意外險、旅行險、貨運險等多個險種,累計保單1752萬件。亮相無人機保險、配送機器人保險保障等91款創新業務。

徐春俊提到,任何創新其實是在紅海中尋找藍海的機會,讓客戶與企業之間的對價關係更清晰,體驗不斷提升。我們可以依託「三個資源」,通過「四個能力」實現「讓保險更簡單」,把保險和網際網路生態更有效嫁接,在紅海中通過科技重新構造了新的商業的模式,創造藍海機會。

疫情推動行業數位化變革

疫情是當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領域最受關注的話題,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巨大的衝擊和挑戰,當然,也蘊藏著未來的機會,保險行業更是如此。

徐春俊表示,每一次大災大難之後,保險行業都會迎來一次發展機會。從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地震,保險行業都經歷了一次「鳳凰涅槃」。但機會並不是均分給每個人的,而是只垂青那些有準備的創新者。

從目前來看,疫情對於整個保險行業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對傳統保險公司影響更大。因為他們的主要銷售和服務模式還是人與人見面的傳統銷售模式,這種模式疫情期間受到了影響,而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原本就是推行不見面的銷售和服務模式,影響相對較小。

據徐春俊介紹,疫情發生以後,京東安聯僅僅用了兩天時間就在原有產品基礎上,擴展了承保範圍,承保新冠肺炎相關保障,因此,在春節期間上線後,因為更新快、覆蓋廣、理賠簡單,在行業裡是比較亮眼的。此外,在春節期間有三個客戶在泰國、美國和澳洲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公司及時預支了海外的診療費用,幫助客戶轉危為安。

徐春俊認為,此次疫情會加速整個保險行業的數位化變革,進而帶來行業的快速發展,原本已經火熱的科技保險會很快成為產業風口。此外,無論在中國還是全球,健康險也會迎來較大發展。

責編:陳棟棟

相關焦點

  • 京東安聯財險CEO徐春俊:打造保險服務供應鏈 實現高質量發展
    京東安聯財險執行董事兼CEO徐春俊受邀參加,並以《數位技術打造保險服務供應鏈》為題發表演講。  徐春俊表示,新的商業模式大多是在原有「紅海」中,通過科技重構找到新的「藍海」。以場景為條件,數據為核心,通過「三個能力」打造保險服務供應鏈,尋找保險行業的「藍海」。
  • 京東安聯財險CEO徐春俊:數位化轉型讓保險更簡單
    論壇上,京東安聯財險CEO徐春俊發表了自己對數位化經濟、保險行業未來的看法與觀點,並提出「成本、效率、體驗、風控」四位一體的經營理念及「保險+科技」的經營模式。  「成本、效率、體驗、風控」四位一體的經營理念  徐春俊解釋到,「成本、效率、體驗」為零售的本質要求,加上「風控」這個金融行業的重要屬性,組成了保險公司特有的經營維度。
  • 安聯財險中國更名為京東安聯財險 京東持股30%
    聯商網消息:10月31日,經中國銀保監會批准,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獲準更名為京東安聯財產保險公司(下稱「京東安聯財險)。依託於京東在「用戶+場景」的優勢,京東安聯財險將成為一家數位化保險公司。今年「11.11」期間,京東安聯財險將在退貨運費險、旅行險以及健康險等業務領域為消費者提供服務。截至今年6月底,京東擁有超過3億活躍用戶和超過千萬的PLUS會員,以及基於用戶在京東各場景瀏覽、購物、服務、售後等行為的數據積累,建立了龐大且領先的大數據體系。
  • 安聯財險中國獲批更名為京東安聯財險
    10月31日獲中國銀保監會批准,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獲準更名為京東安聯財產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京東安聯財險」)。京東安聯財險將秉承「信任+精準」的理念,合力建設以客戶為中心、以數據為基礎、以技術為驅動的數位化保險公司。
  • 京東安聯財險11.11開門紅 「簡單保險」理念再升級
    京東安聯財險首日迎來「開門紅」,根據數據統計,僅11月1日,提供總保障金額56億元,累計為864萬件商品提供保障服務。  首日取得「開門紅」主要得益於京東安聯財險「簡單保險」的理念升級。幾天前,京東安聯財險剛剛迎來一周歲生日,對於合資僅僅一年的財險公司,獲得如此成績,一方面因為科技能力的合理運用,更重要的是公司堅持推行「簡單保險」的經營理念。
  • 深度結合京東618 京東安聯財險搭建保險服務生態鏈
    京東安聯財險在京東618業績一路飄紅。僅618首日,總保障金額突破45億元,為564萬件商品提供保障服務,服務客戶數同比增長109%。截至6月13日,公司整體承保規模穩步攀升,其中6月10日為增長峰值。產品銷量方面,消費者側銷量最高的是防癌險、百萬醫療險等健康險產品。
  • 網際網路+保險火熱,京東安聯財險第四家分公司在四川成立
    封面新聞記者崔江 張越熙近日,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四川監管局批准,京東安聯財險四川分公司正式成立。至此,京東安聯財險已在廣東、深圳、上海、北京和四川設立了分支機構。據悉,京東安聯財險四川分公司的業務包括為在個人和企業客戶提供綜合性的財產險解決方案,比如旅遊險、意外險、健康險、企財險、責任險、貨運險、信用保證險等。京東安聯財險是德國安聯集團與京東集團在2018年合力打造的數位化科技保險公司。自合資以來,京東安聯財險持續建設數位化科技能力,專注創新保險產品的開發。
  • 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集團開張,安聯如何整合中國這盤棋?
    作為誕生於1890年、1905年便進入中國市場的老牌外資公司,德國安聯與中國淵源深厚。1999年德國安聯在上海成立安聯大眾人壽(現名中德安聯人壽),持股51%,是中國首家獲準成立的中歐合資保險公司。2003年,德國安聯在廣州成立安聯保險公司廣州分公司(現為京東安聯財險),是其在中國設立的首家經營財險的分公司。
  • 京東終於拿下保險牌照 4.83億入股安聯
    京東保險牌照夢終於實現,正式入股安聯財險躋身「二股東」。7 月 24 日,據銀保監會官網,批准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稱「安聯財險」)註冊資本從8. 05 億元增至16. 1 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新增注資企業北京京東叄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稱「京東」)為京東集團下屬子公司,入股安聯財險後,京東將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拿下保險牌照,但此次公布的公司出資額及持股比例較此前公布的有所下降。
  • 460億元保險保障 京東安聯財險護航抗「疫」一線物流工作
    中證網訊(記者董添)2月13日,京東透露,京東安聯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充分發揮險企優勢,緊急推出無人配送機器人保險、為京東小哥提供新冠病毒保險等多項舉措,總保障金額超過460億元,為抗「疫」一線物流工作鑄造堅實後盾。
  • 京東安聯訴責險 首批納入人民法院網上保全系統
    近日,京東安聯財險憑藉在科技保險的領先優勢與完善的服務體系,成為首批納入人民法院網上保全系統的保險公司。實現了當事人在人民法院網上保全系統中,可線上選擇保險公司辦理訴訟財產保全業務,無需線下遞交紙質材料,一站式辦理訴訟財產保全業務。
  • 京東安聯成長優享醫療險有坑嗎?值得投保嗎?
    成長優享私立兒童門急診保險是京東安聯財險新推出的一款兒童高端醫療險產品。高端兩個字意味著這款產品可能不太適合一般工薪家庭投保。因為這款產品保費比較高,保費是普通小額醫療險的好幾十倍。一、成長優享私立兒童門急診保險怎麼樣成長優享私立兒童門急診保險一共有兩個版本,分別為成長計劃和優享計劃,兩個版本保費不同,保障力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保障內容基本一致。
  • 保險公司服務評級出爐!這些險企服務墊底 京東安聯名列其中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10月14日,中國銀保信發布2018年度保險公司服務評價結果。該評價結果顯示,共有6家財險公司和3家壽險公司獲AA評級,為此次最高評級結果。有2家財險公司被評為C類,三家壽險公司被評為CC類。
  • 「保險要聞」京東安聯去年淨利潤0.05億;4月險資調研百家A股公司
    【保險要聞】悅保科技帶您快速了解保險行業資訊悅保科技:一家創新型保險科技企業,致力以先進技術和智能算法驅動和賦能保險行業,提供車險SaaS、保險行業智能識別、保險中介核心系統、企業團險服務平臺等產品服務方案及核心技術支持。
  • 高盛減倉泰康保險,德國保險巨頭安聯接手,泰康在線連續4年虧損
    泰康保險集團旗下擁有泰康人壽、泰康資產、泰康養老、泰康健投、泰康在線等子公司。業務範圍全面涵蓋人身保險、網際網路財險、資產管理、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醫療養老、健康管理、商業不動產等多個領域。截至2019年底,泰康保險集團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7000億元,退休金管理規模超3800億元,企業年金的管理規模超過2800億元。從資金管理規模來看,泰康資產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企業年金投資管理機構。
  • 中國太保投訴量排名靠前,和安聯保險在健康險經營上分道揚鑣
    銀保監局及其派出機構接收並轉送涉及保險公司的保險消費投訴36754件,環比增長8.96%。其中涉及財產保險公司16895件,環比增長4.29%,佔投訴總量的45.97%;人身保險公司19859件,環比增長13.27%,佔投訴總量的54.03%。從總體排名來看財險投訴量前三名分別為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人身保險投訴量前三名分別為平安人壽、太保人壽、中國人壽。
  • 「安」字輩國際保險巨頭搶盡風頭!「安達、安顧、安聯、安盛」如何...
    在中國,安聯保險集團已經擁有了包括壽險、非壽險、信用保險和基金管理等業務在內的全部金融核心業務,在華機構包括壽險和健康險公司中德安聯人壽、京東安聯財險、國聯安基金、太保安聯健康險。截至目前,安聯集團成為中國持有金融機構牌照最多的外資機構。廣闊的中國保險市場和積極開放的政策紅利,讓安聯集團嘗到了實惠。
  • 五年合作一朝「分手」德國安聯擬清退太保安聯健康險全部股份
    11月26日晚間,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公告稱,中國太平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十次經營管理委員會同意太保集團和太保壽險分別受讓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8%、14.949%股份。
  • 中國太保與德國安聯欲「分手」 雙方各得其利?
    11月26日,太保安聯公告稱,近日德國安聯擬將持有的22.95%股份全部出讓給太保集團及太保人壽。公告顯示,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十次經營管理委員會同意太保集團和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受讓德國安聯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8%和14.95%股份。
  • 拆解京東2018:京東入局保險業,20年時間或許才開始起步
    拆解京東2018:京東入局保險業,20年時間或許才開始起步7月8日,地處北緯52度的德國柏林,白天格外的長,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劉強東在這裡和德國安聯集團的全球CEO Oliver Baete,從黃昏一直聊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