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健康險正處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期,中國太保和德國安聯集團卻在健康險經營上分道揚鑣。
11月26日晚間,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公告稱,中國太平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十次經營管理委員會同意太保集團和太保壽險分別受讓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8%、14.949%股份。
交易完成後,德國安聯集團將不再持有太保安聯健康險的任何股份,但該交易仍然有待監管機構的批准。
工商資料顯示,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註冊地為上海,註冊資本17億元人民幣,太保集團持股77.05%,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持股22.95%。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為孫培堅,總經理為陳巍。
根據公告,2019年9月9日,太保集團就向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增資事宜籤署股份認購協議,該協議稱,為了增強資本實力、滿足業務發展需要,太保集團擬向太保安聯健康險增加10億股、每股價格為1元人民幣,股份將以現金方式認購,太保安聯的所有股東按照目前的持股比例增資,增資完成後,太保安聯的註冊資本將增加至27億股。
但根據工商資料顯示,這個一年前擬好的增資協議並未能如期履約,目前,太保安聯健康險註冊資本仍為17億元。
近年來,中國健康險市場迅速崛起。根據銀保監會統計的數據,2019年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3萬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又以健康險的業績最為亮眼,財險公司健康險增速為47.7%,人身險公司健康險增速為27.6%,遙遙領先,遠高於其它險種增速。
但自2014年成立以來,太保安聯健康險2019年才實現首次盈利。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太保安聯健康險公司的營收為47.17億元,同比增長71.9%,總資產73.18億元,淨資產11.76億元,僅實現淨利潤0.07億元。今年上半年,太保安聯健康險營收40.22億元,同比增長52.7%,淨利潤為0.23元,超過去年全年。
迅速發展的大健康行業成為中國太保集團的公司戰略重點。
今年8月,在中國太保2020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太平洋保險副總裁馬欣表示,中國太保《2020-2025年的大健康發展規劃》已獲得董事會的通過,明確其行業發展定位為國內領先的健康保障綜合服務提供商,並將藉助三大優勢及市場化機制,使得大健康產業布局成為中國太保未來的新增長極,要通過『保險+服務』布局,形成健康管理生態圈等,商業健康險市場空間巨大,帶來無限想像。
交易的另一方——德國安聯集團則是歐洲最大的保險公司、全球最大的保險和資產管理集團之一。
作為進入中國市場超過20年的全球最大保險集團之一,德國安聯在中國市場布局包括人壽、財險、健康險、合資救援公司等多個業務。
今年1月16日,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正式開業,是迄今為止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
具體來看,安聯集團持有和中信信託在上海合資設立有中德安聯人壽(持股51%)、和京東合資的京東安聯財險(持股50%)、和太保集團聯手創立的太保安聯健康險(持股22.949%)、和太保集團旗下太保資管合資的國聯安基金(49%),還有已進入中國市場的貿易信用風險管理服務機構裕利安怡、救援服務機構安世聯合。此外,去年11月,安聯還從高盛集團手中獲得3.9662%的泰康保險股權。
從以上布局可以看出,安聯集團正在以實際行動加大中國布局,但安聯集團在華業務板塊和資源相對分散,難以形成有效合力。據了解,德國安聯集團一直希望將中國業務板塊整合到一個總部,並與其全球資源實現有效的對接和集團內子公司一體化經營,以便整合資源,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