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合作一朝「分手」安聯集團退出太保安聯

2020-12-13 中國銀行保險報

□記者 房文彬

11月26日,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安聯」)披露,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太保」)及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壽險」)擬受讓德國安聯保險集團(以下簡稱「安聯集團」)所持的健康險公司全部股份,上述股權變更尚待中國銀保監會審批。

「此前安聯集團在太保安聯所佔股權不高,退出後並不會對太保安聯的經營現狀產生太大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對《中國銀行保險報》表示。

中國太保大健康布局提速

太保安聯由中國太保和安聯集團聯手發起設立,成立於2014年12月,註冊資本17億元,前者持股77.051%,後者持股22.949%,主要通過與太保產、壽險合作將健康保險和健康管理服務推廣至全國。2020年前三季度,太保安聯實現保險業務收入54.7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8.32億元增長42.9%;淨利潤7182.02萬元。

根據公告,此次中國太保和旗下太保壽險將分別受讓安聯集團持有的太保安聯8%和14.949%股權。轉讓完成後,安聯集團將不再持有太保安聯任何股份,中國太保與太保壽險持股佔太保安聯總股本比例將變為85.051%和14.949%。

目前,國內僅有7家專業健康險公司,即人保健康、復星聯合健康、崑崙健康、平安健康、太保安聯、瑞華健康、和諧健康。安聯集團的退出,也意味著太保安聯這家由兩家世界500強保險企業聯手發起設立的專業健康險公司,將變成一家國有獨資企業。

根據銀保監會統計數據,2019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3萬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健康險業績最為亮眼,財險公司健康險增速為47.7%,人身險公司健康險增速為27.6%,遠高於其他險種增速。

隨著中國健康險市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大健康行業也成為中國太保2020年的戰略重點。8月21日,中國太保第九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2020-2025年大健康發展規劃》,明確發展定位為國內領先的健康保障綜合服務提供商,中國太保正快速落地大健康戰略布局。

9月27日,中國太保與瑞金醫院宣布,雙方共建網際網路醫院「廣慈太保網際網路醫院」,標誌著中國太保「2020-2025年大健康」戰略正式拉開序幕。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副教授李文中表示,中國太保受讓安聯集團持有的太保安聯股權後,進一步加強對健康險公司的控制,能夠更有效地利用集團各子公司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降低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更好地貫徹落實集團公司的大健康戰略,抓住當前我國健康服務與保障需求高速增長的重要機遇。

「此外,變身為中國太保全資子公司後,太保安聯可能會隨之更名。」王向楠對《中國銀行保險報》表示。

多方原因致使安聯集團選擇退出

在中國健康險發展態勢如此良好的背景下,中國太保和安聯集團卻在健康險經營上分道揚鑣。關於安聯集團退出太保安聯的原因以及未來的戰略安排,截至發稿前,中國太保和安聯集團均表示,現階段無法提供相關信息。

據悉,安聯集團持有和中信信託在上海合資設立的中德安聯人壽51%股份、和京東合資的京東安聯財險50%股份、和中國太保聯手創立的太保安聯22.949%股份。此外,2019年11月,安聯集團還從高盛集團手中獲得3.9662%的泰康保險集團股權。

王向楠分析,為了促進公平競爭,外資股東、民資股東等在人身險行業(以及財產險行業)要符合「一控一參」的慣例。安聯集團控股了中德安聯人壽,在維持參股太保安聯和繼續加大對其他大型壽險公司的股權投資之間,要做出選擇。太保安聯是專業健康險公司,體量還不太大,而安聯集團更擅長資產管理業務,所以這可能是安聯集團退出太保安聯股權的原因之一。

按照現行的《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投資人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只能成為一家經營同類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控制類股東。投資人為保險公司的,不得投資設立經營同類業務的保險公司。投資人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成為保險公司控制類和戰略類股東的家數合計不得超過兩家。這一條也被業界解讀為保險業的「一參一控」規定,即同一股東不得同時控制兩家業務範圍相同的保險公司,而控股一家、參股另一家則是可行的。

此外,對於安聯集團退出太保安聯股權的原因,李文中認為,首先,雖然中國保險市場前景很廣闊,但是這些年來外資保險公司的市場表現並不是很好,普遍有一些水土不服。太保安聯成立6年來,2019年才開始略有盈利,可能也沒有達到安聯集團當初的預期。其次,安聯集團在太保安聯中持股比例不高,對於公司發展的影響力不足,可能也不符合安聯集團對公司的發展定位與期望。

6月,有媒體公開報導稱,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索瑪斯·阿爾汀(Solmaz Altin)表示,未來通過控股公司,安聯集團將擴大在中國的業務,包括探索進入其他垂直行業,如保險資產管理(IAMC)以及可能的其他產品線。

「安聯集團在我國的業務比較分散,一直沒有形成合力,這次退出太保安聯可能是公司戰略調整的需要。」李文中認為,安聯集團一直希望將中國業務板塊整合到總部,並與其全球資源實現有效對接和集團內子公司一體化經營,以便整合資源,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此次安聯集團退出太保安聯股權,將有利於其在華業務板塊和資源形成有效合力。

相關焦點

  • 五年合作一朝「分手」德國安聯擬清退太保安聯健康險全部股份
    11月26日晚間,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公告稱,中國太平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十次經營管理委員會同意太保集團和太保壽險分別受讓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8%、14.949%股份。
  • 德國安聯擬退出太保安聯,太保系擬全權接手
    《每日財報》注意到,太保安聯成立於2014年,在成立近五年後,公司才扭虧為盈,於2019年底實現淨利潤726.29萬元。得益於近年來健康險的快速發展,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接近去年全年的十倍。這也是太保集團為何接收太保安聯的一大重要原因。截至目前為止,這筆股權轉讓暫未得到銀保監會的批准。
  • 外資股東安聯集團欲退出 太保安聯健康或將變身中資獨資險企
    近日,太保安聯健康保險發布股權擬變更的公告,外資股東安聯集團將出清所持全部22.949%的股權,中國太保和旗下太保壽險將分別受讓安聯集團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險公司8%和14.949%的股權。不過,該股權變更尚待中國銀保監會審批。
  • 太保集團、太保壽險擬受讓安聯集團所持太保安聯健康股權
    中國太保集團旗下太保安聯健康險近日披露,太保集團和太保壽險擬分別受讓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險8%和14.949%股份。此次轉讓完成後,太保集團持有太保安聯健康險股份比例將由77.051%升至85.051%,安聯集團將不再持有安聯健康險公司任何股份。
  • 六年後放手太保安聯 安聯集團尋求在中新突破
    財聯社(北京,記者 王宏)訊,合作六年,先後注資3.9億元,安聯集團最終選擇全身而退。日前,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擬將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22.95%股份全部出讓給太保集團及太保人壽。
  • 中國太保與德國安聯欲「分手」 雙方各得其利?
    近日,太保安聯公告稱,德國安聯擬將持有的22.95%股份全部出讓給太保集團及太保人壽。若轉讓完成,太保安聯健康將由合資變為中資公司。隨著保險業進一步對外開放,外資保險在國內的布局也在不斷加強。在業內看來,本次太保系若全權接手太保安聯,對德國安聯和太保來說是雙方各得其利。
  • 中國太保投訴量排名靠前,和安聯保險在健康險經營上分道揚鑣
    安聯集團退出太保安聯可能更名最近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安聯)公告稱中國太保和太保壽險擬受讓德國安聯集團所持的全部健康險股份,分別為8%和14.949%。受讓完成後,安聯集團將完全退出,不再持有太保安聯任何股份;太保集團將最終持有85.051%股權;太保壽險將持有14.949%股權。不過此次變更尚待銀保監會的批准。太保安聯是由中國太保和德國安聯集團共同設立的中外合資公司,主要致力於健康險業務。
  • 太保安聯重新定義了健康險
    10月13日,筆者有幸受邀參加了太保安聯健康險公司在北京舉辦的公司推介會。太保安聯健康險作為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和德國安聯保險集團聯手發起設立的專業健康險公司,自誕生之日起便攜帶著股東強大的基因優勢。站在行業發展的前端,太保安聯以其科學準確的判斷和完善的發展理念,向所有人展現著她前瞻性的魅力。成立於2014年12月的太保安聯健康險公司即將開業滿三年,在此次推介會上,太保安聯對過去三年的發展進行了回顧和展望。開業三年,業績高速增長根據官方資料顯示,太保安聯近三年以來的業務取得了高速發展,保險業務收入年複合增長率近160%。
  • 「太保系」悉數接盤太保安聯 意在加速養老健康產業
    11月29日,北京商報記者從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獲悉,德國安聯保險集團(以下簡稱「德國安聯」)近日擬將持有的22.95%股份全部出讓給太保集團及太保人壽。業內人士表示,若轉讓完成,太保安聯健康將由合資變為中資公司,此後太保集團對於太保安聯健康的掌控力將進一步加強,並在大健康生態布局上更進一步。
  • 安聯控股副總經理、中德安聯CEO陳良:中國市場有很多機會,安聯將...
    據了解,安聯控股最近正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人才架構,業務群將包括壽險業務、產險業務、健康險業務、養老險業務、特殊風險業務、資管業務、救援業務等安聯集團的優勢業務。 「我認為中國的保險市場有很多的機會去做。」近日,安聯控股副總經理、中德安聯CEO陳良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闡述了安聯控股各業務群在中國市場的布局計劃。
  • 太保安聯健康險開業五年來首次盈利 2019年營收收入47.17億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中國太保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太保與德國安聯保險2014年聯合設立的太保安聯健康險公司。自開業五年來首次實現盈利。太保安聯健康,是中國太保持股77.05%、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持股22.95%組成的健康險公司。於2014年12月設立,註冊資本金17億元,致力於健康和關愛事業,為個人和團體客戶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險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務。與此同時,太保安聯健康保險持有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20%股份。
  • 摩根史坦利清倉套現平安 高盛減持泰康安聯入局
    近一個月來,四大投行中的摩根史坦利、高盛陸續退出或減持了持股多年的平安財險、平安壽險和泰康集團,以致中國平安集團(601318.SH)對平安財險、平安壽險的股權更加集中,安聯保險集團在中國的保險版圖不斷擴張。11月15日,一位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買入和退出都很正常。
  • 安聯集團亞太區執行長索爾馬茲·阿爾丁:安聯集團將會在中國...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韓宋輝)6月19日,在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安聯集團亞太區執行長索爾馬茲·阿爾丁(Solmaz ALTIN)通過連線方式表示,過去幾年內,中國在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能更好地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 高盛減倉泰康保險,德國保險巨頭安聯接手,泰康在線連續4年虧損
    近日消息稱,高盛集團將3.97%的泰康保險股份轉讓給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已獲監管機構批准。這一變更始於去年11月,據2019年11月6日泰康保險集團關於變更股東有關情況的信息披露顯示:高盛集團擬將其持有公司1.08億股(代表公司所有已發行股份的3.97%)轉讓給安聯保險。
  • 太保安聯首單理賠「粉紅守護」乳腺癌復發轉移疾病保險
    近日,廣東的黃女士在被確診為乳腺癌同側復發後不久,就收到了來自太保安聯的「粉紅守護」乳腺癌復發轉移疾病保險10萬元理賠款。作為太保安聯「粉紅守護」乳腺癌復發轉移疾病保險的首位理賠客戶,這份帶著溫度的急速理賠,不僅為黃女士帶去了緩解治療經濟壓力的「及時雨」,更給她增添了抵抗病魔的勇氣和信心。
  • 健康險遭遇「成長的煩惱」太保安聯健康去年虧5600萬
    與醫療機構合作不暢、行業惡性競爭、服務鏈條長、風險管理難度大是主因  ▲只有找到好的商業模式,開發優質的產品從而把市場需求激發出來轉化成業務,專業健康險公司才能為產業鏈條上各個環節的參與者創造價值  復星聯合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獲中國保監會批准籌建,這意味著繼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崑崙健康、和諧健康以及太保安聯健康之後,國內第6家專業健康險公司即將誕生。
  • 安聯將成為奧林匹克全球保險合作夥伴
    安聯將成為奧林匹克全球保險合作夥伴 根據此次贊助協議,安聯集團將與國際奧委會合作,提供創新、綜合性保險解決方案,支持奧林匹克運動(包括奧運會組委會安聯所提供的支持不僅包含已有的保險產品,例如車船險、財產保險,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安聯集團還將在未來提供更多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此項合作期限自2021年起至2028年。 合作雙方均希望藉助體育的力量通過數位化渠道接觸更多受眾,包括通過奧林匹克頻道網站等(Olympic Channel)。以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與他們打交道可以讓安聯有機會滿足他們的保險需求。
  • 安聯中國擬增資12億元 安聯集團仍為唯一股東
    安聯中國擬增資12億元 安聯集團仍為唯一股東 出處:
  • 安聯控股擬增資12億元,註冊資本金將變更為39.18億元
    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於12月21日披露稱將增資12億元,由安聯保險集團認繳,無新增股東。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或稱「安聯控股」)是安聯保險集團獨資子公司。對於增資後的計劃,公司方面表示,目前暫無其他信息披露。
  • 中德安聯現股權變更:德國安聯轉讓51%股權至安聯中國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保險訊 12月11日消息,中德安聯發布公告稱,根據中國銀保監會於2019年11月11日作出的批覆,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承接原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持有的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51%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