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不同不相為謀?六年後放手太保安聯 安聯集團尋求在中新突破

2020-12-13 騰訊網

財聯社(北京,記者 王宏)訊,合作六年,先後注資3.9億元,安聯集團最終選擇全身而退。日前,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擬將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22.95%股份全部出讓給太保集團及太保人壽。

2014年12月,太保集團和安聯集團聯合發起設立太保安聯健康,從發起到批准成立歷時不到10個月,成為國內第五家專業健康險公司,期間股東雙方同比例增資,至2019年太保安聯保費規模已達46.8億元,同比增長72.1%。保費和資產規模一躍成為行業第三名,僅次於人保健康和平安健康,市場份額達到11.2%。根據華創非銀的數據,太保安聯健康過去四年的複合增長率達到137%。

此時退出,各方是如何取捨的?

太保安聯健康內部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中國保險業近兩年發展很快,處於市場機遇期,而中外資在文化和發展理念上存在諸多差異。業內人士也表示,對於業務發展重心和戰略的觀點存在差異,是外資想要謀求股權突破的原因。

太保系以何對價接手目前尚未公布,值得注意的是,太保安聯健康董事會中仍有兩個席位為安聯集團入駐。太保安聯健康方面表示,股權變更尚待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審批,目前無進一步消息可告知。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包括太保安聯健康在內,安聯集團雖然在多個領域進行了布局,但業務較為分散,且持股比例都不高。此時放手太保安聯健康,則是在新形勢下的新戰略選擇。實際上,利用外資政策的窗口期,主客轉換,安聯集團在中方股東的選擇上反而有更多選擇的餘地。

華創證券非銀團隊則表示,太保集團完成了健康產業的頂層設計規劃,並定位其為長遠的戰略重心。太保安聯健康脫離外資保險股東後,有利於與太保集團各項業務形成更好、更深度的協同,為其提供更大的盈利空間。

「不管是和還是分,都是從自身的戰略出發,在新的背景下重新考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在保險業深化開放的背景下,外資在股權上有更大的空間,採取更利於實施自己市場策略的戰略布局。

長期深耕中國市場,安聯集團已經在中國布局了壽險、產險、健康險、養老險、特殊風險、資管和救援業務等多個領域,但持股比例較為分散。例如成立於1998年的中德安聯人壽,安聯集團持股為51%,分改子而來並變更股東而來的京東安聯財險,安聯集團持股比例為50%。此外,安聯集團還從高盛手中接過了泰康保險集團3.9662%股權。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保險業對外資開放,特別是今年1月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正式開業後,安聯集團更願意整合國內業務,獨立開展業務。

朱俊生也表示,安聯集團做出選擇的背後,其實是中國保險業對外開放的力度不斷增加。曾經安聯集團更多地選擇參股的方式,如今成立安聯控股後,可以全資做很多事情,讓中國保險市場更多差異化。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管理諮詢合伙人周瑾則表示,外資開放後,尤其是對壽險公司的外資股權比例放開後,很多外資機構會重新考慮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包括成立保險控股集團、清退原來的合資股權,或者重新考慮發起設立全資子公司。

周瑾還表示,現在純粹的中資保險新牌照很難申請。而外資在政策上有一定的窗口期,在中資方股東的選擇上,尤其是一些有場景有流量的網際網路企業,外資或許有自己的考量。

從太保方面看,此次承接全部股權也顯示了太保集團布局健康險的決心。實際上,在太保集團「轉型2.0」戰略中,「產險+壽險+健康險」多元發展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最近五年來,中國商業健康保險迅速擴張,並成為保險行業的新增長動力。規模上來看,2013年全國近100家保險公司開展商業健康險,全年保費收入為1124億元,到2018年健康險保費已經達到5448.1億元。

相關焦點

  • 五年合作一朝「分手」安聯集團退出太保安聯
    「此前安聯集團在太保安聯所佔股權不高,退出後並不會對太保安聯的經營現狀產生太大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對《中國銀行保險報》表示。2020年前三季度,太保安聯實現保險業務收入54.7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8.32億元增長42.9%;淨利潤7182.02萬元。根據公告,此次中國太保和旗下太保壽險將分別受讓安聯集團持有的太保安聯8%和14.949%股權。轉讓完成後,安聯集團將不再持有太保安聯任何股份,中國太保與太保壽險持股佔太保安聯總股本比例將變為85.051%和14.949%。
  • 外資股東安聯集團欲退出 太保安聯健康或將變身中資獨資險企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吳敏 北京報導成立近六年,由中國太保和安聯集團共同組建而成的太保安聯健康保險,將從一家中外合資險企變身為中資險企。同樣可能發生變化的還有太保安聯健康的名稱,按照行業慣例來看,太保安聯健康或在完成監管審批後,摘除「安聯」二字,剝離安聯背景,以貼合其最新的股東背景結構。事實上,在雙方股東的支持下,太保安聯健康已經結束了連續四年的虧損,於2019年實現首度盈利,實現淨利潤0.07億元。其保險業務收入也達到46.76億元,同比增長72%。
  • 太保集團、太保壽險擬受讓安聯集團所持太保安聯健康股權
    中國太保集團旗下太保安聯健康險近日披露,太保集團和太保壽險擬分別受讓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險8%和14.949%股份。此次轉讓完成後,太保集團持有太保安聯健康險股份比例將由77.051%升至85.051%,安聯集團將不再持有安聯健康險公司任何股份。
  • 德國安聯擬退出太保安聯,太保系擬全權接手
    出品|每日財報作者|郜融蓮近日,據公開媒體報導,德國安聯保險集團(以下簡稱「德國安聯」)擬將持有的22.95%股份全部出讓給「太保系」接手。變更後,太保安聯將由合資變為中資公司。轉讓完成後,德國安聯不再持有太保安聯的任何股份,太保集團與太保人壽持股佔太保安聯總股本比例將變為85.051%和14.95%。股權變更事項待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後生效。此筆股權轉讓完成後,德國安聯將不再持有太保安聯任何股份,「太保系」持有太保安聯百分百的股份。
  • 太保安聯重新定義了健康險
    10月13日,筆者有幸受邀參加了太保安聯健康險公司在北京舉辦的公司推介會。太保安聯健康險作為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和德國安聯保險集團聯手發起設立的專業健康險公司,自誕生之日起便攜帶著股東強大的基因優勢。與此同時,在代表高端健康險經營能力的直付醫療網絡數量上,太保安聯也實現了一大突破:截止9月底,太保安聯全球直付醫療網絡數量超過60萬家,大中華地區突破500家。這個數字與同業發展十年以上的保險公司基本接近,是業界醫療網絡發展速度最快的保險公司之一。
  • 「太保系」悉數接盤太保安聯 意在加速養老健康產業
    轉讓完成後,德國安聯將不再持有太保安聯健康險任何股份,太保集團與太保人壽持股佔太保安聯健康險公司總股本比例將變為85.051%和14.95%。上述變更股東事項待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後生效。關於德國安聯出讓太保安聯健康股份的原因,北京商報記者致電太保安聯健康進行採訪,得知因目前該股權轉讓過程尚在審批過程中,需要等待具體審批結果,太保安聯健康表示要以公告為準。不過,有接近太保安聯健康管理人員表示,若該股東變更事項被批准,太保安聯健康或將迎來更名。「太保系」細數接盤背後是該集團對健康養老發展戰略的布局。
  • 五年合作一朝「分手」德國安聯擬清退太保安聯健康險全部股份
    11月26日晚間,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公告稱,中國太平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十次經營管理委員會同意太保集團和太保壽險分別受讓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8%、14.949%股份。
  • 中國太保與德國安聯欲「分手」 雙方各得其利?
    11月26日,太保安聯公告稱,近日德國安聯擬將持有的22.95%股份全部出讓給太保集團及太保人壽。公告顯示,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十次經營管理委員會同意太保集團和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受讓德國安聯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8%和14.95%股份。
  • 中國太保投訴量排名靠前,和安聯保險在健康險經營上分道揚鑣
    代理人渠道下的新保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6.9%,這其中新保業務下的期繳業務下降了34.32%。新保業務下降幅度較上期有所擴大,或與提前備戰開門紅有關。三季度末太保財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155.51億元,同比增長15.0%,主要得益於非車險對保費的快速拉動。具體表現為機動車輛險收入同比增長7.2%,非機動車輛險同比增長30.9%。
  • 安聯中國控股總經理Solmaz Altin:最大限度地抓住中國開放金融業的...
    作為進軍中國市場較早的外資保險機構之一,安聯集團在保險領域已擁有壽險、產險、健康險、信用險等多張牌照。繼2018年宣布15條銀行業保險業開放措施後,2019年銀保監會又陸續出臺兩輪共計19條開放措施。在此背景下,安聯集團不斷加快在中國的發展步伐。2019年1月,安聯中國控股在上海正式開業,成為一大標誌性事件。
  • 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集團開張,安聯如何整合中國這盤棋?
    儘管德國安聯旗下的中德安聯和京東安聯成立分別已有21年和17年,其發展明顯提速出現在前者引入首位華人CEO、後者由獨資改為合資之後等本土化策略之後。2015年德國安聯提出復興戰略計劃,謀求集團內子公司一體化發展成為其新戰略。在其亞洲增長戰略之下,德國安聯在華諸多金融資源亦面臨整合之需。
  • 太保安聯健康險開業五年來首次盈利 2019年營收收入47.17億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中國太保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太保與德國安聯保險2014年聯合設立的太保安聯健康險公司。自開業五年來首次實現盈利。太保安聯健康,是中國太保持股77.05%、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持股22.95%組成的健康險公司。於2014年12月設立,註冊資本金17億元,致力於健康和關愛事業,為個人和團體客戶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險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務。與此同時,太保安聯健康保險持有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20%股份。
  • 安聯控股副總經理、中德安聯CEO陳良:中國市場有很多機會,安聯將...
    就如何探索養老險市場,他表示:「不同於業內較普遍嘗試的高端養老模式,中德安聯一定要服務中等收入群體,為他們的體面養老提供安聯的服務特色,也會通過風險分散等機制,滿足匹配他們支付能力的養老保險需求。」
  • 安聯集團亞太區執行長索爾馬茲·阿爾丁:安聯集團將會在中國...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韓宋輝)6月19日,在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安聯集團亞太區執行長索爾馬茲·阿爾丁(Solmaz ALTIN)通過連線方式表示,過去幾年內,中國在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能更好地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 太保安聯首單理賠「粉紅守護」乳腺癌復發轉移疾病保險
    近日,廣東的黃女士在被確診為乳腺癌同側復發後不久,就收到了來自太保安聯的「粉紅守護」乳腺癌復發轉移疾病保險10萬元理賠款。作為太保安聯「粉紅守護」乳腺癌復發轉移疾病保險的首位理賠客戶,這份帶著溫度的急速理賠,不僅為黃女士帶去了緩解治療經濟壓力的「及時雨」,更給她增添了抵抗病魔的勇氣和信心。
  • 中德安聯CEO陳良:正緊密推進安聯(中國)保險控股籌備
    1月16日,安聯(中國)保險控股公司中國籌備組負責人陳良在中德安聯成立20周年的慶典上表示,「自從拿到銀保監會的籌備批文後,安聯(中國)保險控股的籌備工作一直在緊鑼密鼓推進。」 擴大投資發展靈活性陳良是中德安聯執行董事、執行長(CEO),是帶領中德安聯扭虧轉盈的第一舵手。
  • 安聯控股擬增資12億元,註冊資本金將變更為39.18億元
    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於12月21日披露稱將增資12億元,由安聯保險集團認繳,無新增股東。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或稱「安聯控股」)是安聯保險集團獨資子公司。對於增資後的計劃,公司方面表示,目前暫無其他信息披露。
  • 安聯集團蟬聯Interbrand全球第一保險品牌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根據最新公布的Interbrand2020全球最佳品牌榜,安聯集團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球第一保險品牌。 安聯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奧利弗·貝特(Oliver Bte)表示:「這是個好消息,是對我們堅韌、誠信和『以客戶為中心』等品質的認可。
  • 中德安聯現股權變更:德國安聯轉讓51%股權至安聯中國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保險訊 12月11日消息,中德安聯發布公告稱,根據中國銀保監會於2019年11月11日作出的批覆,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承接原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持有的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51%的股權。
  • 摩根史坦利清倉套現平安 高盛減持泰康安聯入局
    近一個月來,四大投行中的摩根史坦利、高盛陸續退出或減持了持股多年的平安財險、平安壽險和泰康集團,以致中國平安集團(601318.SH)對平安財險、平安壽險的股權更加集中,安聯保險集團在中國的保險版圖不斷擴張。11月15日,一位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買入和退出都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