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財險中國獲批更名為京東安聯財險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10月31日獲中國銀保監會批准,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獲準更名為京東安聯財產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京東安聯財險」)。京東安聯財險將秉承「信任+精準」的理念,合力建設以客戶為中心、以數據為基礎、以技術為驅動的數位化保險公司。基於這一戰略願景,公司將充分發揮京東在「用戶+場景」的優勢,今年「11.11」期間,在退貨運費險、旅行險以及健康險等業務領域,打造出更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保險產品。

截至今年6月底,京東擁有超過3億活躍用戶和超過千萬的PLUS會員,以及基於用戶在京東各場景瀏覽、購物、服務、售後等行為的數據積累,建立了龐大且領先的大數據體系。京東安聯財險將基於此積累,對目標用戶群體進行年齡階段、居住環境以及購物偏好等精準分析,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痛點進行精準畫像,應用在產品設計中,並不斷迭代和升級。

退貨運費險作為首款網際網路場景保險產品,近年來的市場需求快速增長。京東安聯財險充分發掘京東平臺的大數據資源,通過對多維度、數十個綜合指標的數據進行深度解析,從而實現精準動態定價。

此外,近年來國內前往歐洲旅遊的人數持續增長。京東安聯財險的旅遊險明星產品——「申根之王」覆蓋用戶出行場景中的常見風險,為用戶提供了高額醫療、自駕遊、緊急救援、申根籤證拒籤等多重保障,全方位涵蓋醫療、意外、財物等,特別是京東安聯財險提供的全球緊急救援服務,時刻為客戶保駕護航。

在今年10月,一輛載有4名中國遊客的小轎車在土耳其發生車禍。接到報案後,安聯財險第一時間聯繫醫院及領事館協助獲取醫療資料,展開醫療運送的救援準備事宜。為保證安全、舒適、快速運送,特安排全程救護車,專業醫生陪護,拆卸8個正常機上座位,放置擔架位,成功將客戶送返中國繼續接受治療並提供快速理賠服務。目前,安聯集團擁有超過60年的專業救援經驗,在211個國家(地區)擁有1.1萬家醫療服務商。

而基於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醫療保險產品,京東安聯財險升級了「網紅」級保險產品——「臻愛百萬醫療險」。這是市場上少有的開放投保年齡上限至65周歲的百萬住院醫療險。這一保險產品涵蓋100種重大疾病,無免賠額,不限社保,不限用藥(按條款約定),同時提供線上智能核保服務,部分既往病症也能快速承保,讓客戶以百元的價格就能換來百萬保額的醫療保障。此款產品在京東及其他合作平臺均有銷售。

相關焦點

  • 安聯財險中國更名為京東安聯財險 京東持股30%
    聯商網消息:10月31日,經中國銀保監會批准,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獲準更名為京東安聯財產保險公司(下稱「京東安聯財險)。依託於京東在「用戶+場景」的優勢,京東安聯財險將成為一家數位化保險公司。今年「11.11」期間,京東安聯財險將在退貨運費險、旅行險以及健康險等業務領域為消費者提供服務。截至今年6月底,京東擁有超過3億活躍用戶和超過千萬的PLUS會員,以及基於用戶在京東各場景瀏覽、購物、服務、售後等行為的數據積累,建立了龐大且領先的大數據體系。
  • 京東安聯財險11.11開門紅 「簡單保險」理念再升級
    中新網11月4日電 日前,主題為「好物享低價 服務更放心」的京東11.11全球好物節全面開啟,引爆消費者熱情,訂單量隨之井噴式增長。京東安聯財險首日迎來「開門紅」,根據數據統計,僅11月1日,提供總保障金額56億元,累計為864萬件商品提供保障服務。  首日取得「開門紅」主要得益於京東安聯財險「簡單保險」的理念升級。幾天前,京東安聯財險剛剛迎來一周歲生日,對於合資僅僅一年的財險公司,獲得如此成績,一方面因為科技能力的合理運用,更重要的是公司堅持推行「簡單保險」的經營理念。
  • 京東安聯財險CEO徐春俊:數位化轉型讓保險更簡單
    論壇上,京東安聯財險CEO徐春俊發表了自己對數位化經濟、保險行業未來的看法與觀點,並提出「成本、效率、體驗、風控」四位一體的經營理念及「保險+科技」的經營模式。  「成本、效率、體驗、風控」四位一體的經營理念  徐春俊解釋到,「成本、效率、體驗」為零售的本質要求,加上「風控」這個金融行業的重要屬性,組成了保險公司特有的經營維度。
  • 深度結合京東618 京東安聯財險搭建保險服務生態鏈
    京東安聯財險在京東618業績一路飄紅。僅618首日,總保障金額突破45億元,為564萬件商品提供保障服務,服務客戶數同比增長109%。截至6月13日,公司整體承保規模穩步攀升,其中6月10日為增長峰值。產品銷量方面,消費者側銷量最高的是防癌險、百萬醫療險等健康險產品。
  • 京東安聯財險CEO徐春俊:打造保險服務供應鏈 實現高質量發展
    新華財經北京7月26日電 7月24日,在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主辦的2020(第十九屆)中國網際網路大會上,多位來自科技界、學術界的嘉賓就「創新、轉型與突破」主題展開熱烈探討。京東安聯財險執行董事兼CEO徐春俊受邀參加,並以《數位技術打造保險服務供應鏈》為題發表演講。  徐春俊表示,新的商業模式大多是在原有「紅海」中,通過科技重構找到新的「藍海」。以場景為條件,數據為核心,通過「三個能力」打造保險服務供應鏈,尋找保險行業的「藍海」。
  • 網際網路+保險火熱,京東安聯財險第四家分公司在四川成立
    封面新聞記者崔江 張越熙近日,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四川監管局批准,京東安聯財險四川分公司正式成立。至此,京東安聯財險已在廣東、深圳、上海、北京和四川設立了分支機構。據悉,京東安聯財險四川分公司的業務包括為在個人和企業客戶提供綜合性的財產險解決方案,比如旅遊險、意外險、健康險、企財險、責任險、貨運險、信用保證險等。京東安聯財險是德國安聯集團與京東集團在2018年合力打造的數位化科技保險公司。自合資以來,京東安聯財險持續建設數位化科技能力,專注創新保險產品的開發。
  • 京東安聯財險徐春俊:保險「黑馬」的「升維」成長
    「京東安聯的目標是成為第三代網際網路保險公司,通過在商業場景中沉浸式模式,形成一個保險服務的生態和服務鏈,即讓保險+技術+服務沉浸在商業場景中,形成一種不可分割的需求關係,產生線上和線下的生態化結合,從而徹底改變保險原有的邏輯和業態。」京東安聯CEO徐春俊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獨家專訪時,如是解釋京東安聯快速增長的秘訣:去另一維度上「升維」成長。
  • 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集團開張,安聯如何整合中國這盤棋?
    1999年德國安聯在上海成立安聯大眾人壽(現名中德安聯人壽),持股51%,是中國首家獲準成立的中歐合資保險公司。2003年,德國安聯在廣州成立安聯保險公司廣州分公司(現為京東安聯財險),是其在中國設立的首家經營財險的分公司。2014年12月,德國安聯與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太保安聯健康險公司,持股22.949%。至此德國安聯已在中國握有三張保險牌照。
  • 摩根史坦利清倉套現平安 高盛減持泰康安聯入局
    近一個月來,四大投行中的摩根史坦利、高盛陸續退出或減持了持股多年的平安財險、平安壽險和泰康集團,以致中國平安集團(601318.SH)對平安財險、平安壽險的股權更加集中,安聯保險集團在中國的保險版圖不斷擴張。11月15日,一位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買入和退出都很正常。
  • 京東終於拿下保險牌照 4.83億入股安聯
    京東保險牌照夢終於實現,正式入股安聯財險躋身「二股東」。7 月 24 日,據銀保監會官網,批准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稱「安聯財險」)註冊資本從8. 05 億元增至16. 1 億元。其中,北京京東叄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認購新增註冊資本中的4. 83 億元,增資後持股達30%;中原信達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認購新增註冊資本中的1. 9964 億元,增資後持股12.4%;深圳匯京通達商務諮詢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映雪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分別認購新增註冊資本中的6874. 7 萬元、5361. 3 萬元,增資後持股比例分別為4.27%、3.33%;安聯保險持股比例則由
  • 「安達、安顧、安聯、安盛」如何...
    在中國,安聯保險集團已經擁有了包括壽險、非壽險、信用保險和基金管理等業務在內的全部金融核心業務,在華機構包括壽險和健康險公司中德安聯人壽、京東安聯財險、國聯安基金、太保安聯健康險。截至目前,安聯集團成為中國持有金融機構牌照最多的外資機構。廣闊的中國保險市場和積極開放的政策紅利,讓安聯集團嘗到了實惠。
  • 460億元保險保障 京東安聯財險護航抗「疫」一線物流工作
    中證網訊(記者董添)2月13日,京東透露,京東安聯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充分發揮險企優勢,緊急推出無人配送機器人保險、為京東小哥提供新冠病毒保險等多項舉措,總保障金額超過460億元,為抗「疫」一線物流工作鑄造堅實後盾。
  • 京東安聯訴責險 首批納入人民法院網上保全系統
    近日,京東安聯財險憑藉在科技保險的領先優勢與完善的服務體系,成為首批納入人民法院網上保全系統的保險公司。實現了當事人在人民法院網上保全系統中,可線上選擇保險公司辦理訴訟財產保全業務,無需線下遞交紙質材料,一站式辦理訴訟財產保全業務。
  • 中國太保與德國安聯欲「分手」 雙方各得其利?
    轉讓完成後,德國安聯不再持有太保安聯的任何股份,太保集團與太保人壽持股佔太保安聯總股本比例將變為85.051%和14.95%。太保安聯將由合資變為中資公司。據公開資料顯示,德國安聯很早就進軍中國市場,甚至於在1910年代初,安聯就已經在中國開展業務,為沿海城市的客戶提供火災和海上保險服務。
  • 五年合作一朝「分手」安聯集團退出太保安聯
    根據銀保監會統計數據,2019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3萬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健康險業績最為亮眼,財險公司健康險增速為47.7%,人身險公司健康險增速為27.6%,遠高於其他險種增速。隨著中國健康險市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大健康行業也成為中國太保2020年的戰略重點。
  • 外資股東安聯集團欲退出 太保安聯健康或將變身中資獨資險企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吳敏 北京報導成立近六年,由中國太保和安聯集團共同組建而成的太保安聯健康保險,將從一家中外合資險企變身為中資險企。若此次股權轉讓獲批,中國太保持有太保安聯健康保險85.051%股權,太保壽險則持股14.949%,安聯集團將徹底退出。資料顯示,太保安聯健康保險成立於2014年12月,初始註冊資本金10億元。由中國太保和安聯集團共同組建的專業健康險公司,中國太保持股為77.051%,安聯集團持股為22.949%。
  • 五年合作一朝「分手」德國安聯擬清退太保安聯健康險全部股份
    但根據工商資料顯示,這個一年前擬好的增資協議並未能如期履約,目前,太保安聯健康險註冊資本仍為17億元。近年來,中國健康險市場迅速崛起。根據銀保監會統計的數據,2019年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3萬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又以健康險的業績最為亮眼,財險公司健康險增速為47.7%,人身險公司健康險增速為27.6%,遙遙領先,遠高於其它險種增速。但自2014年成立以來,太保安聯健康險2019年才實現首次盈利。
  • 安聯控股副總經理、中德安聯CEO陳良:中國市場有很多機會,安聯將...
    每經記者:塗穎浩 每經編輯:易啟江 去年底,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安聯控股」)獲批開業,成為在中國首家批准開業的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
  • 中國太保投訴量排名靠前,和安聯保險在健康險經營上分道揚鑣
    從總體排名來看財險投訴量前三名分別為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人身保險投訴量前三名分別為平安人壽、太保人壽、中國人壽。《資管科技》發現無論在財險或者人身保險方面中國太平洋保險(601601)(以下簡稱:中國太保)都居前列。具體為財產類保險投訴量太保財險居第三;人身保險投訴量太保人壽排第二。
  • 拆解京東2018:京東入局保險業,20年時間或許才開始起步
    拆解京東2018:京東入局保險業,20年時間或許才開始起步7月8日,地處北緯52度的德國柏林,白天格外的長,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劉強東在這裡和德國安聯集團的全球CEO Oliver Baete,從黃昏一直聊到深夜